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综合管廊的沉降缝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004325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2 06: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装配式综合管廊的沉降缝结构及方法,该沉降缝结构包括:立设于待形成的沉降缝的设计位置处的第一隔板;垂直挡设于待形成的沉降缝、并与所述第一隔板相贴设置的止水带;立设于待形成的沉降缝的设计位置处、且与所述止水带相贴设置的第二隔板,通过所述第二隔板和所述第一隔板将所述现浇连接段分隔开以形成沉降缝;夹持固定所述第一隔板、并与所述现浇连接段的支模体系固定连接的第一夹固组件;以及夹持固定所述第二隔板、并与所述现浇连接段的支模体系固定连接的第二夹固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避免了隔一跳一的施工方式,使得沉降缝两侧可连续施工,降低了施工成本,简化了施工工序,缩短了施工期。

Settlement joint structure and construction method of fabricated integrated pipe gallery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settlement joint structure and a method of an assembly type integrated pipe gallery. The settlement joint structure comprises a first baffle located at the design position of the settlement joint to be formed, a water stop belt vertically blocked at the settlement joint to be formed and attached to the first baffle, and a design position for the settlement joint to be formed. A second baffle is positioned at and attached to the water stop strip, and the cast-in-place connection section is separated by the second baffle and the first baffle to form a settlement joint; a first clamping assembly is clamped and fixed to fix the first baffle and to fix and connect with the die support system of the cast-in-place connection section; and a clamping and fixing said first clamping assembly. The two partition board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second clamping fixture component of the supporting system of the cast-in-place connecting segment. The invention avoids the construction method of jumping one at a time, makes the two sides of the settlement joint can be constructed continuously, reduces the construction cost, simplifies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and shortens the construction peri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装配式综合管廊的沉降缝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综合管廊施工工程领域,特指一种装配式综合管廊的沉降缝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是我国未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根据《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规定,每隔30米综合管廊需设置结构变形缝。传统的板凳式沉降缝必须隔一跳一施工,造成施工不具有连续性,沉降缝组织不好易造成返工,并且节点钢筋绑扎复杂,施工难度大,工序繁琐,影响施工进度,底板混凝土灌注施工后易出现扭曲、变形等质量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装配式综合管廊的沉降缝结构及其施工方法,解决传统的沉降缝必须隔一跳一施工,造成施工不连续、沉降缝易返工、施工难度大以及底板混凝土易出现扭曲、变形等质量等的问题。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装配式综合管廊的沉降缝结构,综合管廊包括多个拼接连接的管廊节段,相邻的两个管廊节段间通过现浇连接段连接,所述沉降缝结构设于所述现浇连接段内,所述沉降缝结构包括:立设于待形成的沉降缝的设计位置处的第一隔板;垂直挡设于待形成的沉降缝、并与所述第一隔板相贴设置的止水带,且所述止水带的两端侧分别埋设于所述第一隔板两侧的现浇连接段内;立设于待形成的沉降缝的设计位置处、且与所述止水带相贴设置的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设于所述止水带上远离所述第一隔板的一侧,通过所述第二隔板和所述第一隔板将所述现浇连接段分隔开以形成沉降缝;夹持固定所述第一隔板、并与所述现浇连接段的支模体系固定连接的第一夹固组件,所述第一夹固组件埋设于所述现浇连接段内且在所述现浇连接段浇筑的过程中通过所述第一夹固组件固定所述第一隔板;以及夹持固定所述第二隔板、并与所述现浇连接段的支模体系固定连接的第二夹固组件,所述第二夹固组件埋设于所述现浇连接段内且在所述现浇连接段浇筑的过程中通过所述第二夹固组件固定所述第二隔板。