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金耘专利>正文

一种污水处理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170199 阅读:1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14 16:00
一种污水处理设备包括沿水流方向顺序连接的混凝池、气浮池以及脉冲澄清池,所述脉冲澄清池包括脉冲发生装置、进水管道、澄清池、污泥浓缩室、澄清水收集槽、澄清水排放管道以及配水管道,所述进水管道中设置有一个粉末活性碳混合接触池。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混凝池、气浮池以及具有活性炭吸附功能的脉冲澄清池串联使用,为了避免混凝池和气浮池投加的药剂对活性炭吸附干扰,因而后面串联了脉冲澄清池,以延长粉末活性炭与水的接触时间;而前面混凝池和气浮池投加的药剂可以去除磷和SS,也可以消除后面活性炭对COD的吸附干扰;中间的气浮池的溶气水可以促进絮体与水的混合接触,有利于去除部分溶解性COD,减少后续粉末活性炭的投加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设备。
技术介绍
通常的污水处理设备中,一般初沉进行污水的初步沉淀脱去悬浮物,不溶物,例如通过好氧消化或者厌氧消化,或者以不同顺序串联去除。初沉之后进入二沉回收生物污泥后,经消毒过滤等,排出污水处理系统。现有技术条件下,经过污水处理,二沉池出来的原水中含有大量的COD,其中绝大部分为难以生化降解溶解性惰性COD或称之为HardCOD,既难以通过普通生化反应去除,也难以通过普通的混凝沉淀的方法予以去除。可行的方案是采取混凝和/或气浮,或者连接脉冲澄清池进行处理。混凝和/或气浮处理中絮凝药剂投入量大,本身缺乏污泥床,水力负荷较高,对COD的去除效果有限,絮凝效果不佳。脉冲澄清池是利用沉积法将悬浮固体颗粒物从液体中分离出来的一种水处理设备,例如,CN1176839A中公开了一种脉冲澄清池水处理装置,包括脉冲发生器、进水室、进水管、进水井、布水廊道、穿孔布水管、稳流人字板、斜板、出水槽、集泥斗、排气管、排泥管,在脉冲澄清池水处理装置的泥斗高度以上的泥水分离区,安装有斜板或蜂窝斜管。该现有技术对于20度以下的原水,泥水分离区的斜板或蜂窝斜管可将因悬浮层膨胀而进入脉冲澄清池上部的悬浮颗粒去除,不致于使悬浮颗粒进入清水区,而影响脉冲澄清池水处理装置的处理效果。CN101862554A中也公开了一种脉冲澄清池,其
技术介绍
部分明确说明,澄清池按泥渣的情况一般分为泥渣循环(回流)和泥渣悬浮(过滤)等形式。其中脉冲澄清池属于悬浮泥渣型澄清池,由脉冲发生器系统、配水稳流系统、澄清系统及排泥系统组成。利用脉冲配水方法,自动调节悬浮层泥渣浓度的分布,进水按一定周期充水和放水,使悬浮层泥渣交替地膨胀和收缩,增加原水颗粒与泥渣的碰撞接触机会,从而提高澄清效果。现有技术缺点:上升流速小,池体面积大,占地大;污泥浓度小,絮凝效果差;出水水质差。该现有技术解决现有技术的缺陷的方案也是在污泥层和清水层之间设置一层斜管,其声称的技术效果是通过采用斜管装置,与现有脉冲澄清池相比,提高了水力负荷,大幅度减少占地,污泥层污泥浓度更高,利于水中固体颗粒的去除。然而,该现有技术的技术方案相对于前述CN1176839A中公开的内容并无明显区别,实际上仍然仅适用于悬浮泥渣澄清,经过斜管截流沉积的污泥层浓度很低,即便溢流到浓缩室的泥斗中的污泥也很稀薄,颗粒物去除效果有限,仅适用于絮凝颗粒相对较少的原水处理。现有脉冲澄清池的混合速度很快,处理时间太短,对溶解性难以生化降解COD的去除非常有限。加之污泥浓缩效果也不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用于污水处理的污水处理设备,以减少或避免前面所提到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污水处理设备,包括沿水流方向顺序连接的混凝池、气浮池以及脉冲澄清池,所述脉冲澄清池包括脉冲发生装置、进水管道、澄清池、污泥浓缩室、澄清水收集槽、澄清水排放管道以及配水管道,其中,所述进水管道中设置有一个粉末活性碳混合接触池,所述污泥浓缩室中的污泥通过污泥管道排放至一个储泥池,所述储泥池通过回流管道与所述粉末活性碳混合接触池相连,所述储泥池设置有排泥管道,所述澄清池和污泥浓缩室的碳泥层和澄清水收集槽之间设置有斜管。优选地,所述污泥浓缩室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所述澄清池,所述污泥浓缩室通过平行设置的两个污泥溢流墙与所述两个澄清池隔开,所述两个污泥溢流墙之间形成有上宽下窄的楔形空间。优选地,所述污泥浓缩室中垂直于所述污泥溢流墙等间隔设置有多个隔断,所述隔断具有上窄下宽的等边三角形截面,相邻两个所述隔断与两侧的所述污泥溢流墙形成一个四边均上宽下窄的泥斗。优选地,所述污泥管道的排泥入口伸入到每个所述泥斗的底部。优选地,所述回流管道中设置有一个循环泵。优选地,所述污泥管道中设置有排泥泵。优选地,所述粉末活性碳混合接触池中设置有搅拌装置。优选地,所述混凝池设置有搅拌设备。优选地,所述气浮池设置有溶气设备以及浮渣刮除设备。优选地,所述污水处理设备串联有多个混凝池和/或多个气浮池。本技术的污水处理设备通过将混凝池、气浮池以及脉冲澄清池串联使用,脉冲澄清池设置粉末活性碳混合接触池,为了避免混凝池和气浮池投加的药剂对粉末活性炭吸附干扰,因而后面串联了具有活性炭吸附功能的脉冲澄清池,以延长粉末活性炭与水的接触时间;而前面混凝池和气浮池投加的药剂可以去除磷和SS,也可以消除后面活性炭对COD的吸附干扰;中间的气浮池的溶气水可以促进絮体与水的混合接触,有利于去除部分溶解性COD,减少后续粉末活性炭的投加量。