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波段宽带稳幅固态功率放大器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172758 阅读:1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15 21: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X波段宽带稳幅固态功率放大器电路,该X波段宽带稳幅固态功率放大器电路包括:电源保护电路和射频放大电路,所述电源保护电路接收+12V和‑5V稳压电压的输入,且分别输出+10V、‑2V和‑1.6V稳压电压;所述射频放大电路包括:前级功放和末级功放,所述前级功放接收所述稳压电压+10V和‑2V电压,且一端被配置成接收输入信号,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末级功放,所述末级功放接收+10V和‑1.6V稳压电压,并输出所得信号。该X波段宽带稳幅固态功率放大器电路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射频功率放大器寿命短线性度不好的问题,提高了线性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微波混合集成电路领域,具体地,涉及X波段宽带稳幅固态功率放大器电路。
技术介绍
微波混合集成电路在军民市场均已广泛应用。X波段卫星通信和雷达的应用技术已经和成熟了,碍于器件的水平,其关键的射频功率放大器大多采用了行波管、速调管等真空器件,供电电路复杂。虽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单个真空器件能提供较大功率,工作寿命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相对来说仍然不如有源固态源长寿,而且线性度也不如固态器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X波段宽带稳幅固态功率放大器电路,该X波段宽带稳幅固态功率放大器电路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射频功率放大器寿命短线性度不好的问题,提高了线性度。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X波段宽带稳幅固态功率放大器电路,该X波段宽带稳幅固态功率放大器电路包括:电源保护电路和射频放大电路,所述电源保护电路接收+12V和-5V稳压电压的输入,且分别输出+10V、-2V和-1.6V稳压电压;所述射频放大电路包括:前级功放和末级功放,所述前级功放接收所述稳压电压+10V和-2V电压,且一端被配置成接收输入信号,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末级功放,所述末级功放接收+10V和-1.6V稳压电压,并输出所得信号。优选地,该电源保护电路包括:第一电压输入端分别连接于第二电容的一端、第八电阻的一端、第十一电阻的一端、第十二电阻的一端、第五三极管的基极和第六三极管的集电极;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八电阻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于第三三极管的基极和第七电阻的一端;所述第十一电阻的另一端、第十二电阻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五三极管的发射级都连接于所述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所述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还连接于第四三极管的集电极,所述第六三极管的发射极分别连接于第九电阻的一端和第三电容的一端并输出稳压电压+10V,所述第三电容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九电阻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于第十电阻的一端和所述第四三极管的基极;所述第四三极管的发射极通过第一二极管接地,所述第十电阻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七电阻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所述第二三极管基极连接于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分别连接于第六电阻的一端、第二电阻的一端、第三电阻的一端和第二电压输入端;所述第六电阻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分别连接于第五电阻的一端和第一电容的一端,所述第五电阻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电压输入端,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输出-1.6V电压,且连接于第一电阻的一端,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于第四电阻的一端和地,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输出-2V电压,且连接于所述第四电阻的另一端。优选地,所述前级功放的型号为MC3134S-812,且所述前级功放的第四引脚连接于所述第三电阻,并通过第五电容和第十三电容接地,所述前级功放的第六引脚连接于所述稳压电压+10V,且所述前级功放的第六引脚还通过相并联的第六电容和第七电容接地。优选地,所述末级功放的型号为TIM8596-2,且所述末级功放的第一引脚通过第四电容连接于所述前级功放的第五引脚,所述末级功放的第一引脚连接于第十三电阻的一端,所述第十三电阻的另一端连接于-1.6V电压,并通过第八电容和第九电容接地,所述末级功放的第二引脚分别连接于第十四电阻的一端和所述稳压电压+10V,所述第十四电阻的另一端分别通过第十电容和第十一电容接地,所述末级功放的第二引脚还通过第十二电容输出。通过上述的实施方式,本技术的X波段宽带稳幅固态功率放大器电路实现宽带、稳幅,工作频率:8.8GHz~9.4GHz,输入功率:8.8dBm~15dBm(当输入在8.8dBm~15dBm范围内调节时,输出保持稳定不变);输出功率:24.77dBm~30.79dBm。输出功率:≥30.5dBm;稳定度:≤±0.6dB(当工作温度在-45℃~+70℃范围内变化时);平坦度:≤±0.5dB(当工作频率在8.8GHz~9.4GHz范围内变化时)。本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说明本技术的一种X波段宽带稳幅固态功率放大器电路。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本技术提供一种X波段宽带稳幅固态功率放大器电路,该X波段宽带稳幅固态功率放大器电路包括:电源保护电路和射频放大电路,所述电源保护电路接收+12V和-5V稳压电压的输入,且分别输出+10V、-2V和-1.6V稳压电压;所述射频放大电路包括:前级功放和末级功放,所述前级功放接收所述稳压电压+10V和-2V电压,且一端被配置成接收输入信号,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末级功放,所述末级功放接收+10V和-1.6V稳压电压,并输出所得信号。