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双向吸引机制的大规模WSNs拓扑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094560 阅读:1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7 22: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双向吸引机制的大规模WSNs拓扑控制方法,其实现过程为:构建有m0个节点的初始全耦合网络;每次加入一个新节点,按照权重优先选择其通信半径内的m个节点建立连接直至达到网络规模;以基站为起点,在节点通信半径内,以点权和间距作为衡量参数,采用双向吸引机制形成簇头节点;将普通节点加入其通信半径内距离最近且未达阈值的簇至拓扑完成。本发明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优点在于所设计算法更能真实反映大规模WSNs的演化过程和层次型成簇特性,可实现网络负载均衡,具有很好的可扩展性,可用于大型建筑结构健康监测、森林防火、大流域生态监测、战场分析和区域自然灾害防控等大规模WSNs的节点部署应用。

Large scale WSNs topology control method based on bidirectional attraction mechanism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large-scale WSNs topology control method based on bidirectional attraction mechanism, the realization process is: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initial M0 nodes full coupling network; each adding a new node, select its communication radius according to the weight within the M node to connect until reach the network scale; the base station as the starting point and in the communication radius of nodes, to the point and interval as a measure of power parameters, using two-way mechanism to attract formation of cluster head nodes; ordinary nodes join the communication radius and distance to the nearest non threshold to cluster topology. Compared with the prior art, the advantages of the designed algorithm can reflect the evolution process and the hierarchical clustering characteristics of large-scale WSNs, can realize the network load balancing, has good scalability, can be used for nodes in large-scale structural health monitoring, forest fire prevention, large flow field of ecological monitoring, battlefield analysis and regional natural disaster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large-scale deployment of WSNs application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无线通信
,涉及一种无线传感网的网络拓扑模型,具体是一种基于双向吸引机制的大规模WSNs拓扑控制方法,可用于大型建筑结构健康监测、森林防火、大流域生态监测、战场分析和区域自然灾害防控等大规模WSNs的节点部署。
技术介绍
将复杂网络理论应用于研究大规模WSNs已经成为一个热点。引入复杂网络理论,对于研究大规模WSNs拓扑结构、演变规律及动态行为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复杂网络模型主要有规则网络、随机网络、小世界网络及无标度网络等模型。WSNs既不是规则网络也不是完全的随机网络,同时由于小世界网络主要是针对固定节点数的静态研究,而WSNs具有动态演化性,因此无标度网络模型的特点更适合应用于WSNs的网络拓扑结构的研究。刘洲洲在文献“一种能耗均衡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加权无标度拓扑研究[J],物理学报,2014,63190504.”中,通过构建节点生命期模型,得出节点生命期与节点剩余能量和节点间传输距离的关系,进而在构建拓扑时将两端节点生命期作为边权重的影响因子,使高能节点和通信距离短的节点拥有更大的连接概率,最终达到了均衡网络能耗的目的。但是在节点能量利用效率上还有待改善,如引进网络的层次型拓扑结构。ZhengG,LiuS,QiX在文献“Scale-freetopologyevolutionforwirelesssensornetworkswithreconstructionmechanism[J].Computers&ElectricalEngineering,2012,38(3):643-651.”中,在BA无标度网络基础上提出了新的大规模WSNs拓扑结构演化模型,对节点的随机故障及失效具有较高的鲁棒性。由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2013年6月12日公开,公开号为CN102098691B的专利申请“具有抗毁性的无标度传感器网络建立方法”,公开了一种具有抗毁性的无标度传感器网络建立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节点间的博弈进行簇头选择,实现簇头均匀分布;然后按照无标度网络演化方式进行簇头间拓扑演化,得到无标度传感器网络抗毁数学模型;最后根据传感器网络实际应用特点,充分考虑随机加点、随机去点,随机去边和重连的情况构建传感器网络。主要解决现有技术抗毁性差、可调性和普适性低的问题。但该方法又存在如下缺陷:(1)由于在模型的建立中通过传感器结点间的博弈进行簇头选择,实现传感器网络簇头之间的均匀分布,故该方法不能较好的均衡网络负载、有效延长网络生命周期。(2)拓扑演化过程中虽然综合考虑了节点剩余能量以及邻节点到备选簇头的平均路径损耗但没有考虑节点能量阈值、通信流量等因素,在提高节点能量利用效率、增强网络健壮性上还需进一步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方法存在的缺点,在总结和分析前人工作的基础上,给出一种节点点权分布服从幂律指数的节点随机部署演化模型,并结合该模型设计一种基于双向吸引机制的大规模WSNs拓扑控制方法。