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管对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186167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17 02: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软管对接装置,包括:圆筒状的连接器,连接器的两端开口;弹性挤压件,两个弹性挤压件相对套设于连接器的外壁,弹性挤压件与连接器之间形成有用于容置软管的空腔;可调节的固定件,固定件套设于弹性挤压件的外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软管对接装置的空腔用于容置软管,待连接到位后,使用固定件对弹性挤压件施加压力以使弹性挤压件紧紧抵靠在软管上,依靠弹性挤压件、连接器与软管之间的摩擦力将软管牢固对接于连接器,同时弹性挤压件呈喇叭状,便于对接软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软管对接装置使软管间的对接更牢固,不易脱落,易对接。

Hose dock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hose dock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cylindrical connector, an opening at both ends of the connector, an elastic extrusion piece, two elastic extrusion pieces relative to the outer wall of the connector, a cavity for holding the hose between the elastic extrusion piece and the connector, an adjustable fixing piece and a fixing piece sleeve. The outer wall of the elastic extrusion part. The cavity of the hose docking device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used for holding the hose. After being connected to the position, the elastic extrusion piece is pressed by the fixing piece to make the elastic extrusion piece close to the hose, and the hose is firmly docked to the connector by the friction between the elastic extrusion piece, the connector and the hose, while the elastic extrusion piece is presented. Loudspeaker, convenient for docking hose. The hose connection device of the utility model makes the butt joint between the hoses more firm, and is not easy to fall off, and is easy to be butt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软管对接装置
本技术应用于建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软管对接装置。
技术介绍
施工现场在发现软管长度不够时,基本采用钢管或塑料管充当连接管,后用铁丝绑扎软管固定,这种临时连接的方式效果不佳,容易外泄、洒漏,不稳定,在压力下软管容易脱落。现有市场上还无对应的装置解决此类技术问题,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软管对接装置,以代替这种软管临时连接方式。
技术实现思路
软管间的临时连接方式存在不稳定、易脱落、易外泄的缺点,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软管对接装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软管对接装置,包括:圆筒状的连接器,所述连接器的两端开口;弹性挤压件,两个所述弹性挤压件相对套设于所述连接器的外壁,所述弹性挤压件与所述连接器之间形成有用于容置软管的空腔;可调节的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套设于所述弹性挤压件的外壁。本技术软管对接装置的空腔用于容置软管,待连接到位后,使用固定件对弹性挤压件施加压力以使弹性挤压件紧紧抵靠在软管上,依靠弹性挤压件、连接器与软管之间的摩擦力将软管牢固对接于连接器,同时弹性挤压件呈喇叭状,便于对接软管。本技术软管对接装置使软管间的对接更牢固,不易脱落,易对接。本技术软管对接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弹性挤压件包括四片弹性翅片,同一所述弹性挤压件中两两相邻的所述弹性翅片之间设有空隙。本技术软管对接装置的更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连接器的中部形成有向外凸出的一圈凸块,所述弹性翅片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凸块。本技术软管对接装置的更进一步改进在于,相邻二所述弹性翅片的第二端之间通过设置相匹配的凸槽和凹槽相连接。本技术的顶套用于将弹性挤压件抵靠于软管上,螺母用于固定弹性挤压件的位置。本技术软管对接装置的更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弹性翅片的两侧分别形成有凸槽和/或凹槽。本技术的凸槽卡设于凹槽中以连接相邻的压板,利于弹性挤压件对软管施加压力,使连接更牢固。本技术软管对接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弹性挤压件为喇叭状。本技术软管对接装置的更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弹性挤压件的较窄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连接器。