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季晚稻稻飞虱物理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012217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6 16: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单季晚稻稻飞虱物理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水稻前期白背稻虱及第四、五代褐稻虱发生高峰前7天,灌水25~30厘米,淹没水稻叶鞘,保水7~10天,驱赶水稻基部稻飞虱成虫,抑制及杀死水稻叶鞘内稻飞虱卵的孵化。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单季晚稻稻飞虱物理控制方法不施用任何化学农药,田间稻飞虱虫量基数控制在不防治指标以内。保护了生态环境及稻米质量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单季晚稻稻飞虱物理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除稻飞虱虫害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单季晚稻稻飞虱物理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稻飞虱是晚稻生产中最主要的虫害,一旦暴发对水稻产量影响极大,严重者甚至绝收。防治稻飞虱强调以防为主,控前压后,对症用药。化学防治前期以长效杀虫剂为好,后期以速效杀虫剂为主,中期根据虫情或用长效杀虫剂,或速效长效相结合。前期用药以长效杀虫剂为主。25%阿克泰是第二代烟碱类杀虫剂,杀虫活性更高,亩用6-8克即可有效防效飞虱、蚜虫、蓟马等害虫,缺点是死虫速度慢,药后3天才逐渐开始死虫,持效期20-30天。25%吡蚜酮属于新型吡啶类杀虫剂,该产品对多种作物的刺吸式口器害虫表现出优异的防治效果。只要蚜虫或飞虱一接触到吡蚜酮几乎立即产生口针阻塞效应,立刻停止取食,并最终饥饿致死。试验发现,用吡蚜酮后7天仍有很多稻飞虱成活,但已经停止为害了。水稻稻飞虱多时,用速效性药剂为好,如果离收获期长,可以和长效杀虫剂混用。速灭威、仲丁威、异丙威、敌敌畏都是速效性杀虫剂。毒死蜱、稻丰散也可杀稻飞虱,但单独使用效果不佳,必须与其它农药(如噻嗪酮、火电、阿达克5号等)混用。10%烯啶虫胺也是新型烟碱类杀虫剂,速效和长效结合。药后8-10分钟即开始死虫,持效期14天。稻飞虱暴发时用药可迅速降低虫口基数。缺点是稳定性不够,储存不当,药效下降较快。所以尽可能买新鲜的使用,或与噻嗪酮、毒死蜱等农药混用。储藏时应放在阴凉避光处。上述方法能有效控制稻飞虱,然而施用次数过多,农残较大,且增加了害虫的抗药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单季晚稻稻飞虱物理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水稻前期白背稻虱及第四、五代褐稻虱发生高峰前7天,灌水25~30厘米,淹没水稻叶鞘,保水7~10天,驱赶水稻基部稻飞虱成虫,抑制及杀死水稻叶鞘内稻飞虱卵的孵化。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单季晚稻稻飞虱物理控制方法不施用任何化学农药,田间稻飞虱虫量基数控制在不防治指标以内。保护了生态环境及稻米质量安全。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调水杀虫卵物理防治稻飞虱方法:在水稻前期白背稻虱及第四、五代褐稻虱发生高峰前7天,灌水25~30厘米,淹没水稻叶鞘(利用稻飞虱卵产在水稻叶鞘内的特点),保水7~10天,驱赶水稻基部稻飞虱成虫,抑制及杀死水稻叶鞘内稻飞虱卵的孵化。浙北地区稻飞虱大暴发,采取以上生态控制措施的稻鳖共生示范方,田间虫情调查,上三叶卷叶率1.5%,五代稻飞虱虫量29.2万/亩,卵量16.2万/亩,蜘蛛4.77万/亩,稻飞虱的田间虫量基本还在可控范围。稻曲病平均病情指数0.11。该996亩嘉58示范方后经市农业局科教处组织的专家实割测产验收,平均单产562.7千克/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单季晚稻稻飞虱物理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水稻前期白背稻虱及第四、五代褐稻虱发生高峰前7天,灌水25~30厘米,淹没水稻叶鞘,保水7~10天,驱赶水稻基部稻飞虱成虫,抑制及杀死水稻叶鞘内稻飞虱卵的孵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季晚稻稻飞虱物理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水稻前期白背稻虱及第四、五代褐稻虱发生高峰前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炳祥王根连任洁宓盛杨凤丽李建国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清溪鳖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