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传导耳机及骨传导喇叭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0038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9 06:16
本申请所公开的一种骨传导耳机及骨传导喇叭,其中骨传导喇叭包括一端开口的外壳,以及封盖于外壳开口处的端子板,外壳内腔设有与端子板电连接的音圈,外壳底部设有与音圈相分隔的弹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给出的骨传导耳机及喇叭,在骨传导喇叭外壳内设置用来收容音圈及振动组件的第一定位环,使得磁铁、音圈及振动组件在第一定位环内的限制下以同心圆排列,无需使用其他定位冶具来进行人工定位操作,使得骨传导喇叭内部结构得到优化,便于实现全程自动化生产;振动组件通过定位柱分别与磁铁及弹片固定连接,避免多次点胶固定,降低自动化生产的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骨传导耳机及骨传导喇叭
本申请涉及一种穿戴设备,尤其涉及一种骨传导耳机及骨传导喇叭。
技术介绍
普通耳机的传声是声波以过空气为介质传递至听觉器官,而骨传导耳机则是声波以机械振动的方式以头骨为戒指传导至听觉器官。相比较传统耳机,骨传导耳机无需塞进耳孔,既不妨碍耳朵通过空气听到环境中的声音,又避免长期堵塞耳道带来的健康隐患。但现有的骨传导耳机的喇叭内部结构松散,导致其生产过程不得不依赖人工胶粘,无法实现全程的自动化生产,因此,严重降低了产品的生产效率,同时人工操作也导致产品质量良莠不齐,合格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骨传耳机及骨传导导喇叭,旨在解决现有骨传导耳机的喇叭内部结构松散,无法实现自动化生产的问题。本申请所公开的一种骨传导喇叭,包括一端开口的外壳,以及封盖于所述外壳开口处的端子板,所述外壳内腔设有与所述端子板电连接的音圈,所述外壳底部设有与所述音圈相分隔的弹片,所述音圈固定于所述端子板表面。所述的骨传导喇叭,其中,所述音圈内圈中心处设有磁铁,以及设置于音圈周围用于增强音圈磁场的振动组件。所述的骨传导喇叭,其中,所述振动组件包括位于所述磁铁上方的聚磁片,及套在所述音圈外围的聚磁杯,所述聚磁杯为圆筒状,所述聚磁杯设有用于支撑所述音圈及磁铁的底部,所述聚磁杯底部中心位置正对所述弹片中心处设有开窗。所述的骨传导喇叭,其中,所述聚磁片及聚磁杯为可导磁材质。所述的骨传导喇叭,其中,所述外壳底部设有正对所述开窗中心处的定位柱,所述磁铁为圆片状,所述音圈及磁杯分别与所述磁铁呈同心圆分布,所述定位柱固定连接所述磁铁、振动组件及弹片。所述的骨传导喇叭,其中,所述外壳内还设有用于收容所述音圈及振动组件的第一定位环,所述定位柱穿过所述第一定位环底部与所述聚磁杯及磁铁套接。所述的骨传导喇叭,其中,所述弹片与所述定位柱套接,所述弹片中心处设有用于所述定位柱穿过的通孔。所述的骨传导喇叭,其中,所述弹片与所述外壳底部之间设有用于提供所述弹片振动空间的第二定位环。所述的骨传导喇叭,其中,所述外壳为铝制外壳。一种骨传导耳机,包括支架,以及设置于支架两端的发声装置,所述发声装置为以上所述的骨传导喇叭。本技术所给出的骨传导耳机及骨传导喇叭,在骨传导喇叭外壳内设置用来收容音圈及振动组件的第一定位环,使得磁铁、音圈及振动组件在第一定位环内的限制下以同心圆排列,无需使用其他定位冶具来进行人工定位操作,使得骨传导喇叭内部结构得到优化,便于实现全程自动化生产;振动组件通过定位柱分别与磁铁及弹片固定连接,避免多次点胶固定,降低自动化生产的难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骨传导耳机的整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骨传导喇叭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骨传导喇叭的爆炸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施例所提供的骨传导耳机,如图1所示,包括支架0,及设置在支架0两侧的骨传导喇叭1。如图2-图3所示,骨传导喇叭1包括与支架0内置的控制元件电连接的端子板10,以及与端子板10相互铆合的外壳11,外壳11一端开口,端子板10封盖在开口处。其中,外壳11为不导磁材质,本实施例中外壳11为铝材质,外壳11与端子板10之间的铆合可以采用胶粘或者卡扣结构。外壳11的内腔上方设有音圈12,下方设有用于产生机械震动的弹片13,音圈12与端子板10内表面的接线端子电连接,并一体化封装在端子板10的内表面,使得音圈12与端子板10固定连接。为了便于自动化生产,音圈12包括骨架,及缠绕在骨架上的线圈。音圈12内圈位于缠绕中心处设有磁铁14,并且在音圈12的内圈及外圈还分布有用来增强磁场强度的振动组件。如图3所示,振动组件包括设置在磁铁14上方的聚磁片150,以及套在音圈12外围的聚磁杯151。其中,聚磁片150与聚磁杯151均采用可导磁材质制备,例如铁氧体材质。