信号传输用电缆、多芯电缆和信号传输用电缆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12309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6 12: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信号传输用电缆、多芯电缆和信号传输用电缆的制造方法,能够抑制绝缘体层与镀层之间的空隙。一种信号传输用电缆,具备信号线、被覆前述信号线周围的绝缘体层以及被覆前述绝缘体层的镀层。前述绝缘体层外周面的算数平均粗糙度Ra为0.6μm以上10μm以下。信号传输用电缆的制造方法是,对绝缘体层外周面进行干冰喷丸处理,之后,对外周面进行电晕放电暴露处理,之后,在外周面上形成镀层。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Cable for Signal Transmission, Multi-core Cable and Cable for Signal Transmission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cables for signal transmission, multi-core cables and signal transmission cables, which can restrain the gap between insulator layer and coating. A signal transmission cable is provided with a signal line, an insulator layer surrounding the signal line and a coating coated with the insulator layer. The calculated average roughness Ra of the outer surface of the insulator layer is above 0.6 micron and below 10 micron. The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signal transmission cable is that the outer surface of insulator layer is treated by dry ice shot peening, then the outer surface is exposed by corona discharge, and then the coating is formed on the outer surfa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信号传输用电缆、多芯电缆和信号传输用电缆的制造方法
本公开涉及信号传输用电缆、多芯电缆和信号传输用电缆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以往,电子设备间的信号传输或电子设备内基板间的信号传输使用的是信号传输用电缆。信号传输用电缆例如具备信号线、被覆信号线周围的绝缘体层以及被覆绝缘体层的外部导体(参照专利文献1)。外部导体例如通过将金属带、金属编织等缠绕在绝缘体层外周而构成。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289047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以往的信号传输用电缆中,绝缘体层与外部导体之间有时会产生空隙。如果产生空隙,则存在无法充分获得外部导体带来的屏蔽效果的可能。本公开一个方面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抑制绝缘体层与外部导体之间的空隙的信号传输用电缆、多芯电缆和信号传输用电缆的制造方法。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本公开一个方面为一种信号传输用电缆,其具备信号线、被覆前述信号线周围的绝缘体层以及被覆前述绝缘体层的镀层,前述绝缘体层外周面的算数平均粗糙度Ra为0.6μm以上10μm以下。作为本公开一个方面的信号传输用电缆中,绝缘体层外周面的算数平均粗糙度Ra为0.6μm以上。因此,绝缘体层与镀层的密合性高,绝缘体层与镀层之间难以产生空隙。其结果是,镀层带来的屏蔽效果好。此外,通过绝缘体层外周面的算数平均粗糙度Ra为10μm以下,能够抑制传输损失。本公开另一方面为一种多芯电缆,具备多根信号传输用电缆、一并被覆前述多根信号传输用电缆的导体层以及被覆前述导体层的护套,前述多根信号传输用电缆分别由作为本公开一个方面的信号传输用电缆和被覆前述镀层的外侧绝缘层构成。作为本公开另一方面的多芯电缆所具备的多根信号传输用电缆中,绝缘体层外周面的算数平均粗糙度Ra为0.6μm以上。因此,绝缘体层与镀层的密合性高,绝缘体层与镀层之间难以产生空隙。其结果是,镀层带来的屏蔽效果好。此外,通过绝缘体层外周面的算数平均粗糙度Ra为10μm以下,能够抑制传输损失。本公开另一方面为一种信号传输用电缆的制造方法,其为具备信号线、被覆前述信号线周围的绝缘体层以及被覆前述绝缘体层的镀层的信号传输用电缆的制造方法,对前述绝缘体层外周面进行干冰喷丸处理,之后,对前述外周面进行电晕放电暴露处理,之后,在前述外周面上形成前述镀层。根据作为本公开另一方面的信号传输用电缆的制造方法,能够增大绝缘体层外周面的算数平均粗糙度Ra,提高表面润湿性。因此,所制造的信号传输用电缆中,绝缘体层与镀层的密合性高,绝缘体层与镀层之间难以产生空隙。其结果是,镀层带来的屏蔽效果好。附图说明图1为表示信号传输用电缆1的构成的立体图。图2中,图2A为表示比较例的密合性试验结果的电子显微镜照片,图2B为表示实施例的密合性试验结果的电子显微镜照片。图3中,图3A为表示比较例中形成的铜镀层的表面状态的电子显微镜照片,图3B为表示参考例中形成的铜镀层的表面状态的电子显微镜照片,图3C为表示干冰喷丸处理和电晕放电暴露后形成的铜镀层的表面状态的电子显微镜照片。图4为显示行特定表面改性处理后聚乙烯基板的算数平均粗糙度Ra与接触角的相互关系的图表。图5为显示进行特定表面改性处理后聚乙烯基板的算数平均粗糙度Ra与润湿附着表面自由能的相互关系的图表。