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仪表盘支架的浇口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363609 阅读:2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5-18 09: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汽车仪表盘支架的浇口设备,其包括有一增压装置、一料筒、一仪表盘支架压铸区、一第一主浇道、一第二主浇道、一第一分浇道、一第二分浇道、一第三分浇道、一第四分浇道、一第五分浇道、一第六分浇道和若干排气管道;其中,汽车仪表盘支架的浇口设备还包括第一后备浇道和第二后备浇道,第一后备浇道和第二后备浇道用于向仪表盘支架压铸区输送液体。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运用,对各主浇道、分浇道、后备浇道和排气管道的分布进行了合理的布置,使液体通过浇口的速度加快及液体量进入仪表盘支架压铸区的量充足,减缓了液体的快速冷却,提高了对整个铸件充型的及时性、完整性。

Gate device for automobile instrument panel support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gate device of automobile dashboard bracket, which comprises a pressure device, a cylinder, a dashboard bracket casting area, a first main runner, a second main runner, a first runner and a second runner, a third runner and a fourth the runner, a score of fifth points, sixth points a sprue runner and several exhaust pipe; the gate device of automobile dashboard bracket also comprises a first runner and second reserve reserve reserve first runner, runner and second back-up runner for conveying the liquid to the dashboard bracket casting area. By using the utility model,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main runner, runner and back-up runner and the exhaust pipe are disposed reasonably, so that the liquid through the gate speed and quantity of liquid into the dashboard bracket casting area is adequate, slowed the rapid cooling liquid, high on the whole casting the filling of the timeliness, integr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仪表盘支架的浇口设备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仪表盘支架的浇口设备。
技术介绍
以往轿车内的仪表盘支架一般采用钢铁焊接成型,因钢铁焊接成型的铸件重量在10kg,故对耗汽油带来影响。并且由于中控支架模块原先由几种铁件焊接而成,受空间形状和热变形影响,尺寸精度较差。现有技术中将其一次压铸成型,然而当采用镁合金材料压铸仪表盘支架时,由于镁合金材料热容量小,镁液冷却快速,使得仪表盘支架铸件易产生裂纹,冷隔,缩孔等缺陷,且致密度低,严重影响外观质量,导致镁合金仪表盘支架的良品率低,增加了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致密度低,外观质量差,良品率低,成本高等缺陷,提供一种汽车仪表盘支架的浇口设备。本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种汽车仪表盘支架的浇口设备,其特点在于,其包括有一增压装置、一料筒、一仪表盘支架压铸区、一第一主浇道、一第二主浇道、一第一分浇道、一第二分浇道、一第三分浇道、一第四分浇道、一第五分浇道、一第六分浇道和若干排气管道;所述增压装置连通于所述料筒;所述仪表盘支架压铸区包括依次连通的一右分区、一中部区和一左分区;所述第一主浇道的一端连通于所述料筒,所述第一主浇道的另一端依次连通于所述第一分浇道、所述第二分浇道、所述第三分浇道;所述第二主浇道的一端连通于所述料筒,所述第二主浇道的另一端依次连通于所述第四分浇道、所述第五分浇道、所述第六分浇道;所述第一分浇道连通于所述右分区的前侧;所述第二分浇道、所述第三分浇道、所述第四分浇道依次分布且连通于所述中部区的前侧;所述第五分浇道、所述第六分浇道依次分布且连通于所述左分区的前侧;若干所述排气管道分别连通于所述右分区的右侧和后侧、所述左分区的左侧和后侧、所述中部区的后侧,所述排气管道为波浪形;其中,所述汽车仪表盘支架的浇口设备还包括第一后备浇道和第二后备浇道,所述第一后备浇道和第二后备浇道用于向所述仪表盘支架压铸区输送液体。