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漏尿且防堵塞的导尿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152103 阅读:1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11 15: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漏尿且防堵塞的导尿管,包括管体和导丝,管体中心为尿液排出通道,管体前段设有自膨胀开口段,自膨胀开口段前端设有呈“盖帽形”的前盲端,所述管体中段设有防漏尿气囊,防漏尿气囊与自膨胀开口段之间设有防滑脱气囊;所述防漏尿气囊和防滑脱气囊均通过充气通道连接至设置在管体后段的多通道气囊充气接口;所述自膨胀开口段连接有通过冲洗及给药一体通道连接至设置在管体后段的冲洗及给药接口;所述管体后端为引流出口,引流出口设有封口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减少导尿口径处的完全堵塞的几率;减少对人体的伤害;减小有害尿液在膀胱内的滞留;避免同一位置因气囊长时间压迫尿道内壁组织造成粘膜缺血坏死损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导尿管,尤其涉及一种防漏尿且防堵塞的导尿管,属于临床医疗

技术介绍
导尿管,是以硅胶为材料制成的管路,可以经由尿道插入膀胱以便引流尿液出来,导尿管插入膀胱后,靠近导尿管头端有一个气囊固定导尿管留在膀胱内,而不易脱出,且引流管连接尿袋收集尿液。导尿管在临床工作中广泛使用,如昏迷、截瘫、尿潴留、泌尿外科术后、膀胱尿道肿瘤等原因导致的尿液排泄不畅。目前临床常用的导尿管,将尿管沿尿道插入膀胱后,经“气囊充气口”充气(或充水),气囊膨开并卡在膀胱出口之上,起到固定、防止滑脱的作用。但是,在导尿管的使用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尿管堵塞的情况,尤其是对于泌尿系术后创面出血形成血凝块、尿路结石、或上尿路形成较多脓性、粘稠分泌物的患者。一旦导尿管堵塞,尿液或冲洗液就不能被及时引流至体外。一方面增加了病人痛苦,同时尿液潴留在上尿路易于发生感染,严重者可造成肾后性肾功能不全。其次,临床工作中,导尿管“尿漏”的问题也非常多见。可见于老年人、糖尿病病人神经源性膀胱、脑或脊髓损伤导致的尿失禁病人等。这些病人尿道括约肌松弛,张力低。因此,导致导尿管与尿道内壁之间结合不够紧密。即使插了导尿管,尿液仍然会顺着导尿管外壁与尿道之间的间隙流至尿道外口处。不仅给治疗和护理带来诸多不便,同时也增加了患者痛苦。此外,由于该通道是开放的,也易于发生尿路逆行感染。(一)针对尿管阻塞的问题:传统的方法是医生在导尿管末端连接上空的针管,利用空针负压抽出血凝块或正压冲开堵塞,使导尿管恢复通畅。公开号CN203736683U的技术公布了一种防堵塞导尿管,是在导尿管尾端出口附近设置一个球形或椭球形的弹性小球囊;导尿管发生堵塞时,挤压弹性小球囊使液体回流来疏通导尿管。该设计原理类似于目前临床上用空针反复抽吸尿管的操作。公开号CN104415449A的专利技术提供的改进方案为:气囊外侧设过滤网,在对气囊充气时,过滤网膨开填充于膀胱内部,对膀胱内血凝块等具有过滤作用。能阻挡膀胱内出血形成血凝块、膀胱结石等进入导尿管梗阻导尿管的管口。正因为如此,该设计不能把这些血凝块或小结石引流到体外。(二)针对“尿漏”的问题:公开号CN201643342U的技术提供的“尿漏”改进方案为:在现有导尿管球囊部位后侧添加一个软织的防漏挡板。该防漏挡板可依赖自身的弹力贴附于人体尿道粘膜上,从而更加有效地阻止尿液顺导尿管流出。公开号CN203763642U的技术提供了另一种“尿漏”改进方案:在现有导尿管球囊部位后侧添加一个充气球囊。该球囊充气后紧贴于尿道内壁,可一定程度上防止“漏”的发生。然而,该设计同上一个专利有同样的弊端。前述现有技术并没有解决尿管阻塞的问题:不论是空针加压疏通,还是在侧孔外加装滤过网装置,其真正的尿液流出口径仍然为导尿管前端的侧孔,尿液导流的有效面积仍然狭小。加压疏通只能解决一时堵塞,并未解决因为导尿管侧孔面积小,而造成管道堵塞这一根本原因,常需要反复疏通。在狭小的侧孔被完全封堵之后,生物组织覆盖物(如血凝块、组织碎屑等)与侧孔结合紧密,空气针做活塞运动时产生的气体的压力不足以将堵塞口处的生物组织覆盖物冲出,此时,需更换新的导尿管,而新的导尿管由于侧孔结构一样也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上述堵塞问题,仅仅是新一轮的堵塞循环。同时,更换导尿管,也易增大尿路感染几率,给病人带来很大痛苦。当膀胱存在化脓性炎症时,由于脓液稠厚,脓性尿液在过滤网与侧孔之间的类球状腔道时,脓尿液拥堵,易形成湍流,流速显著减慢,较小的侧孔内脓液若是未及时彻底引流则进一步加重感染。