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扬州大学专利>正文

乙基纤维素改性聚(β-羟基丁酸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222727 阅读:1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27 00:23
乙基纤维素改性聚(β‑羟基丁酸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涉及对聚(β‑羟基丁酸酯)进行改性的技术领域。将聚已内酯、乙基纤维素和聚(β‑羟基丁酸酯)置于密炼机中,经熔融共混捏合塑化后,即得改性聚(β‑羟基丁酸酯)复合材料。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聚已内酯作为增韧组分,利用乙基纤维素作为增强组分,经熔融共混捏合塑化可有效提高聚(β‑羟基丁酸酯)的韧性和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对聚(β-羟基丁酸酯)进行改性的

技术介绍
天然的高分子材料纤维素由于其广泛的来源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纤维素是自然界中最丰富的生物可降解材料。主要来源是植物,动物,特定的真菌、海藻、细菌也能生成纤维素。纤维素具有成本低、密度低、来源广、可再生、比强度高、比模量高、生物相容性好等优点。纤维素被广泛应用于增强聚合物复合材料、医药、食品添加剂、造纸、建材、涂料等领域。微生物合成的生物可降解材料聚(β-羟基丁酸酯)材料由于其良好的生物可降解性能,能被自然界中多种微生物作为能源物质加以分解利用,最终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不会对环境造成任何污染。聚(β-羟基丁酸酯)的高度结晶特性,使其力学性能表现为硬而脆。化学合成的生物可降解材料聚己内酯具有良好的韧性,聚己内酯软而韧的特性正好可以跟聚(β-羟基丁酸酯)互补,因此将聚(β-羟基丁酸酯)与聚己内酯、纤维素材料熔融共混是获得性能优异的生物可降解材料的简单易行的方法。现有的针对聚(β-羟基丁酸酯)的物理改性方法主要是利用刚性或者柔性的聚酯对聚(β-羟基丁酸酯)进行改性。用刚性的聚酯对聚(β-羟基丁酸酯)进行改性,虽然强度会提高,但所得材料韧性很差。而用柔性的聚酯对聚(β-羟基丁酸酯)改性,所得材料韧性上升,但强度会变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缺陷提供一种乙基纤维素改性聚(β-羟基丁酸酯)的方法,以提高聚(β-羟基丁酸酯)的韧性和强度。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将聚已内酯、乙基纤维素和聚(β-羟基丁酸酯)置于密炼机中,经熔融共混捏合塑化后,即得改性聚(β-羟基丁酸酯)复合材料。本专利技术利用聚已内酯作为增韧组分,利用乙基纤维素作为增强组分,经熔融共混捏合塑化可有效提高聚(β-羟基丁酸酯)的韧性和强度。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所述聚已内酯与聚(β-羟基丁酸酯)的混合质量比为10∶90~50∶50。对于改性的聚(β-羟基丁酸酯)复合材料来说,并非所有组分比下制得的共混物都能满足聚己内酯作为增韧剂的条件。首先,必须仍以聚(β-羟基丁酸酯)组分为主体,这样才能发挥聚(β-羟基丁酸酯)自身优势;其次,聚己内酯加入量过少增韧效果不显著;因此聚已内酯与聚(β-羟基丁酸酯)的混合质量比为10∶90~50∶50时,能够达到较好的增韧效果。所述乙基纤维素与聚(β-羟基丁酸酯)的混合质量比为1∶99~20∶80。对于增强剂乙基纤维素而言,加入量太大,体系的有效粘度显著增大,阻碍分子链的运动,不利于聚(β-羟基丁酸酯)基体的加工成型。且乙基纤维素用量过多会造成体系界面缺陷增多,因此,乙基纤维素用量为聚(β-羟基丁酸酯)/聚己内酯混合基体的1~20%才能达到最佳的增强效果。另外,本专利技术所述密炼机中的密炼温度为180℃,转子转速为50~100rpm,熔融共混时间为5min。转子转速过小不利于聚己内酯和乙基纤维素分散均匀,过大会造成聚(β-羟基丁酸酯)基体降解,因此50~100rpm较为适宜;熔融共混时间过短不利于聚己内酯和乙基纤维素分散均匀,过长也会造成聚(β-羟基丁酸酯)基体降解,因此控制为5min较为适宜。聚(β-羟基丁酸酯)熔点为175℃,高温下易降解,加工窗口较窄。采用180℃作为加工温度,既可以降低聚(β-羟基丁酸酯)的熔体粘度,使聚(β-羟基丁酸酯)与聚已内酯、乙基纤维素均匀混合,又可以避免聚(β-羟基丁酸酯)发生降解。附图说明图1为对比例2制备的材料的扫描电镜图。图2为对比例3制备的材料的扫描电镜图。图3为对比例1、2、3制成的材料的拉伸强度性能图。图4为对比例1、2、3制成的材料的冲击强度性能图。图5为实施例1、2制成的产品的拉伸强度性能图。