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浩专利>正文

一种高楼层火灾自救逃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117899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6 12: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火灾自救装置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高楼层火灾自救逃生装置,包括壳体、气缸、一号绳索、一号转轴、二号绳索、踏板、一号气囊与扶手;气缸数量为二,气缸内置在壳体内壁中;一号气缸活塞杆上设有拉环,拉环与气缸活塞杆固定连接;一号转轴通过拉环安装在壳体内,一号转轴与拉环转动连接;一号绳索一端收卷在一号转轴的中部,一号绳索另一端固定在墙体上;二号绳索安装在壳体的下端;踏板通过二号绳索安装在壳体的下方;一号气囊安装在踏板的底部,一号气囊通过管路与气缸相连接;扶手安装在壳体的底部;扶手的左端设有一号开关;壳体内部还设有摩擦轮,摩擦轮数量为二,摩擦轮左右对称安装在一号转轴上。

A Self-rescue Escape Device for High-rise Fire

The invention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fire self-rescue device, in particular to a high-rise fire self-rescue escape device, which includes shell, cylinder, rope No. 1, rotary shaft No. 1, rope No. 2, pedal, air bag No. 1 and armrest; the number of cylinders is two, and the cylinder is built in the inner wall of the shell; the piston rod of cylinder No. 1 is provided with a pull ring, which is fixed connected with the piston rod of the cylinder; The axle is installed in the shell through the pulling ring, and the No. 1 rotating shaft is connected with the pulling ring; the No. 1 rope ends are rolled up in the middle of the No. 1 rotating shaft and the other end of the No. 1 rope is fixed on the wall; the No. 2 rope is installed at the lower end of the shell; the pedal is installed under the shell through the No. 2 rope; the No. 1 air bag is installed at the bottom of the pedal, and the No. 1 air bag is connected with the cylinder through the pipeline; Installed at the bottom of the shell; the left end of the armrest is equipped with a No. 1 switch; the inner part of the shell is equipped with friction wheels, the number of friction wheels is two, and the friction wheels are symmetrically installed on the No. 1 rotating shaf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楼层火灾自救逃生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火灾自救装置
,具体的说是一种高楼层火灾自救逃生装置。
技术介绍
火灾是指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灾害性燃烧现象。在各种灾害中,火灾是最经常、最普遍地威胁公众安全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灾害之一。火灾中,人们常被困于窗口、阳台等地,无法逃离火灾现场,由于消防车等其他救生装置没有及时赶到救援,或者火势蔓延过快,导致在慌乱之中选择跳楼这类危险的方法逃生。这种逃生方式将会带来生命危险或是伤残,可是如果原地待救则有可能被火灾产生的浓烟、毒气呛熏而致死,所以,如何在短暂的时间里利用简易的逃生装置进行自救将是高楼火灾逃生的关键。随着我国现代化步伐的加快,经济全球化的快速蔓延,越来越多的高楼大厦开始在城市拔地而起,这种现代化标志的产物给我们带来很大便利之外也带来了很多不可忽视的隐患,故高楼火灾逃生装置也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问题。