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弧氧化电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799792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9 06:00
微弧氧化电源装置,涉及微弧氧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弧氧化电源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了解决现有微弧氧化电源不能实现正向脉冲和负向脉冲可调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三相交流电经Q1‑Q6构成的三相可控整流电路变换为可调直流电压,该直流电压经S1‑S4构成逆变桥、变压器T1和VT5‑VT8构成的整流桥组成的DC/DC1变换成负载需要的正电源,该直流电压还可经S5‑S8构成逆变桥、变压器T2和VT9‑VT12构成的整流桥组成DC/DC2变换成负载需要的负电源,这两个电源为Q7‑Q10构成的逆变电路供电,通过控制Q7‑Q10四个开关管得到负载Load需要的频率和电压可调的交流电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微弧氧化供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微弧氧化电源装置
本技术涉及微弧氧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弧氧化电源装置。
技术介绍
微弧氧化(Microarcoxidation,MAO)又称等离子体电解氧化(Plasmaelectrolyticoxidation,PEO)、微等离子体氧化(Microplasmaoxidation,MPO)等,是通过电解液与相应电参数的组合,在铝、镁、钛等金属及其合金表面依靠弧光放电产生的瞬时高温高压作用,原位生长出以基体金属氧化物为主的陶瓷膜层。微弧氧化工作方式是通过在工件上施加电压,突破传统的阳极氧化电流、电压法拉第区域的限制。阳极电位由几十伏提高到几百伏。在一定电流密度下,致使在工件表面出现电晕、辉光、微弧放电,甚至火花斑,使工件表面在微弧等离子体高温高压下与电解质溶液相互作用,形成陶瓷膜,进而达到工件表面改性强化,这种陶瓷膜与基体属冶金结合,结合强度好,硬度高,具有很高的耐磨、耐腐蚀、耐高压绝缘和抗高温冲击等特性,可以数倍乃至数十倍的提高工件的使用寿命,应用前景极其广阔。微弧氧化技术包括微弧氧化电源设备和铝、镁、钛合金表面微弧氧化技术两个部分。其中,微弧氧化电源是保证微弧氧化工艺的关键环节之一,是设备的核心部分。从目前微弧氧化电源的使用状况来看,其不能叠加负脉冲,更不能实现正向脉冲和负向脉冲可调,大大限制了微弧氧化工艺条件及微弧氧化膜层的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微弧氧化电源不能实现正向脉冲和负向脉冲可调的问题。微弧氧化电源装置,结构如下:开关管Q1与二极管VD1并联,记为第一整流单元;开关管Q1的发射极与二极管VD1的阳极对应,记为第一整流单元第一端;开关管Q1的集电极与二极管VD1的阴极对应,记为第一整流单元第二端;开关管Q2与二极管VD2并联,记为第二整流单元;开关管Q2的发射极与二极管VD2的阳极对应,记为第二整流单元第一端;开关管Q2的集电极与二极管VD2的阴极对应,记为第二整流单元第二端;开关管Q3与二极管VD3并联,记为第三整流单元;开关管Q3的发射极与二极管VD3的阳极对应,记为第三整流单元第一端;开关管Q3的集电极与二极管VD3的阴极对应,记为第三整流单元第二端;开关管Q4与二极管VD4并联,记为第四整流单元;开关管Q4的发射极与二极管VD4的阳极对应,记为第四整流单元第一端;开关管Q4的集电极与二极管VD4的阴极对应,记为第四整流单元第二端;开关管Q5与二极管VD5并联,记为第五整流单元;开关管Q5的发射极与二极管VD5的阳极对应,记为第五整流单元第一端;开关管Q5的集电极与二极管VD5的阴极对应,记为第五整流单元第二端;开关管Q6与二极管VD6并联,记为第六整流单元;开关管Q6的发射极与二极管VD6的阳极对应,记为第六整流单元第一端;开关管Q6的集电极与二极管VD6的阴极对应,记为第六整流单元第二端;开关管Q7与二极管VD7并联,记为第一负载单元;开关管Q7的发射极与二极管VD7的阳极对应,记为第一负载单元第一端;开关管Q7的集电极与二极