粉末活性碳混合接触池的设置可以将现有脉冲澄清池由原有单纯的澄清作用升级为除澄清之外的粉末活性炭吸附水中其它有机污染物如COD、BOD等的功能;可以实现对有机污染物的“安保性”拦截,降低污染物浓度波动造成对出水水质的影响,对于难降解的化工废水、市政废水惰性COD去除效果最佳。另外,较之现有脉冲澄清池,本技术还提供了炭泥回流的改进方案,对于进水水质波动较大的污水处理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率提升;对于进水水源污染物较轻的给水“安保型”水处理具有较好效果。附图说明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技术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其中,图1显示的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污水处理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显示的是图1所示污水处理设备中的脉冲澄清池的一种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对本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其中,相同的部件采用相同的标号。基于
技术介绍
部分提及的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污水处理设备,参见图1,其显示的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污水处理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所示污水处理设备包括沿水流方向顺序连接的混凝池300、气浮池200以及脉冲澄清池100。即本技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单独采用混凝和/或气浮处理以及脉冲澄清池絮凝不够,对COD的去除效果有限的缺陷,提供了一种将混凝池300、气浮池200以及脉冲澄清池100串联使用的方案,通过在混凝和气浮处理阶段分别投加PAC、PAM药剂进行化学除磷和去除SS,然后通过脉冲澄清池对COD进行吸附。特别的,本技术的脉冲澄清池100包括脉冲发生装置1、进水管道2、澄清池3、污泥浓缩室4、澄清水收集槽5、澄清水排放管道6以及配水管道7等结构,其具体结构如图2所示,其显示的是图1所示污水处理设备中的脉冲澄清池的一种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中,本技术的脉冲澄清池100与现有技术显著不同的是,本技术在进水管道2中设置了一个粉末活性碳混合接触池21,通过粉末活性碳混合接触池21向原水中添加粉末活性炭,通过增加粉末活性炭的投加,将原有脉冲池形成的悬浮泥渣替换为以炭泥为主和泥渣为辅的碳泥层(图中未示出)。即,通过设置粉末活性碳混合接触池21,本技术将现有脉冲澄清池由原有单纯的澄清作用升级为除澄清之外的粉末活性炭吸附水中其它有机污染物如COD、BOD等的新型功能;实现对有机污染物的“安保性”拦截,降低污染物浓度波动造成对出水水质的影响。经过实验验证,本技术的上述改进对于难降解的化工废水、市政废水惰性COD去除效果最佳;对于处于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处理设备包括沿水流方向顺序连接的混凝池(300)、气浮池(200)以及脉冲澄清池(100),所述脉冲澄清池(100)包括脉冲发生装置(1)、进水管道(2)、澄清池(3)、污泥浓缩室(4)、澄清水收集槽(5)、澄清水排放管道(6)以及配水管道(7),其中,所述进水管道(2)中设置有一个粉末活性碳混合接触池(21),所述污泥浓缩室(4)中的污泥通过污泥管道(8)排放至一个储泥池(81),所述储泥池(81)通过回流管道(82)与所述粉末活性碳混合接触池(21)相连,所述储泥池(81)设置有排泥管道(83),所述澄清池(3)和污泥浓缩室(4)的碳泥层和澄清水收集槽(5)之间设置有斜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处理设备包括沿水流方向顺序连接的混凝池(300)、气浮池(200)以及脉冲澄清池(100),所述脉冲澄清池(100)包括脉冲发生装置(1)、进水管道(2)、澄清池(3)、污泥浓缩室(4)、澄清水收集槽(5)、澄清水排放管道(6)以及配水管道(7),其中,所述进水管道(2)中设置有一个粉末活性碳混合接触池(21),所述污泥浓缩室(4)中的污泥通过污泥管道(8)排放至一个储泥池(81),所述储泥池(81)通过回流管道(82)与所述粉末活性碳混合接触池(21)相连,所述储泥池(81)设置有排泥管道(83),所述澄清池(3)和污泥浓缩室(4)的碳泥层和澄清水收集槽(5)之间设置有斜管。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浓缩室(4)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所述澄清池(3),所述污泥浓缩室(4)通过平行设置的两个污泥溢流墙(31)与所述两个澄清池(3)隔开,所述两个污泥溢流墙(31)之间形成有上宽下窄的楔形空间。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浓缩室(4)中垂直于所述污泥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耘
申请(专利权)人:金耘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