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显示面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658971 阅读:2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18 08: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包括盖板、触控模组以及显示模组,所述触控模组包括感应层以及驱动层,所述显示模组包括依次层叠的OLED光源层及TFT驱动层,所述TFT驱动层包括基板以及设于所述基板上的TFT驱动单元,所述触控模组的感应层设于所述盖板与所述显示模组之间,所述TFT驱动层上的所述TFT驱动单元同时还作为所述触控模组的所述驱动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触控显示面板,所述TFT驱动单元即作为所述触控模组的驱动层又作为所述OLED光源层的驱动层,且由于所述TFT驱动单元作为所述OLED光源层的驱动层,本身拥有较高的驱动精度,因此将所述TFT驱动单元作为所述触控模组的驱动层后,将增强所述触控显示面板的触控精度,并降低了所述触控显示面板的厚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触控显示面板
本技术涉及触控
,特别涉及一种触控显示面板。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及触控技术的快速发展,触控显示面板孕育而生,触控显示面板是结合感测技术及显示技术所形成的一种输入/输出装置,普遍运用于电子设备当中。电容式触控显示面板是一种最为常用的触控显示面板,电容式触控显示面板利用电容耦合效应以侦测触碰位置,当手指触碰电容式触控显示面板的表面时,相应位置的电容量会受到改变,因而得以侦测到触碰位置。现有技术中,目前使用的电容式触控显示面板包括依次层叠的盖板、触控模组及显示模组,而触控模组通常采用架桥式结构或者类似毛毛虫的单层多点触控结构以实现触控功能,采用这些结构的触控方案,存在触控精度较低、抗静电能力差且电性不稳定等问题,因此这些触控方案均不能较好的满足电容式触控显示面板的使用要求。不仅如此,由于目前使用的电容式触控显示面板,其盖板及显示模组之间设有触控模组的感应层和驱动层,这无疑会增大电容式触控显示面板的厚度,不符合消费者追求轻薄化的理念。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触控精度高的触控显示面板。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包括盖板、触控模组以及显示模组,所述触控模组包括感应层以及驱动层,所述显示模组包括依次层叠的OLED光源层及TFT驱动层,所述TFT驱动层包括基板以及设于所述基板上的TFT驱动单元,所述触控模组的所述感应层设于所述盖板与所述显示模组之间,所述TFT驱动层上的所述TFT驱动单元同时还作为所述触控模组的所述驱动层。上述触控显示面板,所述TFT驱动单元即作为所述触控模组的驱动层又作为所述OLED光源层的驱动层,并且由于所述TFT驱动单元作为所述OLED光源层的驱动层,本身拥有较高的驱动精度,因此将所述TFT驱动单元做为所述触控模组的驱动层后,将增强所述触控显示面板的触控精度。不仅如此,所述触控显示面板将所述TFT驱动单元同时作为所述触控模组的驱动层和OLED光源层的驱动层,相当于减少了一层驱动层,毫无疑问的降低了所述触控显示面板的厚度。进一步地,所述TFT驱动单元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平行间隔设置的驱动电极,每个所述驱动电极均连接有第一引出线。进一步地,所述感应层包括多个沿第二方向平行间隔设置的感应电极,每个所述感应电极均连接有第二引出线,所述感应电极与所述驱动电极构成触控电容。进一步地,所述TFT驱动单元还包括多个沿所述第二方向平行间隔设置的数据线,每个所述数据线均连接有第三引出线,所述数据线与所述驱动电极彼此交叉以限定所述显示模组的像素区域。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进一步地,所述TFT驱动单元设于所述基板与所述OLED光源层之间。进一步地,所述盖板与所述感应层之间设有第一压敏胶层。进一步地,所述感应层设于所述基板上。进一步地,所述感应层与所述基板之间还设有第二压敏胶层。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电极、所述感应电极及所述数据线所采用的材料均为ITO。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中触控显示面板的立体结构分解图。图2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中触控显示面板的截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中TFT驱动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中感应层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中触控显示面板的截面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显示模组10触控模组20盖板30OLED光源层11TFT驱动层12基板121TFT驱动单元122第一表面1211第二表面1212驱动电极1221第一引出线1222数据线1223第三引出线1224感应层21驱动层22感应电极211第二引出线212第一压敏胶层40第二压敏胶层50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请参阅图1至图4,所示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中的触控显示面板,包括显示模组10、触控模组20及盖板30。