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刚专利>正文

一种智能充电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20115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0 02: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充电桩,主要由充电桩主体和液压提升装置组成,所述充电桩主体采用多节伸缩结构,主要包括金属圆柱槽、内螺纹圆柱槽、外螺纹圆柱槽和外螺纹圆柱箱,所述的液压提升装置主要由液压千斤顶和平衡钢板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采用特殊结构不仅拥有能浅埋藏在地下又能提升到所需工作高度的功能,同时还具备智能自动化充电的功能,安全便捷,值得推广。

An intelligent charging pil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intelligent charging pile, which is mainly composed of a charging pile body and a hydraulic lifting device. The charging pile body adopts a multi-section telescopic structure, mainly including a metal cylindrical groove, an inner thread cylindrical groove, an outer thread cylindrical groove and an outer thread cylindrical box. The hydraulic lifting device mainly comprises a hydraulic jack and a balance. Steel plate composition. By adopting a special structure, the invention not only has the function of shallow burial in the ground but also can raise the required working height, but also has the function of intelligent automatic charging, which is safe and convenient and worth populariz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充电桩
涉及新能源充电桩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地埋式自动服务的智能充电桩。技术背景新能源电动汽车的出现,标志着交通能源动力系统的第三次变革的开始,人类逐渐进入便捷、节能、经济、清洁的新能源时代,与新能源电动汽车一起出现的,还有遍布各地的充电桩与之配套投入运行。现阶段的充电桩分布情况大可分为充电站内密集的充电桩和户外零散的充电桩,充电站的建立占地面积较大,比肩而立的充电桩更是充电站内面积占比最高的部分;户外充电桩则考虑到人活动影响,故设置较少。然而新能源电动汽车的发展如此迅速,充电桩的数量需要跟上其发展节奏,就必须解决掉占地面积的问题,在增加充电桩数量的同时,最大化减少充电桩的占地面积。现有的可埋设在地下的充电桩,大多数是采用螺杆类装置把不经改造的充电桩整个埋在地下,需要充电时再提升上来,由于充电桩较高,这样虽能使充电桩不工作时保持隐藏状态不影响地面上人们活动,但会造成充电桩安装施工时需挖掘的地表基坑较深,施工时开挖的土量较多,加重了充电桩安装工程的负担,严重时还影响该区域地基的稳定性。其次传统充电桩的充电方式比较加油站内的加油桩几乎无区别,都由人工操作完成,使很多功能并不够实现自动一体化。因此,建设一种智能自动化且占地面少的充电桩是现阶段新能源电动汽车推广中应重视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充电桩,不仅能浅埋藏在地下,同时还具备智能自动化充电功能,其主要通过以下方式实现:一种智能充电桩,主要由充电桩主体和液压提升装置组成,所述充电桩主体主要包括金属圆柱槽、内螺纹圆柱槽、外螺纹圆柱槽和外螺纹圆柱箱。所述金属圆柱槽采用高强度铝合金,安装在地下基坑最底部,金属圆柱槽底部的中点上安装有伺服电机。