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西门子公司专利>正文

电机冷却结构及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604503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04 21: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机冷却结构及一种电机,电机冷却结构包括罩体、第一风机及第二风机。罩体内形成有冷却腔,冷却腔具有第一端和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冷却腔内设有复数冷却管,复数冷却管自所述第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二端,并与外界连通。第一风机安装于所述第一端,并与复数冷却管连通。第二风机安装于所述第二端,并与复数冷却管连通,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为外风路的空气提供动力,以使得外界空气流经所述复数冷却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电机冷却结构及电机采用两个较小的风机取代单个较大的风机,不仅可降低风机产生的噪音,无需另外增加消音装置,节约成本,还有利于电机的选型,使得电机的结构更加紧凑。

Motor cooling structure and motor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motor cooling structure and a motor. The motor cooling structure comprises a cover body, a first fan and a second fan. The cooling cavity is formed with a cooling chamber, the cooling cavity has a first end and the second end opposite to the first end. The cooling chamber is provided with a complex cooling tube, and the complex cooling pipe extends from the first end to the second end, and is connected to the outside. The first fan is installed at the first end and connected with the plurality of cooling pipes. The second fan is installed at the second end a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plural cooling pipe. The first fan and the second fan provide the power for the air of the external air road so that the outside air flows through the complex cooling tube. The motor cooling structure of the utility model and the motor adopt two smaller fan instead of a single larger fan. It can not only reduce the noise produced by the fan, but also have no need to add the silencer, save the cost, and be beneficial to the type selection of the motor, and make the structure of the motor more compa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机冷却结构及电机
本技术涉及电机
,特别涉及电机冷却结构及具有该电机冷却结构的电机。
技术介绍
具有外部安装风机的电机包括冷却罩,冷却罩内部的热量来自电机的内部,为了达到要求的冷却效果,除优化通风结构之外,还需要选择相应功率的外接风机,经由外接风机进入的冷风可对冷却罩进行降温。通常情况下,随着风机功率的增大,风量会相应增加,冷却效果越好,但产生的噪音也会随之增大。然而,对于电机的噪声,有严格的要求,为了达到更好的噪声水平以及满足相应的空间限制,无法无限增加风机的功率。目前现有的电机的冷却结构大多是在冷却罩的前端或后端安装风机,为了降低噪音,大多在风机外部设计隔音箱或采用其他隔音材料进行包裹,这样会增加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机冷却结构及一种电机,采用两个较小的风机取代单个较大的风机,不仅可降低风机产生的噪音,无需另外增加消音装置,节约成本,还有利于电机的选型,使得电机的结构更加紧凑。本技术提出一种电机冷却结构,所述电机冷却结构包括罩体、第一风机及第二风机。所述罩体内形成有冷却腔,所述冷却腔具有第一端和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所述冷却腔内设有复数冷却管,所述复数冷却管自所述第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二端,并与外界连通。所述第一风机安装于所述第一端,并与所述复数冷却管连通。所述第二风机安装于所述第二端,并与所述复数冷却管连通,所述第一风机和所述第二风机为外风路的空气提供动力,以使得外界空气流经所述复数冷却管。在电机冷却结构的一种示意性实施例中,所述罩体还包括第一隔音罩和第二隔音罩,所述第一隔音罩位于所述第一端,且所述第一风机配置于所述第一隔音罩内。所述第二隔音罩位于所述第二端,且所述第二风机配置于所述第二隔音罩内,所述第一隔音罩和所述第二隔音罩均与外界连通。本技术还提出一种电机,所述电机包括上述任意一种电机冷却结构。在电机的一种示意性实施例中,所述电机还包括电机本体,所述电机冷却结构配置于所述电机本体上,且所述电机冷却结构的所述冷却腔与所述电机本体的内部连通。在电机的一种示意性实施例中,所述电机本体包括机壳,所述罩体配置于所述机壳上,所述罩体朝向所述机壳的表面上开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进气口和所述出气口与所述机壳的内部连通。在电机的一种示意性实施例中,所述罩体的所述冷却腔位于所述机壳的正上方。在电机的一种示意性实施例中,所述电机本体还包括转轴、转子及定子,所述转子固定套设于所述转轴上。所述定子与所述机壳固定,并位于所述定子的内侧。在本技术的电机冷却结构及电机中,电机冷却结构包括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相对于现有技术,采用两个较小的风机取代单个较大的风机,不仅可降低风机产生的噪音,无需另外增加消音装置,节约成本,还有利于电机的选型,使得电机的结构更加紧凑。此外,本技术的电机冷却结构可突破成本、电机结构和噪声标准的限制,使得电机实现高效静音,以适用更多场合。附图说明下面将通过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更清楚本技术的上述及其它特征和优点,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电机的示意图。在上述附图中,所采用的附图标记如下:100电机10电机冷却结构11罩体111冷却腔112第一端113第二端114冷却管115第一隔音罩116第二隔音罩117进气口118出气口20电机本体21机壳22转轴23转子24定子D1、D2、D3、D4、D5气流方向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以下举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电机的示意图,请参见图1,本实施例的电机100包括电机冷却结构10,电机冷却结构10包括罩体11、第一风机12及第二风机13。罩体11内形成有冷却腔111,冷却腔111具有第一端112和与第一端112相对的第二端113。冷却腔111内设有复数冷却管114,复数冷却管114自第一端112延伸至第二端113,并与外界连通。第一风机12安装于第一端112,并与复数冷却管114连通。第二风机13安装于第二端113,并与复数冷却管114连通。第一风机12和第二风机13为外风路的空气提供动力,以使得外界空气流经复数冷却管114。更具体地,罩体11还包括第一隔音罩115和第二隔音罩116,第一隔音罩115位于第一端112,且第一风机12配置于第一隔音罩115内。第二隔音罩116位于第二端113,且第二风机13配置于第二隔音罩116内,第一隔音罩115和第二隔音罩116均与外界连通。第一隔音罩115的外侧板和第二隔音罩116的外侧板上均开设有网孔,以使得外界空气可进入第一隔音罩115和第二隔音罩116。电机100还包括电机本体20,电机冷却结构10配置于电机本体20上,且电机冷却结构10的冷却腔111与电机本体20的内部连通。电机本体20包括机壳21、转轴22、转子23及定子24,罩体11配置于机壳21上,罩体11朝向机壳21的表面上开设有进气口117和出气口118,进气口117和出气口118与机壳21的内部连通。罩体11的冷却腔111位于机壳21的正上方。转子23固定套设于转轴22上。定子24与机壳21固定,转子23位于定子24的内侧。工作时,对于外风路,电机冷却结构10的第一风机12和第二风机13均处于启动状态,第二风机13将外界空气吸入冷却管114内,空气进入冷却管114后沿着方向D1流动,第一风机12对冷却管114内的空气产生推力,使得所述空气流出冷却管114,并经过第一隔音罩115的网孔流出罩体11。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风机12产生推力,第二风机13产生拉力,从而使得外风路的空气可以顺着冷却管114沿着方向D1流动。对于内风路,电机100的机壳21内的热空气从进气口117进入电机冷却结构10的冷却腔111,与冷却管114热交换温度降低后,再经由出气口118流出冷却腔111而进入机壳21,温度降低的空气对机壳21内的转子23和定子24进行冷却,空气变热后,再次流入冷却腔111进行热交换,如此循环。为了给内风路循环提供动力,机壳21内还设有内风扇(图未标)。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进气口117设于罩体11的朝向机壳21的表面的中间部位,而所述表面的两端分别开设有出气口118。请再次参见图1,内风路具有两个循环,第一个循环是,冷却腔111内被冷却管114冷却的冷空气沿着方向D2从一端的出气口118流出进入机壳21,对机壳21内的转子23和定子24冷却后变成热空气,所述热空气从进气口117沿着方向D3流入冷却腔111,接着与冷却管114热交换,并沿着方向D2再次流入机壳21,如此循环。第二个循环是,冷却腔111内被冷却管114冷却的冷空气沿着方向D4从另一端的出气口118流出进入机壳21,对机壳21内的转子23和定子24冷却后变成热空气,所述热空气从进气口117沿着方向D5流入冷却腔111,接着与冷却管114热交换,并沿着方向D4再次流入机壳21,如此循环。需要说明的是,图1仅以内风路具有两个循环作说明,但本技术不以为限,例如,在其他实施例中,内风路也可仅具有一个循环,依实际需求而定。在实施例中,罩体11的两端均设有风机,相对于现有技术中仅一端设有风机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电机冷却结构及电机

