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LED灯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66740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8 00: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LED灯具,包括供电接头、灯壳、灯罩以及发光组件,所述发光组件包括驱动板以及光源板,所述供电接头和所述光源板分别与所述驱动板电性连接,所述光源板上包括设有透镜的LED灯珠,所述透镜包括入光面以及出光面,所述透镜的出光面上设有用于改变配光方向的凹陷,所述凹陷的侧壁呈倾斜设置并使得所述凹陷的顶部形成喇叭状开口。利用各个所述LED灯珠上的透镜改变出光方向,形成蝙蝠翼式的光型分布,提高了被照面均匀度和光能量的利用率,使得所述LED灯具整体所照射的范围更加均匀,可避免在所述LED灯具的上增加聚光型透镜或者散光型透镜,同时,所述LED灯具的出光效率更高,采用数量更少的LED灯珠即可达到较佳的照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LED灯具
本技术涉及LED照明
,尤其涉及一种LED灯具。
技术介绍
近年来,LED照明技术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随着功率型LED器件技术的发展,LED在照明领域中得到巨大的应用。LED以其发光效率高、寿命长、色域广、可工作频率高、无汞等优点将逐渐取代传统的白炽灯,卤素灯甚至高压钠灯,必将成为照明的首选。目前,LED灯具发光的光线单一,光源过于集中,往往不能很好地满足照明要求,所采用的解决方式是在灯泡上增设聚光型透镜或者散光型透镜对其输出光线进行调整,以达到控制光线的出光角度和出光效率的目的,另外,在LED灯具的发光光线单一的情况下,所需的透镜尺寸也较大,对光束张角的控制能力很有限,传统的解决方式对于时间成本、用料成本以及设计成本都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出光效率高且发光更加均匀的LED灯具。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LED灯具,包括供电接头、灯壳、灯罩以及发光组件,所述供电接头、所述灯壳和所述灯罩依次相衔接,所述发光组件设于所述灯壳的内部,所述发光组件包括驱动板以及光源板,所述供电接头和所述光源板分别与所述驱动板电性连接,所述光源板上设有若干个设有LED灯珠,所述LED灯珠包括灯珠本体和罩设于所述灯珠本体上的透镜;所述透镜包括用于接收光线的入光面以及用于射出光线的出光面,所述透镜的出光面上设有用于改变配光方向的凹陷,所述凹陷的侧壁呈倾斜设置并使得所述凹陷的顶部形成喇叭状开口。作为优选方案,所述LED灯珠呈环形阵列或者矩形阵列或者直线形阵列分布设置于所述光源板上。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光源板呈圆形状或者矩形状或者条形状设置于所述灯壳上。作为优选方案,沿着所述光源板的出光方向,所述灯罩位于所述光源板的前方,所述驱动板位于所述光源板的后方或者侧方。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灯珠本体包括基板、LED芯片以及金属导线,所述LED芯片通过所述金属导线与所述基板相连接,所述透镜与所述LED芯片之间设有封胶层,所述透镜覆盖于所述封胶层上。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凹陷呈倒置的椎体状,所述凹陷包括朝外设置的顶锥口和朝向所述LED芯片设置的底锥点。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凹陷呈倒置的台体状,所述凹陷包括朝外设置的顶部开口和朝向所述LED芯片设置的出光底面,所述出光底面平行于所述入光面。作为优选方案,还包括设于所述基板与所述透镜之间的支架,所述透镜的入光面覆盖于所述支架上,所述支架由具有反射光线性质的材料制成,所述支架的内部设有用于容置所述LED芯片的凹槽。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凹槽的侧壁呈倾斜设置并使得所述凹槽的顶部形成喇叭状开口。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凹槽为倒置的台体形凹槽,所述LED芯片位于所述凹槽的底部中心,所述凹槽的顶部开口与所述入光面相接。本技术所提供的LED灯具,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利用各个所述LED灯珠上的透镜改变出光方向,形成蝙蝠翼式的光型分布,通过将所述凹陷设计成喇叭状,进一步地控制了出光角度以及出光效率,达到扩大发光角度的目的,提高了被照面均匀度和光能量的利用率,使得所述LED灯具整体所照射的范围更加均匀,可避免在所述LED灯具的上增加聚光型透镜或者散光型透镜,节省了制作工艺流程的时间,减少了二次光学设计的成本,同时,所述LED灯具的出光效率更高,采用数量更少的LED灯珠即可达到较佳的照射效果,减低了生产成本,有利市场的推广。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第一种优先实施例的LED灯具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第二种优先实施例的LED灯具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第三种优先实施例的LED灯具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优先实施例的LED灯具上的LED灯珠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优先实施例的LED灯具上的LED灯珠光路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LED灯具上的LED灯珠配光曲线示意图。