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挤出PVDC高阻隔可拉伸共挤膜的模具及制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919483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9 00: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挤出PVDC高阻隔可拉伸共挤膜的模具及制膜方法,包括从上至下的模具层为PP最外表层、TIE粘合层、PVDC中间层、TIE粘合层、次内层、PE内层;本方案改进之处主要在于在PE内层和TIE粘合层之间插入次内层,使得该共挤膜骨架结构趋于对称,有利于薄膜的平整,并且有利于降低热封层的成本。有效解决了高温杀菌时薄膜的的粘接性能和尺寸稳定性以及透明性等的包装感官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挤出PVDC高阻隔可拉伸共挤膜的模具及制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多层共挤领域,涉及PVDC与其他材料共挤出而得的共挤膜及制造方法,具体为一种可挤出PVDC高阻隔可拉伸共挤膜的模具及制膜方法。
技术介绍
共挤技术近年来在国内外发展迅猛,大多围绕着EVOH和PA为核心层的研究,作为芯层为PVDC的多层共挤膜,国内专利申请号201580004596.5提出了可热收缩包装膜制作方法,受热时,无法实现尺寸稳定的拉伸包装功能。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401425519.4、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410425827.7以及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410427455.1、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410431039.9提出的PVDC共挤膜,这些申请中均未提及PVDC各层配比及每层配方;从其结构上一个典型的特征是,PVDC层两边均采取EVA;内侧热封层直接与EVA相联,没有次内层。申请中提到的粘结层EVA,熔点为77℃,仅能在98℃以下使用,进一步提高杀菌温度(如100℃-110℃范围时),薄膜出现脱层、发白,外观严重变形等不良包装感观,因此无法耐受高温杀菌的要求。没有次内层使得该结构成本控制难以降低,并且无法使用骨架树脂来平衡内外层密度差异造成的平整度问题。本专利技术基于前述一种PVDC共挤模具专利申请中公开的一种新型的模具,该模具既保障PVDC层的温度得到控制,又能从根本上解除PVDC两侧粘合树脂加工温度受到的限制,实现粘合树脂的高温工艺挤出。这就为PVDC选择耐受更高温度的粘合树脂提供了可能,如杜邦的拜牢系列、陶氏的EEA、EMA等,可以实现高温杀菌(110℃)时良好的粘接性能和尺寸稳定的包装感官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挤出PVDC高阻隔可拉伸共挤膜的模具及制膜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挤出PVDC高阻隔可拉伸共挤膜的模具,包括从上至下的模具层为PO最外表层、TIE粘合层、PVDC中间层、TIE粘合层、次内层、PE内层;还包括插入PE内层和TIE粘合层之间的次内层。优选的,所述PE内层占总厚度的20-30%,原料主要采用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茂金属聚乙烯(MLLDPE)、低密度聚乙烯(LDPE)和聚烯烃塑性体等的两种或以上混合料。优选的,所述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和茂金属聚乙烯(MLLDPE)占内层比重的50-90%。优选的,所述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和茂金属聚乙烯(MLLDPE)还可选择占内层比重的70-80%。优选的,所述次内层占总厚度的10-20%,主要原料为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茂金属聚乙烯(MLLDPE)的一种或者两种,其中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占次内层比重的50%-80%。优选的,所述PVDC中间层两侧设有相同的所述TIE粘合层分别占总厚度的8%-10%,原料主要采用EVA、EEA、EMA的一种或者两种,熔体温度170-210℃之间。优选的,所述PVDC中间层为MA型PVDC,占总厚度的15-25%。优选的,所述PO最外表层占总厚度的30-40%,主要原料为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茂金属聚乙烯(MLLDPE)的一种或者两种,其中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占比重的50%-80%,当外层为聚丙烯时,它采用100%无规共聚聚丙烯。一种可挤出PVDC高阻隔可拉伸共挤膜的模具的制膜方法,包括:原料由模具各层对应的进料口,包括各层原料分别通过PE内层、次内层、TIE粘合层、PVDC中间层、TIE粘合层、PO最外表层的各层流道,分别进入芯棒向上汇合呈层状挤出成膜。本专利技术生产的薄膜与市场上现有产品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PVDC两侧采用EEA或者是EMA等粘合树脂,共挤膜在100℃-110℃杀菌使用时,包装更平整、层间不脱层,颜色不发白,有效的提升了包装的感观;2、次内层采用密度较高的树脂,能够解决薄膜结构对称性问题;3、次内层方便选用价格便宜原料,整体厚度不变的情况下,同样的性能要求,次内层能减少内层的厚度占比,有效的降低成本;4、该共挤薄膜具有高阻隔、高强度、抗冲击、高透明,适用于多种机械设备,可以制袋、卷材,可以做盖膜使用,也可以拉伸成型加工。