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理筋正骨手法治疗棍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360373 阅读:2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04 15: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理筋正骨手法治疗棍,包括棍体和头端;所述头端设置在棍体的两端;所述头端包括推刮部和呈半球型或大致呈半球型的手法着力面,所述手法着力面与所述推刮部连成一体;所述推刮部包括向手法着力面内凹的凹面和用于推刮的手法着力边,所述凹面与所述手法着力面相交形成所述的手法着力边。使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新型理筋正骨手法治疗棍,有效保护手法操作者的手关节和腕关节,并且在操作时治疗棍力量集中能直达病所。

A new type of rib Orthopedic manipulation stick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new type of rib Orthopedic manipulation stick, including the stick body and the head end; the head end is arranged at both ends of the rod body; the head end comprises a pushing and scraping part and a hemispherical or roughly hemispherical manipulative surface, and the manipulative surface is connected with the pushing and scraping part; the pushing and scraping section includes a directional manipulation. The concave surface of the concave surface is used for pushing and scraping, and the concave surface is intersected with the manipulative force surface to form the manipulative edge. The utility model uses a new type of rib bone manipulation to treat the stick, effectively protecting the hand and wrist joints of the operator, and is able to reach the disease by the concentration of the strength of the stic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理筋正骨手法治疗棍
本技术属于医疗设备领域,涉及一种新型理筋正骨手法治疗棍。
技术介绍
脊柱和四肢关节的力学稳定由内源性稳定和外源性稳定两部分组成,内源性稳定即椎体、椎间盘和韧带之间的力学关系,外源性稳定即颈肩腰背部肌肉群与筋膜之间的关系。传统中医治疗脊柱和四肢关节等相关疾病时,主要以理筋手法和正骨手法为主,使用推、拿、捏、揉和滚等理筋手法缓解由于长期的不当姿势导致的脊柱、四肢关节周围肌肉群的僵硬及筋膜的水肿,从而改变外部力学环境的平衡;使用正骨手法对因外源性稳定改变后所致的脊柱、四肢关节内部力学结构的失衡,进行对内部结构,如小关节、韧带、间盘及椎体间的力学稳定性的重建。但使用传统的手法进行治疗时,主要依靠操作者的手关节和腕关节对筋骨发力进行治疗,操作者长期使用手关节和腕关节很容易使得手、腕关节造成损伤,因而操作者要避免频繁地长时间操作,也导致了治疗效率低。同时,在进行某些手法操作时,只使用手关节和腕关节力进行发力,也存在力量不集中而难以直达病所的问题;并且使用手、腕关节进行治疗常常需要将脊柱运动节段置于过大的活动范围,也导致临床应用时安全性较低,并不利于基层及社区的推广。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理筋正骨手法治疗棍,有效保护手法操作者的手关节和腕关节,并且在操作时治疗棍力量集中、能直达病所。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按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本技术所述一种新型理筋正骨手法治疗棍,包括棍体和头端;所述头端设置在棍体的两端;所述头端包括推刮部和呈半球型或大致呈半球型的手法着力面,所述手法着力面与所述推刮部连成一体;所述推刮部包括向手法着力面内凹的凹面和用于推刮的手法着力边,所述凹面与所述手法着力面相交形成所述的手法着力边。进一步地,所述头端包括大头端和小头端,二者分别设于所述棍体的两侧;所述大头端与所述小头端形状一样但大小不同。进一步地,所述头端与所述棍体可拆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头端与所述棍体通过螺栓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大头端的手法着力面是直径在25mm-35mm之间的半球面。进一步地,所述小头端的手法着力面是直径在10mm-15mm之间的半球面。