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白皮中具酪氨酸酶抑制作用的有效部位的制备及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86891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5 21: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桑白皮中具酪氨酸酶抑制作用的有效部位的制备及应用,属于医药、护肤品和食品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桑白皮中具酪氨酸酶抑制作用有效部位,包括50%乙醇洗脱部位和70%乙醇洗脱部位,所述50%乙醇洗脱部位的黄酮类化合物是桑根酮T、桑皮酮L、桑皮酮G、桑根酮G、桑皮酮O,所述70%乙醇洗脱部位的黄酮类化合物是桑皮酮L、桑皮酮O、桑根酮G、桑皮酮E、桑皮酮T、5'‑香叶草基‑5,7,2',4'‑四羟基黄酮、桑根酮V。所述具酪氨酸酶抑制作用的有效部位能够有效用于果蔬的酶促褐变的抑制,化妆品中的美白,以及用于预防和治疗黑色素过多导致的人体色素沉着性疾病、黑色素瘤以及其他需要抑制酪氨酸酶活性的病症药物的制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桑白皮中具酪氨酸酶抑制作用的有效部位的制备及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食品、护肤品和医药
,具体涉及桑白皮中具酪氨酸酶抑制作用的有效部位的制备及应用。
技术介绍
酪氨酸,广泛应用于微生物、植物和哺乳动物中,又名单酚氧化酶,是一种含铜离子的金属氧化酶,是多酚氧化酶的一种,是动植物体内黑色素合成的关键酶。酪氨酸酶通过催化作用,先使单酚羟基氧化成邻二酚,然后邻二酚在其催化下进一步被氧化成邻二醌类,紧接着再经过一系列复杂的非酶反应,最终生成黑色素;在整个过程中,酪氨酸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人的体内产生的黑色素能够阻挡太阳紫外线对皮肤的伤害,而且皮肤中黑色素的种类不同也造就了人类不同颜色的头发和皮肤,但分泌的黑色素太多则会引起不同的斑类问题,如色斑、黑斑、老年斑等。在食品工业上,酪氨酸酶催化反应导致新鲜水果、蔬菜和饮料产生褐变,降低其营养价值、市场价值和贮存周期。酪氨酸酶为黑色素合成的关键酶,其表达和活性与果蔬的褐变和人体色素沉着性疾病密切相关。因此,酪氨酸酶抑制剂可作为黑色素抑制剂应用于食品、化妆品、医药等领域。到目前为止,受限于有效性、安全性及成本等因素,只有极少数酪氨酸酶抑制剂被用于商业上。因此,寻找天然无毒高效的酪氨酸酶抑制剂应用于化妆品领域显得尤为迫切。植物天然酪氨酸酶抑制剂具有安全系数高、低毒副作用、材料易得、独特的效果等优点,受到越来越多关注。桑白皮别名桑根皮、白桑皮、根皮,为桑科桑属植物桑(MorusalbaL.)除去栓皮的根皮。桑在我国大部分地方广泛分布和种植,主产江苏、浙江、安徽、湖南、河北、四川等地。其性甘微苦、寒,归肺经,具有清肺平喘、利水消肿功能,主治肺热喘咳、水肿胀满、尿少、面目肌肤浮肿。民间常用于消炎、利尿、解热、镇咳、怯痰等。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桑白皮具有降血糖、降血压、抗肿瘤、抗炎抑菌、抗病毒等作用。现代研究表明桑白皮中含有黄酮、生物碱、多糖、香豆素、多糖、挥发油等成分。其中黄酮类成分受到广泛关注,其具有减肥、抗糖尿病、抗氧化、降糖、抗HIV等作用。然而,对桑白皮具体美白活性成分的研究很少,现有研究还停留在粗提取物对酪氨酸酶测试(《桑提取物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研究》,北京化工大学,硕士论文),或用简单薄层板进行追踪(申请号:CN201110425854.0),依然无法探知其中具体对酪氨酸酶有抑制作用的物质。