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卡设备及其卡托组件及卡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646221 阅读:2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16 22: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插卡设备及其卡托组件及卡座,卡托包括:卡托框架,包括四个侧面围成的至少两个放置电子卡的容置区域,其中,第一容置区域用于放置第一电子卡,第二容置区域位于所述第一容置区域内,用于放置第二电子卡;至少一个弹片,位于所述卡托框架的一个内侧面,用于将所述电子卡固定在对应的所述容置区域内,所述弹片的一部分与所述卡托框架连接,另一部分弹性抵顶所述电子卡,以使得所述第一电子卡或所述第二电子卡固定于对应的所述第一容置区域或所述第二容置区域内。通过上述提供的卡托可以支持不同大小的电子卡互换,不仅易于操作,且使用简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插卡设备及其卡托组件及卡座
本专利技术涉及终端
,特别是涉及一种插卡设备及其卡托组件及卡座。
技术介绍
SIM(SubscriberIdentityModule)是客户识别模块卡的缩写,也称为用户身份识别卡、智能卡,数字移动终端必须装上此卡才能使用。SIM的规格不一样,有大小之分,市面上主要的SIM卡主要有microSIM卡和nanosim卡,其中microSIM卡的尺寸规格为长15mm,宽12mm,nanosim卡的尺寸规格为长12mm,宽9mm,这2种尺寸的SIM卡都普遍流行。SIM一般容置于终端卡托中,用于终端进行通信。目前,不同终端生产商生产的卡托会有不同,例如,在一种终端中,只有一个卡托,不能既支持microSIM卡,也支持nanosim卡,当需要进行microSIM卡和nanosim卡的互换时,需要剪SIM卡或利用辅助卡套进行,不仅操作起来比较麻烦,而且很有可能会损失SIM卡;在另外一种终端中,设置有2个卡托,同时支持microSIM卡和nanosim卡,但这种卡托无疑会增加手机终端的体积,这与目前终端设备向更轻便、更小的发展趋势是相悖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插卡设备及其卡托组件及卡座,通过上述方式,可以支持不同大小的电子卡互换,不仅易于操作,且使用简便。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卡托组件,卡托组件包括:卡托框架,包括四个侧面围成的至少两个放置电子卡的容置区域,其中,第一容置区域用于放置第一电子卡,第二容置区域位于第一容置区域内,用于放置第二电子卡;至少一个弹片,位于卡托框架的一个内侧面,用于将电子卡固定在对应的容置区域内,弹片的一部分与卡托框架连接,另一部分弹性抵顶电子卡,以使得第一电子卡或第二电子卡固定于对应的第一容置区域或第二容置区域内。其中,第二电子卡的一个侧边与卡托框架的一个内侧壁紧贴连接,且第二电子卡的至少另外两个侧边被弹片固定于第二容置区域内。其中,第二电子卡的两个侧边与卡托框架的两个相邻内侧壁紧贴连接,且第二电子卡的至少另外一个侧边被弹片固定于第二容置区域内。其中,弹片包括:弹性臂,弹性臂的一端与卡托框架的内侧连接,弹性臂的另一端连接一卡合件,弹性臂与卡合件相结合用于弹性抵顶电子卡,以使得电子卡固定在对应的容置区域内。其中,卡合件包括一个侧板,及两个顶板,两个顶板分别与侧板上下两端相连,以使得电子卡的一侧固定于卡合件内。其中,卡合件顶板与侧板的连接角度大于90度,且侧板的宽度不大于电子卡的厚度。其中,卡合件可以是L型侧臂,用于固持电子卡。其中,当第一电子卡放置于卡托框架的第一容置区域时,弹片被压缩至卡托框架的内侧边缘,第一电子卡的四个侧边与卡托框架的四个内侧紧贴。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卡座组件,包括卡托组件及与卡托组件相对应的触点芯片。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插卡设备,包括卡座组件。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卡托组件中的卡合件将电子卡固定,并通过与卡合件相连接的可弹性臂调整电子卡在卡托中对应的位置,通过上述方式可以在卡托中安置不同大小的电子卡,不仅易于操作,且使用简便。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提供的卡托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提供的卡合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提供的卡托组件中装入microSIM卡时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提供的卡托组件中装入nanosim卡时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卡托组件1,其包括卡托框架10,以及位于所述卡托框架10的内侧面的弹片30。