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身地板结构、车身结构以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976094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19 05: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车身地板的技术领域,提供一种车身地板结构、车身结构以及车辆,其中,所述车身地板结构包括前地板、后地板以及支撑板,所述后地板包括后地板前横梁,所述前地板设置有沿所述车身地板结构的前后方向延伸的中通道,所述后地板前横梁包括朝向所述中通道的前侧板,所述支撑板包括贴合于所述前侧板的主体板和贴合于所述中通道的翻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车身地板结构中,后地板横梁通过支撑板连接于中通道,来自中通道的正面碰撞能量可以经由支撑板传递到后地板横梁,减少传递到后地板盖板的碰撞能量,避免或缓解后地板盖板受碰撞冲击而变形,提高车身地板结构的安全性。

Body floor structure, body structure and vehicl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the car body floor, providing a car body floor structure, a car body structure and a vehicle, wherein the car body floor structure comprises a front floor, a rear floor and a support plate, the rear floor comprises a front cross beam of the rear floor, and the front floor is arranged along the front and rear directions of the car body floor structure. The rear floor front crossbeam comprises a front side plate facing the middle channel, and the support plate comprises a main board adhering to the front side plate and a flanging adhering to the middle channel. In the body floor structure of the utility model, the rear floor cross beam is connected to the middle passage through the support plate, and the front impact energy from the middle passage can be transmitted to the rear floor cross beam through the support plate, thereby reducing the impact energy transmitted to the rear floor cover plate, avoiding or alleviating the deformation of the rear floor cover plate caused by the impact impact, and improving the vehicle performance. Safety of floor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身地板结构、车身结构以及车辆
本技术涉及车身结构的
,特别涉及一种车身地板结构、车身结构以及车辆。
技术介绍
车辆的车身地板包括前地板和后地板,前地板设置有中通道,后地板上设置有位于前侧的前横梁,后地板通过前横梁与前地板接合。其中,前横梁包括前侧板,后地板包括盖板,盖板与前侧板组成空腔而形成前横梁,盖板延伸到中通道位置并连接于中通道,当车辆受到前方碰撞时,中通道可以将碰撞能量经由盖板传递到前横梁,然而,传递到前横梁的碰撞能量相对较少,更多的碰撞能量传递到后地板盖板,造成后地板盖板变形,导致车身地板结构受损,影响乘车人员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车身地板结构,以解决后地板盖板容易在碰撞情况下变形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车身地板结构,其中,所述车身地板结构包括前地板、后地板以及支撑板,所述后地板包括后地板前横梁,所述前地板设置有沿所述车身地板结构的前后方向延伸的中通道,所述后地板前横梁包括朝向所述中通道的前侧板,所述支撑板包括贴合于所述前侧板的主体板和贴合于所述中通道的翻边。进一步的,所述后地板包括后地板盖板,所述后地板盖板覆盖于所述前侧板和所述中通道。进一步的,所述主体板的下侧设置有对齐于所述中通道的缺口,所述翻边连接于所述缺口的边缘。进一步的,所述后地板盖板、所述翻边以及所述中通道依次层叠贴合连接,所述后地板盖板、所述前侧板和所述主体板依次层叠贴合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后地板盖板、所述翻边以及所述中通道分别通过点焊连接,所述后地板盖板、所述前侧板和所述主体板分别通过点焊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的厚度为1.0mm-2.0mm。进一步的,所述主体板上设置有加强筋。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具有弹性。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所述的车身地板结构具有以下优势:本技术所述的车身地板结构中,后地板横梁通过支撑板连接于中通道,来自中通道的正面碰撞能量可以经由支撑板传递到后地板横梁,减少传递到后地板盖板的碰撞能量,避免或缓解后地板盖板受碰撞冲击而变形,提高车身地板结构的安全性。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身结构,以解决后地板盖板容易在碰撞情况下变形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车身结构,其中,所述车身结构设置有以上方案所述的车身地板结构。