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管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760973 阅读:1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03 12: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风管机,涉及制冷设备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技术风管机在倒置运输时顶部边角容易与风道顶壁之间产生冲击变形或磨损的问题而发明专利技术。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风管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形成有风道,所述风道内设有风机和热交换器,所述热交换器倾斜安装于所述风机的出风侧,且所述热交换器通过连接件连接于所述风道的侧壁和/或底壁上,所述风道的顶壁上固定有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包括有支撑面,所述支撑面与所述热交换器的顶面抵靠。本发明专利技术风管机可用于防止在倒置运输时顶部边角与风道顶壁之间产生冲击变形或磨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制冷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风管机
技术介绍
目前,风管机作为一种隐藏式空调器,因其能够有效解决传统空调器室内机因裸露在外而影响室内美观性的问题,而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示例的,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风管机,如图1所示,包括壳体01,壳体01内设有风道02,壳体01上开设有与风道02连通的入风口和出风口,风道02内设有风机03和热交换器04,热交换器04倾斜安装于风机03的出风侧,且热交换器04与风道02的侧壁和/或底壁连接,从而在提高进入热交换器04的气流的均匀性的同时,增大了气流与热交换器04的接触面积。但是,由于热交换器04倾斜设置于风道02内,热交换器04的最高点位置为边角P,边角P与风道02的顶壁相对或抵接,且由于热交换器04通常固定连接于风道02的侧壁和/或底壁上,热交换器04与风道02的顶壁配合较弱,因此风管机在倒置运输的过程中,边角P容易与风道02的顶壁之间产生冲击作用,在冲击的瞬间,边角P与风道02的顶壁之间为线接触,接触面积较小,冲击压强较大,可导致热交换器04损坏,或者导致热交换器04的边角P处发生磨损或变形,热交换器04的边角P处磨损后与风道02顶壁之间的间隙增大,由此间隙通过的气流比例增大,未与热交换器04进行热交换即被吹出的气流比例增大,热交换器04的利用率降低,整机的性能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风管机,能够避免在运输过程中热交换器损坏,或热交换器的顶部边角位置出现磨损或变形,提高热交换器的利用率,保证风管机的整机性能。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风管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形成有风道,所述风道内设有风机和热交换器,所述热交换器倾斜安装于所述风机的出风侧,且所述热交换器通过连接件连接于所述风道的侧壁和/或底壁上,所述风道的顶壁上固定有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包括有支撑面,所述支撑面与所述热交换器的顶面抵靠。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风管机,由于风道的顶壁上固定有支撑件,支撑件包括有支撑面,且支撑面与热交换器的顶面抵靠,因此在风管机倒置运输过程中,支撑件可通过支撑面支撑热交换器的顶壁,以阻止热交换器的顶部边角冲击到风道的顶壁,由此可防止热交换器损坏,避免热交换器的顶部边角出现冲击磨损或变形,从而可防止热交换器与风道顶壁之间的间隙变大,进而提高了热交换器的利用率,保证了风管机的整机性能。而且,由于支撑件的支撑面与热交换器的顶面接触,面与面接触,接触面积较大,在风管机倒置运输过程中,支撑面与热交换器顶面之间的挤压或冲击压强较小,从而能够避免热交换器的顶面出现损坏。同时,由于现有技术中,风管机的生产装配过程通常为:首先放置风道的顶板,并使顶板位于风道内的一侧朝上,然后在顶板的上表面安装侧板以及热交换器,最后在侧板上方安装底板。由于顶壁上固定有支撑件,因此在放置顶板之后,可首先在顶板上表面固定支撑件,然后再安装侧板,并使热交换器的顶面与支撑件的支撑面贴合来定位热交换器,以实现热交换器在侧板上的快速安装,从而有利于热交换器的安装操作,提高了风管机的装配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现有技术风管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风管机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风管机中支撑件与风道顶壁之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风管机中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风管机中支撑件、连接件、蒸发器与风道顶壁之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风管机倒置时风道内风的风场分析图。