图6为显示通过干冰喷丸处理在绝缘体层外周面形成的凹部的电子显微镜照片。图7为绝缘体层试样的X射线衍射图案。图8为绝缘体层试样的X射线衍射图案。图9中,图9A为表示特定表面改性处理后聚乙烯基板的结晶度Xc与接触角的相互关系的图表,图9B为表示特定表面改性处理后全氟乙烯丙烯共聚物基板的结晶度Xc与接触角的相互关系的图表。图10为绝缘体层试样的X射线衍射图案。图11为绝缘体层试样的X射线衍射图案。图12为表示特定表面改性处理后的(100)晶体取向度O100与接触角的相互关系的图表。图13中,图13A为表示特定表面改性处理后聚乙烯的晶体成分中的晶粒尺寸D与接触角的相互关系的图表,图13B为表示特定表面改性处理后全氟乙烯丙烯共聚物晶体成分中的晶粒尺寸D与接触角的相互关系的图表。图14为表示制造系统101的构成的说明图。图15为表示制造系统201的构成的说明图。图16为表示表面改性单元203的构成的说明图。图17为表示表面改性单元203的另一构成的说明图。图18为表示表面改性单元203的另一构成的说明图。图19为表示多芯电缆301的构成的截面图。图20为表示多芯电缆301所含差分信号传输用电缆302的构成的截面图。图21为表示差分信号传输用电缆1与比较例的差分同相转变量的图表。图22为表示差分信号传输用电缆1与比较例的传输损失的图表。图23为表示算数平均粗糙度Ra与传输损失Sdd21的关系的图表。符号说明1:差分信号传输用电缆;3:信号线;5:绝缘体层;7:镀层;71:绝缘体层;72:外周面;73:凹部;101、201:制造系统;103:脱脂单元;105:湿式蚀刻单元;107:第一活化单元;109:第二活化单元;111:化学镀单元;113:电镀单元;115:输送单元;117:脱脂槽;119:脱脂液;121:蚀刻槽;123:蚀刻液;125:第一活化槽;127:第一活化液;129:第二活化槽;131:第二活化液;133:化学镀槽;135:化学镀液;137:电镀槽;139:电镀液;141:阳极;143:电源单元;145、147、149、151、153、155、157、159、161、163、165、167、169、209、211、213、215:线轴;171:差分信号传输用电缆;203:表面改性单元;204:壳体;204A:入口;204B:出口;205:微细形状形成装置;205A:喷嘴;207:亲水化处理装置;208:平板电极;217:轴孔;219:电极;301:多芯电缆;302:差分信号传输用电缆;303:屏蔽带导体;305:编织线;307:护套;309:间隔物;311:外侧绝缘层。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1.信号传输用电缆(1-1)信号传输用电缆的基本构成本公开的信号传输用电缆具备信号线、被覆前述信号线周围的绝缘体层以及被覆前述绝缘体层的镀层。本公开的信号传输用电缆例如可以是差分信号传输用电缆,也可以是除此以外的信号传输用电缆。差分信号传输用电缆具备一对信号线。在本公开的信号传输用电缆为差分信号传输用电缆的情况下,可以向信号接收方进行利用差分信号的信号传输。利用差分信号的信号传输中,在一对信号线中,输入相互反相的信号。信号接收方可以将相互反相的信号的差分合成并输出。本公开的信号传输用电缆具有例如图1所示的构成。该信号传输用电缆的例子为差分信号传输用电缆。如图1所示,信号传输用电缆1具备一对信号线3、绝缘体层5以及镀层7。绝缘体层5被覆信号线3周围。图1所示例子中,绝缘体层5一并被覆一对信号线3。信号线3例如由裸线构成。信号线3例如也可以是将多个裸线绞合而形成的绞线。在为绞线的情况下,信号线3的弯曲性提高。在本公开的信号传输用电缆为差分信号传输用电缆的情况下,在50GHz以下的频率带域,差分同相转变量的最大值优选为-26dB以下。差分同相转变量的测定在将差分信号传输用电缆卷在滚筒等上之前进行。本公开的信号传输用电缆中,镀层与绝缘体层之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信号传输用电缆,具备信号线、被覆所述信号线周围的绝缘体层以及被覆所述绝缘体层的镀层,所述绝缘体层外周面的算数平均粗糙度Ra为0.6μm以上10μm以下。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7.04 JP 2017-1310941.一种信号传输用电缆,具备信号线、被覆所述信号线周围的绝缘体层以及被覆所述绝缘体层的镀层,所述绝缘体层外周面的算数平均粗糙度Ra为0.6μm以上10μm以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传输用电缆,所述镀层厚度为1μm以上5μm以下,在与所述信号线的延伸方向垂直的4个位置的截面各自的4个点得到的所述镀层厚度的标准偏差为0.8μm以下。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信号传输用电缆,所述绝缘体层外周面的接触角为95°以下。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信号传输用电缆,所述绝缘体层外周面的润湿附着表面自由能的绝对值为66mJ/m2以上。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信号传输用电缆,所述绝缘体层外周面具备凹部,所述凹部在深度方向上的里侧具有比开口部更宽的部分。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信号传输用电缆,所述绝缘体层由聚乙烯形成,由下述式(1)所表示的结晶度Xc为0.744以上,[数1]式(1)所述式(1)中的Ic为晶体成分的X射线衍射强度,Ia为非晶质成分的X射线衍射强度。7.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信号传输用电缆,所述绝缘体层由全氟乙烯丙烯共聚物形成,由下述式(1)所表示的结晶度Xc为0.47以下,[数1]式(1)所述式(1)中的Ic为晶体成分的X射线衍射强度,Ia为非晶质成分的X射线衍射强度。8.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末永和史远藤裕寿佐川英之杉山刚博石川弘
申请(专利权)人: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