【技术保护点】
1.电机冷却结构(10),其特征在于,包括:罩体(11),所述罩体(11)内形成有冷却腔(111),所述冷却腔(111)具有第一端(112)和与所述第一端(112)相对的第二端(113),所述冷却腔(111)内设有复数冷却管(114),所述复数冷却管(114)自所述第一端(112)延伸至所述第二端(113),并与外界连通;第一风机(12),安装于所述第一端(112),并与所述复数冷却管(114)连通;以及第二风机(13),安装于所述第二端(113),并与所述复数冷却管(114)连通,所述第一风机(12)和所述第二风机(13)为外风路的空气提供动力,以使得外界空气流经所述复数冷却管(114)。

【技术特征摘要】
1.电机冷却结构(10),其特征在于,包括:罩体(11),所述罩体(11)内形成有冷却腔(111),所述冷却腔(111)具有第一端(112)和与所述第一端(112)相对的第二端(113),所述冷却腔(111)内设有复数冷却管(114),所述复数冷却管(114)自所述第一端(112)延伸至所述第二端(113),并与外界连通;第一风机(12),安装于所述第一端(112),并与所述复数冷却管(114)连通;以及第二风机(13),安装于所述第二端(113),并与所述复数冷却管(114)连通,所述第一风机(12)和所述第二风机(13)为外风路的空气提供动力,以使得外界空气流经所述复数冷却管(114)。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冷却结构(10),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11)还包括:第一隔音罩(115),位于所述第一端(112),且所述第一风机(12)配置于所述第一隔音罩(115)内;以及第二隔音罩(116),位于所述第二端(113),且所述第二风机(13)配置于所述第二隔音罩(116)内,所述第一隔音罩(115)和所述第二隔音罩(116)均与外界连通。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良
申请(专利权)人:西门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