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气轮胎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097610 阅读:1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3 01: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在轮胎周向上延伸的细沟槽形成于胎面的胎肩陆地部、且耐槽底开裂性、耐偏磨损性及抗撕裂性优异的充气轮胎。在轮胎周向上延伸的细沟槽(3)形成于胎面的胎肩陆地部(20)的充气轮胎中,在细沟槽(3)的槽底部形成有使胎面中心侧的沟槽壁凹陷而得到的内侧凹曲面(41)和使胎面端侧的沟槽壁凹陷而得到的外侧凹曲面(42),且细沟槽(3)的槽底部被设置为宽度比细沟槽(3)的开口部宽且带有弧度的形状,沿着细沟槽(3)的深度方向测定的内侧凹曲面(41)的高度(H1)比外侧凹曲面(42)的高度(H2)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充气轮胎
本专利技术涉及在轮胎周向上延伸的细沟槽形成于胎面的胎肩陆地部的充气轮胎。
技术介绍
例如专利文献1、2所公开那样,众所周知在轮胎周向上延伸的细沟槽形成于胎面的胎肩肋(胎肩陆地部之一例)的充气轮胎。胎肩肋通过该细沟槽而被区划为胎面中心侧的主肋和胎面端侧的牺牲肋。像这样构成的轮胎中,能够使磨损集中在牺牲肋,因此,主肋的磨损得到抑制,从而耐偏磨损性得到提高。该细沟槽也称为防御沟槽,主要形成于用于卡车、巴士等的重载荷用充气轮胎。但是,有时即便设置有细沟槽、主肋也会发生局部的偏磨损,因此,存在对耐偏磨损性进行进一步改善的余地。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经调查判明:存在接地压力在主肋的胎面端侧边缘升高的倾向,主肋因此而发生偏磨损。另外,该轮胎中,必须防止牺牲肋被拉扯而破碎的、所谓的撕裂。特别是,如果形变集中在细沟槽的槽底部而发生开裂,则其槽底开裂会向胎面端侧伸展而引起撕裂,因此,抑制槽底开裂的发生、并且提高抗撕裂性是很重要的。专利文献1、2中,分别记载有在轮胎周向上延伸的细沟槽形成于胎面的胎肩肋的充气轮胎。专利文献1中,细沟槽的槽底部形成为:仅使成为胎面中心侧的一侧沟槽壁凹陷。因此,认为曲率半径容易会在将细沟槽的胎面端侧的沟槽壁和槽底连接在一起的部位减小,在提高耐槽底开裂性的方面具有改善的余地。专利文献2的图1、2中,细沟槽的槽底部形成为:仅使成为胎面端侧的一侧沟槽壁凹陷,与上述一样,认为在提高耐槽底开裂性方面具有改善的余地。另外,并不能抑制主肋处的偏磨损。同时,图3中,细沟槽的槽底部形成为:使胎面中心侧和胎面端侧这两侧的沟槽壁凹陷。在这两侧的凹陷形成较大的情况下,牺牲肋的刚性降低而导致抗撕裂性恶化,在两侧的凹陷形成得较小的情况下,无法充分地抑制主肋处的局部偏磨损。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08/111582号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1-260612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实际情况而实施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在轮胎周向上延伸的细沟槽形成于胎面的胎肩陆地部、且耐槽底开裂性、耐偏磨损性及抗撕裂性优异的充气轮胎。本专利技术的充气轮胎的在轮胎周向上延伸的细沟槽形成于胎面的胎肩陆地部,其中,在所述细沟槽的槽底部形成有使胎面中心侧的沟槽壁凹陷而得到的内侧凹曲面和使胎面端侧的沟槽壁凹陷而得到的外侧凹曲面,所述细沟槽的槽底部被设置为宽度比所述细沟槽的开口部宽且带有弧度的形状,沿着所述细沟槽的深度方向测定的所述内侧凹曲面的高度比所述外侧凹曲面的高度大。该轮胎中,如上所述形成有内侧凹曲面和外侧凹曲面的细沟槽的槽底部被设置为宽度比细沟槽的开口部宽且带有弧度的形状。因此,即便在轮胎登上路缘等而使胎肩陆地部接受较大的输入时,形变也很难局部集中在沟槽的槽底部,能够发挥出优异的耐槽底开裂性。并且,通过使内侧凹曲面的高度相对较大,能够充分降低主肋的胎面端侧边缘的接地压力,抑制该主肋处的局部偏磨损,从而,发挥出优异的耐偏磨损性。另外,通过使外侧凹曲面的高度相对较小,能够抑制牺牲肋的刚性降低,发挥出优异的抗撕裂性。优选所述外侧凹曲面的高度为所述内侧凹曲面的高度的0.4~0.8倍。根据该构成,外侧凹曲面不会过大,能够确保牺牲肋的刚性而良好地提高抗撕裂性。优选所述内侧凹曲面的凹陷宽度比所述外侧凹曲面的凹陷宽度大。根据该构成,能够更充分地降低主肋的胎面端侧边缘的接地压力,从而有效地提高耐偏磨损性。此外,能够适当地抑制牺牲肋的刚性降低,从而良好地提高抗撕裂性。优选所述内侧凹曲面中最凹陷的部分位于比所述外侧凹曲面中最凹陷的部分更靠轮胎径向外侧的位置。根据该构成,能够更充分地降低主肋的胎面端侧边缘的接地压力,从而有效地提高耐偏磨损性。在细沟槽的槽底部形成具有上述的高度关系的内侧凹曲面和外侧凹曲面的方面,优选在轮胎子午线截面处,所述内侧凹曲面的曲率半径比所述外侧凹曲面的曲率半径大。附图说明图1是示意性地表示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充气轮胎的胎面之一例的轮胎子午线截面图。