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参见下列实施例,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可挤出PVDC高阻隔可拉伸共挤膜的模具,均由两个半片结构对应合并形成,每个半片结构均包括从上至下的模具层为PO最外层、TIE粘合层、PVDC中间层、TIE粘合层、次内层、PE内层;该结构依托申请公开的一种PVDC共挤模具,对PVDC层单独控温,其两边的粘合层根据工艺需要可以170-210℃之间选择,这使得选择EEA、EMA、马来酸酐改性树脂等熔点以及活化温度较高的粘接材料与PVDC共挤出成为可能;同时,内层由于热封的需要,所使用的原料价格偏高,熔点偏低。PVDC层控温方法,采用油加热,流道呈螺旋状,构成回路,对PVDC冷却。本方案改进之处主要在于在PE内层和TIE粘合层之间插入次内层,使得该共挤膜(偏硬)骨架结构趋于对称,有利于薄膜的平整,并且有利于降低热封层的成本。有效解决了高温(100-110℃)杀菌时薄膜的的粘接性能和尺寸稳定性以及透明性等的包装感官要求。最内层占总厚度的20-30%,原料主要采用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茂金属聚乙烯(MLLDPE)、低密度聚乙烯(LDPE)和聚烯烃塑性体等的两种或以上混合料,配比上,线性和茂金属(或塑性体)占50-90%,优选70-80%。次内层占总厚度的10-20%,主要原料为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茂金属聚乙烯(MLLDPE)的一种或者两种,线性占比50%-80%。PVDC两侧的粘合层分别占总厚度的8%-10%,原料主要采用EVA、EEA、EMA的一种或者两种,熔体温度170-210℃之间,两层粘合层要求相同。中间层(芯层)为PVDC,占总厚度的15-25%,采用陶氏或者其他厂家牌号的MA-PVDC共聚树脂。最外表层占总厚度的30-40%,主要原料为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茂金属聚乙烯(MLLDPE)的一种或者两种,线性占比50%-80%;当外层为聚丙烯时,它采用100%无规共聚聚丙烯。以上LLDPE可以是陶氏DOWLEX系列,也可以是经过改性的其它厂家的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其融指0.3-1,密度在0.915-0.935,所用树脂可以是一种也可以是几种的混合物;专利技术中所用的LDPE采用融指为0.5-3的,密度在0.915-0.925;所用MPE是陶氏ELITE或者ELITEAT系列以及埃克森的埃能宝系列以及它茂金属聚乙烯,其融指在0.5-2,密度为0.9-0.92;所用的塑性体(POP)为陶氏或其他品牌聚烯烃塑性体融指在0.5-1.5之间,密度在0.85-0.915之间;当为PP时,所用的PP为北欧化工的RB707CF或其它低熔点,改性聚丙烯;所用的粘合树脂,当为EVA时采用杜邦或其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挤出PVDC高阻隔可拉伸共挤膜的模具,包括从上至下的模具层为PO最外表层、TIE粘合层、PVDC中间层、TIE粘合层、次内层、PE内层;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插入PE内层和TIE粘合层之间的次内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挤出PVDC高阻隔可拉伸共挤膜的模具,包括从上至下的模具层为PO最外表层、TIE粘合层、PVDC中间层、TIE粘合层、次内层、PE内层;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插入PE内层和TIE粘合层之间的次内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挤出PVDC高阻隔可拉伸共挤膜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PE内层占总厚度的20-30%,原料主要采用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茂金属聚乙烯(MLLDPE)、低密度聚乙烯(LDPE)和聚烯烃塑性体等的两种或以上混合料。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挤出PVDC高阻隔可拉伸共挤膜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和茂金属聚乙烯(MLLDPE)占内层比重的50-90%。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挤出PVDC高阻隔可拉伸共挤膜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和茂金属聚乙烯(MLLDPE)还可选择占内层比重的70-80%。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挤出PVDC高阻隔可拉伸共挤膜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次内层占总厚度的10-20%,主要原料为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茂金属聚乙烯(MLL...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新峰张文芳商云通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兴瑞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