所述车身结构与上述车身地板结构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以解决后地板盖板容易在碰撞情况下变形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车辆,其中,所述车辆设置有以上方案所述的车身结构。所述车辆与上述车身地板结构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方式所述的车身地板结构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方式所述的车身地板结构的俯视图;图3为沿图2中A-A线的部分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后地板前横梁,2-中通道,3-支撑板,4-后地板盖板,11-前侧板,31-主体板,32-翻边。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技术。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车身地板结构,其中,所述车身地板结构包括前地板、后地板以及支撑板3,所述后地板包括后地板前横梁1,所述前地板设置有沿车身地板结构的前后方向延伸的中通道2,所述后地板前横梁1包括朝向所述中通道2的前侧板11,所述支撑板3包括贴合于所述前侧板11的主体板31和贴合于所述中通道2的翻边32。所述车身地板结构包括位于前侧的前地板和位于后侧的后地板,其中,如图1和图2所示,后地板的前侧设置有后地板前横梁1,所述前地板上设置有位于中间的中通道2,后地板前横梁1可以连接于中通道2,中通道2可以将车辆正面碰撞产生的能量传递到后地板前横梁1。其中,本方案增加了支撑板3,支撑板3包括主体板31和翻边32,以通过支撑板3分别连接后地板前横梁1的前侧板11和中通道2,可以提高中通道2与后地板前横梁1之间的连接强度,提高所述车身地板结构的抗冲击能力。另外,所述后地板包括后地板盖板4,所述后地板盖板4覆盖于所述前侧板11和所述中通道2。后地板盖板4为后地板的结构,并且从后侧向前侧延伸并覆盖到后地板前横梁1和中通道2。在没有设置支撑板3的情况下,中通道2通过后地板盖板4与后地板前横梁1连接,由于正面碰撞产生的能量传递到中通道2后,仅能通过后地板盖板4而部分地传递到后地板前横梁1,更多的能量被传递到后地板盖板4,造成后地板盖板4容易变形,本方案通过支撑板3连接中通道2和后地板前横梁1,可以经由支撑板3将来自中通道2的碰撞能量传递到后地板前横梁1,由后地板前横梁1吸收碰撞能量,保护所述后地板不变形。具体的,所述主体板31的下侧设置有对齐于所述中通道2的缺口,所述翻边32连接于所述缺口的边缘。主体板31贴合于前侧板11设置,也就是说,主体板31朝向中通道2,主体板31上形成的缺口的形状对应于中通道2的截面形状,该缺口大致包括三个边缘,每个边缘上设置有翻边32,翻边32一一对应于中通道2的顶面和两个侧面,从而支撑板3可以更牢固地连接于中通道2。进一步的,所述后地板盖板4、所述翻边32以及所述中通道2依次层叠贴合连接,所述后地板盖板4、所述前侧板11和所述主体板31依次层叠贴合连接。如图3所示,后地板盖板4、翻边32和中通道2沿从外向内的方向(或者说从上到下的方向)层叠并依次连接,例如通过螺栓连接或以下所述的焊接连接等;后地板盖板4、前侧板11和主体板31沿从外向内的方向(或者说从前向后的方向)层叠并依次连接,例如通过螺栓连接或以下所述的焊接连接等。进一步的,所述后地板盖板4、所述翻边32以及所述中通道2分别通过点焊连接,所述后地板盖板4、所述前侧板11和所述主体板31分别通过点焊连接。通过点焊的方式,可以在后地板盖板4和翻边32之间、翻边32和中通道2之间、后地板盖板4和前侧板11之间、前侧板11和主体板31之间形成焊点,从而将后地板盖板4、翻边32以及中通道2连接,并且将后地板盖板4、前侧板11和主体板31连接。另外,所述支撑板3的厚度为1.0mm-2.0mm。支撑板3可以为金属或合金钣金件,即由金属板或合金板制成,金属板或合金板的厚度保持在合适的范围内,一方面保证支撑板3具有足够的强度,另一方面也需要控制支撑板3的整体质量,并且需要支撑板3的厚度能够适应安装空间,特别的,如下所述,支撑板3具有一定的弹性,这必然要求支撑板3的厚度不宜过大。另外,所述主体板31上设置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可以通过冲压的方式在主体板31上形成,提高主体板31的抗形变能力,提高主体板31的吸收碰撞能量的能力。所述加强筋的延伸方向可以为多种不同的形式,从而可以防止主体板31以不同的方式弯折变形。此外,所述支撑板3具有弹性。支撑板3可以由具有弹性的金属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身地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地板结构包括前地板、后地板以及支撑板(3),所述后地板包括后地板前横梁(1),所述前地板设置有沿所述车身地板结构的前后方向延伸的中通道(2),所述后地板前横梁(1)包括朝向所述中通道(2)的前侧板(11),所述支撑板(3)包括贴合于所述前侧板(11)的主体板(31)和贴合于所述中通道(2)的翻边(3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身地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地板结构包括前地板、后地板以及支撑板(3),所述后地板包括后地板前横梁(1),所述前地板设置有沿所述车身地板结构的前后方向延伸的中通道(2),所述后地板前横梁(1)包括朝向所述中通道(2)的前侧板(11),所述支撑板(3)包括贴合于所述前侧板(11)的主体板(31)和贴合于所述中通道(2)的翻边(3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地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地板包括后地板盖板(4),所述后地板盖板(4)覆盖于所述前侧板(11)和所述中通道(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地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板(31)的下侧设置有对齐于所述中通道(2)的缺口,所述翻边(32)连接于所述缺口的边缘。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地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地板盖板(4)、所述翻边(32)以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军利翟永根陈军军刘昌齐
申请(专利权)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