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九江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分体式电絮凝膜处理废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346903 阅读:1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5-17 01:50
一种分体式电絮凝膜处理废水装置,包括膜组件,所述膜组件输入端经离心泵、保安过滤器连接缓冲沉降器,缓冲沉降器输入端连接电絮凝反应器,所述电絮凝反应器内设有电极对,电极对通过非导电性固定杆固定,电极对连接直流电源,电絮凝反应器上部为圆柱体、下部为倒圆椎体,电絮凝反应器上部圆柱体上端设有进水管,电絮凝反应器下部倒圆椎体底部设有1#阀门,所述缓冲沉降器上部为圆柱体、下部为倒圆椎体,缓冲沉降器下部倒圆椎体底部设有2#阀门,所述膜组件输出端一路连接电絮凝反应器,膜组件输出端另一路连接渗透液出水管。具有结构简单、污染物去除效率高、操作简单、使用寿命长的特点,且操作成本低廉,可以有效处理各类废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分体式电絮凝膜处理废水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分体式电絮凝膜处理废水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人类社会发展及工业化进程,每年会有各种有毒有害的污染物会出现,其产生量也在不断增加,若进入自然水体后,会对人类生活造成非常大危害,因此必须加以及时有效处理。在各类水处理技术中,絮凝技术作为一种物理化学手段,能使污染水体中的小颗粒集聚,形成大颗粒污染物,而达到脱稳的目的。这些大粒径污染物若再通过过滤或沉降方式就可以很好的过滤,这也是较为传统的工艺方法。但在目前工业实际中,也存在非常大的问题,如需要投加大量的絮凝剂,其费用非常高,使用过程中还会产生大量的污泥,若不及时有效处理,很容易产生二次污染。目前出现的电絮凝技术可以较好地克服常规絮凝技术中的一些问题。电絮凝技术是以铝、铁、钛、铜等金属为阳极。电流通过时被溶蚀,形成金属阳离子,这些阳离子再经过水解、聚合及氧化产生出氢氧化物、羟基络合物或多核羟基络合物等,不但可以凝聚废水中的污染物,在电场中泳动作用下,还可以使粒径非常小的颗粒物脱稳而沉降,另外阳极和阴极的氧化还原作用,也能降解水中部分污染物。形成的絮状物也需要进行进一步分离,才能得到清液。膜分离技术是实现快速分离的有效技术。如CN201020227948.8将电极安装在中空纤维膜组件中,虽然能快速分离絮状物和清水,但膜和电极的距离很近,金属阳极产生的阳离子在压力驱动作用下很容易堵塞膜孔,膜污染非常重;同时,金属阳极定期更换时要打开膜壳,劳动强度较大。如CN201110335113.3公开了一种超声、磁场、脉冲电絮凝膜复合处理废水的方法及装置,其中膜过滤为死端操作模式,膜面滤饼厚度不断增长,后期产水率非常低,生产效率并不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其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分体式电絮凝膜处理废水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污染物去除效率高、操作简单、使用寿命长的特点,且操作成本低廉,可以有效处理各类废水。实现上述目的而采取的技术方案,包括膜组件,所述膜组件输入端经离心泵、保安过滤器连接缓冲沉降器,缓冲沉降器输入端连接电絮凝反应器,所述电絮凝反应器内设有电极对,电极对通过非导电性固定杆固定,电极对连接直流电源,电絮凝反应器上部为圆柱体、下部为倒圆椎体,电絮凝反应器上部圆柱体上端设有进水管,电絮凝反应器下部倒圆椎体底部设有1#阀门,所述缓冲沉降器上部为圆柱体、下部为倒圆椎体,缓冲沉降器下部倒圆椎体底部设有2#阀门,所述膜组件输出端一路连接电絮凝反应器,膜组件输出端另一路连接渗透液出水管。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在电絮凝作用,污染物形成较大聚集物后在电絮凝反应器底部进行一次沉积,可实现定期排泥处理,较小聚集物进入缓冲沉降器后在底部进行二次沉积,也可进行定期排泥,未能沉积的污染物再进过保安过滤器进一步得到去除,再通过离心泵进入错流式膜组件装置,经过前面三次固液分离及错流冲刷作用,则膜的污染十分小,大大降低了膜的污染负荷,可快速渗透出清液,膜的运行及反冲周期大大延长,另外,装置中的电极对及膜组件是分体式设计,安装及更换十分方便,具有结构简单、污染物去除效率高、操作简单、使用寿命长,操作成本低廉等优点,可以有效处理各类废水。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述。