卡托框架10包括四个侧面100围成的至少两个放置电子卡的容置区域,其中第一容置区域用于放置第一电子卡,第二容置区域用于放置第二电子卡,且第二容置区域位于上述第一容置区域内。弹片30至少为1个,位于上述卡托框架10的内侧面,且自上述内侧面向容置区域内延伸,用于将电子卡固定在上述第一容置区域和第二容置区域内。具体地,弹片30的一部分与卡托框架10连接,另一部分弹性抵顶电子卡,以使得第一电子卡或第二电子卡固定在对应的第一容置区域或第二容置区域内。进一步地,第二电子卡在置入上述卡托1时,有一个侧边与上述卡托框架10的一个内侧壁紧贴连接,且上述第二电子卡的至少另外两个侧壁被上述弹片30固定在第二容置区域中,即第二电子卡有一个侧边与卡托框架10的侧面100紧贴连接,另外第二电子卡的两个或三个侧边被弹片30所固定在第二容置区域中,对应地,弹片30为两个或三个。可选地,第二电子卡有二个侧边与卡托框架10的侧面100紧贴连接,另外第二电子卡的一个或两个侧边被弹片30所固定在第二容置区域中,对应地,弹片30为一个或两个。即第二电子卡有二个侧边与上述卡托框架10的二个内侧壁紧贴连接,且上述第二电子卡的至少另外一个侧壁被上述弹片30固定在第二容置区域中。请参图1和图2所示,弹片30包括弹性臂300和卡合件320。其中弹性臂300为一端与卡托框架10的内侧连接,即自卡托框架10的侧面100向容置空间延伸。弹性臂300的另一端连接卡合件320,通过弹性臂300与卡合件320的结合,从而使得电子卡固定在第一容置区域或第二容置区域中。卡合件320包括一个侧板3200,以及自侧板3200沿容置区域内部延伸的两个顶板3220,两个顶板3220分别与上述侧板3200上下两端连接,以使得电子卡的侧边可以固定在卡合件320中。可选地,卡合件320的顶板3220和侧板3200的连接角度大于90度,小于180度,且侧板3200的宽度不大于电子卡的厚度,从而使得电子卡可以紧紧固定在卡合件320上。当然,卡合件320的顶板3220和侧板3200的连接角度也可以是90度,侧板3200的宽度可以等于或大于电子卡的厚度。可选地,卡合件320可以为L型侧臂,即其包括一个侧板和一个顶板,以固定电子卡的侧边。请参阅图3所示,将第一电子卡放置在第一容置区域,即放置在卡托框架10内的第一容置区域,弹片30被压缩至卡托框架10的内侧边缘,且第一电子卡的四个侧边,通过弹片30的卡合件320与卡托框架10的四个侧面100紧贴,从而可以使得第一电子卡被紧密固持在第一容置区域。第一电子卡可以为microsim卡。请参阅图4所示,将第二电子卡放置在位于第一容置区域内的第二区域内,弹片30被压缩,第二电子卡的四个侧边与弹片30的卡合件320或卡托框架10的侧面100紧贴,从而可以使得第二电子卡被紧密固持在第二容置区域内。第一电子卡可以为manosim卡。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插卡设备及其卡托组件及卡座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卡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托组件包括:卡托框架,包括四个侧面围成的至少两个放置电子卡的容置区域,其中,第一容置区域用于放置第一电子卡,第二容置区域位于所述第一容置区域内,用于放置第二电子卡;至少一个弹片,位于所述卡托框架的一个内侧面,用于将所述电子卡固定在对应的所述容置区域内,所述弹片的一部分与所述卡托框架连接,另一部分弹性抵顶所述电子卡,以使得所述第一电子卡或所述第二电子卡固定于对应的所述第一容置区域或所述第二容置区域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卡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托组件包括:卡托框架,包括四个侧面围成的至少两个放置电子卡的容置区域,其中,第一容置区域用于放置第一电子卡,第二容置区域位于所述第一容置区域内,用于放置第二电子卡;至少一个弹片,位于所述卡托框架的一个内侧面,用于将所述电子卡固定在对应的所述容置区域内,所述弹片的一部分与所述卡托框架连接,另一部分弹性抵顶所述电子卡,以使得所述第一电子卡或所述第二电子卡固定于对应的所述第一容置区域或所述第二容置区域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子卡的一个侧边与所述卡托框架的一个内侧壁紧贴连接,且所述第二电子卡的至少另外两个侧边被所述弹片固定于所述第二容置区域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子卡的两个侧边与所述卡托框架的两个相邻内侧壁紧贴连接,且所述第二电子卡的至少另外一个侧边被所述弹片固定于所述第二容置区域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片包括:弹性臂,所述弹性臂的一端与所述卡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漫利韩成刘雷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天珑无线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