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球的充电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60404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04 21: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智能球的充电结构。充电结构包括球体、传感器以及充电器。传感器位于球体内,且连接球体的内壁面。充电器配置用以穿过球体而与位于球体内的传感器相接触,其中充电器电性耦接传感器以输出电能至传感器。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智能球的充电结构可用以提高对传感器充电的便利性。

Charging structure of smart ball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charging structure of an intelligent ball. The charging structure includes sphere, sensor and charger. The sensor is located inside the sphere and connects the inner surface of the sphere. The charger is configured to pass through the sphere and contact the sensor located in the sphere, where the charger is electrically coupled to the sensor to output electrical energy to the sensor. Therefore, the charging structure of the intelligent ball of the utility model can be used to improve the convenience of charging the sens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球的充电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充电结构,尤其涉及一种智能球的充电结构。
技术介绍
在现有球类运动中,为辅助判决或取得实时赛况,已有在球体内装设传感器以感测球体的运动状态的技术被提出,传感器可将球体的运动状态以数字信号的方式发出,再通过外部的信号接收器接收前述数字信号并进行判决。然而,装设于球体内的传感器不易充电,如何提高对装设于球体内的传感器充电的便利性,便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智能球的充电结构,具有极佳的充电便利性。本技术的智能球的充电结构,包括球体、传感器以及充电器。传感器位于球体内,且连接球体的内壁面。充电器配置用以穿过球体而与位于球体内的传感器相接触,其中充电器电性耦接传感器以输出电能至传感器。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球体包括内胎层、缠纱层及外胎层。内胎层具有内壁面。缠纱层连接内胎层,且缠纱层及传感器分别位于内胎层的相对两侧。外胎层连接缠纱层,且外胎层及内胎层分别位于缠纱层的相对两侧。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内胎层具有第一通孔,且缠纱层具有第二通孔,第一通孔及第二通孔相互连通,其中球体还包括软性层,且软性层配置于第一通孔及第二通孔内。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外胎层具有第三通孔,且软性层具有第四通孔,第三通孔与第四通孔相互连通,充电器配置用以穿过第三通孔及第四通孔而与位于球体内的传感器相接触。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传感器对准第四通孔及第一通孔。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传感器包括固定座及感测元件,固定座连接球体的内壁面,且具有容置槽,感测元件配置于容置槽内,且感测元件与球体的内壁面保持有间距。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充电器包括第一充电电极及第二充电电极,且感测元件包括蓄电池的第一接收电极及第二接收电极,当充电器穿过球体而与位于球体内的传感器相接触时,第一充电电极及第二充电电极穿入容置槽而分别电性接触第一接收电极及第二接收电极。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二充电电极配置于第一充电电极的周围,且第二接收电极配置于第一接收电极的周围,感测元件面向球体的内壁面的端部具有凹陷,凹陷配置用以供第一充电电极及第二充电电极穿入其中。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接收电极面向球体的内壁面的端部与球体的内壁面保持第一间距,且第二接收电极面向球体的内壁面的端部与球体的内壁面保持第二间距,且第一间距大于第二间距。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接收电极面向球体的内壁面的端部具有连通凹陷的插槽,且第一充电电极具有对应于插槽配置的插头,当第一充电电极及第二充电电极穿入凹陷内时,第二充电电极电性接触第二接收电极,插头插入插槽而使第一充电电极电性接触第一接收电极。基于上述,本技术的智能球的充电结构可让充电器穿入球体并电性接触位于球体内的传感器,从而对球体内的传感器充电。因此,本技术的智能球的充电结构可用以提高对传感器充电的便利性。为让本技术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A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智能球的充电结构的分解时的局部截面示意图;图1B为图1A的智能球的充电结构的结合时的局部截面示意图;图2A至2E为图1A的智能球的充电结构的制作流程的局部截面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0:智能球的充电结构;110:球体;112:内胎层;114:缠纱层;116:外胎层;118:软性层;120:传感器;122:固定座;124:感测元件;126:蓄电池;1261:第一接收电极;1262:第二接收电极;1263:插槽;130:充电器;132:第一充电电极;1321:插头;134:第二充电电极;C:凹陷;D1:第一间距;D2:第二间距;G:容置槽;H1:第一通孔;H2:第二通孔;H3:第三通孔;H4:第四通孔;S1:内壁面。