在人们生活水平日渐提高的今天,逃生装置的安全性、速度、下落的稳定性就成为购买的标准。专利文献1:一种火灾逃生装置,申请号:2010102182504上述专利文献1中,通过利用人体自重脚踩脚踏杆的重力大小,利用杠杆原理调控摩擦系数,使转轴不同程度的偏心旋转来调控摩擦系数,使转轴减缓转动或者停止转动,达到减缓下降速度或停止下降;该专利技术正常情况下能够很好的达到逃生目的,但是当装置长时间未用导致部分绳索因锈蚀、泥污或其他情况,卡顿时,装置与人卡在半空中,此时会造成人员的身体与心理的伤害;同时该专利技术无法使得人员在逃生时,免受烟气的影响,该专利技术存在较大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高楼层火灾自救逃生装置,通过设置二级缓降模块使得绳索卡顿在半空中时,人员可以采用二级缓降模块来降落,保证了人员能够安全的降落到地面上,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同时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泄气阀放出气囊中过多的气体,利用这些气体对装置下方的烟气进行吹散,保证了人员在逃生时免受烟气的影响。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高楼层火灾自救逃生装置,包括壳体、气缸、一号绳索、一号转轴、二号绳索、踏板、一号气囊与扶手;所述壳体内部设有一号空腔,壳体左右两侧设有通道,通道将壳体的一号空腔与外界相连通;所述气缸数量为二,气缸左右对称设置,气缸内置在壳体内壁中,气缸位于通道的上方,气缸的活塞杆位于通道内;所述气缸活塞杆上设有拉环,拉环与气缸活塞杆固定连接;所述一号转轴通过拉环安装在壳体内,一号转轴与拉环转动连接;所述一号绳索一端收卷在一号转轴的中部,一号绳索另一端固定在墙体上,一号绳索用于逃生装置的降落;所述二号绳索安装在壳体的下端,二号绳索数量为二,二号绳索左右对称设置;所述踏板通过二号绳索安装在壳体的下方,踏板用于人体的支撑;所述一号气囊安装在踏板的底部,一号气囊通过管路与气缸相连接,管路上设有电磁阀,一号气囊上设有单向进气阀,一号气囊用于为气缸供气;所述扶手安装在壳体的底部,扶手用于保证身体的稳定;所述扶手的左端设有一号开关,一号开关用于控制电磁阀的换向;所述壳体内部还设有摩擦轮,摩擦轮数量为二,摩擦轮左右对称安装在一号转轴上,摩擦轮用于控制装置下落的速度。工作时,当火灾发生时,通过扶手上的一号开关控制电磁阀使得一号气囊对气缸供气,使得气缸带动一号转轴向下运动,摩擦轮随着一号转轴向下运动挤压一号空腔内壁,使得装置稳定,不会下落;此时人站到踏板上,通过扶手保证身体的平稳,一号绳索渐渐从一号转轴上放出,装置下降,通过一号开关控制气缸中通入的气体的数量来控制摩擦轮与一号空腔内壁的摩擦力,从而控制人与装置的下降速度,从而保证了人的安全,提高了装置实用性;一号气囊在供气的同时,还可以在人员落地时起到缓冲作用,从而保证了人员的安全。所述壳体内部还设有凸轮与二号气囊;所述凸轮数量不少于二,凸轮安装在一号转轴上;所述二号气囊数量是凸轮数量的两倍,二号气囊安装在壳体一号空腔的内壁上,二号气囊与凸轮的位置相对应,二号气囊上下对立分布,二号气囊为弹性气囊,弹性气囊使得二号气囊受压后可以恢复,二号气囊上设有单向进气阀,二号气囊与一号气囊上的单向进气阀通过管路连接,二号气囊用于为一号气囊充气;所述一号气囊上还设有泄气阀,泄气阀左右对称设置在一号气囊的底部,泄气阀用于释放掉一号气囊中的多余的气体,同时泄气阀用于吹散装置下方的烟雾;所述扶手的右端还设有二号开关,二号开关用于控制泄气阀的通断。工作时,凸轮随着一号转轴转动,凸轮转动过程中挤压二号气囊,使得二号气囊中的气体通过相关管路输送至一号气囊中,一号气囊上的单向进气阀使得一号气囊中的气体不会回流至二号气囊中,因二号气囊为弹性气囊,使得二号气囊受压后可以自动恢复,二号气囊上的单向进气阀使得外界的气体只能单向的进入二号气囊中,二号气囊恢复时可以从外界吸收气体,随着二号气囊不断的压缩与恢复,二号气囊不断的将从外界吸收的气体输送至一号气囊,保证了一号气囊中气体充足;当一号气囊中装满气体后,二号气囊中的气体无法继续向一号气囊中输送,凸轮无法挤压二号气囊,使得一号转轴无法转动,此时通过扶手上的二号开关控制泄气阀的打开,使得泄气阀对一号气囊进行放气,避免了一号气囊中的气体过多,保证了装置的正常降落,同时泄气阀中吹出的气体对装置下方的烟气进行吹散,避免了烟气对人员的影响,保证了人员的安全降落。所述摩擦轮采用树脂基摩擦材料制得。工作时,树脂基摩擦材料耐高温,保证了摩擦轮在高温时正常使用,从而保证了装置正常使用,同时树脂基材料摩擦性能好,耐磨性好,保证了摩擦轮拥有足够的摩擦力,保证了摩擦轮的多次使用,从而保证了装置的多次使用,提高了装置的寿命。所述壳体内还设有二级缓降模块;所述二级缓降模块包括二号转轴、三号绳索、控制器、脚踏开关与安全挂钩;所述壳体下方内壁中还设有二号空腔,二号空腔数量为六,二号空腔分为三组,三组二号空腔均匀布置在壳体下方内壁中,每组的两个二号空腔之间设有通道;所述二号转轴数量为三,二号转轴安装在二号空腔之间的通道内,二号转轴的两端位于二号空腔中,左右两个二号转轴上收卷有二号绳索;所述三号绳索收卷在中间的二号转轴上;所述控制器位于壳体下端,控制器数量为三,控制器的分布与二号转轴相对应,二号绳索与三号绳索穿过控制器,控制器用于控制二号绳索与三号绳索的下降速度;所述脚踏开关安装在踏板上,脚踏开关用于控制控制器工作;所述安全挂钩安装在三号绳索的底部,安全挂钩位于壳体下方,安全挂钩用于保证人员的安全。