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嘉兴学院专利>正文

基于气动肌肉的仿人腰椎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110591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10 00: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基于气动肌肉的仿人腰椎系统,以气动肌肉模拟人的肌肉驱动腰椎的运动,具有完全模拟人的腰椎运动的功能。所述的仿人腰椎主要由多根多裂肌、腰小肌、半棘肌、椎骨、回旋肌、骨盆、回旋肌、腰大肌、腰方肌以及气动肌肉固定板,各肌肉协调运动实现腰关节的屈伸、收展和环转运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仿人腰椎系统以气动肌肉驱动,具结构紧凑、清洁、防爆性能好,可用于教学和演示。

Human simulated lumbar vertebrae system based on pneumatic muscl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human-like lumbar vertebra system based on pneumatic muscles, which simulates the movement of the lumbar vertebra driven by human muscles, and has the function of completely simulating the movement of the lumbar vertebra. The human-like lumbar vertebra is mainly composed of multiple multifidus muscles, psoas minor muscles, semispinous muscles, vertebrae, circumflex muscles, pelvis, circumflex muscles, psoas major muscles, quadratus lumbar muscles and pneumatic muscle fixation plates. The muscles coordinate movement to realize the flexion, extension and rotation of the lumbar joints. The human-like lumbar vertebra system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driven by pneumatic muscles. It is compact, clean and explosion-proof, and can be used for teaching and demonstr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气动肌肉的仿人腰椎系统
本技术属于仿生机器人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气动肌肉的仿人腰椎系统。
技术介绍
人的腰椎起到支撑人体上半部分的作用,能够支持体重、传递力,同时能够进行前后的屈伸、左右的收展、环转运动,在运动过程中,由不同类型的力同时作用在其上面,因此腰椎要同时承受扭转、剪切、弯曲、拉伸、压缩等力中的一种或者多种作用力叠加的效果,因此研究腰椎及其相关肌肉,有助于设计更为合理的机器设备以及为腰椎疾病患者提供科学的锻炼康复依据,然而国内外基本没有这方面的研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的实际需求,提供了一种基于气动肌肉的仿人腰椎系统,该系统结构紧凑,干净、防爆,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基于气动肌肉的仿人腰椎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气动肌肉第一层固定板1、多裂肌一2、气动肌肉第二层固定板3、多裂肌二4、气动肌肉第三层固定板5、腰小肌一6、腰小肌二7、腰小肌三8、腰小肌四9、半棘肌一10、椎骨一11、回旋肌一12、半棘肌二13、回旋肌二14、椎骨二15、椎骨三16、气动肌肉第四层固定板17、椎骨四18、骨盆19、回旋肌三20、腰大肌一21、腰方肌一22、回旋肌四23、腰大肌二24、腰方肌二25、腰大肌三26、腰方肌三27、腰方肌四28、腰大肌四29、多裂肌三30、多裂肌四31、回旋肌五32、回旋肌六33;其中,气动肌肉第一层固定板1、椎骨一11、气动肌肉第二层固定板3依次固定连接,所述的气动肌肉第二层固定板3与所述的椎骨二15的一端