本技术软管对接装置的更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固定件的内壁与所述弹性挤压件的喇叭状弧度相适应。本技术软管对接装置的更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弹性挤压件的外壁设有外螺纹,所述固定件包括螺母和顶套,所述螺母螺接于所述弹性挤压件,所述顶套套设于所述弹性挤压件的外壁,所述螺母的第一端靠近所述凸块,所述螺母的第二端抵靠于所述顶套。本技术软管对接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连接器的外壁和所述弹性挤压件的内壁均形成有螺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软管对接装置的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右视示意图。图3为图2中A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解决软管间的临时连接方式的不稳定、易脱落、易外泄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软管对接装置。下面结合附图图1至图3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软管对接装置作进一步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结合图1所示,本技术软管对接装置的较佳实施例中包括连接器11、弹性挤压件12和固定件15。连接器11呈两端开口的圆筒状;弹性挤压件12呈两端直径不同的喇叭状,两个弹性挤压件12分别套设于连接器11的两端,直径较小的一端连接于连接器11,弹性挤压件12与连接器11的外壁之间形成有用于容置软管的空腔112;固定件15用于在软管连接到位后,将弹性挤压件12抵靠于软管的外壁。本技术软管对接装置的空腔112用于容置软管,将软管套设于连接器11的两端,待连接到位后,使用固定件15对弹性挤压件12施加压力以使弹性挤压件12紧紧抵靠在软管上,依靠弹性挤压件12、连接器11与软管之间的摩擦力将软管牢固对接于连接器11,同时弹性挤压件12呈喇叭状,便于对接软管。本技术软管对接装置使软管间的对接更牢固,不易脱落,易对接。结合图2所示,进一步地,弹性挤压件12包括四片相同的弹性翅片121,同一弹性挤压件12中两两相邻的弹性翅片121之间设有空隙122,易于软管对接。结合图1和图2所示,更进一步地,连接器11的中部形成有向外凸出的一圈凸块111,弹性翅片121的第一端连接于凸块111。具体地,凸块111形成有盲孔,弹性翅片121的第一端卡设于盲孔中。结合图1所示,更进一步地,弹性挤压件12的外壁设有外螺纹,固定件15包括螺母13和顶套14,螺母13螺接于弹性挤压件12,顶套14套设于弹性挤压件12的外壁,螺母13的第一端靠近凸块111,螺母13的第二端抵靠于顶套14。本技术顶套14用于将弹性挤压件12抵靠于软管上,螺母13起到对顶套14限位的作用。使用时旋转螺母13,使螺母13顶推顶套14向连接器11的端口移动以挤压弹性翅片121扣紧软管。结合图3所示,更进一步地,相邻二所述弹性翅片121的第二端之间通过设置相匹配的凸槽123和凹槽124相连接。凸槽123用于卡设至相邻的弹性翅片121中,凹槽124用于咬合相邻的弹性翅片121。具体地,待顶套14移动到位后,将凸槽123卡设至相邻弹性翅片121的凹槽124中,使凹槽124咬合相邻弹性翅片121的凸槽123。本技术的凸槽123卡设于凹槽124中以连接相邻的弹性翅片121,利于弹性挤压件12对软管施加压力,使连接更牢固。结合图1所示,更进一步地,顶套14的内壁与弹性挤压件12的弧度相适应。进一步地,连接器11的外壁和弹性挤压件12的内壁均形成有用于增大摩擦力的螺纹。可依据现场实际情况,选择不同型号的软管对接装置进行对接。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技术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软管对接装置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软管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圆筒状的连接器,所述连接器的两端开口;弹性挤压件,两个所述弹性挤压件相对套设于所述连接器的外壁,所述弹性挤压件与所述连接器之间形成有用于容置软管的空腔;可调节的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套设于所述弹性挤压件的外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软管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圆筒状的连接器,所述连接器的两端开口;弹性挤压件,两个所述弹性挤压件相对套设于所述连接器的外壁,所述弹性挤压件与所述连接器之间形成有用于容置软管的空腔;可调节的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套设于所述弹性挤压件的外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管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挤压件包括四片弹性翅片,同一所述弹性挤压件中两两相邻的所述弹性翅片之间设有空隙。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软管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的中部形成有向外凸出的一圈凸块,所述弹性翅片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凸块。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软管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二所述弹性翅片的第二端之间通过设置相匹配的凸槽和凹槽相连接。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软管对接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海刘后华姜玉骆小芳朱顺鸿赵仁勇李焕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