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排量压缩机及其控制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184997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17 01: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变排量压缩机及其控制阀。所述控制阀包括阀体、阀芯、弹簧,阀体内限定有小直径腔和大直径腔,小直径腔的内壁上形成有第一阀口和第二阀口,大直径腔的内壁上形成有第三阀口,阀芯可移动地设置在阀体内,阀芯包括小直径部和大直径部,小直径部位于小直径腔中,大直径部位于大直径腔中,弹簧设置在大直径部的端面和大直径腔的端面之间。由于弹簧设置在大直径腔中,而排气压力是通过排量调节阀进入到大直径腔中的,由于排量调节阀本身能起到稳压作用,因此使得大直径腔内的气压波动较小,从而能够降低弹簧的工作频次,延长弹簧的使用寿命。

Variable displacement compressor and its control valv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variable displacement compressor and a control valve thereof. The control valve comprises a valve body, a valve core and a spring. The valve body is limited to a small diameter cavity and a large diameter cavity. A first valve port and a second valve port are formed on the inner wall of the small diameter cavity. A third valve port is formed on the inner wall of the large diameter cavity. The valve core is movably arranged in the valve body. The valve core comprises a small diameter part and a large diameter part and a small diameter part. The spring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end face of the large diameter part and the end face of the large diameter cavity. Because the spring is set in the large diameter cavity and the exhaust pressure enters the large diameter cavity through the displacement regulating valve, the pressure fluctuation in the large diameter cavity is small because the displacement regulating valve itself can play a stabilizing role, so the working frequency of the spring can be reduced and the service life of the spring can be prolong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变排量压缩机及其控制阀
本技术涉及车辆压缩机
,特别涉及一种变排量压缩机及其控制阀。
技术介绍
现有的变排量压缩机在腔内压力和吸气压力之间设置有控制阀,控制阀通过排气压力的推力使阀芯产生移动,从而改变腔内压力到吸气压力的通流面积,减少腔内压力的损失,使得排气压力可以在腔内推动旋转斜盘快速实现由大排量向小排量的调节。现有的控制阀结构设计上不太合理,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控制阀的弹簧设置在阀体内与压缩机腔内压力相连通的腔室中,而吸气压力是通过压缩机缸体上的孔道进入到该腔室内的,导致该腔室的气压波动较大,造成弹簧的工作频次增加,影响弹簧的使用寿命;2、控制阀设置在阀板组件的外侧,使得压缩机位于阀板组件外侧的体积较大,控制阀需要通过压缩机缸体上的孔道才能感受腔内压力,探测精度不够灵敏,可靠性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变排量压缩机的控制阀,以延长控制阀中弹簧的使用寿命。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变排量压缩机的控制阀,用于调节压缩机的内腔与吸气腔之间的通流面积,所述控制阀包括阀体、阀芯、弹簧,所述阀体内限定有小直径腔和大直径腔,所述小直径腔的内壁上形成有第一阀口和第二阀口,所述大直径腔的内壁上形成有第三阀口,所述阀芯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阀体内,所述阀芯包括小直径部和大直径部,所述小直径部位于所述小直径腔中,所述大直径部位于所述大直径腔中,所述弹簧设置在所述大直径腔内且弹性支撑在所述阀芯和所述阀体之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阀口形成在所述小直径腔的端面上,所述小直径部与所述第一阀口共轴且直径大于所述第一阀口的直径。进一步的,所述小直径部的直径小于所述小直径腔的直径,所述第二阀口形成在所述小直径腔的周面上。进一步的,所述第三阀口形成在所述大直径腔的端面上。进一步的,所述阀芯具有第一环形台阶,所述第一环形台阶形成在所述小直径部的周面和所述大直径部的周面之间,所述阀体具有第二环形台阶,所述第二环形台阶形成在所述小直径腔的周面和所述大直径腔的周面之间,当所述第一环形台阶与所述第二环形台阶接触时,所述第一阀口的开度最小。进一步的,所述小直径部的轴向长度小于所述小直径腔的轴向长度,使得当所述第一环形台阶与所述第二环形台阶接触时,所述第一阀口的开度不为零。进一步的,所述大直径部的端面和所述大直径腔的端面上形成有凹槽,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有钢球,所述钢球嵌设在所述凹槽中。进一步的,所述阀体包括主体和端盖,所述端盖连接在所述主体的大径端,所述弹簧设置在所述阀芯与所述端盖之间。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所述的控制阀具有以下优势:由于弹簧设置在大直径腔中,而排气压力是通过排量调节阀进入到大直径腔中的,由于排量调节阀本身能起到稳压作用,因此使得大直径腔内的气压波动较小,从而能够降低弹簧的工作频次,延长弹簧的使用寿命。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变排量压缩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变排量压缩机容易失效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变排量压缩机,所述压缩机内限定有内腔、吸气腔和排气腔,所述压缩机包括排量调节阀和单向阀,所述排量调节阀用于控制从所述排气腔流向所述内腔的制冷剂的量,所述单向阀设置在所述排量调节阀和所述内腔之间且朝着所述内腔的方向导通,所述压缩机还包括如上所述的控制阀,所述控制阀的第一阀口与所述内腔相连通,所述控制阀的第二阀口与所述吸气腔相连通,所述控制阀的第三阀口与所述排量调节阀和所述单向阀之间的通道相连通。