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朱江帆专利>正文

一种高效的新型合金材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643681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11 08: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的新型合金材料装置,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内部右侧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第一容纳腔、第二容纳腔和第三容纳腔,所述第一容纳腔外顶壁上靠左位置固定设置有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容纳腔外顶壁上靠右位置固定设置有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二驱动电机底部端面动力配合连接有驱动转轴,所述驱动转轴向下延伸伸进所述第一容纳腔中,所述驱动转轴底部端面固定连接有驱动齿转轮,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底部端面动力配合连接有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向下延伸依次经过所述第一容纳腔、所述第二容纳腔和所述第三容纳腔;本发明专利技术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可以在打单孔和打双孔两种状态之间切换,同时实现对钻孔边缘的平整锤击作业,吸尘器将打孔过车中产生的尘屑吸除,保护环境和人体健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的新型合金材料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新材料
,特别涉及一种高效的新型合金材料装置。
技术介绍
铝、镁、钛轻合金材料是目前广为使用的新材料,合金材料重量轻,便于运输,且成本低,应用广泛,合金板材加工过程中常常需要打孔,传统方式采用人工作业,不仅效率低下,而且浪费人力,现有的自动化机械中,往往只能打单孔,效率低,且打完孔后需要对钻孔边缘进行平整锤击,这需要先打孔再将合金板材转移到锤击平整加工线上,转移过程浪费时间,且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尘屑不利于人体健康和保护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效的新型合金材料装置,其能够解决上述现在技术中的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高效的新型合金材料装置,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内部右侧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第一容纳腔、第二容纳腔和第三容纳腔,所述第一容纳腔外顶壁上靠左位置固定设置有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容纳腔外顶壁上靠右位置固定设置有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二驱动电机底部端面动力配合连接有驱动转轴,所述驱动转轴向下延伸伸进所述第一容纳腔中,所述驱动转轴底部端面固定连接有驱动齿转轮,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底部端面动力配合连接有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向下延伸依次经过所述第一容纳腔、所述第二容纳腔和所述第三容纳腔,所述第一转动轴位于所述第一容纳腔部段外表面间隙配合连接有从动齿转轮,所述从动齿转轮与所述驱动齿转轮齿合连接,所述从动齿转轮底部端面固定设置有外螺纹转动套筒,所述外螺纹转动套筒伸出所述第一容纳腔并伸进所述第二容纳腔中且所述外螺纹转动套筒与所述第二容纳腔内底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外螺纹转动套筒外表面螺纹配合连接有引导滑块,所述引导滑块与所述第二容纳腔左右两侧内壁上下滑动配合连接,所述引导滑块右侧前后中心位置处上下贯通设置有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二转动轴与所述引导滑块内壁面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二转动轴向下延伸穿出所述第二容纳腔并伸进所述第三容纳腔中,所述第二转动轴底部末端固定设置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底部固定设置有第二钻孔头,所述第二钻孔头向下延伸穿出所述主体底部端面,所述第一转动轴底部端面固定设置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与所述第二锥齿轮齿合连接,所述第一锥齿轮底部端面固定设置有第一钻孔头,所述第一钻孔头向下延伸穿出所述主体底部端面,所述主体内部左侧设置有锤击组件,所述主体右侧外壁底部固定设置有吸尘组件,所述主体上设置有光照感应组件。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锤击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主体内部左侧的第四容纳腔,所述第四容纳腔中设置有驱动凸轮,所述驱动凸轮右侧端面固定设置有向右延伸设置的第三转动轴,所述第三转动轴向右穿出所述第四容纳腔并经过所述主体内壁体伸进所述第三容纳腔中,所述第三转动轴与所述主体内壁体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三转动轴右侧延伸末端固定设置有第三锥齿轮,所述第三锥齿轮与所述第一锥齿轮齿合连接,所述驱动凸轮底部抵接配合连接有抵压滑动板,所述抵压滑动板底部端面左右两侧固定对称设置有顶压弹簧,所述顶压弹簧底端与所述第四容纳腔内底壁固定连接,所述抵压滑动板顶部端面中间位置固定设置有向下延伸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向下穿出所述主体底部端面且所述连接杆底部延伸末端固定设置有锤击头。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吸尘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主体右侧外壁上的吸尘器,所述吸尘器顶部可拆装的设置有集尘箱,所述吸尘器底部设置有弯向左侧的弹性吸尘弯管。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光照感应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主体顶部端面左侧边缘位置的光照感应元件和固定设置在所述主体底部端面中间位置的感应灯,所述光照感应元件与所述感应灯电连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主体,主体内部右侧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第一容纳腔、第二容纳腔和第三容纳腔,第一容纳腔外顶壁上靠左位置固定设置有第一驱动电机,第一容纳腔外顶壁上靠右位置固定设置有第二驱动电机,第二驱动电机底部端面动力配合连接有驱动转轴,驱动转轴向下延伸伸进第一容纳腔中,驱动转轴底部端面固定连接有驱动齿转轮,第一驱动电机底部端面动力配合连接有第一转动轴,第一转动轴向下延伸依次经过第一容纳腔、第二容纳腔和第三容纳腔,第一转动轴位于第一容纳腔部段外表面间隙配合连接有从动齿转轮,从动齿转轮与驱动齿转轮齿合连接,从动齿转轮底部端面固定设置有外螺纹转动套筒,外螺纹转动套筒伸出第一容纳腔并伸进第二容纳腔中且外螺纹转动套筒与第二容纳腔内底壁转动配合连接,外螺纹转动套筒外表面螺纹配合连接有引导滑块,引导滑块与第二容纳腔左右两侧内壁上下滑动配合连接,引导滑块右侧前后中心位置处上下贯通设置有第二转动轴,第二转动轴与引导滑块内壁面转动配合连接,第二转动轴向下延伸穿出第二容纳腔并伸进第三容纳腔中,第二转动轴底部末端固定设置有第二锥齿轮,第二锥齿轮底部固定设置有第二钻孔头,第二钻孔头向下延伸穿出主体底部端面,第一转动轴底部端面固定设置有第一锥齿轮,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齿合连接,第一锥齿轮底部端面固定设置有第一钻孔头,第一钻孔头向下延伸穿出主体底部端面,主体内部左侧设置有锤击组件,主体右侧外壁底部固定设置有吸尘组件,本专利技术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可以在打单孔和打双孔两种状态之间切换,同时实现对钻孔边缘的平整锤击作业,吸尘器将打孔过车中产生的尘屑吸除,保护环境和人体健康。