所述内螺纹圆柱槽嵌合在所述金属圆柱槽的槽内,内螺纹圆柱槽的外侧与金属圆柱槽的槽内滑动接触,内螺纹圆柱槽的内侧壁设有螺纹,且内螺纹圆柱槽的底部与金属圆柱槽底部的伺服电机的转轴固定连接。所述外螺纹圆柱槽外侧壁设有与所述内螺纹圆柱槽内侧壁相对应的外螺纹,且外螺纹圆柱槽通过外螺纹嵌合在内螺纹圆柱槽的槽内,外螺纹圆柱的底部安装有漏电保护模块、防雷器和散热器Ⅰ,外螺纹圆柱槽侧壁还设有两个对向的螺纹轮,螺纹轮的一半在所述外螺纹圆柱槽侧壁的内部,另一半裸露出来,可转动,在螺纹轮下方分别设有一齿轮杆Ⅰ在所述外螺纹圆柱槽侧壁的内部,齿轮杆Ⅰ上端与螺纹轮机械固定,下端带有齿轮,在两齿轮杆Ⅰ之间设有一齿轮杆Ⅱ,齿轮杆的两端分别设有冠状齿轮与齿轮杆Ⅰ下端的齿轮啮合。齿轮杆Ⅱ的中部设有一个齿轮,在齿轮杆Ⅱ下侧还设有一小型电机,小型电机转轴上设有一齿轮与齿轮杆Ⅱ中部的齿轮啮合。所述外螺纹圆柱箱为圆柱形,其内安装有智能控制模块、充电模块、人机交换显示模块和散热器Ⅱ,外螺纹圆柱箱的外侧面设有与外螺纹圆柱槽中螺纹轮相同的外螺纹,其中外螺纹圆柱箱的顶部设有可翻转的充电感应模块;所述充电感应模块内部主要由充电接头、推动器Ⅰ、推动器Ⅱ、RFID阅读器和天线;所述充电接头为矩形块,可从充电感应模块的截面自由伸缩,不工作时隐藏在充电感应模块内,且充电接头上还设置有红外接收器,所述推动器Ⅰ可自由移动,其推动杆固定在充电接头的后端,所述推动器Ⅱ设有两个固定不动,其推动杆分别固定在推动器Ⅰ的左右两侧,所述RFID阅读器安置在充电感应模块内与上述人机交换模块电性连接,所述天线设置在与充电接头同侧的截面上。上述的金属圆柱槽、内螺纹圆柱槽、外螺纹圆柱槽和外螺纹圆柱箱组成了一个多节提升结构。所述的液压提升装置有四个,主要由液压千斤顶和平衡钢板组成,液压提升装置安装在所述充电桩主体前地面下,四个液压提升装置分别与汽车车轮对应匹配,所述平衡钢板下表面固定在所述液压千斤顶的支撑杆上,平衡钢板的上表面设置有能容纳一个车轮的凹面,露出地表与地面嵌合,平衡钢板内还设有压力传感器。进一步说明,在地下的充电桩主体两侧还设置有两个储油箱,储油箱内有润滑油,储油箱内还设有动力装置。进一步说明,所述的内螺纹圆柱槽的内侧壁上还设有若干油管,油管穿过内螺纹圆柱槽和金属圆柱槽汇集连接到金属圆柱槽外部的出储油箱出口,出口处设有电子阀。进一步说明,其中在外螺纹圆柱槽和外螺纹圆柱箱的底部中点处分别固定有一可伸缩的多节金属杆Ⅰ和金属杆Ⅱ,金属杆Ⅰ的另一端固定在下方所述内螺纹圆柱槽的中点上,金属杆Ⅱ的另一端固定在下方所述外螺纹圆柱槽的中点上,作为内螺纹圆柱槽、外螺纹圆柱槽和外螺纹圆柱箱三者之间的导线连接通道。所述一种智能充电桩工作原理为:需预先在汽车充电口处安装上每辆车不同的电子标签,电子标签储存有车辆充电卡等信息,汽车充电口还安装有红外发射器;汽车到达充电桩时,车主通过地面标识将驶进充电区域,即四个车轮正好在液压提升装置的平衡钢板上,通过压力传感器,充电桩主体的智能控制模块控制充电桩主体提升:金属圆柱槽内的伺服电机控制内螺纹圆柱槽转动,外螺纹圆柱槽开始缓慢上升,同时外螺纹圆柱槽内的小型电机工作,带动齿轮杆Ⅱ转动,齿轮杆Ⅱ带动齿轮杆Ⅰ转动,最后固定在齿轮杆Ⅰ上的螺纹轮带动外螺纹圆柱箱旋转提升,随后外螺纹圆柱箱顶部的充电感应模块自动翻转使带充电接头的截面对准汽车,此时车主只需打开汽车充电口,充电感应模块内的RFID阅读器会通过天线读取汽车电子标签,充电桩主体即视为对该车充电,充电接头由推定器Ⅱ控制左右调整,同时配合液压提升装置对车辆的上下调整,直至充电接头上的红外接收器与汽车充电口上红外发射器校准后,充电接头由推动器Ⅰ推出,插入汽车充电口开始充电。充电完成后,充电接头自动回缩,充电桩主体由智能控制模块控制其缓慢埋入地下,液压提升装置也回到原位,整个充电过程智能自动化,无需车主手动操作充电桩,车主甚至可在车内即可让充电桩充电,实现了充电桩接头自动寻找汽车功能,传统的被动式充电变为自动化主动式充电。作为优选,当充电桩使用期限过长,充电桩主体的螺纹受损引起机械连接卡顿时,可通过控制模块控制储油箱出油润滑相应的部件,进行一定的保养,延长充电桩主体的使用期限。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将传统充电桩改造成一个多节伸缩提升结构,将传统充电桩必备的内部构件分别安装在不同结构上,但又能相互电性连接,其作用是使充电桩主体能够浅埋在地下的同时,又能提升到工作所需高度,解决了传统地埋式充电桩安装时需埋设较深的问题。且充电桩应用了射频技术、红外校准技术,实现充电桩的全自动智能充电,代替了传统的被动式充电方法,高效便捷,值得推广。附图说明图1是所述一种智能充电桩中充电桩主体的侧截面图。图2是所述一种智能充电桩中充电感应模块工作时翻转图。图3是所述一种智能充电桩中充电感应模块大样图。图4是所述一种智能充电桩中充电感应模块各部件大样图。附图中标记如下:1.外螺纹圆柱箱;2.充电感应模块;3.金属杆Ⅱ;4.