因此,探讨桑白皮中酪氨酸酶抑制作用的有效部位和成分,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首先在于提供一种桑白皮中具酪氨酸酶抑制作用的有效部位,是从桑白皮中提取的具有较强酪氨酸酶抑制活性的含有9个黄酮类化合物的有效部位,所述有效部位是将桑白皮用乙醇浸提,所得提取液减压浓缩后用乙醇溶解,然后采用大孔树脂吸附,用不同浓度的乙醇进行洗脱,分别收集不同浓度的乙醇洗脱物,然后减压浓缩即得,所述有效部位包括50%乙醇洗脱部位和70%乙醇洗脱部位,所述50%乙醇洗脱部位的黄酮类化合物是桑根酮T(sanggenonT)、桑皮酮L(kuwanonL)、桑皮酮G(kuwanonG)、桑根酮G(sanggenonG)、桑皮酮O(kuwanonO),所述70%乙醇洗脱部位的黄酮类化合物是桑皮酮L(kuwanonL)、桑皮酮O(kuwanonO)、桑根酮G(sanggenonG)、桑皮酮E(kuwanonE)、桑皮酮T(kuwanonT)、5'-香叶草基-5,7,2',4'-四羟基黄酮(5'-geranyl-5,7,2',4'-tetrahydroxyflavone)、桑根酮V(sanggenonV)。所述有效部位的黄酮类化合物的质量分数为50%~66%。本专利技术的另外一个目的是提供所述桑白皮中具酪氨酸酶抑制活性的有效部位的制备方法,通过以下步骤实现:(1)将桑白皮粉碎至50-100目后用2倍质量的90-95%乙醇冷浸提取2次,每次24-28小时,所得提取液减压浓缩至干燥物;(2)将干燥物用90-95%乙醇溶解,过滤,收集过滤液;(3)将上述过滤液与大孔树脂D101混合拌样得到搅拌物,自然晾干或减压浓缩至干;其中,过滤液的用量按过滤液中所含固体提取物的质量与大孔树脂D101的质量比例为1:2来设定;(4)将搅拌物上D101大孔树脂层析柱,分别用10倍柱体积量的10%、30%、50%、70%、95%乙醇洗脱,分别收集10%、30%、50%、70%、95%乙醇洗脱部位,减压浓缩至干燥物,所得50%乙醇洗脱部位和70%乙醇洗脱部位的干燥物,即为桑白皮具酪氨酸酶抑制作用的有效部位。(5)将各浓度乙醇洗脱部位的干燥物进行酪氨酸酶抑制活性测试,并以对酪氨酸酶抑制活性为指标,以曲酸为阳性对照,确定酪氨酸酶抑制活性高的部位为50%乙醇洗脱部位和70%乙醇洗脱部位,即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具酪氨酸酶抑制活性的有效部位。步骤(5)确定的有效部位,进一步采用UPLC-MS进行分析鉴定,确定50%乙醇洗脱部位的黄酮类化合物为sanggenonT、kuwanonL、kuwanonG、sanggenonG、kuwanonO,70%乙醇洗脱部位的黄酮类化合物为kuwanonL、kuwanonO、sanggenonG、kuwanonE、kuwanonT、5'-geranyl-5,7,2',4'-tetrahydroxyflavone、sanggenonV。本专利技术的第三个目的是提供所述的具有酪氨酸酶抑制作用的化合物及其有效部位在制备抗果蔬酶促褐变抑制剂、化妆品美白剂、洗浴用品、预防和治疗黑色素异常导致的人体色素沉着性疾病、黑色素瘤以及其他需要抑制酪氨酸酶活性的病症的药物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从桑白皮中提取的具有酪氨酸酶抑制活性的黄酮类化合物及其有效部位可以作为活性成分,不加或加入食品添加剂辅料,化妆品辅料或药剂上接受的辅料,按照相应剂型的制备方法制成制剂。所述的剂型包括固体粉末、水溶液、醇溶液、乳液、面膜、巴布剂、注射液、滴注液、粉针剂、颗粒剂、片剂、冲剂、散剂、口服液、糖衣剂、薄膜衣片剂、肠溶衣片剂、胶囊剂、口含剂、丸剂、膏剂、丹剂、喷雾剂、滴丸剂、口崩剂、微丸等。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上技术方案,通过大孔树脂进行分段分离,通过酪氨酸酶抑制测试确定桑白皮中具酪氨酸酶抑制作用的有效部位,再应用现代分析检测技术HPLC-MS确定有效部位的主要成分。