实现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思路是:在节点通信半径内,以点权和间距作为衡量参数,采用双向吸引机制形成簇头节点,构建层次型拓扑结构,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初始设定给定m0个节点,它们组成一个全耦合网络,其中每条边都赋予权值w0。2)网络增长每次加入一个新节点New,让这个节点在其通信半径内与已存在的m个节点相连,因此每次新加入了m条边。连接节点的选择按照权重优先选择进行,即一个老节点i被选择的概率为:∏New→i=Si/∑kSk(1)每条新边的权重同样设为w0。Si为节点i的强度(或称为点权)。3)双向吸引:以基站为起点,按照式(1)由远及近的方式搜索确定多级簇头节点。第一步:选择与基站距离最近且Si值最大的节点i作为第一级簇头节点;第二步:自基站开始,依次确定第K级簇头节点(K=2,3…,可根据网络规模大小确定),即:节点i,j根据式(2)在其邻居节点中选择通信半径内的候选节点与之建立连接,如果互相选择了对方,建立连接其边权增加w0,形成簇头节点。fij=(Si+Sj)(2)如出现:fij=fik,则选择距离最近的节点建立连接,距离计算公式为:Dij=(xi-xj)2+(yi-yj)2---(3)]]>4)每个簇头节点将自身ID及相连接的簇头节点ID广播至与其相连节点(已建立连接簇头节点除外),其他普通节点则请求在其通信半径内距离最近的汇聚节点建立连接,形成簇。如果簇头节点点权值当达到阈值S时,重复步骤4)。5)存在节点未加入任何簇,则选择最近的簇头节点建立连接并加入该簇。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第一,本专利技术从网络随时间演变的角度实现大规模WSNs的节点分簇,使得大规模WSNs的成簇特性明显,构建层次型拓扑结构,提高了节点能量利用效率,增强网络的健壮性。第二,本专利技术利用点权重,体现真实节点间的连接强度,通过在算法中设置点权重限值,均衡网络负载,具有很好的可扩展性,适合于大规模大规模WSNs的节点部署应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总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提拓扑方式的网络增长演变结果图。图3为节点强度(S)分布图。图4为平均聚类系数随节点数变化趋势分布图。图5为基于双向吸引机制大规模WSNs网络拓扑结构图。图6为平均最短路径与所提出模型随网络规模增长的变化趋势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方法与经典LEACH方法的节点能耗比较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所提出的算法前提假设,假设大规模WSNs中随机分散着N个节点,它们具备如下特点:(1)传感器节点具有全局唯一的标识符ID;(2)传感器节点被部署在目标区域后不具有移动能力,分布密度均匀;(3)传感器节点在部署时具有相同的能量分布,且能量不能被补充;(4)基站的能量足够,位置可以WSN检测区域内部或外部。参见图1,本专利技术的实现步骤如下:步骤1,给定m0个节点,构建初始全耦合网络,其中每条边都赋予权值w0。步骤2,加入一个新节点New。步骤3,计算老节点i被新节点New选择的概率。连接节点的选择按照权重优先选择进行,即老节点i被选择的概率为:∏New→i=Si/∑kSk(4)步骤4,让新节点New在通信半径内与已存在的m个节点相连,则新加入了m条边,每条新边的权重同样设为w0。步骤5,计算加入新节点后各条边的权值以及各节点的点权。为了简单起见,认为新加入的边只会局部引发连接节点i与它的邻居节点j∈τ(i)边的权值重新调整。调整按照如下规则进行。wij→wij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双向吸引机制的大规模WSNs拓扑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初始设定给定m0个节点,它们组成一个全耦合网络,其中每条边都赋予权值w0;2)网络增长每次加入一个新节点New,让这个节点在其通信半径内与已存在的m个节点相连,因此每次新加入了m条边,连接节点的选择按照权重优先选择进行,即一个老节点i被选择的概率为:ΠNew→i=Si/ΣkSk   (1)每条新边的权重同样设为w0;Si为节点i的强度(或称为点权);3)双向吸引:以基站为起点,按照式(1)由远及近的方式搜索确定多级簇头节点;4)每个簇头节点将自身ID及相连接的簇头节点ID广播至与其相连节点(已建立连接簇头节点除外),其他普通节点则请求在其通信半径内距离最近的汇聚节点建立连接,形成簇,如果簇头节点点权值当达到阈值S时,重复步骤4);5)存在节点未加入任何簇,则选择最近簇头节点建立连接并加入该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双向吸引机制的大规模WSNs拓扑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初始设定
给定m0个节点,它们组成一个全耦合网络,其中每条边都赋予权值w0;
2)网络增长
每次加入一个新节点New,让这个节点在其通信半径内与已存在的m个节点相连,因此每次
新加入了m条边,连接节点的选择按照权重优先选择进行,即一个老节点i被选择的概率为:
ΠNew→i=Si/ΣkSk(1)
每条新边的权重同样设为w0;Si为节点i的强度(或称为点权);
3)双向吸引:以基站为起点,按照式(1)由远及近的方式搜索确定多级簇头节点;
4)每个簇头节点将自身ID及相连接的簇头节点ID广播至与其相连节点(已建立连接簇头节
点除外),其他普通节点则请求在其通信半径内距离最近的汇聚节点建立连接,形成簇,如果
簇头节点点权值当达到阈值S时,重复步骤4);
5)存在节点未加入任何簇,则选择最近簇头节点建立连接并加入该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双向吸引机制的大规模WSNs拓扑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
骤2)中节点权重的动态演化过程:
1)权值演化过程
为了简单起见,认为新加入的边只会局部引发连接节点i与它的邻居节点j∈τ(i)边的
权值重新调整,调整按照如下规则进行:
wij→wij+Δwij(2)
Δwij=ρ·wijsi---(3)]]>也就是每次新引入一条边(n,i),会给节点i带来额外的ρ的流量负担,而与之相连的边会按
他们自身的权值wij的大小分担一定的流量,因此,总的节点i的强度:
Si→Si+ρ+w0(4)
2)点权演化分析
2a)网络的演化始于一个包含m0个节点的子网,每一时间步加入一个新的节点,直到达到所
需的网络规模为止;所以模型的演化时间等价于加入到网络中的节点的个数,即t=N-m0,并
且模型的自然时间标度为网络规模N;对模型做连续近似,可以将边权w和点权S做变量连续
化处理,并且时间t也是连续的,那么边权wij将会按照如下方程演化:
dwijdt=mSjΣkSk-Si×mSiΣkSk-Sj×ρ---(5)]]>2b)有两种过程对点权Si的变化起作用:一个是内部建立的连接和权重的更新,另一个是新点
的加入;因此节点i权重的变化率方程可以写为:
dSidt=0Si>SnSiΣjSj(1+ρ)+Σj∈·(i)dwijdtSi<S---...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传云尹燕王敏
申请(专利权)人:华东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