可转动连接,所述的椎骨二15的另一端与所述的气动肌肉第三层固定板5固定连接,所述的气动肌肉第三层固定板5与所述的椎骨三16的一端可转动连接,所述的椎骨三16的另一端与所述的气动肌肉第四层固定板17固定连接,所述的气动肌肉第四层固定板17与椎骨四18的一端可转动连接,椎骨四18的另一端与所述的骨盆19可转动连接;所述的多裂肌一2、多裂肌二4、半棘肌一10、回旋肌一12、半棘肌二13、回旋肌二14的两端均分别与气动肌肉第一层固定板1、气动肌肉第三层固定板5可转动连接;所述的腰小肌一6、腰小肌二7、腰小肌三8、腰小肌四9两端均分别与气动肌肉第一层固定板1、骨盆19可转动连接;所述的回旋肌三20、回旋肌四23两端均分别与气动肌肉第二层固定板3、气动肌肉第四层固定板17可转动连接;所述的腰大肌一21、腰方肌一22、腰大肌二24、腰方肌二25两端分别与气动肌肉第二层固定板3、骨盆19可转动连接;腰大肌三26、腰方肌三27、腰方肌四28、腰大肌四29、多裂肌三30、多裂肌四31、回旋肌五32、回旋肌六33的两端均分别与所述的气动肌肉第三层固定板5、骨盆19可转动连接;所有的气动肌肉的和骨头的连接位置均仿照人体结构布置。进一步地,所述的气动肌肉第一层固定板1、气动肌肉第二层固定板3、气动肌肉第三层固定板5和气动肌肉第四层固定板17的形状要保证彼此之间的运动互不干涉。进一步地,所述的可转动连接为球铰接。进一步地,所述的固定连接为螺纹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的气动肌肉第一层固定板1、气动肌肉第二层固定板3、气动肌肉第三层固定板5和气动肌肉第四层固定板17均为空心壳体结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利用多根气动肌肉模拟人的腰椎肌肉驱动腰椎关节,可以同时实现腰椎和骨盆多个关节在多个方向的运动;(2)本技术利用气动肌肉驱动具有较大的功率/质量比、较好的柔顺性、结构紧凑等优点;(3)本技术腰椎、骨盆均具有3个自由度,可以形象地模拟人腰椎可以实现的各种动作,有助于了解人腰椎的结构和人体腰椎每根肌肉在腰椎运动中的作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仿人腰椎系统的总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仿人腰椎系统的气动肌肉第一层固定板连接肌肉结构示意图;图3是仿人腰椎系统的气动肌肉第二层固定板连接肌肉结构示意图;图4是仿人腰椎系统的气动肌肉第三层固定板连接肌肉结构示意图;图中,气动肌肉第一层固定板1、多裂肌一2、气动肌肉第二层固定板3、多裂肌二4、气动肌肉第三层固定板5、腰小肌一6、腰小肌二7、腰小肌三8、腰小肌四9、半棘肌一10、椎骨一11、回旋肌一12、半棘肌二13、回旋肌二14、椎骨二15、椎骨三16、气动肌肉第四层固定板17、椎骨四18、骨盆19、回旋肌三20、腰大肌一21、腰方肌一22、回旋肌四23、腰大肌二24、腰方肌二25、腰大肌三26、腰方肌三27、腰方肌四28、腰大肌四29、多裂肌三30、多裂肌四31、回旋肌五32、回旋肌六33。具体实施方式下面根据附图和优选实施例详细描述本技术,本技术的目的和效果将变得更加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2、3、4所示,本技术一种基于气动肌肉仿人腰椎系统包括:气动肌肉第一层固定板1、多裂肌一2、气动肌肉第二层固定板3、多裂肌二4、气动肌肉第三层固定板5、腰小肌一6、腰小肌二7、腰小肌三8、腰小肌四9、半棘肌一10、椎骨一11、回旋肌一12、半棘肌二13、回旋肌二14、椎骨二15、椎骨三16、气动肌肉第四层固定板17、椎骨四18、骨盆19、回旋肌三20、腰大肌一21、腰方肌一22、回旋肌四23、腰大肌二24、腰方肌二25、腰大肌三26、腰方肌三27、腰方肌四28、腰大肌四29、多裂肌三30、多裂肌四31、回旋肌五32、回旋肌六33;其中,气动肌肉第一层固定板1、椎骨一11、气动肌肉第二层固定板3依次固定连接,气动肌肉第二层固定板3与椎骨二15的一端可转动连接,椎骨二15的另一端与气动肌肉第三层固定板5固定连接,气动肌肉第三层固定板5与椎骨三16的一端可转动连接,椎骨三16的另一端与气动肌肉第四层固定板17固定连接,气动肌肉第四层固定板17与椎骨四18的一端可转动连接,椎骨四18的另一端与骨盆19可转动连接;多裂肌一2、多裂肌二4、半棘肌一10、回旋肌一12、半棘肌二13、回旋肌二14两端分别与气动肌肉第一层固定板1、气动肌肉第三层固定板5可转动连接,驱动气动肌肉第一层固定板1、椎骨一11、气动肌肉第二层固定板3、椎骨二15、气动肌肉第三层固定板5屈伸、收展和环转;腰小肌一6、腰小肌二7、腰小肌三8、腰小肌四9两端分别与气动肌肉第一层固定板1、骨盆19可转动连接,驱动气动肌肉第一层固定板1、椎骨一11、气动肌肉第二层固定板3、椎骨二15、气动肌肉第三层固定板5、椎骨三16、气动肌肉第四层固定板17、椎骨四18、骨盆19屈伸、收展和环转;回旋肌三20、回旋肌四23