增加的滤网仅仅是起到将膀胱内的血凝块或组织碎屑等有形物质拦截在导尿管之外,留存并积聚于膀胱内部。这些理应随尿液排泄的有形物质在膀胱内的留存,必然对人体造成危害。现有技术在处理“尿漏”问题的同时,带来了严重的并发症:一旦导尿管插入后,单一的防漏挡板或尿道内气囊装置便一直压在尿道内壁粘膜上,随着时间延长,该处粘膜易于发生缺血、坏死或纤维化,继而并发各种严重并发症:如尿道穿孔、狭窄、粘连等。因此,鉴于尿道的生理结构特点,现有的防“尿漏”技术长时间压迫尿道内壁粘膜,会造成严重的并发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防漏尿且防堵塞的导尿管。适用于需长期内置导尿管的患者,泌尿系统结石患者,尿路出血患者,较多脓性、粘稠性尿路分泌物的患者,糖尿病病人神经源性膀胱、脑或脊髓损伤导致的尿失禁病人等内置导尿时使用。本技术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防漏尿且防堵塞的导尿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管体和导丝,管体中心为尿液排出通道,管体前段设有自膨胀开口段,自膨胀开口段前端设有呈“盖帽形”的前盲端,所述管体中段设有防漏尿气囊,防漏尿气囊与自膨胀开口段之间设有防滑脱气囊;所述防漏尿气囊和防滑脱气囊均通过充气通道连接至设置在管体后段的多通道气囊充气接口;所述自膨胀开口段连接有通过冲洗及给药一体通道连接至设置在管体后段的冲洗及给药接口;所述管体后端为引流出口,引流出口设有封口帽;所述导丝置于管体中,所述导丝包括导丝体,以及设置在导丝体两端的钝圆盲端和导丝柄。所述防漏尿气囊为两个。所述充气通道和冲洗及给药一体通道均设置在管体内壁中。所述多通道气囊充气接口包括头部固定件的和尾部旋转件,头部固定件设有防漏尿气囊充气通道和防滑脱气囊充气通道的充气口,尾部旋转件设有共用通气通道。所述自膨胀开口段由灯笼状骨架构成。所述管体由硅胶材料制成。所述自膨胀开口段由记忆金属材料制成。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是:1、由金属记忆材料制作的导尿管自膨胀开口段,凭借该三维立体椭球形骨架结构,尿液可以通过球形表面骨架之间的缝隙引流,其与尿液接触面积数十倍传统的位于导尿管前端的侧口,减少导尿口径处的完全堵塞的几率。2、导尿管管体的自膨胀开口段的三维立体椭球形骨架结构之间的缝隙较大,便于引流一定体积的血凝块、组织碎屑等尿液中的有形物质,减少上述不良物质在膀胱内的留存和聚集,减少对人体的伤害。3、导尿管管体的自膨胀开口段,呈立体椭球形引流段结构,可以增加脓尿和粘稠性尿液排出的速率,减小有害尿液在膀胱内的滞留,避免感染进一步恶化。4、交替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漏尿且防堵塞的导尿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管体和导丝,管体中心为尿液排出通道,管体前段设有自膨胀开口段,自膨胀开口段前端设有呈“盖帽形”的前盲端,所述管体中段设有防漏尿气囊,防漏尿气囊与自膨胀开口段之间设有防滑脱气囊;所述防漏尿气囊和防滑脱气囊均通过充气通道连接至设置在管体后段的多通道气囊充气接口;所述自膨胀开口段连接有通过冲洗及给药一体通道连接至设置在管体后段的冲洗及给药接口;所述管体后端为引流出口,引流出口设有封口帽;所述导丝置于管体中,所述导丝包括导丝体,以及设置在导丝体两端的钝圆盲端和导丝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漏尿且防堵塞的导尿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管体
和导丝,管体中心为尿液排出通道,管体前段设有自膨胀开口段,
自膨胀开口段前端设有呈“盖帽形”的前盲端,所述管体中段设
有防漏尿气囊,防漏尿气囊与自膨胀开口段之间设有防滑脱气
囊;
所述防漏尿气囊和防滑脱气囊均通过充气通道连接至设置
在管体后段的多通道气囊充气接口;
所述自膨胀开口段连接有通过冲洗及给药一体通道连接至
设置在管体后段的冲洗及给药接口;
所述管体后端为引流出口,引流出口设有封口帽;
所述导丝置于管体中,所述导丝包括导丝体,以及设置在导
丝体两端的钝圆盲端和导丝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漏尿且防堵塞的导尿管,
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漏尿气囊为两个。
3.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良张浩毛朝明万兵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大学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