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冲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536803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28 02: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冲压模具,定位杆(39)下端套设有压缩弹簧(391),压缩弹簧(391)上端连接T型支撑板(392),T型支撑板(392)的垂直部开有通孔,定位杆(39)穿过该通孔,T型支撑板(392)的水平部用于支撑冲压件;定位杆(39)上端沿轴方向开设有柱状的放置槽(394),放置槽(394)上端或下端连接一连接轴(395),连接轴(395)两端固定在放置槽(394)的槽壁上,弹性档杆(393)与连接轴(395)连接,弹性档杆(393)为可转动的,并且与定位杆(39)之间的夹角在0‑90°变化。本发明专利技术冲压件压紧限位机构包含了卸料的功能,节省了模具内部的布置空间,提高了冲压效率。

A stamping die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stamping die, the lower end sleeve of the positioning rod (39) is provided with a compression spring (391), the upper end of the compression spring (391) is connected with the T support plate (392), the vertical part of the T support plate (392) has a through hole, the positioning rod (39) passes through the hole, and the horizontal part of the T support plate (392) is used to support the stamping parts. The upper end of the rod (39) is provided with a column shaped placement slot (394) in the direction of the shaft, the upper end or the lower end of the placement slot (394) is connected with a connecting shaft (395), the connecting shaft (395) is fixed on the slot wall of the slot (394), the elastic rod (393) is connected to the connecting shaft (395), and the elastic rod (393) is rotatable, and is fixed and fixed. The angle between the position bar (39) varies from 0 to 90 degrees. The pressing clamping mechanism of the stamping part of the invention contains the function of discharging, saves the layout space of the mold, and improves the stamping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冲压模具
本专利技术申请为申请日2014年09月24日,申请号为:201410492670.X,名称为“一种冲压模具的控制方法”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本专利技术涉及冲压模具,尤其是一种冲压模具的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现有市场上还不存在对冲压件的压紧、限位以及卸料三项功能合一实现的工具。因而,部件设置过多会导致模具内的空间浪费,降低了冲压效率。中国专利:汽车安全带挂具连续冲压模具的翻边模,申请公布号CN102012663A,公开了一种冲压模具上的翻边模,该翻边模可以起到下模压块不会挡着折边,方便脱模。但是,该汽车安全带挂具连续冲压模具的翻边模由于同时采用了水平冲压和垂直冲压两种压力,为了保证冲压件的冲压质量,必须对冲压件在下模上同时进行定位和压紧,否则容易出现精度偏差。