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56746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5 02:45
一种显示设备,包括:一显示面板;以及一背光模块,对应显示面板设置。其中,背光模块包括:一光源;以及一导光板,邻近于光源且具有一表面;其中,表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导光单元,其中导光单元具有一凸出部和一下凹部,且下凹部环绕凸出部周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设备本申请是分案申请,母案的申请号:201410819486.1,申请日:2014年12月25日,名称:显示设备。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显示设备,尤其指一种具有特殊结构的导光板的显示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产品不断的发展,用户对于电子产品的要求越来越高。于显示设备中,显示质量为用户所要求的项目之一。其中,背光模块是显示设备不可缺少的组件,且背光模块的效能更是影响显示质量的要素之一。一般来说,背光模块通常由背板、导光板、光源及多层光学膜所组成,且通过背光模块提供光源至显示面板。由于一般光源为线性光源或点光源,故若要均匀入射至显示面板时,除了光学膜设计外,还通过导光板将入射光做第一次的散射。一般而言,于背光模块中,光源所发出的光是先入射于导光板,而后经过导光板的散射,并通过多层光学膜后,而可将光均匀入射至显示面板中。为了将导光板能达到最佳的散射效果,可于导光板的反射面(即,上方设置有显示面板的导光板的光射出面的反侧)做微图案结构。其中,导光板的微图案结构为影响光散射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有鉴于此,目前亟需发展出一种导光板,其具有特殊的微图案结构,以期能提升导光板的出光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显示设备,其中所使用的背光模块包括一具有特殊结构的导光板,以提高背光模块的出光量。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显示设备用的背光模块的导光板的制作方法,能以快速且简便的方式制作出具有能提升背光模块出光量的导光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显示设备用的背光模块的导光板的制作方法,包括下列步骤:提供一模板,其一表面上设置有至少一突起以及至少一凹洞,且每一凹洞周围对应设置有突起;提供一导光板材料于模板上;以及固化导光板材料并移除该模板,以制得一导光板。经由上述步骤,则制得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态样的具有特殊结构的导光板;其中,导光板的一表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导光单元,其中导光单元具有一凸出部和一下凹部,且下凹部环绕凸出部周围。特别是,当以导光板的表面作为一基准面,凸出部相对凸出于基准面,下凹部相对凹陷于基准面。此外,凸出部相对于基准面具有最大的一第一宽度(w1),下凹部相对于基准面具有最大的一第二宽度(w2),且第一宽度(w1)大于第二宽度(w2);较佳为,第二宽度与第一宽度的比值大于等于0.05且小于等于0.6(0.05≦w2/w1≦0.6)。此外,凸出部的高度(H)与下凹部的深度(D)的比值则可介于1至2之间(1≦H/D≦2)。当本专利技术的前述具有特殊结构的导光板应用于背光模块上,则可与显示面板组设而得到本专利技术的显示设备。据此,本专利技术的显示设备包括:一显示面板;以及一背光模块,对应显示面板设置。其中,背光模块包括:一光源;以及前述导光板,邻近于该光源。在此,导光板可包括一第一区域及一第二区域,其中第一区域位于第二区域与光源之间,于第二区域中,导光板表面上可选择性的设置有至少二导光单元,且该些导光单元是相邻设置。较佳为,相邻二导光单元的相邻该些下凹部整合成一凹部。特别是,当以导光板的表面作为一基准面时,下凹部相对凹陷于基准面,且位于该些凸出部间的凹部具有一最大深度。除了前述所提供的导光板外,经由前述的导光板的制造步骤后,亦可制得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态样的具有特殊结构的导光板,其可应用于背光模块上并与显示面板组设而得到本专利技术的显示设备。据此,本专利技术的显示设备包括:一显示面板;以及一背光模块,对应显示面板设置。其中,背光模块包括:一光源;以及本实施态样所制得的导光板,邻近于该光源且具有一表面,导光板包括一第一区域与一第二区域,且第一区域位于第二区域与光源之间;其中,导光板的表面的第二区域上设置有至少一导光单元,导光单元包括两第一凸出部和一下凹部,第一凸出部设于下凹部中。特别是,当以导光板的表面作为一基准面,第一凸出部是相对凸出于基准面,而下凹部是相对凹陷于基准面。此外,下凹部具有最小的一第二宽度(w2),下凹部具有最大的一第三宽度(w3),其中第二宽度与第三宽度的比值介于0.05至0.2之间(0.05≦w2/w3≦0.2)。此外,导光单元可选择性的更包括一第二凸出部,第二凸出部设于下凹部中。再者,两相邻该些第一凸出部间的下凹部较佳具有一最大深度。