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混凝土塔筒拼缝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079030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9 19: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装配式混凝土塔筒拼缝施工方法,在混凝土塔筒内模板和外模板中间处设置两道侧模,将U型钢筋分别插入两片并列的侧模板中,在两片并列的侧模板之间形成密闭空间的侧模,侧模板和外模板及侧模板和内模板之间形成槽壁模腔,形成的槽壁用于两个半圆环混凝土塔筒对接;U型钢筋的U形底部形成“O”型钢筋环,两片半圆环混凝土塔筒在现场拼装,用钢筋从各个“O”型钢筋环中穿过并与“O”型钢筋环固定,灌注浆料,拼装成一个完成的圆环。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仅使混凝土塔筒分片预制,现场拼缝,有效缩短施工工期,而且预制塔筒块标准统一,拼接强度高,能有效控制混塔外观质量,能较好地适用于预应力混凝土塔筒的制造和装配,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混凝土塔筒拼缝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装配式混凝土塔筒拼缝施工方法,主要应用于风电工程混凝土塔筒施工中。
技术介绍
风力发电工程混凝土塔筒施工中,涉及到混凝土塔筒预制及运输。由于混凝土塔筒段直径较大、重量较大,通常会对场内道路进行加宽处理。特别塔筒是第一段,由于其直径及重量均最大,市政道路无法满足运输要求。通常情况下,会对预制混凝土塔筒进行分片处理,但分片后的混凝土塔筒拆模过程中容易出现混凝土侧边角破损、拆模困难等问题,影响塔筒外观质量。同时,混凝土塔筒端部若采用人工凿毛方式进行处理,既影响质量,又耗时耗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装配式混凝土塔筒拼缝施工方法,通过该方法将混凝土塔筒进行分片预制,现场拼缝,有效缩短施工工期,且预制塔筒块标准统一,能有效控制混塔外观质量。为此,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装配式混凝土塔筒拼缝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混凝土塔筒内模板和外模板中间处设置两道侧模以在混凝土浇筑后形成两个半圆环混凝土塔筒,每道侧模由两片并列的侧模板组成,将多对U型钢筋分别插入两片并列的侧模板中,末端预留在侧模板内部,在两片并列的侧模板之间形成密闭空间的侧模,侧模板和外模板及侧模板和内模板之间形成槽壁模腔,形成的槽壁用于两个半圆环混凝土塔筒对接;每对U型钢筋的U形底部形成“O”型钢筋环,各个“O”型钢筋环在侧模内的高度方向上排列,混凝土浇筑后形成两个半圆环混凝土塔筒,侧模板拆除后,在两个半圆环的侧面裸露出U型钢筋的U形底部;形成的两片半圆环混凝土塔筒在现场拼装,用钢筋从各个“O”型钢筋环中穿过并与“O”型钢筋环固定,支模、灌注浆料,最终将两个半圆环混凝土拼装成一个完成的圆环。在采用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还可采用或组合采用以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利用φ16mm的钢筋预制成U型钢筋,并将U型钢筋横向插入到侧模预留的孔道中,U型钢筋的U型段露出侧模板,形成的“O”型钢筋环满足纵向钢筋穿入。侧模板安装时,与内模板、底模板接触面预先设置单面胶,内模板和侧模板上预留的孔中心对齐,并用螺栓进行预紧,起到临时固定作用,再检查两片侧模板顶面和侧面调整齐,最后拧紧螺栓。对侧模板外侧中间部分涂刷缓凝剂,缓凝剂可延缓与其接触的混凝土凝固时间,以便于后续水压冲洗,形成粗糙面,侧模板外侧除中间部分外的两侧不刷缓凝剂,采用脱模剂进行涂刷,便于拆模,并形成整齐外观。半圆环混凝土塔筒运至堆放场地,利用高压水枪冲刷侧模板拆除后的半圆环混凝土塔筒侧面,直至露出骨料,形成凹凸状的粗糙面。侧模板外侧中间部分做成凸面。由于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施工方法,不仅使混凝土塔筒分片预制,现场拼缝,有效缩短施工工期,而且预制塔筒块标准统一,拼接强度高,能有效控制混塔外观质量,能较好地适用于预应力混凝土塔筒的制造和装配,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模具及接缝钢筋布置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两个半圆环混凝土塔筒拼接部位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半圆环混凝土塔筒的侧面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侧模板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两个半圆环混凝土塔筒拼接部位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图3、图4、图5所示,本实施例为一种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塔筒拼缝施工方法。在混凝土塔筒外模板1和内模板2之间设置两道侧模以在混凝土浇筑后形成两个半圆环混凝土塔筒,每道侧模由两片并列的侧模板3组成,两片并列的侧模板优选是对称的。