具体实施方式图1A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智能球的充电结构的分解时的局部截面示意图。图1B为图1A的智能球的充电结构的结合时的局部截面示意图。请参考图1A及图1B,本实施例的智能球的充电结构100包括球体110、传感器120以及充电器130,其中球体110可以是篮球、足球、排球或是其它球类,本技术对此不作限制。传感器120位于球体110内,且连接球体110的内壁面S1。传感器120例如是循线循迹传感器、方位传感器、碰撞传感器、陀螺仪、加速度计或重力传感器,配置用以感测球体110的运动状态,并且,传感器120可于球体110运动过程中将检测到的信号同步发送至外部的信号接收器,使外部的信号接收器依据接收所得的信号分析球体110的飞行距离、受压程度、移动速度或方位等信息。此外,传感器120例如通过黏着、卡合或其它固定方式安装于球体110的内壁面S1上。充电器130例如是针状结构,配置用以穿过球体110而与球体110内的传感器120相接触。在充电器130电性耦接传感器120后,其可输出电能至传感器120,并且,传感器120会将接收所得的电能储存于储能元件中。实务上,储能元件配置用以供给传感器120运作时所需的电能。此外,充电器130例如是有线充电器,并以电缆线电性耦接至外部电源,使外部电源通过电缆线及充电器130将电能传送至传感器120的储能元件中。请参考图1A及图1B,前述的球体110包括内胎层112、缠纱层114、外胎层116及软性层118,其中内胎层112的材质可为橡胶,且具有内壁面S1与相对于内壁面S1的另一壁面。传感器120连接内胎层112的内壁面S1,其中缠纱层114均匀分布于内胎层112上,且贴附在相对于内壁面S1的另一壁面。也就是说,缠纱层114及传感器120分别位于内胎层112的相对两侧。缠纱层114的材质可为尼龙纱,且通过胶水或其它黏着材质而贴附在内胎层112。实务上,缠纱层114可用以确保内胎层112具备韧性与牢固性,进而使球体110不易产生变形。此外,缠纱层114可让球体110的弹跳具有规律,并提升球体110飞行移动时的旋转稳定性。外胎层116连接缠纱层114,其中外胎层116及内胎层112分别位于缠纱层114的相对两侧,且外胎层116的材质可为真皮、合成皮或橡胶。此外,软性层118内埋于内胎层112与缠纱层114,其中软性层118的相对两侧缘分别未超出于内胎层112的内壁面S1及缠纱层114与外胎层116相接的表面,且软性层118的材质可为海绵或其它可弹性变形的材质。进一步而言,内胎层112具有第一通孔H1,且缠纱层具有第二通孔H2。第一通孔H1及第二通孔H2相互连通,其中软性层118埋设于第一通孔H1及第二通孔H2内,且固定于第一通孔H1及第二通孔H2内。外胎层116还具有第三通孔H3,且软性层118还具有第四通孔H4。第三通孔H3与第四通孔H4相互对准且彼此连通。在本实施例中,第三通孔H3的内径可等于第四通孔H4的内径,但小于第一通孔H1的内径与第二通孔H2的内径,其中第一通孔H1的内径可等于第二通孔H2的内径,且软性层118外径可等于第一通孔H1的内径或第二通孔H2的内径。传感器120对准第一通孔H1及第四通孔H4并罩覆第一通孔H1及第四通孔H4,使球体110内部无法经由第一通孔H1、第四通孔H4及第三通孔H3而与外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智能球的充电结构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球的充电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球体;传感器,位于所述球体内,且连接所述球体的内壁面;以及充电器,配置用以穿过所述球体而与位于所述球体内的所述传感器相接触,其中所述充电器电性耦接所述传感器以输出电能至所述传感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球的充电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球体;传感器,位于所述球体内,且连接所述球体的内壁面;以及充电器,配置用以穿过所述球体而与位于所述球体内的所述传感器相接触,其中所述充电器电性耦接所述传感器以输出电能至所述传感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球的充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球体包括内胎层、缠纱层及外胎层,所述内胎层具有所述内壁面,所述缠纱层连接所述内胎层,且所述缠纱层及所述传感器分别位于所述内胎层的相对两侧,所述外胎层连接所述缠纱层,且所述外胎层及所述内胎层分别位于所述缠纱层的相对两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球的充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胎层具有第一通孔,且所述缠纱层具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及所述第二通孔相互连通,其中所述球体还包括软性层,且所述软性层配置于所述第一通孔及所述第二通孔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球的充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胎层具有第三通孔,且所述软性层具有第四通孔,所述第三通孔与所述第四通孔相互连通,所述充电器配置用以穿过所述第三通孔及所述第四通孔而与位于所述球体内的所述传感器相接触。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球的充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对准所述第四通孔及所述第一通孔。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球的充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包括固定座及感测元件,所述固定座连接所述球体的所述内壁面,且具有容置槽,所述感测元件配置于所述容置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信杰
申请(专利权)人:仁宝电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