进一步地,所述棍体的形状为圆台状。进一步地,所述棍体的长度在45mm-55mm之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新型理筋正骨手法治疗棍,手法治疗棍头端的手法着力面实现了理筋正骨手法中的按压法、揉法,手法治疗棍头端的手法着力边实现了理筋正骨手法中的推法和压法,手法治疗棍的棍体实现了理筋正骨手法中的滚法。在操作过程中仅使用治疗棍发力,有效避免了操作者手关节和腕关节损伤的问题;而且使用治疗棍发力,也使操作时能力量集中、直达病所,更有利于基层及社区的推广。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治疗棍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大头端示意图;图中:1-大头端;2-小头端;3-手法着力面;4-手法着力边;5-棍体;6-凹面;7-推刮部;8-连接螺栓;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新型理筋正骨手法治疗棍,包括头端和棍体5,头端包括手法着力面3、推刮部7和连接螺栓8,推刮部7包括手法着力边4和凹面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头端设置在棍体5的两端,头端的一侧是手法着力面3,手法着力面3的形状呈半球型或大致呈半球型,利用这个向外凸起的手法着力面3可以有效替代手、腕关节实施理筋正骨手法;头端的另一侧是推刮部7,推刮部7中有一个向手法着力面内凹形成的凹面6,推刮部7的凹面6与手法着力面3相交,形成一条手法着力边4。治疗棍的手法着力面3可以实现理筋正骨手法中的按压法和揉法,手法着力边4可以实现理筋正骨手法中的推法和刮法,使用理筋正骨手法治疗棍替代手关节和腕关节进行治疗,不但可以避免操作者长时间使用手关节和腕关节导致损伤的情况,而且在操作时还能省时省力,有效地提高手法效率。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设置在棍体5两端的头端分别为大头端1和小头端2,大头端1和小头端2的形状一样,但大头端1的体积比小头端2的大。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本实施例中的大头端1的手法着力面为直径在25mm-35mm之间的半球面,小头端2的手法着力面为直径在10mm-15mm之间的半球面。采用两个形状一样而大小不同的头端,可以根据患者的肌肉及筋膜粘连情况、硬结的大小和进行治疗的手法来选择大头端1或小头端2,当使用小头端2进行治疗时,治疗的病患面积小,使得治疗更具有针对性,也相应提高了治疗的安全性;当使用大头端1进行治疗时,治疗的病患面积大,有利于提高治疗的效率。在本实施例中,棍体5的形状是圆台状,但圆柱等其他形状的棍体5显然也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本实施例中的棍体5的长度在45mm-55mm之间。棍体5不但可以实现连接两端端头,而且可以实施理筋正骨手法中的滚法,替代手关节和腕关节进行治疗,有效避免操作者长时间使用手关节和腕关节导致损伤的情况,而且使用棍体5实施滚法操作时治疗的病患面积大,也有效提高了治疗的效率。在本实施例中,头端与棍体5采用可拆卸的连接,并且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头端与棍体5使用连接螺栓8进行连接。头端与棍体5采用这种可拆卸的螺栓连接,方便在治疗后对治疗棍各部件进行清洁,也使得在头端损坏后只需对头端进行更换而不需要整根治疗棍更换,有效减少了不必要的浪费。而且采用螺栓连接相对于使用传统的木销或木榫连接,连接更为稳固可靠,有效地保障了治疗的安全性。本实施例所述一种新型理筋正骨手法治疗棍的其它结构参见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故凡是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新型理筋正骨手法治疗棍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理筋正骨手法治疗棍,其特征在于:包括棍体和头端;所述头端设置在棍体的两端;所述头端包括推刮部和呈半球型或大致呈半球型的手法着力面,所述手法着力面与所述推刮部连成一体;所述推刮部包括向手法着力面内凹的凹面和用于推刮的手法着力边,所述凹面与所述手法着力面相交形成所述的手法着力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理筋正骨手法治疗棍,其特征在于:包括棍体和头端;所述头端设置在棍体的两端;所述头端包括推刮部和呈半球型或大致呈半球型的手法着力面,所述手法着力面与所述推刮部连成一体;所述推刮部包括向手法着力面内凹的凹面和用于推刮的手法着力边,所述凹面与所述手法着力面相交形成所述的手法着力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型理筋正骨手法治疗棍,其特征在于:所述头端包括大头端和小头端,二者分别设于所述棍体的两侧;所述大头端与所述小头端形状一样但大小不同。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新型理筋正骨手法治疗棍,其特征在于:所述头端与所述棍体可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晓兵沈耿杨任辉徐继禧梁德黄学成唐晶晶叶林强余伟波张志达招文华黄锦菁余翔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