本专利技术的沉降缝结构通过第一夹固组件和第二夹固组件来固定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使得沉降缝两侧可同时浇筑施工,避免了隔一跳一的施工方式,使得沉降缝两侧可连续施工,降低了施工成本,简化了施工工序,缩短了施工期。且通过第一夹固组件和第二夹固组件的设置,对沉降缝的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起到了有效且牢固可靠的固定,避免了底板混凝土浇筑后出现扭曲、变形的质量通病。本专利技术装配式综合管廊的沉降缝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二夹固组件为相对设于所述第二隔板两侧的L型夹持件,所述L型夹持件的长度与所述第二隔板的长度相适配,所述L型夹持件包括相互垂直连接的第一翼板和第二翼板,所述第一翼板贴设于所述第二隔板上对应的侧面,所述第二翼板与所述现浇连接段的模板贴合固定连接。本专利技术装配式综合管廊的沉降缝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沉降缝包括位于侧墙板处的侧墙板沉降缝、位于顶板处的顶板沉降缝和位于底板处的底板沉降缝,所述底板沉降缝、所述侧墙板沉降缝和所述顶板沉降缝依次连接以使得所述综合管廊上形成环形状的沉降缝。本专利技术装配式综合管廊的沉降缝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底板沉降缝处的止水带与对应的所述侧墙板沉降缝处的止水带固定连接,所述侧墙板沉降缝处的止水带与对应的所述顶板沉降缝处止水带固定连接,从而形成封闭环形的止水结构。本专利技术装配式综合管廊的沉降缝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沉降缝包括位于底板处的底板沉降缝,所述底板沉降缝处的第一夹固组件为顶撑于所述第一隔板两侧的顶撑筋,所述顶撑筋与所述现浇连接段内的钢筋固定连接。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装配式综合管廊的沉降缝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施工连接管廊节段的现浇连接段时,于所述现浇连接段内对应待形成的沉降缝的设计位置处立设一第一隔板,将所述第一隔板通过一第一夹固组件夹持固定,并将所述第一夹固组件与所述现浇连接段的支模体系固定连接;将一止水带垂直挡设于待形成的沉降缝并与所述第一隔板相贴设置,将所述止水带的两端侧与所述现浇连接段内的钢筋连接固定;将一第二隔板立设于待形成的沉降缝的设计位置处,并将所述第二隔板贴设于所述止水带设置,且所述第二隔板设于所述止水带上远离所述第一隔板的一侧,将所述第二隔板通过一第二夹固组件与所述现浇连接段内的支模体系固定连接;浇筑形成所述现浇连接段,且在浇筑的过程中通过所述第一夹固组件固定所述第一隔板,通过所述第二夹固组件固定所述第二隔板,所述止水带的两端侧分别埋设于所述第一隔板和所述第二隔板两侧的现浇连接段内,且所述第一隔板和所述第二隔板将所述现浇连接段分隔开以形成沉降缝。本专利技术装配式综合管廊的沉降缝结构的施工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二夹固组件为一对L型夹持件,包括相互垂直连接的第一翼板和第二翼板,且所述L型夹持件的长度与所述第二隔板的长度相适配;在将所述第二隔板通过一第二夹固组件固定连接时,将一对L型夹持件相对夹设于所述第二隔板的两侧,将所述第一翼板贴设于所述第二隔板上对应的侧面,将所述第二翼板与现浇连接段的模板贴合固定连接。本专利技术装配式综合管廊的沉降缝结构的施工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形成的沉降缝包括位于综合管廊的底板处的底板沉降缝、位于侧墙板处的侧墙板沉降缝和位于顶板处的顶板沉降缝;将所述底板沉降缝、所述侧墙板沉降缝以及所述顶板沉降缝依次连接以使得所述综合管廊上形成环形状的沉降缝。本专利技术装配式综合管廊的沉降缝结构的施工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底板沉降缝处的第一夹固组件为顶撑于所述第一隔板两侧的顶撑筋;将所述顶撑筋与所述现浇连接段内的钢筋固定连接。本专利技术装配式综合管廊的沉降缝结构的施工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将所述底板沉降缝处的止水带与对应的所述侧墙板沉降缝处的止水带固定连接;将所述侧墙板沉降缝处的止水带与对应的所述顶板沉降缝处的止水带固定连接,从而形成封闭环形的止水结构。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装配式综合管廊的横向截面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装配式综合管廊的底板的俯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装配式综合管廊的侧面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装配式综合管廊的沉降缝结构中止水带形成止水结构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装配式综合管廊的沉降缝结构中位于底板的沉降缝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装配式综合管廊的沉降缝结构中位于底板的沉降缝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装配式综合管廊的沉降缝结构中位于侧墙板处的止水带与现浇连接段内的钢筋