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武昌工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单臂式起倒靶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06066 阅读:1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6 08: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单臂式起倒靶机,包括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内部的底端设置有第一安装板,且第一安装板的顶部设置有铅酸蓄电池,所述第一壳体的顶部设置有第一把手,且第一壳体一端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充电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电控部分采用了位置传感器、角度传感器和单片机相结合的方式,通过传感器的正确安装和设计好的算法储存在单片机中,通过传感器的反馈给单片机,由单片机来控制电机的正反转,通过联轴器与减速器组成的传动部分,从而达到靶臂的角度转动,而实现起倒功能,可以使固定靶移动起来,使得设计目标更为灵活,提高了装置的自动化程度,从而达到提高学员射击水平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单臂式起倒靶机
本技术涉及射击训练装置
,具体为一种单臂式起倒靶机。
技术介绍
起倒靶作为解放军,武警、公安等一切地面部队射击训练经常使用的训练器材,目的是为射击训练、考核、竞赛提供客观准确的标准条件,有利于提高实弹射击的准确性,由于我国部队对于这种机械电气化的射击方式还没有大规模的普及,在一些部队甚至还使用着木头靶,这样不仅浪费材料更是一种一次性的使用,在士兵射击后不仅需要在靶壕里的士兵把木头靶上的靶纸取下来而且还需要算分,使用较为繁琐,且普通起倒靶的移动与携带较为不便,不方便对不同环境性进行训练,适用性较低,同时,传统的起倒靶在使用过程中无法自动对射击靶的角度进行调节,自动化程度较低,且降低了射击训练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单臂式起倒靶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单臂式起倒靶机,包括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内部的底端设置有第一安装板,且第一安装板的顶部设置有铅酸蓄电池,所述第一壳体的顶部设置有第一把手,且第一壳体一端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充电孔,所述第一壳体两端的一侧皆设置有挂钩,所述第二壳体内部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单臂式起倒靶机,包括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18),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内部的底端设置有第一安装板(5),且第一安装板(5)的顶部设置有铅酸蓄电池(6),所述第一壳体(1)的顶部设置有第一把手(3),且第一壳体(1)一端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充电孔(2),所述第一壳体(1)两端的一侧皆设置有挂钩(4),所述第二壳体(18)内部的底端设置有第二安装板(7),且第二安装板(7)顶部靠近第一壳体(1)一侧的一端设置有伺服电机(8),且伺服电机(8)的输出端安装有联轴器(10),且联轴器(10)的输出端安装有减速器(11),所述第二安装板(7)顶部远离伺服电机(8)的一端设置有安装箱(...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臂式起倒靶机,包括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18),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内部的底端设置有第一安装板(5),且第一安装板(5)的顶部设置有铅酸蓄电池(6),所述第一壳体(1)的顶部设置有第一把手(3),且第一壳体(1)一端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充电孔(2),所述第一壳体(1)两端的一侧皆设置有挂钩(4),所述第二壳体(18)内部的底端设置有第二安装板(7),且第二安装板(7)顶部靠近第一壳体(1)一侧的一端设置有伺服电机(8),且伺服电机(8)的输出端安装有联轴器(10),且联轴器(10)的输出端安装有减速器(11),所述第二安装板(7)顶部远离伺服电机(8)的一端设置有安装箱(9),且安装箱(9)内部靠近第一壳体(1)的一侧设置有位置传感器(20),所述安装箱(9)内部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单片机(21),且安装箱(9)内部远离位置传感器(20)的一侧设置有角度传感器(22),所述第二壳体(18)顶部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第二把手(16),且第二壳体(18)顶部远离充电孔(2)的一端设置有摄像头(14),所述第二壳体(18)靠近充电孔(2)一端的一侧设置有通孔(17),所述减速器(11)的输出端贯穿通孔(17)并延伸至第二壳体(18)的外侧,且减速器(11)的输出端安装有摇杆(12),所述摇杆(12)远离减速器(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卉军刘军明胡沙沙魏静黄晶周振中李斯奇
申请(专利权)人:武昌工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