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方莹专利>正文

一种充气头及致裂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06067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6 08: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岩石膨胀致裂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充气头,包括:充气头本体、充气管和引线;所述充气头本体整体呈圆柱状,且所述充气头本体上设有贯穿其上的安装孔;所述充气管贯穿所述安装孔设置,且所述充气管的外壁与所述安装孔之间密封且固定相连;所述引线贯穿所述充气头本体设置,且所述引线的外壁与所述充气头本体之间密封且固定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应用上述充气头的致裂管。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一种充气头结构简单实用,加工制造工序少、成本低,适用于现场充装的致裂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一种致裂管应用了上述充气头结构,利于现场充装致裂管致裂岩石的工艺方法的推广应用,有效保证致裂管的使用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充气头及致裂管
本技术属于岩石膨胀致裂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充气头及致裂管。
技术介绍
二氧化碳致裂设备是利用液态二氧化碳受热气化膨胀,然后快速释放高压气体来达到破断岩石或落煤的目的。由于其具有膨胀能力可控,威力大,不产生冲击波等诸多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城改、城建以及矿产开采等领域。相关技术中涉及一种利用致裂管致裂岩石的工艺方法,其开创性的采用了现场充装的形式,即将空的致裂管置入致裂孔填充填充物后再充装液体二氧化碳,如此能有效保证致裂管的使用安全。但是,相关技术中未有公开应用该工艺方法的致裂管及其充气头的具体结构,此外,现有技术中的致裂管充气头结构复杂,不能适用于上述致裂岩石的工艺方法中的致裂管中。不利于该工艺方法的推广应用。因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充气头及致裂管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充气头及致裂管,旨在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及的技术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充气头,包括:充气头本体、充气管和引线;所述充气头本体整体呈圆柱状,且所述充气头本体上设有贯穿其上的安装孔;所述充气管贯穿所述安装孔设置,且所述充气管的外壁与所述安装孔之间密封且固定相连;所述引线贯穿所述充气头本体设置,且所述引线的外壁与所述充气头本体之间密封且固定相连;所述充气管的两端分别为进气端和充气端。优选的,所述充气头本体的两端部分别设有凹陷而成的圆环状的第一空腔和圆环状的第二空腔。优选的,所述进气端与所述充气头本体的一端平齐,所述充气端伸出与所述充气头本体的另一端。优选的,所述引线和所述充气管间隔设置。优选的,所述引线包括正极引线和负极引线,所述正极引线和所述负极引线相互贴设。优选的,所述引线包括正极引线和负极引线,所述正极引线和所述负极引线间隔设置且分别位于所述充气管的两侧部。优选的,所述充气头本体由塑料材料制成,所述充气管由金属材料制成。优选的,所述充气头由聚乙烯材料制成,所述充气管由钢管制成。优选的,所述充气头本体和所述充气管为单独加工后,再经热熔或者胶合的方式固定为一体。本技术还公开了一种致裂管,包括膨胀管和如上述的充气头,所述膨胀管为上部开口的圆柱管状;所述充气头由所述膨胀管的上部开口处插入所述膨胀管内,且所述充气头和所述膨胀管之间通过热熔或者胶合的方式形成密封且固定连接的结构。与相关技术相比,本技术中的一种充气头结构简单实用,加工制造工序少、成本低,适用于现场充装的致裂管。本技术中的一种致裂管应用了上述充气头结构,利于现场充装致裂管致裂岩石的工艺方法的推广应用,有效保证致裂管的使用安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中一种充气头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一种致裂管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充气头1,膨胀管2;充气头本体11,充气管12,引线13;安装孔111,第一空腔112,第二空腔113;进气端121,充气端122。具体实施例参见图1-2,一种充气头1,包括:充气头本体11、充气管12和引线13;充气头本体11整体呈圆柱状,且充气头本体11上设有贯穿其上的安装孔111;充气管12贯穿安装孔111设置,且充气管12的外壁与安装孔111之间密封且固定相连;引线13贯穿充气头本体11设置,且引线13的外壁与充气头本体11之间密封且固定相连;充气管12的两端分别为进气端121和充气端122。