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装配式综合管廊的沉降缝结构中位于侧墙板的沉降缝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装配式综合管廊的沉降缝结构中位于中墙板的沉降缝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参阅图2和图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装配式综合管廊的沉降缝结构及其施工方法,用于解决现有的沉降缝施工不连续、施工工序繁琐以及浇筑混凝土后易出现扭曲、变形等质量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第一夹固组件夹持固定第一隔板,采用第二夹固组件夹持固定第二隔板,使得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能够稳定的固定在现浇连接段的支模体系内,第一夹固组件和第二夹固组件起到了加固的作用,能够避免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发生偏移,避免了混凝土浇筑后的扭曲、变形等质量问题。且这样的沉降缝结构使得现浇连接段可一同浇筑,该沉降缝两侧的底板可连续施工,避免了隔一跳一施工,降低了施工成本,简化了施工工序,缩短了施工期。下面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装配式综合管廊的沉降缝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综合管廊的沉降缝结构,综合管廊包括多个拼接连接的管廊节段,相邻的两个管廊节段间通过现浇连接段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沉降缝结构设于所述现浇连接段内,所述沉降缝结构包括:立设于待形成的沉降缝的设计位置处的第一隔板;垂直挡设于待形成的沉降缝、并与所述第一隔板相贴设置的止水带,且所述止水带的两端侧分别埋设于所述第一隔板两侧的现浇连接段内;立设于待形成的沉降缝的设计位置处、且与所述止水带相贴设置的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设于所述止水带上远离所述第一隔板的一侧,通过所述第二隔板和所述第一隔板将所述现浇连接段分隔开以形成沉降缝;夹持固定所述第一隔板、并与所述现浇连接段的支模体系固定连接的第一夹固组件,所述第一夹固组件埋设于所述现浇连接段内且在所述现浇连接段浇筑的过程中通过所述第一夹固组件固定所述第一隔板;以及夹持固定所述第二隔板、并与所述现浇连接段的支模体系固定连接的第二夹固组件,所述第二夹固组件埋设于所述现浇连接段内且在所述现浇连接段浇筑的过程中通过所述第二夹固组件固定所述第二隔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综合管廊的沉降缝结构,综合管廊包括多个拼接连接的管廊节段,相邻的两个管廊节段间通过现浇连接段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沉降缝结构设于所述现浇连接段内,所述沉降缝结构包括:立设于待形成的沉降缝的设计位置处的第一隔板;垂直挡设于待形成的沉降缝、并与所述第一隔板相贴设置的止水带,且所述止水带的两端侧分别埋设于所述第一隔板两侧的现浇连接段内;立设于待形成的沉降缝的设计位置处、且与所述止水带相贴设置的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设于所述止水带上远离所述第一隔板的一侧,通过所述第二隔板和所述第一隔板将所述现浇连接段分隔开以形成沉降缝;夹持固定所述第一隔板、并与所述现浇连接段的支模体系固定连接的第一夹固组件,所述第一夹固组件埋设于所述现浇连接段内且在所述现浇连接段浇筑的过程中通过所述第一夹固组件固定所述第一隔板;以及夹持固定所述第二隔板、并与所述现浇连接段的支模体系固定连接的第二夹固组件,所述第二夹固组件埋设于所述现浇连接段内且在所述现浇连接段浇筑的过程中通过所述第二夹固组件固定所述第二隔板。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综合管廊的沉降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固组件为相对设于所述第二隔板两侧的L型夹持件,所述L型夹持件的长度与所述第二隔板的长度相适配,所述L型夹持件包括相互垂直连接的第一翼板和第二翼板,所述第一翼板贴设于所述第二隔板上对应的侧面,所述第二翼板与所述现浇连接段的模板贴合固定连接。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配式综合管廊的沉降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沉降缝包括位于侧墙板处的侧墙板沉降缝、位于顶板处的顶板沉降缝和位于底板处的底板沉降缝,所述底板沉降缝、所述侧墙板沉降缝和所述顶板沉降缝依次连接以使得所述综合管廊上形成环形状的沉降缝。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配式综合管廊的沉降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沉降缝处的止水带与对应的所述侧墙板沉降缝处的止水带固定连接,所述侧墙板沉降缝处的止水带与对应的所述顶板沉降缝处止水带固定连接,从而形成封闭环形的止水结构。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综合管廊的沉降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沉降缝包括位于底板处的底板沉降缝,所述底板沉降缝处的第一夹固组件为顶撑于所述第一隔板两侧的顶撑筋,所述顶撑筋与所述现浇连接段内的钢筋固定连接。6.一种装配式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剑秋王国欣孙旻葛振刚张爱军许忠县赵亮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