此外,中国专利:一种解决冲压件侧面回弹的侧整形机构,申请公布号:CN102699148A,公开了一种侧整形机构,该侧整形机构中的斜楔结构是设置在冲压模具的内部,但是冲压模具内部空间有限而无法设置斜楔结构,因而造成模具制造的困难以及零件加工工艺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冲压模具的控制方法,其解决的技术问题是:(1)现有市场上还不存在对冲压件的压紧、限位以及卸料三项功能合一实现的工具。(2)现有侧整形机构中的斜楔结构是设置在冲压模具的内部,但是冲压模具内部空间有限而无法设置斜楔结构,因而造成模具制造的困难以及零件加工工艺复杂。(3)现有冲压模具的翻边模结构由于同时采用了水平冲压和垂直冲压两种压力,没有对冲压件在下模上同时进行定位和压紧,容易出现精度偏差。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以下方案:一种冲压模具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冲压件B经过前面的冲压后具有直边B1,冲压件B置于上模1和下模2之间并通过冲压件压紧限位机构进行压紧和限位,此时将冲压件压紧限位机构的弹性档杆393收起,使得其与定位杆39之间的夹角为0°,避免其阻挡冲压件B放置到T型支撑板392上,将冲压件B通过其上定位孔套在定位杆39上并由T型支撑板392支撑;启动气缸33,气缸33推动气缸杆向上运动,气缸推动冲压件压紧杠杆35一端向上移动,冲压件压紧杠杆35另一端向下移动,冲压件压紧杠杆35通过U型通行槽351进行限位并使得冲压件压紧杠杆35的冲压件压紧部最终顶住冲压件B,压缩弹簧391被压缩;步骤2、上模冲头11向下压冲压件B,直边B1顺着折边弧边2a1向下走;同时上模冲头11也压在了上垫板24上的冲压件B,上下模座上的斜楔机构8通过上模向下运动产生的推力,将位于模具外部折边镶块86伸向折边柱2a上的折边弧边2a1,并将冲压件B的直边B1压实成折边B2;步骤3、将上模升起,将弹性档杆393放出,使得其与定位杆39之间的夹角为90°,阻挡冲压件B向上移动行程,避免了冲压件B在冲压件压紧杠杆35与之分离后,压缩弹簧391释放弹力过大会造成冲压件B与其他金属部件的碰撞,造成冲压件B受损;冲压件压紧杠杆35在气缸33作用下与冲压件B分离,由于弹性档杆393的存在,避免了冲压件B顶起的过程中与冲压件压紧杠杆35或其他部件发生碰撞;将弹性档杆393收起,使得其与定位杆39之间的夹角为0°,卸下冲压件B;步骤4、将具有折边弧边2a1的折边柱2a更换为具有翻边弧边2a2的折边柱2a,或者直接使用具有翻边弧边2a2的折边柱2a的第二翻边模;同时将第二连动杆84顶端的折边镶块86替换为翻边镶块87;步骤5:具有折边B2的冲压件B置于上模1和下模2之间并通过冲压件压紧限位机构进行压紧和限位;此时将冲压件压紧限位机构的弹性档杆393收起,使得其与定位杆39之间的夹角为0°,避免其阻挡冲压件B放置到T型支撑板392上,将冲压件B上通过其上定位孔套在定位杆39上并由T型支撑板392支撑;启动气缸33,气缸33推动气缸杆向上运动,气缸推动冲压件压紧杠杆35一端向上移动,冲压件压紧杠杆35另一端向下移动,冲压件压紧杠杆35通过U型通行槽351进行限位并使得冲压件压紧杠杆35的冲压件压紧部最终顶住冲压件B,压缩弹簧391被压缩;步骤6、上模冲头11向下压冲压件B,折边B2顺着翻边弧边2a2向下走;同时上模冲头11也压在了上垫板24上的冲压件B,上下模座上的斜楔机构8通过上模向下运动产生的推力,将位于模具外部翻边镶块87伸向折边柱2a上的翻边弧边2a2,并将冲压件B的折边B2压实成翻边A1;步骤7、当冲压完成后,上模1升起,氮气弹簧29和弹簧28将下夹板23和上垫板24顶起,此时折边B2可以从下模2中顺利脱出,斜楔机构8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回复到原始状态;步骤8,将弹性档杆393放出,使得其与定位杆39之间的夹角为90°,阻挡冲压件B向上移动行程,避免了冲压件B在冲压件压紧杠杆35与之分离后,压缩弹簧391释放弹力过大会造成冲压件B与其他金属部件的碰撞,造成冲压件B受损;冲压件压紧杠杆35在气缸33作用下与冲压件B分离,由于弹性档杆393的存在,避免了冲压件B顶起的过程中与冲压件压紧杠杆35或其他部件发生碰撞;步骤9、将弹性档杆393收起,使得其与定位杆39之间的夹角为0°,卸下具有翻边A1的冲压件B。