管VD7的阴极对应,记为第一负载单元第二端;开关管Q8与二极管VD8并联,记为第二负载单元;开关管Q8的发射极与二极管VD8的阳极对应,记为第二负载单元第一端;开关管Q8的集电极与二极管VD8的阴极对应,记为第二负载单元第二端;开关管Q9与二极管VD9并联,记为第三负载单元;开关管Q9的发射极与二极管VD9的阳极对应,记为第三负载单元第一端;开关管Q9的集电极与二极管VD9的阴极对应,记为第三负载单元第二端;开关管Q10与二极管VD10并联,记为第四负载单元;开关管Q10的发射极与二极管VD10的阳极对应,记为第四负载单元第一端;开关管Q10的集电极与二极管VD10的阴极对应,记为第四负载单元第二端;开关管S1、二极管D1、电容C1并联,记为第一逆变单元;开关管S1的发射极与二极管D1的阳极、电容C1的一端对应,记为第一逆变单元第一端;开关管S1的集电极与二极管D1的阴极、电容C1的另一端对应,记为第一逆变单元第二端;开关管S2、二极管D2、电容C2并联,记为第二逆变单元;开关管S2的发射极与二极管D2的阳极、电容C2的一端对应,记为第二逆变单元第一端;开关管S2的集电极与二极管D2的阴极、电容C2的另一端对应,记为第二逆变单元第二端;开关管S3、二极管D3、电容C3并联,记为第三逆变单元;开关管S3的发射极与二极管D3的阳极、电容C3的一端对应,记为第三逆变单元第一端;开关管S3的集电极与二极管D3的阴极、电容C3的另一端对应,记为第三逆变单元第二端;开关管S4、二极管D4、电容C4并联,记为第四逆变单元;开关管S4的发射极与二极管D4的阳极、电容C4的一端对应,记为第四逆变单元第一端;开关管S4的集电极与二极管D4的阴极、电容C4的另一端对应,记为第四逆变单元第二端;开关管S5、二极管D5、电容C5并联,记为第五逆变单元;开关管S5的发射极与二极管D5的阳极、电容C5的一端对应,记为第五逆变单元第一端;开关管S5的集电极与二极管D5的阴极、电容C5的另一端对应,记为第五逆变单元第二端;开关管S6、二极管D6、电容C6并联,记为第六逆变单元;开关管S6的发射极与二极管D6的阳极、电容C6的一端对应,记为第六逆变单元第一端;开关管S6的集电极与二极管D6的阴极、电容C6的另一端对应,记为第六逆变单元第二端;开关管S7、二极管D7、电容C7并联,记为第七逆变单元;开关管S7的发射极与二极管D7的阳极、电容C7的一端对应,记为第七逆变单元第一端;开关管S7的集电极与二极管D7的阴极、电容C7的另一端对应,记为第七逆变单元第二端;开关管S8、二极管D8、电容C8并联,记为第八逆变单元;开关管S8的发射极与二极管D8的阳极、电容C8的一端对应,记为第八逆变单元第一端;开关管S8的集电极与二极管D8的阴极、电容C8的另一端对应,记为第八逆变单元第二端;三相交流电的三相分别记为Ua、Ub、Uc;Ua连接电感L1的一端,电感L1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1一端,电阻R1另一端分别与第一整流单元第一端、第二整流单元第二端连接,Ub连接电感L2的一端,电感L2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2一端,电阻R2另一端分别与第三整流单元第一端、第四整流单元第二端连接,Uc连接电感L3的一端,电感L3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3一端,电阻R3另一端分别与第五整流单元第一端、第六整流单元第二端连接;第一整流单元第二端、第三整流单元第二端、第五整流单元第二端共同连接到电容C0的一端、第一逆变单元第二端、二极管VT1的阳极、第五逆变单元第二端、二极管VT3的阳极;二极管VT1的阴极连接第三逆变单元第二端;二极管VT3的阴极连接第七逆变单元第二端;第二整流单元第一端、第四整流单元第一端、第六整流单元第一端共同连接到电容C0的另一端、第二逆变单元第一端、二极管VT2的阴极、第六逆变单元第一端、二极管VT4的阴极;二极管VT2的阳极连接第四逆变单元第一端;二极管VT4的阳极连接第八逆变单元第一端;第一逆变单元第一端、第二逆变单元第二端共同连接到电容Cb1的一端,电容Cb1的另一端连接电感Lf1一端,电感Lf1另一端连接第一变压器T1的输入端的一个端口;第三逆变单元第一端、第四逆变单元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微弧氧化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结构如下:开关管Q1与二极管VD1并联,记为第一整流单元;开关管Q1的发射极与二极管VD1的