本专利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提供从桑白皮中提取的具有酪氨酸酶抑制作用的黄酮类化合物的有效部位,具有比桑白皮提取物更强的活性,制成相应制剂易于质量控制,可应用于抗果蔬酶促褐变抑制剂、化妆品美白剂、预防和治疗黑色素异常导致的人体色素沉着性疾病、黑色素瘤以及其他需要抑制酪氨酸酶活性的病症的药物中。附图说明图1为桑白皮具有酪氨酸酶抑制作用的50%乙醇洗脱部位的UPLC/Q-TOF-MS紫外及总离子流谱图;(a):UV色谱图;(b):总离子流图;(c)~(g):主要酪氨酸酶抑制剂的MS质谱图。图2为桑白皮具有酪氨酸酶抑制作用的50%乙醇洗脱部位中主要酪氨酸酶抑制剂的MS/MS质谱图。图3为桑白皮具有酪氨酸酶抑制作用的70%乙醇洗脱部位的UPLC/Q-TOF-MS紫外及总离子流谱图;(a):UV色谱图;(b):总离子流图;(c)~(i):主要酪氨酸酶抑制剂的MS/MS质谱图。图4为桑白皮具有酪氨酸酶抑制作用的70%乙醇洗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 桑白皮中具酪氨酸酶抑制作用的有效部位,其特征在于,是从桑白皮中提取的具有酪氨酸酶抑制作用的含有黄酮类化合物的有效部位,所述有效部位是将桑白皮用乙醇浸提,所得提取液减压浓缩后用乙醇溶解,然后采用大孔树脂吸附,用不同浓度的乙醇进行洗脱,分别收集不同浓度的乙醇洗脱物,然后减压浓缩即得,所述有效部位包括50%乙醇洗脱部位和70%乙醇洗脱部位,所述50%乙醇洗脱部位的黄酮类化合物是桑根酮 T、桑皮酮L、桑皮酮G、桑根酮G、桑皮酮 O,所述70%乙醇洗脱部位的黄酮类化合物是桑皮酮 L、桑皮酮 O、桑根酮 G、桑皮酮 E、桑皮酮 T、5'‑香叶草基‑5,7,2',4'‑四羟基黄酮、桑根酮 V。

【技术特征摘要】
1.桑白皮中具酪氨酸酶抑制作用的有效部位,其特征在于,是从桑白皮中提取的具有酪氨酸酶抑制作用的含有黄酮类化合物的有效部位,所述有效部位是将桑白皮用乙醇浸提,所得提取液减压浓缩后用乙醇溶解,然后采用大孔树脂吸附,用不同浓度的乙醇进行洗脱,分别收集不同浓度的乙醇洗脱物,然后减压浓缩即得,所述有效部位包括50%乙醇洗脱部位和70%乙醇洗脱部位,所述50%乙醇洗脱部位的黄酮类化合物是桑根酮T、桑皮酮L、桑皮酮G、桑根酮G、桑皮酮O,所述70%乙醇洗脱部位的黄酮类化合物是桑皮酮L、桑皮酮O、桑根酮G、桑皮酮E、桑皮酮T、5'-香叶草基-5,7,2',4'-四羟基黄酮、桑根酮V。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桑白皮中具酪氨酸酶抑制作用的有效部位,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效部位的黄酮类化合物的质量分数为50%~66%。3.一种制备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桑白皮中具酪氨酸酶抑制作用的有效部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以下步骤实现:(1)将桑白皮粉碎至50-100目后用2倍质量的90-95%乙醇冷浸提取2次,每次24-28小时,所得提取液减压浓缩至干燥物;(2)将干燥物用90-95%乙醇溶解,过滤,收集过滤液;(3)将上述过滤液与大孔树脂混合拌样得到搅拌物,自然晾干或减压浓缩至干;其中,过滤液的用量按过滤液中所含固体提取物的质量与大孔树脂的质量比例为1:2来设定;(4)将搅拌物上大孔树脂层析柱,分别用10倍柱体积量的10%、30%、50%、70%、95%乙醇洗脱,分别收集10%、30%、50%、70%、95%乙醇洗脱部位,减压浓缩至干燥物,所得50%乙醇洗脱部位和70%乙醇洗脱部位的干燥物,即为桑白皮具酪氨酸酶抑制作用的有效部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宗平陈洪彬郭凤仙李磊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师范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