两端分别与气动肌肉第二层固定板3、气动肌肉第四层固定板17可转动连接,驱动气动肌肉第二层固定板3、椎骨一11、椎骨二15、气动肌肉第三层固定板5、椎骨三16、气动肌肉第四层固定板17屈伸、收展;腰大肌一21、腰方肌一22、腰大肌二24、腰方肌二25两端分别与气动肌肉第二层固定板3、骨盆19可转动连接,驱动气动肌肉第二层固定板3、椎骨一11、椎骨二15、气动肌肉第三层固定板5、椎骨三16、气动肌肉第四层固定板17、椎骨四18、骨盆19屈伸、收展;腰大肌三26、腰方肌三27、腰方肌四28、腰大肌四29、多裂肌三30、多裂肌四31、回旋肌五3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气动肌肉的仿人腰椎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气动肌肉第一层固定板(1)、多裂肌一(2)、气动肌肉第二层固定板(3)、多裂肌二(4)、气动肌肉第三层固定板(5)、腰小肌一(6)、腰小肌二(7)、腰小肌三(8)、腰小肌四(9)、半棘肌一(10)、椎骨一(11)、回旋肌一(12)、半棘肌二(13)、回旋肌二(14)、椎骨二(15)、椎骨三(16)、气动肌肉第四层固定板(17)、椎骨四(18)、骨盆(19)、回旋肌三(20)、腰大肌一(21)、腰方肌一(22)、回旋肌四(23)、腰大肌二(24)、腰方肌二(25)、腰大肌三(26)、腰方肌三(27)、腰方肌四(28)、腰大肌四(29)、多裂肌三(30)、多裂肌四(31)、回旋肌五(32)、回旋肌六(33);其中,气动肌肉第一层固定板(1)、椎骨一(11)、气动肌肉第二层固定板(3)依次固定连接,所述的气动肌肉第二层固定板(3)与所述的椎骨二(15)的一端可转动连接,所述的椎骨二(15)的另一端与所述的气动肌肉第三层固定板(5)固定连接,所述的气动肌肉第三层固定板(5)与所述的椎骨三(16)的一端可转动连接,所述的椎骨三(16)的另一端与所述的气动肌肉第四层固定板(17)固定连接,所述的气动肌肉第四层固定板(17)与椎骨四(18)的一端可转动连接,椎骨四(18)的另一端与所述的骨盆(19)可转动连接;所述的多裂肌一(2)、多裂肌二(4)、半棘肌一(10)、回旋肌一(12)、半棘肌二(13)、回旋肌二(14)的两端均分别与气动肌肉第一层固定板(1)、气动肌肉第三层固定板(5)可转动连接;所述的腰小肌一(6)、腰小肌二(7)、腰小肌三(8)、腰小肌四(9)两端均分别与气动肌肉第一层固定板(1)、骨盆(19)可转动连接;所述的回旋肌三(20)、回旋肌四(23)两端均分别与气动肌肉第二层固定板(3)、气动肌肉第四层固定板(17)可转动连接;所述的腰大肌一(21)、腰方肌一(22)、腰大肌二(24)、腰方肌二(25)两端分别与气动肌肉第二层固定板(3)、骨盆(19)可转动连接;腰大肌三(26)、腰方肌三(27)、腰方肌四(28)、腰大肌四(29)、多裂肌三(30)、多裂肌四(31)、回旋肌五(32)、回旋肌六(33)的两端均分别与所述的气动肌肉第三层固定板(5)、骨盆(19)可转动连接;所有的气动肌肉的和骨头的连接位置均仿照人体结构布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气动肌肉的仿人腰椎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气动肌肉第一层固定板(1)、多裂肌一(2)、气动肌肉第二层固定板(3)、多裂肌二(4)、气动肌肉第三层固定板(5)、腰小肌一(6)、腰小肌二(7)、腰小肌三(8)、腰小肌四(9)、半棘肌一(10)、椎骨一(11)、回旋肌一(12)、半棘肌二(13)、回旋肌二(14)、椎骨二(15)、椎骨三(16)、气动肌肉第四层固定板(17)、椎骨四(18)、骨盆(19)、回旋肌三(20)、腰大肌一(21)、腰方肌一(22)、回旋肌四(23)、腰大肌二(24)、腰方肌二(25)、腰大肌三(26)、腰方肌三(27)、腰方肌四(28)、腰大肌四(29)、多裂肌三(30)、多裂肌四(31)、回旋肌五(32)、回旋肌六(33);其中,气动肌肉第一层固定板(1)、椎骨一(11)、气动肌肉第二层固定板(3)依次固定连接,所述的气动肌肉第二层固定板(3)与所述的椎骨二(15)的一端可转动连接,所述的椎骨二(15)的另一端与所述的气动肌肉第三层固定板(5)固定连接,所述的气动肌肉第三层固定板(5)与所述的椎骨三(16)的一端可转动连接,所述的椎骨三(16)的另一端与所述的气动肌肉第四层固定板(17)固定连接,所述的气动肌肉第四层固定板(17)与椎骨四(18)的一端可转动连接,椎骨四(18)的另一端与所述的骨盆(19)可转动连接;所述的多裂肌一(2)、多裂肌二(4)、半棘肌一(10)、回旋肌一(12)、半棘肌二(13)、回旋肌二(14)的两端均分别与气动肌肉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宗珂朴姜飞龙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