齿轮杆Ⅰ;5.内螺纹圆柱槽;6.金属杆Ⅰ;7.金属圆柱槽;8.伺服电机;9.螺纹轮;10.外螺纹圆柱槽;11.齿轮杆Ⅱ;12.小型电机;13.红外发射器;14.电子标签;15.平衡钢板;16.液压千斤顶;17.充电接头;18.推动器Ⅰ;19.推动器Ⅱ;20.RFID阅读器;21.天线;22.红外接收器;23.油管;24.储油箱;25.电子阀。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进一步说明。实例1: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充电桩,其特征在于主要由充电桩主体和液压提升装置组成,所述充电桩主体主要包括金属圆柱槽(7)、内螺纹圆柱槽(5)、外螺纹圆柱槽(10)和外螺纹圆柱箱(1);所述金属圆柱槽(7)采用高强度铝合金,安装在地下基坑最底部,金属圆柱槽(7)底部的中点上安装有伺服电机(8);所述内螺纹圆柱槽(5)嵌合在所述金属圆柱槽(7)的槽内,内螺纹圆柱槽(5)的外侧与金属圆柱槽(7)的槽内滑动接触,内螺纹圆柱槽(5)的内侧壁设有内螺纹,且内螺纹圆柱槽(5)的底部与金属圆柱槽(7)底部的伺服电机(8)的转轴固定连接;所述外螺纹圆柱槽(10)外侧壁设有与所述内螺纹圆柱槽(5)内侧壁相对应的外螺纹,且外螺纹圆柱槽(10)通过外螺纹嵌合在内螺纹圆柱槽(5)的槽内,外螺纹圆柱槽(10)的底部安装有漏电保护模块、防雷器和散热器Ⅰ,所述外螺纹圆柱箱(1)为圆柱形,其内安装有智能控制模块、充电模块、人机交换显示模块和散热器Ⅱ,外螺纹圆柱箱(1)的外侧面设有与外螺纹圆柱槽(10)中螺纹轮(9)相同的外螺纹,其中外螺纹圆柱箱(1)的顶部设有可翻转的充电感应模块(2);上述的金属圆柱槽(7)、内螺纹圆柱槽(5)、外螺纹圆柱槽(10)和外螺纹圆柱箱(1)组成了一个多节提升结构;所述的液压提升装置有四个,主要由液压千斤顶(16)和平衡钢板(15)组成,液压提升装置安装在所述充电桩主体前地面下,四个液压提升装置分别与汽车车轮对应匹配,所述平衡钢板(15)下表面固定在所述液压千斤顶(16)的支撑杆上,平衡钢板(15)的上表面设置有能容纳一个车轮的凹面,露出地表与地面嵌合,平衡钢板(15)内还设有压力传感器;在地下的充电桩主体两侧还设置有两个储油箱(24),储油箱(24)内有润滑油,储油箱(24)内还设有动力装置;所述的内螺纹圆柱槽(5)的内侧壁上还设有若干油管(23),油管(23)穿过内螺纹圆柱槽(5)和金属圆柱槽(7)汇集连接到金属圆柱槽(7)外部的出储油箱(24)出口,出口处设有电子阀(2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充电桩,其特征在于主要由充电桩主体和液压提升装置组成,所述充电桩主体主要包括金属圆柱槽(7)、内螺纹圆柱槽(5)、外螺纹圆柱槽(10)和外螺纹圆柱箱(1);所述金属圆柱槽(7)采用高强度铝合金,安装在地下基坑最底部,金属圆柱槽(7)底部的中点上安装有伺服电机(8);所述内螺纹圆柱槽(5)嵌合在所述金属圆柱槽(7)的槽内,内螺纹圆柱槽(5)的外侧与金属圆柱槽(7)的槽内滑动接触,内螺纹圆柱槽(5)的内侧壁设有内螺纹,且内螺纹圆柱槽(5)的底部与金属圆柱槽(7)底部的伺服电机(8)的转轴固定连接;所述外螺纹圆柱槽(10)外侧壁设有与所述内螺纹圆柱槽(5)内侧壁相对应的外螺纹,且外螺纹圆柱槽(10)通过外螺纹嵌合在内螺纹圆柱槽(5)的槽内,外螺纹圆柱槽(10)的底部安装有漏电保护模块、防雷器和散热器Ⅰ,所述外螺纹圆柱箱(1)为圆柱形,其内安装有智能控制模块、充电模块、人机交换显示模块和散热器Ⅱ,外螺纹圆柱箱(1)的外侧面设有与外螺纹圆柱槽(10)中螺纹轮(9)相同的外螺纹,其中外螺纹圆柱箱(1)的顶部设有可翻转的充电感应模块(2);上述的金属圆柱槽(7)、内螺纹圆柱槽(5)、外螺纹圆柱槽(10)和外螺纹圆柱箱(1)组成了一个多节提升结构;所述的液压提升装置有四个,主要由液压千斤顶(16)和平衡钢板(15)组成,液压提升装置安装在所述充电桩主体前地面下,四个液压提升装置分别与汽车车轮对应匹配,所述平衡钢板(15)下表面固定在所述液压千斤顶(16)的支撑杆上,平衡钢板(15)的上表面设置有能容纳一个车轮的凹面,露出地表与地面嵌合,平衡钢板(15)内还设有压力传感器;在地下的充电桩主体两侧还设置有两个储油箱(24),储油箱(24)内有润滑油,储油箱(24)内还设有动力装置;所述的内螺纹圆柱槽(5)的内侧壁上还设有若干油管(23),油管(23)穿过内螺纹圆柱槽(5)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刚
申请(专利权)人:黄刚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