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叠合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107253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3 05: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混凝土叠合板,包括混凝土底板、预应力钢筋、架立钢筋和纵向水平钢筋,预应力钢筋设于混凝土底板内,架立钢筋设于混凝土底板上,纵向水平钢筋间隔分布设于架立钢筋上,其自身重量较小,生产制作效率更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凝土叠合板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混凝土叠合板。
技术介绍
相关技术中,混凝土叠合板一般包括混凝土底板和设于混凝土底板上的混凝土肋,但是这种结构的混凝土叠合板自身重量较大,板内管线的布置更为复杂、麻烦。更重要的是,这种结构的混凝土叠合板生产制作效率降低,人工成本高、工期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上述
技术介绍
的不足,提供一种混凝土叠合板,其自身重量较小,生产制作效率更高。上述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混凝土叠合板,包括混凝土底板、预应力钢筋、架立钢筋和纵向水平钢筋,预应力钢筋设于混凝土底板内,架立钢筋设于混凝土底板上,纵向水平钢筋间隔分布设于架立钢筋上。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采用负弯矩钢筋施工方法对纵向水平钢筋伸出于混凝土底板的部分进行处理。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架立钢筋为一个或多个。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纵向水平钢筋为一个或多个。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至少具有如下效果:1、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混凝土叠合板,用纵向水平钢筋代替原有混凝土肋,以此可提高生产制作效率,减轻混凝土叠合板自身的重量。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中混凝土叠合板的立体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的,本实施例是一种混凝土叠合板,包括混凝土底板1、预应力钢筋2、架立钢筋3和纵向水平钢筋4,多条预应力钢筋2沿横向间隔分布设于混凝土底板1内且每一预应力钢筋2沿纵向延伸,多个架立钢筋3沿纵向间隔分布且每一架立钢筋3垂直设于混凝土底板1上,多条纵向水平钢筋4沿横向间隔分布设于架立钢筋3上。浇筑现浇混凝土形成混凝土叠合板之前,由混凝土底板1内的多条预应力钢筋2与多条纵向水平钢筋4共同为混凝土底板1提供安装施工时的刚度。纵向水平钢筋4,不仅起到施工阶段提供混凝土叠合板自身刚度的作用,在浇筑完成叠合板后,直接作为布板方向支座负弯矩钢筋使用,仅需在垂直布板方向上布置支座负筋,减少钢筋绑扎工作量。取消混凝土肋,使得混凝土叠合板内管线的布置更为灵活,由于自身重量的减轻,可以制作更宽的底板,实现一个开间用2到3块混凝土叠合板拼装完成。进一步地,每一纵向水平钢筋4沿纵向延伸且与每一架立钢筋3连接在一起。优选地,每一纵向水平钢筋4与每一架立钢筋3是绑扎在一起的。进一步地,每一架立钢筋3包括位于顶部的横向钢筋301和一条或多条垂直连接于横向钢筋301与混凝土底板1之间的竖立钢筋302。进一步地,每一竖立钢筋302与横向钢筋301焊接,或一体折弯而成。进一步地,按照国家现有支座负弯矩钢筋施工方法对纵向水平钢筋4伸出于混凝土底板1的部分进行处理。浇筑现浇混凝土之后,混凝土底板1内预应力钢筋2作为混凝土底板1的受力钢筋,纵向水平钢筋4作为支座负弯矩钢筋。若板顶负筋不满足配筋需求,施工时可直接在架立钢筋3上增设纵向水平钢筋4,以满足配筋需要。本实施例的一种混凝土叠合板,用纵向水平钢筋4代替原有混凝土肋,减轻混凝土叠合板自身的重量,同时刚度也不会降低,减少钢筋绑扎工作量,进一步提高生产制作效率,提升了施工现场安装效率,节省人工成本,缩短工期,同时也提高了混凝土叠合板的整体性。以上所述的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混凝土叠合板

【技术保护点】
一种混凝土叠合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凝土底板、预应力钢筋、架立钢筋和纵向水平钢筋,预应力钢筋设于混凝土底板内,架立钢筋设于混凝土底板上,纵向水平钢筋间隔分布设于架立钢筋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叠合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凝土底板、预应力钢筋、架立钢筋和纵向水平钢筋,预应力钢筋设于混凝土底板内,架立钢筋设于混凝土底板上,纵向水平钢筋间隔分布设于架立钢筋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叠合板,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阳靖戴伟志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航凯建材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