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框架与轻钢屋面连接结构及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312253 阅读:2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03 07: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混凝土框架与轻钢屋面连接结构及方法,包括檩托板、后锚固钢筋、混凝土起坡层、檩条、混凝土框架、框架填充墙和轻钢屋面压型钢板,所述混凝土框架包括混凝土框架梁和混凝土框架柱,其中混凝土框架柱为两个分别设置于混凝土框架梁两侧支撑混凝土框架梁,所述后锚固钢筋为多个,其中多个后锚固钢筋固定于混凝土框架梁上形成屋顶结构,其中混凝土起坡层由后锚固钢筋的屋顶结构浇筑而成,所述檩托板固定于混凝土起坡层上,其中檩条固定于檩托板上,所述轻钢屋面压型钢板搭建于檩条上端,其中檩条一端延伸固定于框架填充墙内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凝土框架与轻钢屋面连接结构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
,特别是一种混凝土框架与轻钢屋面连接结构及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工业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工业建筑功能需求的变化和提升,建筑单体改扩建项目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大量的已建建筑结构设施需要通过合理的扩建改造来实现新的功能,满足新的需求,解决好改扩建结构与原有结构的关系是设计的重点和难点。当框架平屋(楼)面与起坡的轻钢结构屋面相连接时,或者新建结构与原有结构的衔接时,目前常见的做法是在连接处设置结构缝并在该处建两榀框架,该方法存在以下几点不足:1、在扩建工程中,连接处设置两榀框架的设计方法施工过程复杂,且易造成下部新建基础与已建基础打架,不便施工;2、结构缝若在后期维护过程中处理不当,易造成屋面渗水、结构开裂,且该方法施工周期长,工业化程度低,质量控制难度大,容易造成工程质量下降;3、对于新建工程,在连接处采用两榀框架,基础为柱下双柱基础,由于轻钢屋面边框架受力较小,基础可优化空间较大;对连接处框架梁,轻钢屋面要求在连接处框架梁起坡(坡度与轻钢屋面一致),但该梁兼作楼板框架梁无法起坡。现有设置两榀框架的设计方法施工过程复杂、劳动强度大;而且使用该方法进行施工,需在两榀框架间设置结构缝,若后期处理不当容易引起房屋渗水、结构开裂。因此,该方法不仅降低了工作效率,延长了工期,而且后期维护成本较大,易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混凝土框架与轻钢屋面连接结构及方法,克服了现有技术中1、在扩建工程中,连接处设置两榀框架的设计方法施工过程复杂,且易造成下部新建基础与已建基础打架,不便施工;2、结构缝若在后期维护过程中处理不当,易造成屋面渗水、结构开裂,且该方法施工周期长,工业化程度低,质量控制难度大,容易造成工程质量下降;3、对于新建工程,在连接处采用两榀框架,基础为柱下双柱基础,由于轻钢屋面边框架受力较小,基础可优化空间较大;对连接处框架梁,轻钢屋面要求在连接处框架梁起坡(坡度与轻钢屋面一致),但该梁兼作楼板框架梁无法起坡等问题。为了解决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混凝土框架与轻钢屋面连接结构,包括檩托板、后锚固钢筋、混凝土起坡层、檩条、混凝土框架、框架填充墙和轻钢屋面压型钢板,所述混凝土框架包括混凝土框架梁和混凝土框架柱,其中混凝土框架柱为两个,分别设置于混凝土框架梁两侧支撑混凝土框架梁,所述后锚固钢筋为多个,其中多个后锚固钢筋固定于混凝土框架梁上形成屋顶结构,其中混凝土起坡层由后锚固钢筋的屋顶结构浇筑而成,所述檩托板固定于混凝土起坡层上,其中檩条固定于檩托板上,所述轻钢屋面压型钢板搭建于檩条上端,其中檩条一端延伸固定于框架填充墙内部。优选的,所述后锚固钢筋为“7”形结构,其中“7”形结构的短边固定于混凝土框架梁中间区域,“7”形结构的长边延伸至混凝土框架梁边沿处,所述后锚固钢筋沿混凝土框架梁两侧对应分布,其中后锚固钢筋的个数为4~10个。优选的,所述混凝土框架梁设有锚固孔,其中后锚固钢筋的“7”形结构的短边固定于锚固孔中。优选的,所述檩条为长条钢筋,其横截面为“】”形结构。优选的,所述框架填充墙与轻钢屋面压型钢板之间设有钢板和轻质聚氨酯泡沫,其中钢板设置于下端,所述轻质聚氨酯泡沫设置于钢板上端。优选的,还设置有第一泛水板和第二泛水板,所述第一泛水板一端通过第一自攻螺钉固定在轻钢屋面压型钢板上,其中第一泛水板另一端通过第三自攻螺钉固定在框架填充墙上,所述第二泛水板通过第二自攻螺钉固定在框架填充墙上,其中第二泛水板位于第一泛水板上端。一种如上所述的新型混凝土框架与轻钢屋面连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依据后锚固技术在混凝土框架梁上钻出多个锚固孔,然后在锚固孔中装填后锚固钢筋“7”形结构的短边,其中后锚固钢筋沿混凝土框架梁两侧对应分布,接着进行灌浆锚固施工;步骤二:后锚固钢筋锚固施工完成后,将混凝土框架梁上表面进行凿毛处理并浇筑混凝土形成混凝土起坡层;步骤三:在混凝土起坡层上预埋檩托板,接着将檩托板与檩条连接;步骤四:将轻钢屋面压型钢板搭建于檩条上端;步骤五:将檩条一端延伸入框架填充墙并用细石混凝土包裹,利用钢板和轻质聚氨酯泡沫对框架填充墙和轻钢屋面压型钢板的连接处进行封边,将钢板与檩条连接,钢板上端利用轻质聚氨酯泡沫进行封堵;步骤六:将第一泛水板一端通过第一自攻螺钉与轻钢屋面压型钢板固定,将第一泛水板另一端通过第三自攻螺钉与框架填充墙固定,将第一泛水板通过第二自攻螺钉固定在框架填充墙上,其中第二泛水板设置于第一泛水板上端,以防止雨水进入封堵部位。