除了前述所提供的导光板外,经由前述的导光板的制造步骤后,亦可制得本专利技术的再一实施态样的具有特殊结构的导光板,其可应用于背光模块上并与显示面板组设而得到本专利技术的显示设备。据此,本专利技术的显示设备包括:一显示面板;以及一背光模块,对应显示面板设置。其中,背光模块包括:一光源;以及本实施态样所制得的导光板,邻近于该光源且具有一表面,导光板包括一第一区域与一第二区域,且第一区域位于第二区域与光源之间;其中,导光板的表面的第二区域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导光单元,其中导光单元具有两凸出部、两下凹部及一凹部,两凸出部系相邻设置,每一下凹部分别对应一凸出部设置且分别环绕一凸出部周围,且凹部设置于两相邻的凸出部间。特别是,当以导光板的表面作为一基准面,凸出部相对凸出于基准面,而下凹部及凹部相对凹陷于基准面。较佳为,凹部的深度大于该下凹部的深度。于本专利技术前述所有实施态样所提供的导光板及包含其的显示设备中,下凹部、或凹部相对凹陷于导光板的表面(即,基准面),且下凹部、或凹部具有不同深度。再者,于本专利技术前述所有实施态样所提供的导光板及包含其的显示设备中,凸出部、第一凸出部、第二凸出部、下凹部、及凹部可分别具有一不平整表面。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用以制作导光板的模板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用以制作导光板的模板的部分剖面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通过用以制作导光板的模板翻模制作导光板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导光板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背光模块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显示设备的示意图。图7A至7C是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导光板的部分剖面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另一较佳实施例的导光板的部分剖面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图4导光板中B及B’区域的出光强度与角度关系的测试结果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图4导光板中C及C’区域的出光强度与角度关系的测试结果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的图2模型具有不同第二宽度及第一宽度比的导光板其出光强度与角度关系的测试结果图。图12是本专利技术的图2模型其凹下深度是凸起高度的两倍的模型且具有不同第二宽度及第一宽度比的导光板其出光强度测试结果图。图13是本专利技术的图7A模型其凸出部高度为下凹部深度两倍且具有不同第二宽度及第一宽度比的导光板其出光强度测试结果图。图14是本专利技术的图7A模型具有不同第二宽度及第一宽度比的导光板其出光强度与角度关系的测试结果图。附图中符号说明1模板;11表面;111突起;111’合并突起;112凹洞;2导光板;21a,21b,21A,21B,21C导光单元;211凸出部;211’凸出部;2111a,2121a,2122a不平整表面;2111第一凸出部;2112第二凸出部;212,212’下凹部;2121第一下凹部;2122第二下凹部;2123第三下凹部;22表面;3光源;4背板;5光学层;51扩散层;52第一棱镜层;53第二棱镜层;54扩散片;6背光模块;7显示面板;8触控面板;D1,D2,D3深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设备,包括:一显示面板;以及一背光模块,对应该显示面板设置,包括:一光源;以及一导光板,邻近于该光源且具有一表面;其中,在该导光板的剖面图中,该导光板具有一第一凸出部、一第二凸出部、一第一下凹部、一第二下凹部、以及一第三下凹部,其中,以该表面为一基准面,该第一凸出部和该第二凸出部相对凸出于该基准面,其中,该第三下凹部位于该第一凸出部和该第二凸出部之间,该第一下凹部和该第二下凹部整合成一凹部且环绕该第一凸出部和该第二凸出部的周围。

【技术特征摘要】
2014.04.02 TW 1031122781.一种显示设备,包括:一显示面板;以及一背光模块,对应该显示面板设置,包括:一光源;以及一导光板,邻近于该光源且具有一表面;其中,在该导光板的剖面图中,该导光板具有一第一凸出部、一第二凸出部、一第一下凹部、一第二下凹部、以及一第三下凹部,其中,以该表面为一基准面,该第一凸出部和该第二凸出部相对凸出于该基准面,其中,该第三下凹部位于该第一凸出部和该第二凸出部之间,该第一下凹部和该第二下凹部整合成一凹部且环绕该第一凸出部和该第二凸出部的周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该第一下凹部邻近该第一凸出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彦良蔡孟珂刘桂伶
申请(专利权)人: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