工作时,当一号绳索因锈蚀、泥污或其他原因无法从一号转轴上放出时,壳体在一号绳索的作用下停止下落,此时通过一号开关控制电磁阀,使得气缸带动一号转轴与摩擦轮向下,使得摩擦轮与一号空腔内壁紧密接触,保证一号转轴失去转动的可能,从而避免了一号绳索突然恢复运动使得一号转轴运动,避免了壳体突然下落,保证了人员的安全;此时将一号气囊与气缸、二号气囊之间的管路截断并封闭,保证了气缸活塞杆不会缩回,同时截断了管路与一号气囊之间的联系;将安全挂钩固定在人体上,并通过双手抓紧三号绳索,通过踏板上的脚踏开关控制控制器,使得二号绳索匀速的从二号转轴上放出,保证了人员的安全下落,增加了装置的应急能力,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所述二号空腔内还设有叶轮,叶轮安装在二号转轴的两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楼层火灾自救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气缸(2)、一号绳索(3)、一号转轴(4)、二号绳索(5)、踏板(6)、一号气囊(7)与扶手(8);所述壳体(1)内部设有一号空腔,壳体(1)左右两侧设有通道,通道将壳体(1)的一号空腔与外界相连通;所述气缸(2)数量为二,气缸(2)左右对称设置,气缸(2)内置在壳体(1)内壁中,气缸(2)位于通道的上方,气缸(2)的活塞杆位于通道内;所述气缸(2)活塞杆上设有拉环(21),拉环(21)与气缸(2)活塞杆固定连接;所述一号转轴(4)通过拉环(21)安装在壳体(1)内,一号转轴(4)与拉环(21)转动连接;所述一号绳索(3)一端收卷在一号转轴(4)的中部,一号绳索(3)另一端固定在墙体上,一号绳索(3)用于逃生装置的降落;所述二号绳索(5)安装在壳体(1)的下端,二号绳索(5)数量为二,二号绳索(5)左右对称设置;所述踏板(6)通过二号绳索(5)安装在壳体(1)的下方,踏板(6)用于人体的支撑;所述一号气囊(7)安装在踏板(6)的底部,一号气囊(7)通过管路与气缸(2)相连接,管路上设有电磁阀,一号气囊(7)上设有单向进气阀,一号气囊(7)用于为气缸(2)供气;所述扶手(8)安装在壳体(1)的底部,扶手(8)用于保证身体的稳定;所述扶手(8)的左端设有一号开关,一号开关用于控制电磁阀的换向;所述壳体(1)内部还设有摩擦轮(11),摩擦轮(11)数量为二,摩擦轮(11)左右对称安装在一号转轴(4)上,摩擦轮(11)用于控制装置下落的速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楼层火灾自救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气缸(2)、一号绳索(3)、一号转轴(4)、二号绳索(5)、踏板(6)、一号气囊(7)与扶手(8);所述壳体(1)内部设有一号空腔,壳体(1)左右两侧设有通道,通道将壳体(1)的一号空腔与外界相连通;所述气缸(2)数量为二,气缸(2)左右对称设置,气缸(2)内置在壳体(1)内壁中,气缸(2)位于通道的上方,气缸(2)的活塞杆位于通道内;所述气缸(2)活塞杆上设有拉环(21),拉环(21)与气缸(2)活塞杆固定连接;所述一号转轴(4)通过拉环(21)安装在壳体(1)内,一号转轴(4)与拉环(21)转动连接;所述一号绳索(3)一端收卷在一号转轴(4)的中部,一号绳索(3)另一端固定在墙体上,一号绳索(3)用于逃生装置的降落;所述二号绳索(5)安装在壳体(1)的下端,二号绳索(5)数量为二,二号绳索(5)左右对称设置;所述踏板(6)通过二号绳索(5)安装在壳体(1)的下方,踏板(6)用于人体的支撑;所述一号气囊(7)安装在踏板(6)的底部,一号气囊(7)通过管路与气缸(2)相连接,管路上设有电磁阀,一号气囊(7)上设有单向进气阀,一号气囊(7)用于为气缸(2)供气;所述扶手(8)安装在壳体(1)的底部,扶手(8)用于保证身体的稳定;所述扶手(8)的左端设有一号开关,一号开关用于控制电磁阀的换向;所述壳体(1)内部还设有摩擦轮(11),摩擦轮(11)数量为二,摩擦轮(11)左右对称安装在一号转轴(4)上,摩擦轮(11)用于控制装置下落的速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楼层火灾自救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部还设有凸轮(12)与二号气囊(13);所述凸轮(12)数量不少于二,凸轮(12)安装在一号转轴(4)上;所述二号气囊(13)数量是凸轮(12)数量的两倍,二号气囊(13)安装在壳体(1)一号空腔的内壁上,二号气囊(13)与凸轮(12)的位置相对应,二号气囊(13)上下对立分布,二号气囊(13)为弹性气囊,二号气囊(13)上设有单向进气阀,二号气囊(13)与一号气囊(7)上的单向进气阀通过管路连接,二号气囊(13)用于为一号气囊(7)充气;所述一号气囊(7)上还设有泄气阀(71),泄气阀(71)左右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浩
申请(专利权)人:王浩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