充气头本体11的两端部分别设有凹陷而成的圆环状的第一空腔112和圆环状的第二空腔113。进气端121与充气头本体11的一端平齐,充气端122伸出与充气头本体11的另一端。引线13和充气管12间隔设置。引线13包括正极引线和负极引线。作为本申请的一实施例,正极引线和负极引线相互贴设。参见附图1,作为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正极引线和负极引线间隔设置且分别位于充气管12的上下两侧部。充气头本体11由塑料材料制成,充气管12由金属材料制成。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充气头1由聚乙烯材料制成,充气管12由钢管制成。充气头本体11和充气管12为单独加工后,再经热熔或者胶合的方式固定为一体。本技术还公开了一种致裂管,包括膨胀管2和如上述的充气头1,膨胀管2为上部开口的圆柱管状;充气头1由膨胀管2的上部开口处插入膨胀管2内,且充气头1和膨胀管2之间通过热熔或者胶合的方式形成密封且固定连接的结构。本申请中,充气头1封装于膨胀管2的开口处,利用外部充装设备与充气端122连接,充装设备经充气管12向膨胀管2内充装液态气体,充装完毕后,再断开外部充装设备。将进气端121夹扁,避免漏气。正极引线和负极引线的一端与膨胀管2内的发热器相连,正极引线和负极引线的另一端分别与外部活化器的正负极相连,用于启发膨胀管2膨胀裂岩。充气头本体11的两端部的第一空腔112和第二空腔113用于减少充气头本体11的厚度,从而达到减轻重量和降低成本的目的,此外,通过设置第一空腔112和第二空腔113,使充气头本体11中的各部壁厚均匀,充气头本体11中的各部壁厚在4mm-12mm之间,在保证充气头本体11力学性能的前提下,利于注塑成型。充气管12的充气端122用于与外部气体充装设备相连,充气管12的进气端121用于将充装气体引入膨胀管2内。本实施例中,膨胀管2为塑料材质制成,利于与塑料材质的充气头本体11通过热熔或胶合固定。在实际使用中,正极引线和负极引线的具体位置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需保证不发生干涉且利于引线13与充气头1主体之间的密封固定相连。充气头1的外径为膨胀管2的内经的1.006-1.008倍。该尺寸的设计保证充气头1对膨胀管2产生一定的涨紧力,保证二者固定的稳定性。本技术还公开了一种致裂管,其中的膨胀管2可由塑料材质制成,膨胀管2置于致裂孔后,在致裂孔的包覆下进行现场充装。保证致裂管的使用安全。与相关技术相比,本技术中的一种充气头结构简单实用,加工制造工序少、成本低,适用于现场充装的致裂管。本技术中的一种致裂管应用了上述充气头结构,利于现场充装致裂管致裂岩石的工艺方法的推广应用,有效保证致裂管的使用安全。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充气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充气头本体、充气管和引线;所述充气头本体整体呈圆柱状,且所述充气头本体上设有贯穿其上的安装孔;所述充气管贯穿所述安装孔设置,且所述充气管的外壁与所述安装孔之间密封且固定相连;所述引线贯穿所述充气头本体设置,且所述引线的外壁与所述充气头本体之间密封且固定相连;所述充气管的两端分别为进气端和充气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气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充气头本体、充气管和引线;所述充气头本体整体呈圆柱状,且所述充气头本体上设有贯穿其上的安装孔;所述充气管贯穿所述安装孔设置,且所述充气管的外壁与所述安装孔之间密封且固定相连;所述引线贯穿所述充气头本体设置,且所述引线的外壁与所述充气头本体之间密封且固定相连;所述充气管的两端分别为进气端和充气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头本体的两端部分别设有凹陷而成的圆环状的第一空腔和圆环状的第二空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气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端与所述充气头本体的一端平齐,所述充气端伸出与所述充气头本体的另一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气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线和所述充气管间隔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充气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线包括正极引线和负极引线,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莹
申请(专利权)人:方莹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