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侯玉蕊专利>正文

一种公路路基防沉降设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421558 阅读: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5-25 13: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公路路基防沉降设施,包括路面层,所述路面层的底部铺设有砂砾处理层,该砂砾处理层的底部铺设有路基层,所述路基层的底部铺设有土工格栅层,该土工格栅层的底部铺设有粉煤灰钢筋混凝土层,所述粉煤灰钢筋混凝土层的底部铺设有油毛毡,该油毛毡的底部铺设有沥青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砂砾处理层中土工膜层、中粗砂层和细石层的相互配合使用,达到了减少路面积水的渗透,进而降低路基水流对路基的冲刷,减少路基沉降的效果,通过设置第一路基桩和第二路基桩内部的第二弹簧,套筒和第一弹簧相互配合使用,达到了对路基层的变形进行恢复,保证了路面层的同一水平状,进而保证了行驶车辆的正常驾驶安全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公路路基防沉降设施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
,具体为一种公路路基防沉降设施。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高速公路在国内得到了极大的发展,逐渐形成了纵横交织的高速公路网辐射全国,路基沉降是公路使用过程中常见的一种危害行车安全的现象,公路由于长时间承受较高负荷作用,造成路基整体下沉,路基不均匀沉降必然会引起路面的不平整,主要表现为接缝台阶、桥头或涵洞两端路面沉降、局部路基病害导致的不均匀沉降等,路面高低不平,车辆在这样的路面上行驶时,存在较高安全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公路路基防沉降设施,具备良好的防沉性能,有效的阻挡路面积水和地下水对路基层影响,提高安全性能的优点,解决了公路由于长时间承受较高负荷作用,造成路基整体下沉,路基不均匀沉降必然会引起路面的不平整,主要表现为接缝台阶、桥头或涵洞两端路面沉降、局部路基病害导致的不均匀沉降等,路面高低不平,车辆在这样的路面上行驶时,存在较高安全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公路路基防沉降设施,包括路面层,所述路面层的底部铺设有砂砾处理层,该砂砾处理层的底部铺设有路基层,所述路基层的底部铺设有土工格栅层,该土工格栅层的底部铺设有粉煤灰钢筋混凝土层,所述粉煤灰钢筋混凝土层的底部铺设有油毛毡,该油毛毡的底部铺设有沥青层,所述沥青层的底部设置有上防沉板,该上防沉板的底部安装有第一路基桩,所述第一路基桩的底端通过第二路基桩与下防沉板连接,所述第一路基桩两侧的上防沉板的底部均设置有第一固定座,所述第二路基桩两侧的下防沉板的顶部均设置有第二固定座,该第二固定座的外侧套接有套筒,所述套筒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弹簧,该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位于第一固定座和第二固定座的内部。优选的,所述砂砾处理层包括土工膜层,土工膜层的底部依次铺设有中粗砂层和细石层。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座和第二固定座与第一弹簧的连接处均设置有相适配的固定槽,第二固定座外侧套筒的顶部与上防沉板的底部之间留有间隙。优选的,所述第一路基桩底端的中部和第二路基桩顶端的中部均开设有放置槽,第一路基桩和第二路基桩之间留有间隙,该放置槽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弹簧。优选的,所述第二路基桩和下防沉板的连接处设置有相适配通孔,且第二路基桩焊接于下防沉板的内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通过设置砂砾处理层中土工膜层、中粗砂层和细石层的相互配合使用,达到了减少路面积水的渗透,进而降低路基水流对路基的冲刷,减少路基沉降的效果,通过设置有土工格栅层和粉煤灰钢筋混凝土层的相互配合使用,达到了提高路基层的承载能力,进一步降低路基沉降的优点,通过设置上防沉板和下防沉板之间的第一路基桩和第二路基桩对路基层进行支撑,达到了提高路基层的整体性,防止路基的沉降,进而保护了路面平整性的优点,通过设置第一路基桩和第二路基桩内部的第二弹簧,套筒和第一弹簧相互配合使用,达到了对路基层的变形进行恢复,保证了路面层的同一水平状,进而保证了行驶车辆的正常驾驶安全的优点。2、本技术通过油毛毡和沥青层,能够防止地下水的上涌对路基层的损坏,通过第一路基桩和第二路基桩之间留有间隙,套筒和上防沉板之间留有间隙能够有效避免热涨时出现路基膨胀损坏的现象,通过套筒、第一固定座和第二固定座对第一弹簧进行抑制,能够有效增强第一弹簧稳定性,提高第一弹簧性能发挥,通过第二弹簧对第一路基桩和第二路基桩进行支撑,能够有效降低上防沉板和下防沉板中某一处移动一同移动,造成支撑力不足的现象,从而有效的解决了路基沉降是公路使用过程中常见的一种危害行车安全的现象,公路由于长时间承受较高负荷作用,造成路基整体下沉,路基不均匀沉降必然会引起路面的不平整,主要表现为接缝台阶、桥头或涵洞两端路面沉降、局部路基病害导致的不均匀沉降等,路面高低不平,车辆在这样的路面上行驶时,存在较高安全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砂砾处理层结构示意图。