图6为实施例1、2制成的产品的冲击强度性能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但这些实施例的目的并不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在这些实施例中,除另有说明外,所有百分含量均以重量计。一、制备各材料:对比例1:1、首先聚(β-羟基丁酸酯)置于真空干燥箱中干燥24h,冷却至室温,将聚(β-羟基丁酸酯)置于密炼机中,控制密炼机温度为180℃,转子转速为50-100rpm,熔融混合5min后,即得到纯聚(β-羟基丁酸酯)材料。2、使用微型注塑机将出料注射成标准哑铃型(32mm×4mm×2mm)和标准矩形(80mm×10mm×4mm)样条用于拉伸性能和冲击性能的测试。注射工艺为:料筒温度180℃,模具温度40℃,注射压力600bar,保压压力500bar。对比例2:1、首先将聚(β-羟基丁酸酯)与聚己内酯分别置于真空干燥箱中干燥24h,冷却至室温,按70∶30的投料质量比将聚(β-羟基丁酸酯)和聚己内酯置于密炼机中,控制密炼机温度为180℃,转子转速为50~100rpm,熔融共混5min后,即得到聚己内酯改性的聚(β-羟基丁酸酯)复合材料。2、使用微型注塑机将出料注射成标准哑铃型(32mm×4mm×2mm)和标准矩形(80mm×10mm×4mm)样条用于拉伸性能和冲击性能的测试。注射工艺为:料筒温度180℃,模具温度40℃,注射压力600bar,保压压力500bar。对比例3:1、首先将聚(β-羟基丁酸酯)与聚己内酯分别置于真空干燥箱中干燥24h,冷却至室温,按50∶50的投料质量比将聚(β-羟基丁酸酯)和聚己内酯置于密炼机中,控制密炼机温度为180℃,转子转速为90rpm,熔融共混5min后,即得到聚己内酯改性的聚(β-羟基丁酸酯)复合材料。2、使用微型注塑机将出料注射成标准哑铃型(32mm×4mm×2mm)和标准矩形(80mm×10mm×4mm)样条用于拉伸性能和冲击性能的测试。注射工艺为:料筒温度180℃,模具温度40℃,注射压力600bar,保压压力500bar。实施例1:1、首先将聚(β-羟基丁酸酯)、聚己内酯、乙基纤维素分别置于真空干燥箱中干燥24h,冷却至室温,按70∶30∶1的混合质量比将聚(β-羟基丁酸酯)、聚己内酯和乙基纤维素置于密炼机中,控制密炼机温度为180℃,转子转速为50-100rpm,熔融共混5min,即得到乙基纤维素改性的聚(β-羟基丁酸酯)/聚已内酯复合材料。2、使用微型注塑机将出料注射成标准哑铃型(32mm×4mm×2mm)和标准矩形(80mm×10mm×4mm)样条用于拉伸性能和冲击性能的测试。注射工艺为:料筒温度180℃,模具温度40℃,注射压力600bar,保压压力500bar。实施例2:1、首先将聚(β-羟基丁酸酯)、聚己内酯、乙基纤维素分别置于真空干燥箱中干燥24h,冷却至室温,按50∶50∶1的混合质量比将聚(β-羟基丁酸酯)、聚己内酯和乙基纤维素置于密炼机中,控制密炼机温度为180℃,转子转速为50-100rpm,熔融共混5min,即得到乙基纤维素改性的聚(β-羟基丁酸酯)/聚己内酯复合材料。2、使用微型注塑机将出料注射成标准哑铃型(32mm×4mm×2mm)和标准矩形(80mm×10mm×4mm)样条用于拉伸性能和冲击性能的测试。注射工艺为:料筒温度180℃,模具温度40℃,注射压力600bar,保压压力500bar。二、分析:图1、2分别为对比例2、3制成的产品的扫描电镜图,从图中可以看出聚己内酯均匀分散在聚(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27/201710000813.html" title="乙基纤维素改性聚(β-羟基丁酸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原文来自X技术">乙基纤维素改性聚(β-羟基丁酸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a>

【技术保护点】
乙基纤维素改性聚(β‑羟基丁酸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聚已内酯、乙基纤维素和聚(β‑羟基丁酸酯)置于密炼机中,经熔融共混捏合塑化后,即得改性聚(β‑羟基丁酸酯)复合材料。

【技术特征摘要】
1.乙基纤维素改性聚(β-羟基丁酸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聚已内酯、乙基纤维素和聚(β-羟基丁酸酯)置于密炼机中,经熔融共混捏合塑化后,即得改性聚(β-羟基丁酸酯)复合材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性聚(β-羟基丁酸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已内酯与聚(β-羟基丁酸酯)的混合质量比为10∶90~5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德峰陈建香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