图中:1.供电接头;2.灯壳;3.灯罩;4.光源板;5.驱动板;6.LED灯珠;7.透镜;8.凹陷;9.基板;10.LED芯片;11.金属导线;12.支架;13.凹槽;14.绝缘条;15.光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图1和图3所示的LED灯具只是给出了其中三种优选的实施例的LED灯具的结构,图中所示的LED灯具分别为筒灯、吸顶灯以及平板灯,但是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LED灯具的种类或者形状的限制,所述LED灯具的形状,如方形、球形、盘状或者不规则形状等都应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如图1所示,本技术优选的第一种实施例提供了一种LED灯具,包括供电接头1、灯壳2、灯罩3以及发光组件,所述供电接头1、所述灯壳2和所述灯罩3依次相衔接,所述发光组件设于所述灯壳2的内部,所述发光组件包括驱动板5以及光源板4,所述供电接头1和所述光源板4分别与所述驱动板5电性连接,所述光源板4上设有若干个LED灯珠6,所述LED灯珠6包括灯珠本体和罩设于所述灯珠本体上的透镜7;所述透镜7包括用于接收光线15的入光面以及用于射出光线15的出光面,所述透镜7的出光面上设有用于改变配光方向的凹陷8,所述凹陷8的侧壁呈倾斜设置并使得所述凹陷8的顶部形成喇叭状开口。基于上述技术特征的LED灯具,利用各个所述LED灯珠6上的透镜7改变出光方向,形成蝙蝠翼式的光型分布,通过将所述凹陷8设计成喇叭状,进一步地控制了出光角度以及出光效率,达到扩大发光角度的目的,提高了被照面均匀度和光能量的利用率,使得所述LED灯具整体所照射的范围更加均匀,可避免在所述LED灯具的上增加聚光型透镜或者散光型透镜,节省了制作工艺流程的时间,减少了二次光学设计的成本,同时,所述LED灯具的出光效率更高,采用数量更少的LED灯珠6即可达到较佳的照射效果,减低了生产成本,有利市场的推广。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图中所述LED灯具为筒灯,所述LED灯珠6呈圆环阵列分布设置于所述光源板4上,所述灯壳2呈圆筒形,使得所述LED灯具可直接嵌装于天花板内部;所述光源板4呈圆形状设于所述灯壳2上,从而能够使所述筒灯具备紧凑而光通量高的特点;沿着所述光源板4的出光方向,所述灯罩3位于所述光源板4的前方,实现所述LED灯珠6的光线15可通过所述灯罩3进行照明的基本功能,所述驱动板5位于所述光源板4的后方,体积紧凑,减少所述筒灯的占用空间,充分利用了每个所述LED灯珠6的蝙蝠翼式光型,进一步提高了被照射面的均匀度;可以理解的是,所述LED灯珠6也可以是其他形状的阵列排布,例如:菱形阵列、三角阵列以及星形阵列等等对称结构,这些结构设计方案均在本技术的保护之内,在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LED灯具,包括供电接头、灯壳、灯罩以及发光组件,所述供电接头、所述灯壳和所述灯罩依次相衔接,所述发光组件设于所述灯壳的内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组件包括驱动板以及光源板,所述供电接头和所述光源板分别与所述驱动板电性连接,所述光源板上设有若干个LED灯珠,所述LED灯珠包括灯珠本体和罩设于所述灯珠本体上的透镜;所述透镜包括用于接收光线的入光面以及用于射出光线的出光面,所述透镜的出光面上设有用于改变配光方向的凹陷,所述凹陷的侧壁呈倾斜设置并使得所述凹陷的顶部形成喇叭状开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LED灯具,包括供电接头、灯壳、灯罩以及发光组件,所述供电接头、所述灯壳和所述灯罩依次相衔接,所述发光组件设于所述灯壳的内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组件包括驱动板以及光源板,所述供电接头和所述光源板分别与所述驱动板电性连接,所述光源板上设有若干个LED灯珠,所述LED灯珠包括灯珠本体和罩设于所述灯珠本体上的透镜;所述透镜包括用于接收光线的入光面以及用于射出光线的出光面,所述透镜的出光面上设有用于改变配光方向的凹陷,所述凹陷的侧壁呈倾斜设置并使得所述凹陷的顶部形成喇叭状开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LED灯珠呈环形阵列或者矩形阵列或者直线形阵列分布设置于所述光源板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板呈圆形状或者矩形状或者条形状设置于所述灯壳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灯具,其特征在于,沿着所述光源板的出光方向,所述灯罩位于所述光源板的前方,所述驱动板位于所述光源板的后方或者侧方。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LED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灯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天明张壮
申请(专利权)人:木林森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