图1为本技术的原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装置包括膜组件3,如图1所示,所述膜组件3输入端经离心泵1、保安过滤器5连接缓冲沉降器4,缓冲沉降器4输入端连接电絮凝反应器6,所述电絮凝反应器6内设有电极对10,电极对10通过非导电性固定杆8固定,电极对10连接直流电源9,电絮凝反应器6上部为圆柱体、下部为倒圆椎体,电絮凝反应器6上部圆柱体上端设有进水管11,电絮凝反应器6下部倒圆椎体底部设有1#阀门7,所述缓冲沉降器4上部为圆柱体、下部为倒圆椎体,缓冲沉降器4下部倒圆椎体底部设有2#阀门12,所述膜组件3输出端一路连接电絮凝反应器6,膜组件3输出端另一路连接渗透液出水管2。所述膜组件3中的膜元件为错流式微滤膜、超滤膜或纳滤膜。所述电极对10的电极材料为铁、铝、钛、锌中的一种或几种,且电极对10设有若干组。实施例如图1所示,主要由离心泵1、错流式膜组件3、缓冲沉降器4、保安过滤器5、电絮凝反应器6、直流电源9、电极对10等组成。缓冲沉降器4和电絮凝反应器6上部都为圆柱体,下部都为倒圆椎体。电絮凝反应器6上部装有一对以上的电极对10,其电极材料为铁、铝、钛、锌中的一种或几种配合,电极对10通过非导电性固定杆8固定,电极对10和直流电源9连接。在电絮凝反应器6中电极对10中上部高度处通过管道和缓冲沉降器4相连,缓冲沉降器4中部位置通过管道和保安过滤器5相连,保安过滤器5再和离心泵1进口连接,离心泵1出口通过管道阀门和错流式膜组件3相连,膜组件3浓液出口和电絮凝反应器6上部连接。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废水首先从进水管11进入,接着启动直流电源9进行电解操作,随着废水进入,当缓冲沉降器4中液位略高于和保安过滤器5连接的出口位置时,启动离心泵1,废液进入保安过滤器5后再进入离心泵1,接着进入错流式膜组件3中,废液中的污染物被分离膜截留,渗透液从渗透液出水管2流出,浓液从膜组件3的出口进入电絮凝反应器6上部入口,进入电絮凝反应器6后和原废液混合,进行再次电絮凝处理,形成形成外循环流动模式。经过这样一定时间的运行处理后,较大而密实的絮凝物将沉积在缓冲沉降器4及电絮凝反应器6底部,定期打开排泥阀进行排泥处理,使用的电极对10通过非导电性固定杆8固定即可,无需任何密封处理,并完全浸没在废水中,若消耗完后可以实时更换,简单易行。错流式膜过滤能冲刷膜表面的沉积物,在整个装置中形成外循环流动模式,有效控制膜污染阻力。同时在电絮凝作用下,污染物形成较大聚集物后在电絮凝反应器底部进行一次沉积,较小聚集物进入缓冲沉降器后在底部进行二次沉积,未能沉积的污染物再进过保安过滤器进一步得到去除,经过前面三次固液分离及错流冲刷作用,则膜的污染就十分小,大大降低了膜的污染负荷,可快速渗透出清液,膜的运行及反冲周期大大延长;另外,装置中的电极对及膜组件是分体式设计,安装及更换十分方便,具有结构简单、污染物去除效率高、操作简单、使用寿命长,操作成本低廉等优点,可以有效处理各类废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分体式电絮凝膜处理废水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分体式电絮凝膜处理废水装置,包括膜组件(3),其特征在于,所述膜组件(3)输入端经离心泵(1)、保安过滤器(5)连接缓冲沉降器(4),缓冲沉降器(4)输入端连接电絮凝反应器(6),所述电絮凝反应器(6)内设有电极对(10),电极对(10)通过非导电性固定杆(8)固定,电极对(10)连接直流电源(9),电絮凝反应器(6)上部为圆柱体、下部为倒圆椎体,电絮凝反应器(6)上部圆柱体上端设有进水管(11),电絮凝反应器(6)下部倒圆椎体底部设有1#阀门(7),所述缓冲沉降器(4)上部为圆柱体、下部为倒圆椎体,缓冲沉降器(4)下部倒圆椎体底部设有2#阀门(12),所述膜组件(3)输出端一路连接电絮凝反应器(6),膜组件(3)输出端另一路连接渗透液出水管(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体式电絮凝膜处理废水装置,包括膜组件(3),其特征在于,所述膜组件(3)输入端经离心泵(1)、保安过滤器(5)连接缓冲沉降器(4),缓冲沉降器(4)输入端连接电絮凝反应器(6),所述电絮凝反应器(6)内设有电极对(10),电极对(10)通过非导电性固定杆(8)固定,电极对(10)连接直流电源(9),电絮凝反应器(6)上部为圆柱体、下部为倒圆椎体,电絮凝反应器(6)上部圆柱体上端设有进水管(11),电絮凝反应器(6)下部倒圆椎体底部设有1#阀门(7),所述缓冲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飞杨涛梅智宏黄卫谢雨君
申请(专利权)人:九江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