进一步的,所述压缩机还包括阀板组件,所述控制阀设置在所述阀板组件的内侧。所述变排量压缩机与上述控制阀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附图说明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变排量压缩机的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变排量压缩机的气动原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排量调节阀的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控制阀的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0-排量调节阀,11-壳体,12-密封圈,13-波纹管,14-阀杆,15-阀球,16-回位弹簧,17-第一腔,18-第二腔,19-第三腔,20-控制阀,21-阀体,211-小直径腔,212-大直径腔,213-第二环形台阶,214-主体,215-端盖,216-阀部,22-阀芯,221-小直径部,222-大直径部,223-第一环形台阶,23-弹簧,24-钢球,25-第一阀口,26-第二阀口,27-第三阀口,30-单向阀,40-转动轴,50-旋转斜盘,60-缸体,70-前壳体,80-阀板组件,90-后壳体。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压缩机包括缸体60、连接至缸体60前端的前壳体70、阀板组件80、以及通过阀板组件80连接至缸体60后端的后壳体90。缸体60和前壳体70协作限定压缩机的内腔。转动轴40由缸体60和前壳体70以可转动方式支撑。转动轴40的前端通过动力传动机构例如,电磁离合器或带传动机构连接至车辆发动机。旋转斜盘50设置在压缩机的内腔中。旋转斜盘50由转动轴40以可滑动且可倾斜的方式支撑。如图1和图2所示,压缩机内设置有排量调节阀10、单向阀30和控制阀20。排量调节阀10用于控制从排气腔流向压缩机内腔的制冷剂的量,以控制压缩机的排量。单向阀30设置在排量调节阀10和内腔之间,并且仅允许制冷剂从排量调节阀10流向压缩机内腔。控制阀20用于调节压缩机内腔与吸气腔之间的通流面积。以下将对排量调节阀的一种实施例进行说明。如图3所示,排量调节阀10包括壳体11、波纹管13、阀杆14、阀球15、回位弹簧16,壳体11内形成有与压缩机的吸气腔连通的第一腔17、与压缩机的排气腔连通的第二腔18、与压缩机的内腔连通的第三腔19。波纹管13设置在第一腔17内,阀球15和回位弹簧16设置在第二腔18内,阀球15用于封闭或打开阀口,波纹管13的固定端固定于壳体11,阀杆14的一端与波纹管13的活动端相连,另一端抵顶在阀球15上。回位弹簧16偏压在阀球15上,用于阀球15的回位。波纹管13安装在第一腔17内,感受吸气压力Ps的变化,随着吸气压力Ps的增大而缩短,吸气压力Ps减小而伸长。阀杆14的一端与波纹管13相连,阀杆14的另一端抵顶在阀球15上。阀杆14将波纹管13随吸气压力Ps变化而变化产生的力传递给阀球15,从而控制阀口的开度,调节排气腔流向压缩机内腔的气体量,从而达到调节腔内压力Pc的目的。排量调节阀10的壳体11上安装有三个密封圈12,该三个密封圈12装配到压缩机上时起到密封作用,使压缩机的吸气腔、内腔、排气腔彼此隔绝,同时也与外界大气隔绝。压缩机在工作中,当汽车热负荷增大时,压缩机吸气腔压力上升,波纹管13感受吸气压力Ps后会相应的缩短,回位弹簧16推动阀球15复位,阀口23关闭,排气腔与压缩机内腔不连通,排气压力Pd无法进入到压缩机内腔,而腔内压力Pc仍通过阀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变排量压缩机及其控制阀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变排量压缩机的控制阀,用于调节压缩机的内腔与吸气腔之间的通流面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阀(20)包括阀体(21)、阀芯(22)、弹簧(23),所述阀体(21)内限定有小直径腔(211)和大直径腔(212),所述小直径腔(211)的内壁上形成有第一阀口(25)和第二阀口(26),所述大直径腔(212)的内壁上形成有第三阀口(27),所述阀芯(22)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阀体(21)内,所述阀芯(22)包括小直径部(221)和大直径部(222),所述小直径部(221)位于所述小直径腔(211)中,所述大直径部(222)位于所述大直径腔(212)中,所述弹簧(23)设置在所述大直径腔(212)内且弹性支撑在所述阀体(21)和所述阀芯(22)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排量压缩机的控制阀,用于调节压缩机的内腔与吸气腔之间的通流面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阀(20)包括阀体(21)、阀芯(22)、弹簧(23),所述阀体(21)内限定有小直径腔(211)和大直径腔(212),所述小直径腔(211)的内壁上形成有第一阀口(25)和第二阀口(26),所述大直径腔(212)的内壁上形成有第三阀口(27),所述阀芯(22)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阀体(21)内,所述阀芯(22)包括小直径部(221)和大直径部(222),所述小直径部(221)位于所述小直径腔(211)中,所述大直径部(222)位于所述大直径腔(212)中,所述弹簧(23)设置在所述大直径腔(212)内且弹性支撑在所述阀体(21)和所述阀芯(22)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口(25)形成在所述小直径腔(211)的端面上,所述小直径部(221)与所述第一阀口(25)共轴且直径大于所述第一阀口(25)的直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小直径部(221)的直径小于所述小直径腔(211)的直径,所述第二阀口(26)形成在所述小直径腔(211)的周面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阀口(27)形成在所述大直径腔(212)的端面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22)具有第一环形台阶(223),所述第一环形台阶(223)形成在所述小直径部(221)的周面和所述大直径部(222)的周面之间,所述阀体(21)具有第二环形台阶(213),所述第二环形台阶(213)形成在所述小直径腔(211)的周面和所述大直径腔(2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骁诚李子君周星宇高莎莎刘玉成刘蓬勃
申请(专利权)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