一种模具冲压件压紧限位机构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弹性档杆(393)收起,使得其与定位杆(39)之间的夹角为0°,避免其阻挡冲压件B放置到T型支撑板392上;步骤2、将冲压件B上通过其上定位孔套在定位杆(39)上并由T型支撑板(392)支撑;步骤3、启动气缸(33),气缸(33)推动气缸杆向上运动,气缸推动冲压件压紧杠杆(35)一端向上移动,冲压件压紧杠杆(35)另一端向下移动,冲压件压紧杠杆(35)通过U型通行槽(351)进行限位并使得冲压件压紧杠杆(35)的冲压件压紧部最终顶住冲压件B,压缩弹簧(391)被压缩;步骤4、上模下行完成冲压过程并回程;步骤5、将弹性档杆(393)放出,使得其与定位杆(39)之间的夹角为90°,阻挡冲压件B向上移动行程,避免了冲压件B在冲压件压紧杠杆(35)与之分离后,压缩弹簧(391)释放弹力过大会造成冲压件B与其他金属部件的碰撞,造成冲压件B受损;步骤6、冲压件压紧杠杆(35)在气缸(33)作用下与冲压件B分离,由于弹性档杆(393)的存在,避免了冲压件B顶起的过程中与冲压件压紧杠杆(35)或其他部件发生碰撞;步骤7、将弹性档杆(393)收起,使得其与定位杆(39)之间的夹角为0°,卸下冲压件B。一种模具冲压件压紧限位机构,包括气缸(33)、冲压件压紧杠杆(35)、定位杆(39)以及杠杆支架(37),气缸(33)一端通过气缸固定端(32)固定在下模座(21)侧壁上,气缸(33)另一端通过气缸连接螺杆(34)与冲压件压紧杠杆(35)的一端连接,冲压件压紧杠杆(35)通过支点螺栓(36)与杠杆支架(37)连接,杠杆支架(37)固定在下模座(31)顶面,冲压件压紧杠杆(35)的另一端为冲压件压紧部并开有U型通行槽(351),定位杆(39)一端固定在下模座(21)顶面上,定位杆(39)另一端插入所述U型通行槽(351)中,定位杆(39)穿过冲压件B上的定位孔。冲压件压紧杠杆(35)另一端的冲压件B压紧部外部包覆有弹性保护件(38),其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冲压模具,包括冲压件压紧限位机构和斜楔机构(8),所述冲压件压紧限位机构包括气缸(33)、冲压件压紧杠杆(35)、定位杆(39)以及杠杆支架(37),气缸(33)一端通过气缸固定端(32)固定在下模座(21)侧壁上,气缸(33)另一端通过气缸连接螺杆(34)与冲压件压紧杠杆(35)的一端连接,冲压件压紧杠杆(35)通过支点螺栓(36)与杠杆支架(37)连接,杠杆支架(37)固定在下模座(31)顶面,冲压件压紧杠杆(35)的另一端为冲压件压紧部并开有U型通行槽(351),定位杆(39)一端固定在下模座(21)顶面上,定位杆(39)另一端插入所述U型通行槽(351)中,定位杆(39)穿过冲压件B上的定位孔;冲压件压紧杠杆(35)另一端的冲压件B压紧部外部包覆有弹性保护件(38),定位杆(39)下端套设有压缩弹簧(391),压缩弹簧(391)上端连接T型支撑板(392),T型支撑板(392)的垂直部开有通孔,定位杆(39)穿过该通孔,T型支撑板(392)的水平部用于支撑冲压件;定位杆(39)上端沿轴方向开设有柱状的放置槽(394),放置槽(394)上端或下端连接一连接轴(395),连接轴(395)两端固定在放置槽(394)的槽壁上,弹性档杆(393)与连接轴(395)连接,弹性档杆(393)为可转动的,并且与定位杆(39)之间的夹角在0‑90°变化;T型支撑板(392)的垂直部外表面设有螺纹,压缩弹簧(391)上部内表面也设有螺纹,T型支撑板(392)与压缩弹簧(391)通过螺接固定;弹性档杆(393)一端固定一轴承,该轴承的内圈与连接轴(395)固定连接;所述斜楔机构(8)包括驱动斜楔(81)、受动斜楔(82)、第一连动杆(83)、第二连动杆(84)以及第三连动杆(85),第一连动杆(83)为L型结构,受动斜楔(82)通过第一连接轴(832)与第一连动杆(83)中间部位连接,第一连动杆(83)一端设有驱动部(831),第一连动杆(83)另一端通过第三连接轴(842)与第二连动杆(84)上端连接,第二连动杆(84)下端通过第二连接轴(841)与第三连动杆(85)一端连接,第三连动杆(85)另一端通过第四连接轴(828)与受动斜楔(82)连接;驱动斜楔(81)通过连接板(811)固定在上模座上;驱动斜楔(81)下方一侧设有驱动斜面(813),驱动斜楔(81)下方另一侧设有连动杆驱动块(814),连动杆驱动块(814)在上模做下降运动时作用驱动部(831)使得第一连动杆(83)绕着第一连接轴(832)转动,驱动斜楔(81)侧壁上还设有限位块(812);受动斜楔(82)设置在下模座上,受动斜楔(82)底部固定连接有滑块(824),在下模座上的固定座(822)上对应设有滑槽(825),滑块(824)在滑槽(825)中水平移动;受动斜楔(82)开有凹槽,该凹槽中设有与驱动斜楔(81)的驱动斜面(813)匹配受动斜面(821);受动斜楔(82)与固定座(822)上的弹簧固定架(827)之间连接有第一复位弹簧(8271),受动斜楔(82)与第一连动杆(83)之间连接有第二复位弹簧(833);第二连动杆(84)为立杆,其顶端设有折边镶块(86)或翻边镶块(87);冲压件B经过前面的冲压后具有直边B1,冲压件B置于上模1和下模2之间并通过冲压件压紧限位机构进行压紧和限位,此时将冲压件压紧限位机构的弹性档杆393收起,使得其与定位杆39之