阳极对应,记为第一整流单元第一端;开关管Q1的集电极与二极管VD1的阴极对应,记为第一整流单元第二端;开关管Q2与二极管VD2并联,记为第二整流单元;开关管Q2的发射极与二极管VD2的阳极对应,记为第二整流单元第一端;开关管Q2的集电极与二极管VD2的阴极对应,记为第二整流单元第二端;开关管Q3与二极管VD3并联,记为第三整流单元;开关管Q3的发射极与二极管VD3的阳极对应,记为第三整流单元第一端;开关管Q3的集电极与二极管VD3的阴极对应,记为第三整流单元第二端;开关管Q4与二极管VD4并联,记为第四整流单元;开关管Q4的发射极与二极管VD4的阳极对应,记为第四整流单元第一端;开关管Q4的集电极与二极管VD4的阴极对应,记为第四整流单元第二端;开关管Q5与二极管VD5并联,记为第五整流单元;开关管Q5的发射极与二极管VD5的阳极对应,记为第五整流单元第一端;开关管Q5的集电极与二极管VD5的阴极对应,记为第五整流单元第二端;开关管Q6与二极管VD6并联,记为第六整流单元;开关管Q6的发射极与二极管VD6的阳极对应,记为第六整流单元第一端;开关管Q6的集电极与二极管VD6的阴极对应,记为第六整流单元第二端;开关管Q7与二极管VD7并联,记为第一负载单元;开关管Q7的发射极与二极管VD7的阳极对应,记为第一负载单元第一端;开关管Q7的集电极与二极管VD7的阴极对应,记为第一负载单元第二端;开关管Q8与二极管VD8并联,记为第二负载单元;开关管Q8的发射极与二极管VD8的阳极对应,记为第二负载单元第一端;开关管Q8的集电极与二极管VD8的阴极对应,记为第二负载单元第二端;开关管Q9与二极管VD9并联,记为第三负载单元;开关管Q9的发射极与二极管VD9的阳极对应,记为第三负载单元第一端;开关管Q9的集电极与二极管VD9的阴极对应,记为第三负载单元第二端;开关管Q10与二极管VD10并联,记为第四负载单元;开关管Q10的发射极与二极管VD10的阳极对应,记为第四负载单元第一端;开关管Q10的集电极与二极管VD10的阴极对应,记为第四负载单元第二端;开关管S1、二极管D1、电容C1并联,记为第一逆变单元;开关管S1的发射极与二极管D1的阳极、电容C1的一端对应,记为第一逆变单元第一端;开关管S1的集电极与二极管D1的阴极、电容C1的另一端对应,记为第一逆变单元第二端;开关管S2、二极管D2、电容C2并联,记为第二逆变单元;开关管S2的发射极与二极管D2的阳极、电容C2的一端对应,记为第二逆变单元第一端;开关管S2的集电极与二极管D2的阴极、电容C2的另一端对应,记为第二逆变单元第二端;开关管S3、二极管D3、电容C3并联,记为第三逆变单元;开关管S3的发射极与二极管D3的阳极、电容C3的一端对应,记为第三逆变单元第一端;开关管S3的集电极与二极管D3的阴极、电容C3的另一端对应,记为第三逆变单元第二端;开关管S4、二极管D4、电容C4并联,记为第四逆变单元;开关管S4的发射极与二极管D4的阳极、电容C4的一端对应,记为第四逆变单元第一端;开关管S4的集电极与二极管D4的阴极、电容C4的另一端对应,记为第四逆变单元第二端;开关管S5、二极管D5、电容C5并联,记为第五逆变单元;开关管S5的发射极与二极管D5的阳极、电容C5的一端对应,记为第五逆变单元第一端;开关管S5的集电极与二极管D5的阴极、电容C5的另一端对应,记为第五逆变单元第二端;开关管S6、二极管D6、电容C6并联,记为第六逆变单元;开关管S6的发射极与二极管D6的阳极、电容C6的一端对应,记为第六逆变单元第一端;开关管S6的集电极与二极管D6的阴极、电容C6的另一端对应,记为第六逆变单元第二端;开关管S7、二极管D7、电容C7并联,记为第七逆变单元;开关管S7的发射极与二极管D7的阳极、电容C7的一端对应,记为第七逆变单元第一端;开关管S7的集电极与二极管D7的阴极、电容C7的另一端对应,记为第七逆变单元第二端;开关管S8、二极管D8、电容C8并联,记为第八逆变单元;开关管S8的发射极与二极管D8的阳极、电容C8的一端对应,记为第八逆变单元第一端;开关管S8的集电极与二极管D8的阴极、电容C8的另一端对应,记为第八逆变单元第二端;三相交流电的三相分别记为Ua、Ub、Uc;Ua连接电感L1的一端,电感L1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1一端,电阻R1另一端分别与第一整流单元第一端、第二整流单元第二端连接,Ub连接电感L2的一端,电感L2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2一端,电阻R2另一端分别与第三整流单元第一端、第四整流单元第二端连接,Uc连接电感L3的一端,电感L3的另一端连...

