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片型压缩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888380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08 08: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叶片型压缩机,抑制在运转停止期间排出侧的润滑油减少而使得在再次开始运转时足够的润滑油迅速地供给到背压室。在外壳(11)的内部设有背压供给路,该背压供给路朝向排出室(35)的底部开口、使排出室(35)的底部和背压室(41)连通而向叶片(19)供给润滑油。叶片型压缩机还具有开闭背压供给路的开口的阀机构(A)。阀机构(A)包括阀芯(50),该阀芯具有第1受压部(53)和第2受压部(51),该第1受压部接受油分离室(36a)内的压力所带来的推压力,该第2受压部与第1受压部(53)相对向地设置并接受排出室(35)内的压力所带来的推压力,阀芯利用排出室(35)内与油分离室(36a)内的差压来开闭背压供给路的开口。

Vane compressor

The present invention provides a vane type compressor which suppresses the reduction of lubricating oil on the discharge side during the stop of operation so that sufficient lubricating oil is quickly supplied to the back pressure chamber when the operation is resumed. A back pressure supply path is provided in the inner part of the casing (11) to open the bottom of the discharge chamber (35), connect the bottom of the discharge chamber (35) with the back pressure chamber (41) and supply lubricant to the blade (19). The vane compressor also has a valve mechanism (A) for opening and closing the back pressure supply path. The valve mechanism (A) includes a spool (50), which has a first compression portion (53) and a second compression portion (51) that receives push pressure from pressure in the oil separation chamber (36a) and the second compression portion (53) is positioned and receives push pressure from the pressure in the discharge chamber (35) relative to the first compression portion (53). The differential pressure inside and inside the oil separation chamber (36a) opens and shuts off the opening of the back pressure supply roa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叶片型压缩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叶片型压缩机。
技术介绍
作为公开了具有吸入止回阀的气体压缩机的在先文献,有日本特开2004-353591号公报(专利文献1)。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气体压缩机中,在运转停止时,阀在磁体的吸附力的作用下关闭,在运转时,气体压缩机的气体吸入力抵消磁体的吸附力而使得阀打开。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353591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运转期间的叶片型压缩机的内部的压力在排出侧比吸入侧高。即使在运转停止后,也会残留叶片型压缩机的内部的压力差,在该压力差的作用下,润滑油从排出侧朝向吸入侧流出。结果,存储于排出侧的润滑油的量变少,在再次开始运转时,有时无法将充足的润滑油供给到叶片型压缩机的背压室。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问题点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叶片型压缩机,能够抑制在运转停止期间排出侧的润滑油减少而在再次开始运转时能够将足够的润滑油迅速地供给到背压室。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基于本专利技术的叶片型压缩机具有外壳、旋转轴、转子和叶片。外壳在内部形成有缸体室、油分离室和排出室。旋转轴被支撑于外壳并能旋转地设置于缸体室。转子固定于旋转轴。在转子的外周形成有多个叶片槽。叶片能出没地分别装配于多个叶片槽的各自。在转子设有向叶片施加背压的背压室。在缸体室压缩了的制冷剂气体在油分离室内被分离出润滑油,被排出到排出室。从制冷剂气体分离了的润滑油被送出到排出室的底部。在外壳的内部设有背压供给路,该背压供给路朝向排出室的底部开口、使排出室的底部和背压室连通而向叶片供给润滑油。叶片型压缩机还具有开闭背压供给路的开口的阀机构。阀机构包括阀芯,该阀芯具有第1受压部和第2受压部,该第1受压部接受油分离室内的压力所带来的推压力,该第2受压部与第1受压部相对向地设置并接受排出室内的压力所带来的推压力,该阀芯利用排出室内与油分离室内的差压来开闭背压供给路的上述开口。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中,第1受压部位于油分离室内。第2受压部位于排出室内的底部。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中,阀芯还具有将第1受压部和第2受压部彼此连结的连结杆部。连结杆部被插通于在油分离室的底部开口的引导孔中。引导孔的开口与背压供给路的开口平行。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中,缸体室由划分壁划分。背压供给路设置于划分壁。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中,第1受压部和第2受压部分别由板状部件构成。第1受压部的受压面积比第2受压部的受压面积大。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中,叶片型压缩机还具有对阀芯施加阀芯关闭的方向的作用力的弹簧。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抑制在运转停止期间排出侧的润滑油减少而使得在再次开始运转时足够的润滑油迅速地供给到背压室。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叶片型压缩机的构成的剖视图。