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注塑产品的伸缩取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856393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18 23: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注塑产品的伸缩取件装置,所述伸缩取件装置包括主体部及可伸缩连接至所述主体部的延伸部,所述主体部的前侧以及延伸部的前侧分别设有若干用以收取注塑产品的取物单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伸缩取件装置适用于多模腔模具中注塑产品的收取,减少注塑产品及模具损伤,且能避免发生碰撞,使用更为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注塑加工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注塑产品的伸缩取件装置
技术介绍
注塑成型设备及工艺在制造加工领域占有重要地位,并且多模腔模具的使用亦越来越普遍。在多模腔模具的开发设计过程中,为实现各模腔的填充平衡,需要根据注塑产品及其所采用的树脂的热力学性能,以确定多模腔模具及其内部注射流道的结构设计。经常地,各模腔间隔会较大,注塑完成时多采用顶针直接顶出落料,但注塑产品顶出掉落过程可能会产生额外的破损。另一方面,若模具中产品顶出不完全,合模过程中还会造成模具损伤。因此,业内已提出采用对应于模具规格的机械手进行注塑产品的收取,但当模具长度较长时,机械手移动不便且易发生碰撞。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用于注塑产品的伸缩取件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注塑产品的伸缩取件装置,适用于多模腔模具中注塑产品的收取,减少注塑产品及模具损伤,且能防止发生碰撞。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注塑产品的伸缩取件装置,所述伸缩取件装置包括主体部及可伸缩连接至所述主体部的延伸部,所述主体部的前侧以及延伸部的前侧分别设有若干用以收取注塑产品的取物单元。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延伸部包括沿不同方向可伸缩连接至所述主体部上的第一延伸部及第二延伸部,所述伸缩取件装置还包括用以驱使第一延伸部与第二延伸部进行往复伸缩移动的驱动组件。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延伸部朝向所述主体部的一侧设有第一伸缩杆;第二延伸部朝向所述主体部的一侧设有第二伸缩杆,并且所述第一伸缩杆与第二伸缩杆连接至所述主体部的一端还分别形成有第一限位件及第二限位件。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延伸部及第二延伸部相对设置于所述主体部的两侧,并且所述第一延伸部与第二延伸部的前侧均与所述主体部的前侧相平齐。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伸缩杆与第二伸缩杆相互平行,且所述第一伸缩杆与第二伸缩杆各设置为两根。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伸缩取件装置还包括可伸缩设置于所述第一延伸部远离主体部的一侧的第一定位部及可伸缩设置于所述第二延伸部远离主体部的一侧的第二定位部。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定位部及第二定位部的前侧均与所述主体部的前侧相平齐,并且所述第一定位部朝前突伸形成有第一导向柱;第二定位部朝前突伸形成有第二导向柱。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定位部朝向第一延伸部的一侧还设有用以连接所述第一延伸部的第一连杆;所述第二定位部朝向第二延伸部的一侧还设有用以连接所述第二延伸部的第二连杆。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延伸部设有用以收容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二延伸部设有用以收容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二连接孔。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主体部后侧的第一气缸及第二气缸,所述第一气缸与第二气缸的输出端分别固定连接至第一定位部与第二定位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伸缩取件装置适用于尺寸较大的多模腔模具中注塑产品的收取,减少注塑产品及模具损伤;并且所述伸缩取件装置移动过程中保持收缩状态,有效避免与注塑成型设备的防护门或其它组成发生碰撞,使用更为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伸缩取件装置处于收缩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伸缩取件装置另一角度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伸缩取件装置的正视图;图4为图1中伸缩取件装置的侧视图;图5为图1中伸缩取件装置的后视图;图6为本技术伸缩取件装置处于伸展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中伸缩取件装置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该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技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该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参看图1至图7所示为本技术伸缩取件装置100一较佳实施方式。