附图标记:01-壳体;02-风道;03-风机;04-热交换器;1-壳体;2-风道;3-风机;4-热交换器;5-连接件;6-支撑件;61-支撑面;51-第一连接板;52-第二连接板;62-导流部;63-连接部;41-背风面;42-迎风面。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风管机安装于吊顶内,风管机包括壳体,壳体内形成风道,壳体上开设有风道进风口和风道出风口,吊顶上开设有吊顶进风口和吊顶出风口,吊顶进风口与风道进风口相对,吊顶出风口与风道出风口相对,风道内设有风机和热交换器,热交换器位于风机的出风侧,风机旋转时,室内的空气将依次通过吊顶进风口、风道进风口进入风机内,并由风机的出风侧排出至热交换器处与热交换器进行热量交换,交换后的气流依次通过风道出风口和吊顶出风口排出至室内环境中,由此循环以调节室内温度。参照图2,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风管机的一个具体实施例,本实施例的风管机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内形成有风道2,所述风道2内设有风机3和热交换器4,所述热交换器4倾斜安装于所述风机3的出风侧,且所述热交换器4通过连接件5(参见图5)连接于所述风道2的侧壁和/或底壁上,所述风道2的顶壁上固定有支撑件6,所述支撑件6包括有支撑面61,所述支撑面61与所述热交换器4的顶面抵靠。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风管机,由于风道2的顶壁上固定有支撑件6,支撑件6包括有支撑面61,且支撑面61与热交换器4的顶面抵靠,因此在风管机倒置运输过程中,支撑件6可通过支撑面61支撑热交换器4的顶壁,以阻止热交换器4的顶部边角P′冲击到风道2的顶壁,由此可防止热交换器4损坏,避免热交换器4的顶部边角出现冲击磨损或变形,从而可防止热交换器4与风道2顶壁之间的间隙变大,进而提高了热交换器4的利用率,保证了风管机的整机性能。而且,由于支撑件6的支撑面61与热交换器4的顶面接触,面与面接触,接触面积较大,在风管机倒置运输过程中,支撑面61与热交换器4顶面之间的挤压或冲击压强较小,从而能够避免热交换器4的顶面出现损坏。同时,由于现有技术中,风管机的生产装配过程通常为:首先放置风道2的顶板,并使顶板位于风道2内的一侧朝上,然后在顶板的上表面安装侧板以及热交换器4,最后在侧板上方安装底板。由于顶壁上固定有支撑件6,因此在放置顶板之后,可首先在顶板上表面固定支撑件6,然后再安装侧板,并使热交换器4的顶面与支撑件6的支撑面61贴合来定位热交换器4,以实现热交换器4在侧板上的快速安装,从而有利于热交换器4的安装操作,提高了风管机的装配效率。在上述实施例中,热交换器4在风道2内的倾斜方式可以为:热交换器4的下端位置固定,上端向远离或者靠近风机3的一侧倾斜;或者,热交换器4的上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风管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风管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形成有风道,所述风道内设有风机和热交换器,所述热交换器倾斜安装于所述风机的出风侧,且所述热交换器通过连接件连接于所述风道的侧壁和/或底壁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的顶壁上固定有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包括有支撑面,所述支撑面与所述热交换器的顶面抵靠。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管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形成有风道,所述风道内设有风机和热交换器,所述热交换器倾斜安装于所述风机的出风侧,且所述热交换器通过连接件连接于所述风道的侧壁和/或底壁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的顶壁上固定有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包括有支撑面,所述支撑面与所述热交换器的顶面抵靠。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相对固定的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风道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热交换器的背风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件远离所述风机的一侧侧壁与所述热交换器的背风面位于同一平面内,且所述支撑件远离所述风机的一侧侧壁与所述第二连接板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器迎风面的上端与所述风道的顶壁之间形成有锐角区域,所述支撑件形成有导流部,所述导流部位于所述锐角区域与所述风机的出风口之间,用于阻止由所述风机的出风口吹出的风进入所述锐角区域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管机,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典红王世科赵希枫蒋贤国杜建伟
申请(专利权)人: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