外模板1和内模板2可分别由多块模板组成环形,侧模板3一般处于外模板1和内模板2的接缝处。侧模板3上沿高度方向设置13道横向孔道10,并在外侧做成凸面11,将U型φ16mm钢筋4对称插入孔道10,形成一个“O”型钢筋圈6,U形环钢筋尺寸长500mm,宽250mm,U型段露出侧模板100mm,形成的“O”型钢筋环满足纵向钢筋5穿入。利用橡胶条对侧模预留孔道10封堵,并利用玻璃胶对密封不到位处和U型环钢筋穿孔部分严密封堵,防止漏浆,在两片并列的侧模板3之间形成密闭空间的侧模,可避免混凝土浇筑时渗漏浆对拆模过程中混凝土质量的影响,同时也便于拆模方便。侧模板3和外模板1及侧模板3和内模板1之间形成槽壁模腔,形成的外侧槽壁921和内侧槽壁922用于两个半圆环混凝土塔筒对接。侧模板上设置有用于连接内模板2的孔和外模板1的孔,以上孔均用附图标号12表示。侧模板3安装时,与内模板2、底模板接触面预先设置单面胶,厚度均匀、内模板2和侧模板3上预留的与其连接的孔中心对齐,并用螺栓进行预紧,起到临时固定作用,再检查对称的两块侧模板顶面和侧面调整齐,最后拧紧螺栓。侧模板3外侧凸面11涂刷厚度1mm的缓凝剂,要求涂刷2遍,并涂刷均匀,以便于后续水压冲洗,形成粗糙面,便于施工方使用,免去混凝土凿毛工艺,除侧模板外侧凸面11以外采用脱模剂涂刷,便于拆模,并形成整齐外观。模板安装完成并浇筑混凝土后,形成两个半圆环混凝土塔筒7、8,对模板进行拆除。半圆环混凝土塔筒运至堆放场地,并对半圆环混凝土塔筒的侧面9用高压水冲洗,直至露出骨料,形成粗糙的凹面91。混凝土强度达到60MPa后,利用平板车将半圆环混凝土塔筒运输至风机机位处,进行吊机吊装对接拼装。将半圆环混凝土塔筒放置在6个调平支撑模块上。利用支撑模块下方的螺栓调整塔筒的水平度,水平误差控制在2mm之内。U型钢筋搭接部分宽度100cm,误差控制在2mm,调整后将两根φ25mm的纵向钢筋5从顶部穿入“O”型钢筋圈6内,利用电焊将φ25mm的纵向钢筋5与U型φ16mm钢筋4连接。验收合格后,针对两个半圆环混凝土塔筒之间的内部腔体13即原来内模的空间,安装针对该空间的模板施工,浇筑C80高强度灌浆材料,待强度到达设计要求后拆除模板。综上,上述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塔筒拼缝结构包括两个半圆环混凝土塔筒7、8,所述半圆环混凝土塔筒的侧面呈凹槽式端面,两个半圆环混凝土塔筒的凹槽式端面具有外侧槽壁921和内侧槽壁922,两个半圆环混凝土塔筒的外侧槽壁921和内侧槽壁922分别对接,并形成两个半圆环混凝土塔筒之间的内部腔体13,所述两个半圆环混凝土塔筒的侧面,沿其高度方向,设置有多个U形钢筋4,U形钢筋的底部露出在内部腔体13中,两个半圆环混凝土塔筒的U形钢筋成对配合,在内部腔体13中形成沿高度方向排列的多个“O”型钢筋圈6,并且有纵向钢筋5从各个“O”型钢筋圈6中穿过并与“O”型钢筋圈6焊接固定;内部腔体13中用灌浆材料填实。凹槽式端面的槽底面为凹凸状的粗糙面。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但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的领域内,所作的变化或修饰皆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混凝土塔筒拼缝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混凝土塔筒内模板和外模板中间处设置两道侧模以在混凝土浇筑后形成两个半圆环混凝土塔筒,每道侧模由两片并列的侧模板组成,将多对U型钢筋分别插入两片并列的侧模板中,末端预留在侧模板内部,在两片并列的侧模板之间形成密闭空间的侧模,侧模板和外模板及侧模板和内模板之间形成槽壁模腔,形成的槽壁用于两个半圆环混凝土塔筒对接;每对U型钢筋的U形底部形成“O”型钢筋环,各个“O”型钢筋环在侧模内的高度方向上排列,混凝土浇筑后形成两个半圆环混凝土塔筒,侧模板拆除后,在两个半圆环的侧面裸露出U型钢筋的U形底部;形成的两片半圆环混凝土塔筒在现场拼装,用钢筋从各个“O”型钢筋环中穿过并与“O”型钢筋环固定,支模、灌注浆料,最终将两个半圆环混凝土拼装成一个完成的圆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混凝土塔筒拼缝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混凝土塔筒内模板和外模板中间处设置两道侧模以在混凝土浇筑后形成两个半圆环混凝土塔筒,每道侧模由两片并列的侧模板组成,将多对U型钢筋分别插入两片并列的侧模板中,末端预留在侧模板内部,在两片并列的侧模板之间形成密闭空间的侧模,侧模板和外模板及侧模板和内模板之间形成槽壁模腔,形成的槽壁用于两个半圆环混凝土塔筒对接;每对U型钢筋的U形底部形成“O”型钢筋环,各个“O”型钢筋环在侧模内的高度方向上排列,混凝土浇筑后形成两个半圆环混凝土塔筒,侧模板拆除后,在两个半圆环的侧面裸露出U型钢筋的U形底部;形成的两片半圆环混凝土塔筒在现场拼装,用钢筋从各个“O”型钢筋环中穿过并与“O”型钢筋环固定,支模、灌注浆料,最终将两个半圆环混凝土拼装成一个完成的圆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混凝土塔筒拼缝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φ16mm的钢筋预制成U型钢筋,并将U型钢筋横向插入到侧模预留的孔道中,U...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小坚唐刚汪敏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