通过本技术根据仪表盘支架的具体形状和结构,对各主浇道、分浇道、后备浇道和排气管的分布进行了合理的布置,使得压铸时,使液体通过浇口的速度加快及液体量进入仪表盘支架压铸区的量充足,减缓了液体的快速冷却,提高了对整个铸件充型的及时性、完整性。较佳地,所述第一后备浇道位于所述第一分浇道与所述第二分浇道之间,且所述第一后备浇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主浇道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右分区的前侧连通;所述第二后备浇道位于所述第三分浇道与所述第四分浇道之间,且所述第二后备浇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主浇道连通,另一端与所述中部区的前侧连通。较佳地,所述第一主浇道沿长度方向与所述仪表盘支架压铸区的前侧的长度方向形成有第一夹角,所述第二主浇道沿长度方向与所述仪表盘支架压铸区的前侧的长度方向形成有第二夹角。较佳地,所述第一主浇道的宽度为40mm,且所述第一主浇道的厚度为30mm;第二主浇道的宽度均为60mm,且第二主浇道的厚度为30mm。较佳地,所述第一分浇道的宽度为25mm,且所述第一分浇道的厚度为15mm;所述第二分浇道的宽度为20mm,且所述第二分浇道的厚度为15mm;所述第三分浇道的宽度为25mm,且所述第三分浇道的厚度为15mm;所述第四分浇道的宽度为25mm,且所述第四分浇道的厚度为15mm;所述第五分浇道的宽度为25mm,且所述第五分浇道的厚度为15mm;所述第六分浇道的宽度为25mm,且所述第六分浇道的厚度为15mm。较佳地,所述第一后备浇道的宽度为25mm,且所述第一后备浇道的厚度为15mm。较佳地,所述第二后备浇道的宽度为25mm,且所述第二后备浇道的厚度为15mm。较佳地,所述汽车仪表盘支架的浇口设备还包括一用于控制所述增压装置的触发器。本技术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1、通过本技术的运用,对各主浇道、分浇道、后备浇道和排气管道的分布进行了合理的布置,使得压铸时,使液体通过浇口的速度加快及液体量进入仪表盘支架压铸区的量充足,减缓了液体的快速冷却,提高了对整个铸件充型的及时性、完整性;2、本技术的汽车仪表盘支架的浇口设备,通过增压装置加快料筒中的液体填充且增加产品的致密度,改善产品的外观质量,提高了对整个铸件充型的及时性、完整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汽车仪表盘支架的浇口设备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料筒10右分区21中部区22左分区23第一主浇道31第二主浇道32第一分浇道41第二分浇道42第三分浇道43第四分浇道44第五分浇道45第六分浇道46第一后备浇道47第二后备浇道48排气管道6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举个较佳实施例,并结合附图来更清楚完整地说明本技术。如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车仪表盘支架的浇口设备,其包括有料筒10、仪表盘支架压铸区、第一主浇道31、第二主浇道32、第一分浇道41、第二分浇道42、第三分浇道43、第四分浇道44、第五分浇道45、第六分浇道46、若干排气管道60和增压装置(图中未示出)。所述仪表盘支架压铸区包括依次连通的一右分区21、一中部区22和一左分区23。第一主浇道31的一端连通于料筒10,第一主浇道31的另一端依次连通于第一分浇道41、第二分浇道42、第三分浇道43。第二主浇道32的一端连通于料筒10,第二主浇道32的另一端依次连通于第四分浇道44、第五分浇道45、所述第六分浇道46。所述第一分浇道41连通于所述右分区21的前侧。所述第二分浇道42、所述第三分浇道43、所述第四分浇道44依次分布且连通于所述中部区22的前侧。所述第五分浇道45、所述第六分浇道46依次分布且连通于所述左分区23的前侧。所述汽车仪表盘支架的浇口设备还包括第一后备浇道47和第二后备浇道48,第一后备浇道47和第二后备浇道48用于向所述仪表盘支架压铸区输送液体。具体来说,根据仪表盘支架的结构要求,在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后备浇道47位于第一分浇道41与第二分浇道42之间,且第一后备浇道47的一端与第一主浇道31连通,另一端与右分区21的前侧连通;第二后备浇道48位于第三分浇道43与第四分浇道44之间,且第二后备浇道48的一端与第二主浇道32连通,另一端与中部区22的前侧连通。