本技术利用射频放大电路将输入小信号放大达到稳幅功率输出,同时电源保护电路对功放管进行工作保护。以下结合附图1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说明,在本技术中,为了提高本技术的适用范围,特别使用下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来实现,其中,图1中的R1-R14分别代表第一电阻至第十四电阻;C1-C13分别代表第一电容至第十三电容;Q1-Q6分别代表第一三极管至第六三极管。在本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该电源保护电路可以包括:第一电压输入端分别连接于第二电容的一端、第八电阻的一端、第十一电阻的一端、第十二电阻的一端、第五三极管的基极和第六三极管的集电极;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八电阻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基极和第七电阻的一端;所述第十一电阻的另一端、第十二电阻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五三极管的发射级都连接于所述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所述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还连接于第四三极管的集电极,所述第六三极管的发射极分别连接于第九电阻的一端和第三电容的一端并输出稳压电压+10V,所述第三电容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九电阻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于第十电阻的一端和所述第四三极管的基极;所述第四三极管的发射极通过第一二极管接地,所述第十电阻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七电阻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所述第二三极管基极连接于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分别连接于第六电阻的一端、第二电阻的一端、第三电阻的一端和第二电压输入端;所述第六电阻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分别连接于第五电阻的一端和第一电容的一端,所述第五电阻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电压输入端,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输出-1.6V电压,且连接于第一电阻的一端,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于第四电阻的一端和地,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输出-2V电压,且连接于所述第四电阻的另一端。在该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前级功放的型号为MC3134S-812,且所述前级功放的第四引脚连接于所述第三电阻,并通过第五电容和第十三电容接地,所述前级功放的第六引脚连接于所述稳压电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X波段宽带稳幅固态功率放大器电路

【技术保护点】
一种X波段宽带稳幅固态功率放大器电路,其特征在于,该X波段宽带稳幅固态功率放大器电路包括:电源保护电路和射频放大电路,所述电源保护电路接收+12V和‑5V稳压电压的输入,且分别输出+10V、‑2V和‑1.6V稳压电压;所述射频放大电路包括:前级功放和末级功放,所述前级功放接收所述稳压电压+10V和‑2V电压,且一端被配置成接收输入信号,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末级功放,所述末级功放接收+10V和‑1.6V稳压电压,并输出所得信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X波段宽带稳幅固态功率放大器电路,其特征在于,该X波段宽带稳幅固态功率放大器电路包括:电源保护电路和射频放大电路,所述电源保护电路接收+12V和-5V稳压电压的输入,且分别输出+10V、-2V和-1.6V稳压电压;所述射频放大电路包括:前级功放和末级功放,所述前级功放接收所述稳压电压+10V和-2V电压,且一端被配置成接收输入信号,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末级功放,所述末级功放接收+10V和-1.6V稳压电压,并输出所得信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X波段宽带稳幅固态功率放大器电路,其特征在于,该电源保护电路包括:第一电压输入端分别连接于第二电容的一端、第八电阻的一端、第十一电阻的一端、第十二电阻的一端、第五三极管的基极和第六三极管的集电极;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八电阻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于第三三极管的基极和第七电阻的一端;所述第十一电阻的另一端、第十二电阻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五三极管的发射级都连接于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所述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还连接于第四三极管的集电极,所述第六三极管的发射极分别连接于第九电阻的一端和第三电容的一端并输出稳压电压+10V,所述第三电容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九电阻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于第十电阻的一端和所述第四三极管的基极;所述第四三极管的发射极通过第一二极管接地,所述第十电阻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七电阻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所述第二三极管基极连接于第一三极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聂庆燕吴克鑫陈吉安窦增昌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华东光电技术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