所述显示模组10在所述触控显示面板上起显示功能,所述显示模组10包括依次层叠的OLED光源层11及TFT驱动层12,所述TFT驱动层12包括基板121以及设于所述基板121上的TFT驱动单元122,且所述TFT驱动单元122设于所述基板121与所述OLED光源层11之间。所述TFT驱动单元122为所述OLED光源层11的驱动单元,作为所述触控显示面板显示画面的扫描信号来源,用于配合数据信号单元来控制所述OLED光源层11发出的光源,以实现所述触控显示面板显示不同的颜色。具体的,所述基板121包括相对的第一表面1211和第二表面1212,所述TFT驱动单元122设于所述第二表面1212上。所述TFT驱动单元122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X方向)平行间隔设置的驱动电极1221,每个所述驱动电极1221均连接有第一引出线1222。所述TFT驱动单元122还包括多个沿第二方向(Y方向)平行间隔设置的数据线1223,每个所述数据线1223均连接有第三引出线1224,所述数据线1223与所述驱动电极1221彼此交叉以限定所述显示模组10的像素区域,从而控制所述OLED光源层11发出的光源,以实现所述触控显示面板显示不同的颜色。所述驱动电极1221及所述数据线1223所采用的材料均为ITO(氧化铟锡),在其它实施例当中所述驱动电极1221所采用的材料还可以为其他透明导电材料。所述触控模组20包括感应层21以及驱动层22,所述感应层21设于所述盖板30与所述显示模组10之间,所述驱动层22为所述TFT驱动单元122,即所述TFT驱动单元122即作为所述OLED光源层11的驱动单元,同时也作为所述触控模组20的所述驱动层22。具体的,所述感应层21设于所述第一表面1211上,所述感应层21包括多个沿所述第二方向(Y方向)平行间隔设置的感应电极211,每个所述感应电极211均连接有第二引出线212,所述感应电极211与所述驱动电极1221相互交叉以构成触控电容,从而形成所述触控模组20的触控结构。所述感应电极211所采用的材料为ITO(氧化铟锡),在其它实施例当中所述驱动电极1221所采用的材料还可以为其他透明导电材料。其中,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不平行,并且优选的,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在本实施例当中,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所述盖板30设于所述感应层21的上方,所述盖板30为所述触控显示面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触控显示面板

【技术保护点】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包括盖板、触控模组以及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模组包括感应层以及驱动层,所述显示模组包括依次层叠的OLED光源层及TFT驱动层,所述TFT驱动层包括基板以及设于所述基板上的TFT驱动单元,所述触控模组的所述感应层设于所述盖板与所述显示模组之间,所述TFT驱动层上的所述TFT驱动单元同时还作为所述触控模组的所述驱动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包括盖板、触控模组以及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模组包括感应层以及驱动层,所述显示模组包括依次层叠的OLED光源层及TFT驱动层,所述TFT驱动层包括基板以及设于所述基板上的TFT驱动单元,所述触控模组的所述感应层设于所述盖板与所述显示模组之间,所述TFT驱动层上的所述TFT驱动单元同时还作为所述触控模组的所述驱动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TFT驱动单元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平行间隔设置的驱动电极,每个所述驱动电极均连接有第一引出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层包括多个沿第二方向平行间隔设置的感应电极,每个所述感应电极均连接有第二引出线,所述感应电极与所述驱动电极构成触控电容。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寿生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联思触控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