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处理,尤其是涉及一种给水处理结构。
技术介绍
1、现有的给水处理结构的设施分布分散,以使给水处理结构出现用地紧张的问题,同时由于设施的分散导致连接的管路排布复杂,影响了检修人员的检修效率。
2、目前随着国标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的提高,各个城市对水质品质要求的提高,给水厂通常采用常规处理+深度处理,常规处理包括混凝+沉淀+过滤,深度处理包括臭氧活性炭滤池或者膜处理+消毒,包括进水格栅池,第一臭氧接触池,机械混合池,絮凝池,沉淀池,第二臭氧接触池,炭滤池,砂滤池,(膜处理)、清水池。上述净水池构筑物通常采用独立、分散布置,水构筑物之间间隔5-10m,各池之间通过管道连接,该布置形式占地面积大,水力流程长,水头损失大,工程造价高,运维管理不方便,管道阀门露在外面,影响建筑景观效果。
3、所以针对上述技术问题还需进一步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给水处理结构,以缓解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
2、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给水处理结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给水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给水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2)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给水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给水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栅池(6)通过第一臭氧池(7)与所述混合池(21)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给水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给水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给水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给水处理结构,其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给水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给水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2)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给水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给水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栅池(6)通过第一臭氧池(7)与所述混合池(21)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梅芳,宋亮,朱少博,任珂君,王俊然,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