图2是表示图1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图。符号说明:3-细沟槽、10-胎面、11-主沟槽、14-主沟槽、20-胎肩陆地部、21-主肋、21E-主肋的胎面端侧边缘、22-牺牲肋、41-内侧凹曲面、42-外侧凹曲面。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示意性地给出本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T的胎面10。图2将图1的被虚线框包围的主要部分放大给出。该充气轮胎T与通常的充气轮胎同样地具有未图示的一对胎圈和从该胎圈向轮胎径向外侧延伸的一对胎侧,胎面10设置成与该胎侧的各轮胎径向外侧端相连接。另外,在一对胎圈之间设置有以环状延伸的胎体,对该胎体进行加强的带束等加强部件埋设于胎面10,但是省略了它们的图示。在胎面10形成有在轮胎周向上延伸的多个主沟槽,本实施方式中,形成有4条主沟槽11~14。胎面10通过该多个主沟槽而被区划为包含胎肩陆地部20的多个陆地部。胎肩陆地部20位于处于轮胎宽度方向最外侧的胎肩主沟槽11、14与胎面端TE之间。本实施方式中,胎肩陆地部20设置为在轮胎周向上连续延伸的胎肩肋,但不限定于此。该轮胎T中,在轮胎周向上延伸的细沟槽3形成于胎面10的胎肩陆地部20。细沟槽3沿着轮胎周向以直线状或锯齿状连续延伸。细沟槽3的深度D为例如胎肩主沟槽11、14的深度d的0.3~1.5倍的范围。细沟槽3形成为在胎面10的表面比胎肩主沟槽11、14细,其开口部的宽度W3a例如为0.3~5.0mm的范围。细沟槽3可以仅设置于一侧的胎肩陆地部20,但是,从发挥出优异的耐偏磨损性方面考虑,优选设置于两侧的胎肩陆地部20。胎肩陆地部20通过细沟槽3而被区划为胎面中心TC侧的主肋21和胎面端TE侧的牺牲肋22。细沟槽3位于胎肩陆地部20的胎面端TE的附近部,主肋21设置成宽度比牺牲肋22宽。细沟槽3在轮胎子午线截面处呈现大致圆底烧瓶形状,但是,如后所述,其槽底部具有左右非对称的形状。如图2放大所示,在细沟槽3的槽底部形成有使胎面中心TC侧的沟槽壁凹陷而得到的内侧凹曲面41和使胎面端TE侧的沟槽壁凹陷而得到的外侧凹曲面42。内侧凹曲面41由向轮胎宽度方向内侧凹陷的截面圆弧状的弯曲面形成,外侧凹曲面42由向轮胎宽度方向外侧凹陷的截面圆弧状的弯曲面形成。内侧凹曲面41及外侧凹曲面42均沿着轮胎周向以环状延伸设置。对于细沟槽3的槽底部,在其两侧具有内侧凹曲面41和外侧凹曲面42,整体上被设置成带有弧度的形状。内侧凹曲面41借助如后所述的多个连贯的圆弧而无台阶地与外侧凹曲面42圆滑连接。另外,细沟槽3的槽底部的宽度比开口部宽,其槽底部的最大宽度W3b比开口部的宽度W3a大。通过像这样将细沟槽3的槽底部形成为宽度比开口部宽,能够增大细沟槽3的槽底部的表面的曲率半径,因此,有助于提高耐槽底开裂性。该轮胎T中,沿着细沟槽3的深度方向测定的内侧凹曲面41的高度H1比外侧凹曲面42的高度H2大。细沟槽3的深度方向是指:在轮胎子午线截面上通过细沟槽3的开口部的宽度中央的、沿着胎面10的表面的法线的方向。高度H1为从细沟槽3的底面至在轮胎子午线截面上形成胎面中心TC侧的沟槽壁的直线的轮胎径向内侧端(具有曲率半径R1的圆弧与该直线的边界)的尺寸。高度H2为从细沟槽3的底面至在轮胎子午线截面上形成胎面端TE侧的沟槽壁的直线的轮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充气轮胎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充气轮胎,其在轮胎周向上延伸的细沟槽形成于胎面的胎肩陆地部,所述充气轮胎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细沟槽的槽底部形成有使胎面中心侧的沟槽壁凹陷而得到的内侧凹曲面和使胎面端侧的沟槽壁凹陷而得到的外侧凹曲面,所述细沟槽的槽底部被设置为宽度比所述细沟槽的开口部宽且带有弧度的形状,沿着所述细沟槽的深度方向测定的所述内侧凹曲面的高度比所述外侧凹曲面的高度大。

【技术特征摘要】
2016.11.25 JP 2016-2285361.一种充气轮胎,其在轮胎周向上延伸的细沟槽形成于胎面的胎肩陆地部,所述充气轮胎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细沟槽的槽底部形成有使胎面中心侧的沟槽壁凹陷而得到的内侧凹曲面和使胎面端侧的沟槽壁凹陷而得到的外侧凹曲面,所述细沟槽的槽底部被设置为宽度比所述细沟槽的开口部宽且带有弧度的形状,沿着所述细沟槽的深度方向测定的所述内侧凹曲面的高度比所述外侧凹曲面的高度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所述外侧凹曲面的高度为所述内侧凹曲面的高度的0.4~0.8倍。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所述内侧凹曲面的凹陷宽度比所述外侧凹曲面的凹陷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长谷田弘到
申请(专利权)人:东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