图中:1路面层、2砂砾处理层、3路基层、4土工格栅层、5粉煤灰钢筋混凝土层、6油毛毡、7上防沉板、8第一路基桩、9第二路基桩、10下防沉板、11第一固定座、12第二固定座、13套筒、14第一弹簧、15放置槽、16第二弹簧、17土工膜层、18中粗砂层、19细石层、20沥青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一种公路路基防沉降设施,包括路面层1,路面层1的底部铺设有砂砾处理层2,砂砾处理层2包括土工膜层17,土工膜层17的底部依次铺设有中粗砂层18和细石层19,该砂砾处理层2的底部铺设有路基层3,路基层3的底部铺设有土工格栅层4,该土工格栅层4的底部铺设有粉煤灰钢筋混凝土层5,粉煤灰钢筋混凝土层5的底部铺设有油毛毡6,该油毛毡6的底部铺设有沥青层20,沥青层20的底部设置有上防沉板7,该上防沉板7的底部安装有第一路基桩8,第一路基桩8的底端通过第二路基桩9与下防沉板10连接,第一路基桩8底端的中部和第二路基桩9顶端的中部均开设有放置槽15,第一路基桩8和第二路基桩9之间留有间隙,该放置槽15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弹簧16,第二路基桩9和下防沉板10的连接处设置有相适配通孔,且第二路基桩9焊接于下防沉板10的内部,第一路基桩8两侧的上防沉板7的底部均设置有第一固定座11,第二路基桩9两侧的下防沉板10的顶部均设置有第二固定座12,该第二固定座12的外侧套接有套筒13,第一固定座11和第二固定座12与第一弹簧14的连接处均设置有相适配的固定槽,第二固定座12外侧套筒13的顶部与上防沉板7的底部之间留有间隙,套筒13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弹簧14,该第一弹簧14的两端分别位于第一固定座11和第二固定座12的内部,通过设置砂砾处理层2中土工膜层17、中粗砂层18和细石层19的相互配合使用,达到了减少路面积水的渗透,进而降低路基水流对路基的冲刷,减少路基沉降的效果,通过设置有土工格栅层4和粉煤灰钢筋混凝土层5的相互配合使用,达到了提高路基层3的承载能力,进一步降低路基沉降的优点,通过设置上防沉板7和下防沉板10之间的第一路基桩8和第二路基桩9对路基层3进行支撑,达到了提高路基层3的整体性,防止路基的沉降,进而保护了路面平整性的优点,通过设置第一路基桩8和第二路基桩9内部的第二弹簧16,套筒13和第一弹簧14相互配合使用,达到了对路基层3的变形进行恢复,保证了路面层1的同一水平状,进而保证了行驶车辆的正常驾驶安全的优点。使用时,将下防沉板10和第二路基桩9安装与土壤中,把套筒13套在第二固定座12的外部,将第一弹簧14放置于第二固定座12中,第一弹簧14放置第二路基桩9中的放置槽15,将上防沉板7与下防沉板10对齐放置,第一弹簧14和第二弹簧16分别进入第一固定座11和第一路基桩8的放置槽15中,对上防沉板7的表面铺设沥青层20,将油毛毡6铺盖到沥青层20的表面,再将粉煤灰钢筋混凝土层5浇灌到油毛毡6的表面,待粉煤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公路路基防沉降设施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公路路基防沉降设施,包括路面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路面层(1)的底部铺设有砂砾处理层(2),该砂砾处理层(2)的底部铺设有路基层(3),所述路基层(3)的底部铺设有土工格栅层(4),该土工格栅层(4)的底部铺设有粉煤灰钢筋混凝土层(5),所述粉煤灰钢筋混凝土层(5)的底部铺设有油毛毡(6),该油毛毡(6)的底部铺设有沥青层(20),所述沥青层(20)的底部设置有上防沉板(7),该上防沉板(7)的底部安装有第一路基桩(8),所述第一路基桩(8)的底端通过第二路基桩(9)与下防沉板(10)连接,所述第一路基桩(8)两侧的上防沉板(7)的底部均设置有第一固定座(11),所述第二路基桩(9)两侧的下防沉板(10)的顶部均设置有第二固定座(12),该第二固定座(12)的外侧套接有套筒(13),所述套筒(13)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弹簧(14),该第一弹簧(14)的两端分别位于第一固定座(11)和第二固定座(12)的内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公路路基防沉降设施,包括路面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路面层(1)的底部铺设有砂砾处理层(2),该砂砾处理层(2)的底部铺设有路基层(3),所述路基层(3)的底部铺设有土工格栅层(4),该土工格栅层(4)的底部铺设有粉煤灰钢筋混凝土层(5),所述粉煤灰钢筋混凝土层(5)的底部铺设有油毛毡(6),该油毛毡(6)的底部铺设有沥青层(20),所述沥青层(20)的底部设置有上防沉板(7),该上防沉板(7)的底部安装有第一路基桩(8),所述第一路基桩(8)的底端通过第二路基桩(9)与下防沉板(10)连接,所述第一路基桩(8)两侧的上防沉板(7)的底部均设置有第一固定座(11),所述第二路基桩(9)两侧的下防沉板(10)的顶部均设置有第二固定座(12),该第二固定座(12)的外侧套接有套筒(13),所述套筒(13)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弹簧(14),该第一弹簧(14)的两端分别位于第一固定座(11)和第二固定座(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玉蕊李锋
申请(专利权)人:侯玉蕊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