为了实现磁场能量最大利用率,电能与磁场能转化过程中降低失真程度,本实施例中喇叭内部设计满足磁场的几何中心与音圈12的缠绕中心重合。为了实现该目的,磁铁14与聚磁片150采用半径小于音圈12的圆片状,且二者位于音圈12的内圈,聚磁杯151为圆筒状,套在音圈12的外围。为了实现音圈12、磁铁14与振动组件的快速定位及组装,在外壳11的内部还设置了第一定位环16。第一定位环16设置在外壳1与聚磁杯151之间,并紧密的套接在聚磁杯151外围,将音圈12、磁铁14及振动组件整体在外壳11内部进行定位。其中,聚磁杯151底部中心处设有圆形的开窗1510,开窗1510的圆心与下方的弹片13的圆心相正对。磁铁14、聚磁片150的骨架均设置在聚磁杯151的底部表面上,这样,聚磁杯同时其起到了对三者的支撑作用,同时将音圈12与弹片13隔离开来,无需单独设置隔离工件,进一步优化了喇叭内部结构,降低自动化生产的难度及简化了生产工序。外壳11底部正对开窗1510圆心处还设有定位柱17,磁铁14及聚磁片150中心处均设有定位孔,定位柱17顶端穿过两者的定位孔,并与两者固定连接(也可在进行点胶固定),这样对磁铁14及聚磁片150起到了定位作用。同时,弹片13的圆心处对应设置了用于定位柱17穿过的通孔130。为了给弹片13提供震动空间,在弹片13与外壳11底部之间还设有第二定位环18,弹片13与第二定位环18接触处为固定区域,位于第二定位环18内圈镂空处为振动区,第二定位环18的厚度可限制弹片13的最大振幅,从而限制喇叭传导声音的参数。整个古传导耳机的工作过程如下:首先支架0内置的控制元件通过端子板10向音圈12发送电信号,音圈12将该电信号转化成有规律变化的磁场,在变化的磁场作用下,磁铁14及振动组件产生与磁场强度同步变化的机械振动,并通过定位柱17将振动传递至弹片13,弹片13作为振源将产生的机械波通过头骨传递至听觉器官,从而使得佩戴者听到控制元件传递的声音信息。本技术所给出的骨传导耳机及骨传导喇叭,在骨传导喇叭外壳内设置用来收容音圈及振动组件的第一定位环,使得磁铁、音圈及振动组件在第一定位环内的限制下以同心圆排列,无需使用其他定位冶具来进行人工定位操作,使得骨传导喇叭内部结构得到优化,便于实现全程自动化生产;振动组件通过定位柱分别与磁铁及弹片固定连接,避免多次点胶固定,降低自动化生产的难度。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申请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申请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申请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专利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骨传导喇叭,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端开口的外壳,以及封盖于所述外壳开口处的端子板,所述外壳内腔设有与所述端子板电连接的音圈,所述外壳底部设有与所述音圈相分隔的弹片,所述音圈固定于所述端子板表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骨传导喇叭,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端开口的外壳,以及封盖于所述外壳开口处的端子板,所述外壳内腔设有与所述端子板电连接的音圈,所述外壳底部设有与所述音圈相分隔的弹片,所述音圈固定于所述端子板表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传导喇叭,其特征在于,所述音圈内圈中心处设有磁铁,以及设置于音圈周围用于增强音圈磁场的振动组件。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骨传导喇叭,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组件包括位于所述磁铁上方的聚磁片,及套在所述音圈外围的聚磁杯,所述聚磁杯为圆筒状,所述聚磁杯设有用于支撑所述音圈及磁铁的底部,所述聚磁杯底部中心位置正对所述弹片中心处设有开窗。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骨传导喇叭,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磁片及聚磁杯为可导磁材质。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骨传导喇叭,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底部设有正对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灿锋陈健齐典杰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本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