【技术特征摘要】
1.微弧氧化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结构如下:开关管Q1与二极管VD1并联,记为第一整流单元;开关管Q1的发射极与二极管VD1的阳极对应,记为第一整流单元第一端;开关管Q1的集电极与二极管VD1的阴极对应,记为第一整流单元第二端;开关管Q2与二极管VD2并联,记为第二整流单元;开关管Q2的发射极与二极管VD2的阳极对应,记为第二整流单元第一端;开关管Q2的集电极与二极管VD2的阴极对应,记为第二整流单元第二端;开关管Q3与二极管VD3并联,记为第三整流单元;开关管Q3的发射极与二极管VD3的阳极对应,记为第三整流单元第一端;开关管Q3的集电极与二极管VD3的阴极对应,记为第三整流单元第二端;开关管Q4与二极管VD4并联,记为第四整流单元;开关管Q4的发射极与二极管VD4的阳极对应,记为第四整流单元第一端;开关管Q4的集电极与二极管VD4的阴极对应,记为第四整流单元第二端;开关管Q5与二极管VD5并联,记为第五整流单元;开关管Q5的发射极与二极管VD5的阳极对应,记为第五整流单元第一端;开关管Q5的集电极与二极管VD5的阴极对应,记为第五整流单元第二端;开关管Q6与二极管VD6并联,记为第六整流单元;开关管Q6的发射极与二极管VD6的阳极对应,记为第六整流单元第一端;开关管Q6的集电极与二极管VD6的阴极对应,记为第六整流单元第二端;开关管Q7与二极管VD7并联,记为第一负载单元;开关管Q7的发射极与二极管VD7的阳极对应,记为第一负载单元第一端;开关管Q7的集电极与二极管VD7的阴极对应,记为第一负载单元第二端;开关管Q8与二极管VD8并联,记为第二负载单元;开关管Q8的发射极与二极管VD8的阳极对应,记为第二负载单元第一端;开关管Q8的集电极与二极管VD8的阴极对应,记为第二负载单元第二端;开关管Q9与二极管VD9并联,记为第三负载单元;开关管Q9的发射极与二极管VD9的阳极对应,记为第三负载单元第一端;开关管Q9的集电极与二极管VD9的阴极对应,记为第三负载单元第二端;开关管Q10与二极管VD10并联,记为第四负载单元;开关管Q10的发射极与二极管VD10的阳极对应,记为第四负载单元第一端;开关管Q10的集电极与二极管VD10的阴极对应,记为第四负载单元第二端;开关管S1、二极管D1、电容C1并联,记为第一逆变单元;开关管S1的发射极与二极管D1的阳极、电容C1的一端对应,记为第一逆变单元第一端;开关管S1的集电极与二极管D1的阴极、电容C1的另一端对应,记为第一逆变单元第二端;开关管S2、二极管D2、电容C2并联,记为第二逆变单元;开关管S2的发射极与二极管D2的阳极、电容C2的一端对应,记为第二逆变单元第一端;开关管S2的集电极与二极管D2的阴极、电容C2的另一端对应,记为第二逆变单元第二端;开关管S3、二极管D3、电容C3并联,记为第三逆变单元;开关管S3的发射极与二极管D3的阳极、电容C3的一端对应,记为第三逆变单元第一端;开关管S3的集电极与二极管D3的阴极、电容C3的另一端对应,记为第三逆变单元第二端;开关管S4、二极管D4、电容C4并联,记为第四逆变单元;开关管S4的发射极与二极管D4的阳极、电容C4的一端对应,记为第四逆变单元第一端;开关管S4的集电极与二极管D4的阴极、电容C4的另一端对应,记为第四逆变单元第二端;开关管S5、二极管D5、电容C5并联,记为第五逆变单元;开关管S5的发射极与二极管D5的阳极、电容C5的一端对应,记为第五逆变单元第一端;开关管S5的集电极与二极管D5的阴极、电容C5的另一端对应,记为第五逆变单元第二端;开关管S6、二极管D6、电容C6并联,记为第六逆变单元;开关管S6的发射极与二极管D6的阳极、电容C6的一端对应,记为第六逆变单元第一端;开关管S6的集电极与二极管D6的阴极、电容C6的另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艳秋邓孝祥王安华郭静华刘远义刘洪洋胥良张连福
申请(专利权)人:黑龙江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