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根据仪表盘支架的结构需要,不设置第一后备浇道47和第二后备浇道48。其目的都是为了仪表盘支架成型均匀,整体不会产生差异性。所述第一主浇道31沿长度方向与所述仪表盘支架压铸区的前侧的长度方向形成有第一夹角,所述第二主浇道32沿长度方向与所述仪表盘支架压铸区的前侧的长度方向形成有第二夹角。第一主浇道31、第二主浇道32、第一分浇道41、第二分浇道42、第三分浇道43、第四分浇道44、第五分浇道45、第六分浇道46、第一后备浇道47、第二后备浇道48的位置分布是根据汽车仪表盘支架的具体形状和结构决定的,使得液体能够更加均匀地填充仪表盘支架压铸区的各个位置。也就是说,本技术根据汽车仪表盘支架的具体形状和结构,对各主浇道、分浇道、后备浇道的分布进行了合理的布置,使得压铸时,使液体通过浇口的速度加快及液体量进入仪表盘支架压铸区的量充足,减缓了液体的快速冷却,提高了对整个铸件充型的及时性、完整性。所述增压装置连通于料筒10。增压装置将给到料筒10增加压力,在压力的作用下,能够将液体快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汽车仪表盘支架的浇口设备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仪表盘支架的浇口设备,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有一增压装置、一料筒、一仪表盘支架压铸区、一第一主浇道、一第二主浇道、一第一分浇道、一第二分浇道、一第三分浇道、一第四分浇道、一第五分浇道、一第六分浇道和若干排气管道;所述增压装置连通于所述料筒;所述仪表盘支架压铸区包括依次连通的一右分区、一中部区和一左分区;所述第一主浇道的一端连通于所述料筒,所述第一主浇道的另一端依次连通于所述第一分浇道、所述第二分浇道、所述第三分浇道;所述第二主浇道的一端连通于所述料筒,所述第二主浇道的另一端依次连通于所述第四分浇道、所述第五分浇道、所述第六分浇道;所述第一分浇道连通于所述右分区的前侧;所述第二分浇道、所述第三分浇道、所述第四分浇道依次分布且连通于所述中部区的前侧;所述第五分浇道、所述第六分浇道依次分布且连通于所述左分区的前侧;若干所述排气管道分别连通于所述右分区的右侧和后侧、所述左分区的左侧和后侧、所述中部区的后侧,所述排气管道为波浪形;其中,所述汽车仪表盘支架的浇口设备还包括第一后备浇道和第二后备浇道,所述第一后备浇道和第二后备浇道用于向所述仪表盘支架压铸区输送液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仪表盘支架的浇口设备,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有一增压装置、一料筒、一仪表盘支架压铸区、一第一主浇道、一第二主浇道、一第一分浇道、一第二分浇道、一第三分浇道、一第四分浇道、一第五分浇道、一第六分浇道和若干排气管道;所述增压装置连通于所述料筒;所述仪表盘支架压铸区包括依次连通的一右分区、一中部区和一左分区;所述第一主浇道的一端连通于所述料筒,所述第一主浇道的另一端依次连通于所述第一分浇道、所述第二分浇道、所述第三分浇道;所述第二主浇道的一端连通于所述料筒,所述第二主浇道的另一端依次连通于所述第四分浇道、所述第五分浇道、所述第六分浇道;所述第一分浇道连通于所述右分区的前侧;所述第二分浇道、所述第三分浇道、所述第四分浇道依次分布且连通于所述中部区的前侧;所述第五分浇道、所述第六分浇道依次分布且连通于所述左分区的前侧;若干所述排气管道分别连通于所述右分区的右侧和后侧、所述左分区的左侧和后侧、所述中部区的后侧,所述排气管道为波浪形;其中,所述汽车仪表盘支架的浇口设备还包括第一后备浇道和第二后备浇道,所述第一后备浇道和第二后备浇道用于向所述仪表盘支架压铸区输送液体。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仪表盘支架的浇口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后备浇道位于所述第一分浇道与所述第二分浇道之间,且所述第一后备浇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主浇道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右分区的前侧连通;所述第二后备浇道位于所述第三分浇道与所述第四分浇道之间,且所述第二后备浇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主浇道连通,另一端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力群惠晓微孙钢顾发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镁镁合金压铸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