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1)本专利技术针对改扩建工程特殊性,进行了扩建结构连接形式的创新,采用在原有混凝土框架梁上设置混凝土起坡层,并通过在原有混凝土框架梁内植入后锚固钢筋与浇筑的混凝土起坡层可靠连接,将檩托板预埋入混凝土起坡层,其中檩托板与檩条连接,将轻钢屋面压型钢板搭建在檩条上,其中檩条一端延伸入框架填充墙内用细石混凝土包裹抹平,其中框架填充墙和轻钢屋面压型钢板之间采用钢板和轻质聚氨酯泡沫进行封堵,解决了新建结构与原有结构衔接不易处理的实际问题,本专利技术将连接处两榀框架梁整合为一榀,减小混凝土用量,节约投资,减少了建筑材料使用量;(2)本专利技术保证了轻钢屋面压型钢板在爆炸荷载作用下能够被有效掀起,释放爆炸荷载,保证改扩建结构安全;(3)本专利技术在实施改扩建工程时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对原有结构的破坏及改造,便于缩短改扩建工程施工周期和质量控制,节约工程投资,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和应用前景;(4)本专利技术框架填充墙和轻钢屋面压型钢板之间采用钢板和轻质聚氨酯泡沫进行封堵,还设有第一泛水板和第二泛水板,有效防止雨水进入封堵部位,避免了房屋渗水、结构开裂;(5)本专利技术施工过程简单、劳动强度较小、工作效率高、好适用性,推广价值大、工期短和后期维护成本较小。附图说明图1、本专利技术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本专利技术的侧面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檩托板,2-后锚固钢筋,3-混凝土起坡层,4-檩条,5-混凝土框架梁,6-混凝土框架柱,7-钢板,8-轻质聚氨酯泡沫,9-第一自攻螺钉,10-第一泛水板,11-框架填充墙,12-第二泛水板,13-第二自攻螺钉,14-轻钢屋面压型钢板,15-锚固孔,16-第三自攻螺钉。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描述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所附图中示意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专利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专利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范畴。实施例一如图1~2所示,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混凝土框架与轻钢屋面连接结构,包括檩托板1、后锚固钢筋2、混凝土起坡层3、檩条4、混凝土框架、框架填充墙11和轻钢屋面压型钢板14,所述混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凝土框架与轻钢屋面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檩托板(1)、后锚固钢筋(2)、混凝土起坡层(3)、檩条(4)、混凝土框架、框架填充墙(11)和轻钢屋面压型钢板(14),所述混凝土框架包括混凝土框架梁(5)和混凝土框架柱(6),其中混凝土框架柱(6)为两个,分别设置于混凝土框架梁(5)两侧支撑混凝土框架梁(5),所述后锚固钢筋(2)为多个,其中多个后锚固钢筋(2)固定于混凝土框架梁(5)上形成屋顶结构,其中混凝土起坡层(3)由后锚固钢筋(2)的屋顶结构浇筑而成,所述檩托板(1)固定于混凝土起坡层(3)上,其中檩条(4)固定于檩托板(1)上,所述轻钢屋面压型钢板(14)搭建于檩条(4)上端,其中檩条(4)一端延伸固定于框架填充墙(11)内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框架与轻钢屋面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檩托板(1)、后锚固钢筋(2)、混凝土起坡层(3)、檩条(4)、混凝土框架、框架填充墙(11)和轻钢屋面压型钢板(14),所述混凝土框架包括混凝土框架梁(5)和混凝土框架柱(6),其中混凝土框架柱(6)为两个,分别设置于混凝土框架梁(5)两侧支撑混凝土框架梁(5),所述后锚固钢筋(2)为多个,其中多个后锚固钢筋(2)固定于混凝土框架梁(5)上形成屋顶结构,其中混凝土起坡层(3)由后锚固钢筋(2)的屋顶结构浇筑而成,所述檩托板(1)固定于混凝土起坡层(3)上,其中檩条(4)固定于檩托板(1)上,所述轻钢屋面压型钢板(14)搭建于檩条(4)上端,其中檩条(4)一端延伸固定于框架填充墙(11)内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框架与轻钢屋面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锚固钢筋(2)为“7”形结构,其中“7”形结构的短边固定于混凝土框架梁(5)中间区域,“7”形结构的长边延伸至混凝土框架梁(5)边沿处,所述后锚固钢筋(2)沿混凝土框架梁(5)两侧对应分布,其中后锚固钢筋(2)的个数为4~10个。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框架与轻钢屋面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框架梁(5)设有锚固孔(15),其中后锚固钢筋(2)的“7”形结构的短边固定于锚固孔(15)中。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框架与轻钢屋面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檩条(4)为长条钢筋,其横截面为“】”形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框架与轻钢屋面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填充墙(11)与轻钢屋面压型钢板(14)之间设有钢板(7)和轻质聚氨酯泡沫(8),其中钢板(7)设置于下端,所述轻质聚氨酯泡沫(8)设置于钢板(7)上端。6.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喆郭亮刘小平徐俊民朱利捷杨宏丽郑娅娜杨丽周晓亮赵玉慧孙晓骥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长庆科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