间的夹角为0°,避免其阻挡冲压件B放置到T型支撑板392上,将冲压件B通过其上定位孔套在定位杆39上并由T型支撑板392支撑;启动气缸33,气缸33推动气缸杆向上运动,气缸推动冲压件压紧杠杆35一端向上移动,冲压件压紧杠杆35另一端向下移动,冲压件压紧杠杆35通过U型通行槽351进行限位并使得冲压件压紧杠杆35的冲压件压紧部最终顶住冲压件B,压缩弹簧391被压缩;上模冲头11向下压冲压件B,直边B1顺着折边弧边2a1向下走;同时上模冲头11也压在了上垫板24上的冲压件B,上下模座上的斜楔机构8通过上模向下运动对其受动斜楔82产生的推力,将位于模具外部折边镶块86伸向折边柱2a上的折边弧边2a1,并将冲压件B的直边B1压实成折边B2;将上模升起,将弹性档杆393放出,使得其与定位杆39之间的夹角为90°,阻挡冲压件B向上移动行程,避免了冲压件B在冲压件压紧杠杆35与之分离后,压缩弹簧391释放弹力过大会造成冲压件B与其他金属部件的碰撞,造成冲压件B受损;冲压件压紧杠杆35在气缸33作用下与冲压件B分离,由于弹性档杆393的存在,避免了冲压件B顶起的过程中与冲压件压紧杠杆35或其他部件发生碰撞;将弹性档杆393收起,使得其与定位杆39之间的夹角为0°,卸下冲压件B;将具有折边弧边2a1的折边柱2a更换为具有翻边弧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冲压模具,包括冲压件压紧限位机构和斜楔机构(8),所述冲压件压紧限位机构包括气缸(33)、冲压件压紧杠杆(35)、定位杆(39)以及杠杆支架(37),气缸(33)一端通过气缸固定端(32)固定在下模座(21)侧壁上,气缸(33)另一端通过气缸连接螺杆(34)与冲压件压紧杠杆(35)的一端连接,冲压件压紧杠杆(35)通过支点螺栓(36)与杠杆支架(37)连接,杠杆支架(37)固定在下模座(31)顶面,冲压件压紧杠杆(35)的另一端为冲压件压紧部并开有U型通行槽(351),定位杆(39)一端固定在下模座(21)顶面上,定位杆(39)另一端插入所述U型通行槽(351)中,定位杆(39)穿过冲压件B上的定位孔;冲压件压紧杠杆(35)另一端的冲压件B压紧部外部包覆有弹性保护件(38),定位杆(39)下端套设有压缩弹簧(391),压缩弹簧(391)上端连接T型支撑板(392),T型支撑板(392)的垂直部开有通孔,定位杆(39)穿过该通孔,T型支撑板(392)的水平部用于支撑冲压件;定位杆(39)上端沿轴方向开设有柱状的放置槽(394),放置槽(394)上端或下端连接一连接轴(395),连接轴(395)两端固定在放置槽(394)的槽壁上,弹性档杆(393)与连接轴(395)连接,弹性档杆(393)为可转动的,并且与定位杆(39)之间的夹角在0-90°变化;T型支撑板(392)的垂直部外表面设有螺纹,压缩弹簧(391)上部内表面也设有螺纹,T型支撑板(392)与压缩弹簧(391)通过螺接固定;弹性档杆(393)一端固定一轴承,该轴承的内圈与连接轴(395)固定连接;所述斜楔机构(8)包括驱动斜楔(81)、受动斜楔(82)、第一连动杆(83)、第二连动杆(84)以及第三连动杆(85),第一连动杆(83)为L型结构,受动斜楔(82)通过第一连接轴(832)与第一连动杆(83)中间部位连接,第一连动杆(83)一端设有驱动部(831),第一连动杆(83)另一端通过第三连接轴(842)与第二连动杆(84)上端连接,第二连动杆(84)下端通过第二连接轴(841)与第三连动杆(85)一端连接,第三连动杆(85)另一端通过第四连接轴(828)与受动斜楔(82)连接;驱动斜楔(81)通过连接板(811)固定在上模座上;驱动斜楔(81)下方一侧设有驱动斜面(813),驱动斜楔(81)下方另一侧设有连动杆驱动块(814),连动杆驱动块(814)在上模做下降运动时作用驱动部(831)使得第一连动杆(83)绕着第一连接轴(832)转动,驱动斜楔(81)侧壁上还设有限位块(812);受动斜楔(82)设置在下模座上,受动斜楔(82)底部固定连接有滑块(824),在下模座上的固定座(822)上对应设有滑槽(825),滑块(824)在滑槽(825)中水平移动;受动斜楔(82)开有凹槽,该凹槽中设有与驱动斜楔(81)的驱动斜面(813)匹配受动斜面(821);受动斜楔(82)与固定座(822)上的弹簧固定架(827)之间连接有第一复位弹簧(8271),受动斜楔(82)与第一连动杆(83)之间连接有第二复位弹簧(833);第二连动杆(84)为立杆,其顶端设有折边镶块(86)或翻边镶块(87);冲压件B经过前面的冲压后具有直边B1,冲压件B置于上模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娟姚和中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甬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