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高效的新型合金材料装置打双孔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高效的新型合金材料装置打单孔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参阅图1-2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高效的新型合金材料装置,包括主体1,所述主体1内部右侧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第一容纳腔20、第二容纳腔30和第三容纳腔40,所述第一容纳腔20外顶壁上靠左位置固定设置有第一驱动电机21,所述第一容纳腔20外顶壁上靠右位置固定设置有第二驱动电机31,所述第二驱动电机31底部端面动力配合连接有驱动转轴33,所述驱动转轴33向下延伸伸进所述第一容纳腔20中,所述驱动转轴33底部端面固定连接有驱动齿转轮33,所述第一驱动电机21底部端面动力配合连接有第一转动轴22,所述第一转动轴22向下延伸依次经过所述第一容纳腔20、所述第二容纳腔30和所述第三容纳腔40,所述第一转动轴22位于所述第一容纳腔20部段外表面间隙配合连接有从动齿转轮23,所述从动齿转轮23与所述驱动齿转轮33齿合连接,所述从动齿转轮23底部端面固定设置有外螺纹转动套筒34,所述外螺纹转动套筒34伸出所述第一容纳腔20并伸进所述第二容纳腔30中且所述外螺纹转动套筒34与所述第二容纳腔30内底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外螺纹转动套筒34外表面螺纹配合连接有引导滑块35,所述引导滑块35与所述第二容纳腔30左右两侧内壁上下滑动配合连接,所述引导滑块35右侧前后中心位置处上下贯通设置有第二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的新型合金材料装置,包括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内部右侧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第一容纳腔、第二容纳腔和第三容纳腔,所述第一容纳腔外顶壁上靠左位置固定设置有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容纳腔外顶壁上靠右位置固定设置有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二驱动电机底部端面动力配合连接有驱动转轴,所述驱动转轴向下延伸伸进所述第一容纳腔中,所述驱动转轴底部端面固定连接有驱动齿转轮,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底部端面动力配合连接有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向下延伸依次经过所述第一容纳腔、所述第二容纳腔和所述第三容纳腔,所述第一转动轴位于所述第一容纳腔部段外表面间隙配合连接有从动齿转轮,所述从动齿转轮与所述驱动齿转轮齿合连接,所述从动齿转轮底部端面固定设置有外螺纹转动套筒,所述外螺纹转动套筒伸出所述第一容纳腔并伸进所述第二容纳腔中且所述外螺纹转动套筒与所述第二容纳腔内底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外螺纹转动套筒外表面螺纹配合连接有引导滑块,所述引导滑块与所述第二容纳腔左右两侧内壁上下滑动配合连接,所述引导滑块右侧前后中心位置处上下贯通设置有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二转动轴与所述引导滑块内壁面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二转动轴向下延伸穿出所述第二容纳腔并伸进所述第三容纳腔中,所述第二转动轴底部末端固定设置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底部固定设置有第二钻孔头,所述第二钻孔头向下延伸穿出所述主体底部端面,所述第一转动轴底部端面固定设置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与所述第二锥齿轮齿合连接,所述第一锥齿轮底部端面固定设置有第一钻孔头,所述第一钻孔头向下延伸穿出所述主体底部端面,所述主体内部左侧设置有锤击组件,所述主体右侧外壁底部固定设置有吸尘组件,所述主体上设置有光照感应组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的新型合金材料装置,包括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内部右侧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第一容纳腔、第二容纳腔和第三容纳腔,所述第一容纳腔外顶壁上靠左位置固定设置有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容纳腔外顶壁上靠右位置固定设置有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二驱动电机底部端面动力配合连接有驱动转轴,所述驱动转轴向下延伸伸进所述第一容纳腔中,所述驱动转轴底部端面固定连接有驱动齿转轮,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底部端面动力配合连接有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向下延伸依次经过所述第一容纳腔、所述第二容纳腔和所述第三容纳腔,所述第一转动轴位于所述第一容纳腔部段外表面间隙配合连接有从动齿转轮,所述从动齿转轮与所述驱动齿转轮齿合连接,所述从动齿转轮底部端面固定设置有外螺纹转动套筒,所述外螺纹转动套筒伸出所述第一容纳腔并伸进所述第二容纳腔中且所述外螺纹转动套筒与所述第二容纳腔内底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外螺纹转动套筒外表面螺纹配合连接有引导滑块,所述引导滑块与所述第二容纳腔左右两侧内壁上下滑动配合连接,所述引导滑块右侧前后中心位置处上下贯通设置有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二转动轴与所述引导滑块内壁面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二转动轴向下延伸穿出所述第二容纳腔并伸进所述第三容纳腔中,所述第二转动轴底部末端固定设置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底部固定设置有第二钻孔头,所述第二钻孔头向下延伸穿出所述主体底部端面,所述第一转动轴底部端面固定设置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与所述第二锥齿轮齿合连接,所述第一锥齿轮底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江帆
申请(专利权)人:朱江帆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