图2是放大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叶片型压缩机的阀机构的局部剖视图。图3是从III-III线箭头方向观察图1的叶片型压缩机的剖视图。图4是从IV-IV线箭头方向观察图1的叶片型压缩机的剖视图。图5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2的叶片型压缩机的构成的剖视图。图6是放大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2的叶片型压缩机的阀机构的局部剖视图。图7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3的叶片型压缩机的构成的剖视图。图8是放大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3的叶片型压缩机的阀机构打开的状态的局部剖视图。图9是放大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3的叶片型压缩机的阀机构关闭的状态的局部剖视图。图10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4的叶片型压缩机的构成的剖视图。图11是放大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4的叶片型压缩机的阀机构的局部剖视图。标号说明10,10a,10b,10c叶片型压缩机、11外壳、12后外壳、12a周壁、13前外壳、13a通油槽、13h,81孔、13p底壁部、13s,15s端面、14缸体部、14a,14b凹部、14c内周面、14d缸体室、15后侧板、15d,36d连通路、15e背压供给孔、15r,18r后端面、16旋转轴、17a轴封装置、18转子、18a叶片槽、18ab底部、18c外周面、18f前端面、19叶片、20吸入空间、21压缩室、22吸入端口、23吸入孔、24,38接头部、25吸入配管、30排出空间、31排出口、32排出阀、34排出端口、35排出室、36罩体、36a油分离室、36b油分离筒、36c油通路、36e引导孔、36f收纳凹部、36g收纳部、36h开口部、37压缩制冷剂通路、39排出配管、41背压室、50,80阀芯、51,82第2受压部、52连结杆部、53,83第1受压部、60润滑油、70中间室、90,91弹簧、141b延伸面、142b安装面、A,B,C,D阀机构。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各实施方式的叶片型压缩机进行说明。在以下的说明中,对附图中的相同或相当的部分赋予相同的标号,不反复进行其说明。(实施方式1)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叶片型压缩机的构成的剖视图。图2是放大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叶片型压缩机的阀机构的局部剖视图。图3是从III-III线箭头方向观察图1的叶片型压缩机的剖视图。图4是从IV-IV线箭头方向观察图1的叶片型压缩机的剖视图。在图1中,示出了阀机构打开的状态。在图2中,示出了阀机构关闭的状态。此外,在各图中,示意地示出润滑油的油量。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叶片型压缩机搭载于车辆,用于车辆的空调装置。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将图1所示的叶片型压缩机10的图中左方向称为前方,将图1所示的叶片型压缩机10的图中右方向称为后方。以下的说明中的轴向、径向和周向表示的是作为旋转体的旋转轴16和转子18的轴向、径向和周向。如图1~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叶片型压缩机10的外壳11由有底圆筒状的后外壳12、以及结合于后外壳12的前端面的前外壳13形成。后外壳12构成本实施方式的第1外壳。前外壳13构成本实施方式的第2外壳。后外壳12和前外壳13的材质例如是金属。前外壳13具有筒状的缸体部14和封闭缸体部14的内部空间的底壁部13p。筒状的缸体部14从底壁部13p延伸。缸体部14的内周面14c形成为椭圆状。缸体部14具有向与底壁部13p相反侧开放的开放端部。底壁部13p和缸体部14形成为一体。前外壳13形成为有底圆筒状。底壁部13p构成第1划分壁。在底壁部13p设有与旋转轴16滑动的孔13h。缸体部14和后侧板15收纳于后外壳12内。后外壳12具有周壁12a。与缸体部14的开放端部相对向地配置着后侧板15。利用未图示的螺栓将后侧板15固定于缸体部14的开放端部。后侧板15构成第2划分壁。前外壳13和后侧板15将旋转轴16可旋转地支撑。旋转轴16贯通于缸体部14内。在旋转轴16与前外壳13之间,设有唇型密封的轴封装置17a。轴封装置17a防止制冷剂气体沿着旋转轴16的周面泄漏。底壁部13p具有划分缸体室14d的一方端面13s。端面13s朝向后方。后侧板15具有划分缸体室14d的另一方端面15s。端面15s朝向前方。一方端面13s与另一方端面15s隔开间隔地平行设置并彼此相对向。由筒状的缸体部14、底壁部13p和后侧板15划分出缸体室14d。在缸体室14d设有具有圆筒状的形状的转子18。转子18可与旋转轴16一体旋转地安装于旋转轴16。如图1所示,转子18的前端面18f与底壁部13p的端面13s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叶片型压缩机,具有:外壳,该外壳在内部形成有缸体室、油分离室和排出室;旋转轴,该旋转轴被支撑于所述外壳并能旋转地设置于所述缸体室;转子,该转子固定于所述旋转轴,在外周形成有多个叶片槽;以及叶片,该叶片能够出没地分别装配于所述多个叶片槽的各自;在所述转子设有向所述叶片施加背压的背压室;在所述缸体室压缩了的制冷剂气体在所述油分离室内被分离出润滑油而被排出到所述排出室,从所述制冷剂气体分离出的润滑油被送出到所述排出室的底部;在所述外壳的内部设有背压供给路,该背压供给路朝向所述排出室的所述底部开口、使所述排出室的所述底部和所述背压室连通而向所述叶片供给润滑油;所述叶片型压缩机还具有开闭所述背压供给路的开口的阀机构;所述阀机构包括阀芯,该阀芯具有第1受压部和第2受压部,该第1受压部接受所述油分离室内的压力所带来的推压力,该第2受压部与所述第1受压部相对向地设置并接受所述排出室内的压力所带来的推压力,所述阀芯利用所述排出室内与所述油分离室内的差压来开闭所述背压供给路的所述开口。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2.28 JP 2017-0376701.一种叶片型压缩机,具有:外壳,该外壳在内部形成有缸体室、油分离室和排出室;旋转轴,该旋转轴被支撑于所述外壳并能旋转地设置于所述缸体室;转子,该转子固定于所述旋转轴,在外周形成有多个叶片槽;以及叶片,该叶片能够出没地分别装配于所述多个叶片槽的各自;在所述转子设有向所述叶片施加背压的背压室;在所述缸体室压缩了的制冷剂气体在所述油分离室内被分离出润滑油而被排出到所述排出室,从所述制冷剂气体分离出的润滑油被送出到所述排出室的底部;在所述外壳的内部设有背压供给路,该背压供给路朝向所述排出室的所述底部开口、使所述排出室的所述底部和所述背压室连通而向所述叶片供给润滑油;所述叶片型压缩机还具有开闭所述背压供给路的开口的阀机构;所述阀机构包括阀芯,该阀芯具有第1受压部和第2受压部,该第1受压部接受所述油分离室内的压力所带来的推压力,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斋藤健太出户纪一佐藤真一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