所述伸缩取件装置100主体部10及可伸缩连接至所述主体部10的延伸部,所述主体部10及延伸部的前侧分别设置有若干用以收取注塑产品的取物单元20。所述主体部10呈矩形板状,所述主体部10的后侧中央位置设有一固定座11,所述固定座11用以将伸缩取件装置100安装连接至一活动机械臂。所述取物单元20可以设置为吸嘴或夹爪。具体地,所述延伸部包括沿不同方向可伸缩连接至所述主体部10上的第一延伸部31及第二延伸部32,所述伸缩取件装置100还包括用以驱使所述第一延伸部31与第二延伸部32进行往复伸缩移动的驱动组件。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延伸部31及第二延伸部32相对设置于所述主体部10的两侧,且当所述伸缩取件装置100处于收缩状态时(图1所示),所述第一延伸部31及第二延伸部32紧密贴靠在所述主体部10上。所述第一延伸部31与第二延伸部32结构一致且所述第一延伸部31与第二延伸部32的宽度与主体部10的宽度相当;所述第一延伸部31与第二延伸部32的前侧与所述主体部10的前侧相平齐。所述伸缩取件装置100还包括可伸缩设置于所述第一延伸部31远离主体部10的一侧的第一定位部41及可伸缩设置于所述第二延伸部32远离主体部10的一侧的第二定位部42。并当所述伸缩取件装置100处于收缩状态时,所述第一定位部41紧密贴靠在第一延伸部31远离主体部10的一侧;所述第二定位部42紧密贴靠在第二延伸部32远离主体部10的一侧。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主体部10后侧的第一气缸51及第二气缸52,所述第一气缸51的输出端511固定连接至第一定位部41;所述第二气缸52的输出端521固定连接至第一定位部42。所述第一定位部41及第二定位部42的前侧与所述主体部10、第一延伸部31与第二延伸部32的前侧相平齐。所述第一定位部41朝前突伸形成有第一导向柱411;第二定位部42朝前突伸形成有第二导向柱421。所述第一导向柱411与第二导向柱421用以实现所述伸缩取件装置100与模具的精确对位,以使得所述取物元件20能够准确收取模具中注塑完成的产品。所述第一定位部41的后侧形成有用以与所述第一气缸51的输出端511相固定连接的第一固持件412;所述第二定位部42的后侧形成有用以与所述第二气缸52的输出端521相固定连接的第二固持件422。所述主体部10的后侧还设有分别用以固定第一气缸51与第二气缸52的第一固定件101与第二固定件102,并使得所述第一气缸51沿所述第一延伸部31及第一定位部41的连接方向设置;所述第二气缸52沿所述第二延伸部32及第二定位部42的连接方向设置。所述第一延伸部31朝向所述主体部10的一侧设有第一伸缩杆311;第二延伸部32朝向所述主体部10的一侧设有第二伸缩杆321,并且所述第一伸缩杆311与第二伸缩杆321相互平行。所述第一伸缩杆311与第二伸缩杆321连接至所述主体部10的一端还分别形成有第一限位件312及第二限位件322。所述第一限位件312与第二限位件322用以限定所述第一延伸部31及第二延伸部32向外伸展的最大行程,确定第一延伸部31及第二延伸部32的伸展位置。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伸缩杆311与第二伸缩杆321各设置为两根,以使得所述第一延伸部31与第二延伸部32在伸展或收缩的过程中移动更为稳定。所述主体部10设有用以收容所述第一伸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用于注塑产品的伸缩取件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注塑产品的伸缩取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取件装置包括主体部及可伸缩连接至所述主体部的延伸部,所述主体部的前侧以及延伸部的前侧分别设有若干用以收取注塑产品的取物单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注塑产品的伸缩取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取件装置包括主体部及可伸缩连接至所述主体部的延伸部,所述主体部的前侧以及延伸部的前侧分别设有若干用以收取注塑产品的取物单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伸缩取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部包括沿不同方向可伸缩连接至所述主体部上的第一延伸部及第二延伸部,所述伸缩取件装置还包括用以驱使第一延伸部与第二延伸部进行往复伸缩移动的驱动组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伸缩取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延伸部朝向所述主体部的一侧设有第一伸缩杆;第二延伸部朝向所述主体部的一侧设有第二伸缩杆,并且所述第一伸缩杆与第二伸缩杆连接至所述主体部的一端还分别形成有第一限位件及第二限位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伸缩取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延伸部及第二延伸部相对设置于所述主体部的两侧,并且所述第一延伸部与第二延伸部的前侧均与所述主体部的前侧相平齐。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伸缩取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伸缩杆与第二伸缩杆相互平行,且所述第一伸缩杆与第二伸缩杆各设置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茂陈国华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星诺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