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4721143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27 18: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智能电缆系统,涉及电缆技术领域,以解决现有的电缆进行检修维护时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智能电缆系统,包括:电缆本体和监测终端;沿电缆本体的长度方向电缆本体内间隔设置有多个芯片,且多个芯片通过集成纳米导体依次连接;监测终端与集成纳米导体之间信号连接,且监测终端内记录有集成纳米导体的长度、并能够通过接收和反馈信号对集成纳米导体的长度进行监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缆
,特别涉及一种智能电缆系统
技术介绍
电缆,是由一根或多根相互绝缘的导体和外包绝缘保护层制成,将电力或信息从一处传输到另一处的导线;或,是由几根或几组导线(每组至少两根)绞合而成的类似绳索的电缆,每组导线之间相互绝缘,并常围绕着一根中心扭成,整个外面包有高度绝缘的覆盖层。电缆具有内通电,外绝缘的特征。然而,本申请专利技术人发现,使用现有技术中的电缆时,若电缆某处发生损坏而导致电力或信息无法传输后,只能派工作人员至户外由电缆的起始端至终止端按区域段逐一进行排查、检修,因此对现有的电缆进行维护时通常效率较低。因此,如何提供一种便于检修且维护效率高的电缆,已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电缆系统,以解决现有的电缆进行检修维护时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智能电缆系统,包括:电缆本体,沿所述电缆本体的长度方向所述电缆本体内间隔设置有多个芯片,且多个所述芯片通过集成纳米导体依次连接;监测终端,所述监测终端与所述集成纳米导体之间信号连接,且所述监测终端内记录有所述集成纳米导体的长度、并能够通过接收和反馈信号对所述集成纳米导体的长度进行监测。实际应用时,所述集成纳米导体带有可延续微量电源。其中,所述电缆本体包括:芯线;护套,所述护套设置在所述芯线的外层;所述集成纳米导体为所述电缆本体中的所述芯线。其中,所述电缆本体包括:芯线;护套,所述护套设置在所述芯线的外层;所述集成纳米导体为所述电缆本体的所述护套。具体地,多个所述芯片中有两个分别设置在所述电缆本体的起始端和终止端。进一步地,多个所述芯片在所述电缆本体内沿所述电缆本体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更进一步地,所述芯片通过植入的方式设置在所述电缆本体内。实际应用时,所述护套的外侧还包覆有绝缘层。其中,所述绝缘层由感温变色材料制成。具体地,所述电缆本体的输送容量超过输送能力时,所述绝缘层发生颜色变化。进一步地,所述感温变色材料为有机感温变色材料或液晶型感温变色材料。更进一步地,所述有机感温变色材料为三芳甲烷苯酞类有机感温变色材料;所述液晶型感温变色材料为胆甾醇液晶型感温变色材料。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所述的智能电缆系统具有以下优势:本技术提供的智能电缆系统中,包括:电缆本体和监测终端;沿电缆本体的长度方向电缆本体内间隔设置有多个芯片,且多个芯片通过集成纳米导体依次连接;监测终端与集成纳米导体之间信号连接,且监测终端内记录有集成纳米导体的长度、并能够通过接收和反馈信号对集成纳米导体的长度进行监测。由此分析可知,使用本技术提供的智能电缆系统时,若电缆本体发生损坏或被偷盗后,监测终端能够通过集成纳米导体监测到其的长度发生变异,即集成纳米导体的现有长度与记录长度不符,并且借助芯片同时能够通过接收和反馈信号确定损坏区域,从而避免了由起始端至终止端按区域段逐一进行排查,进而本技术提供的智能电缆系统能够有效提高检修和维护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智能电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智能电缆系统中一种电缆本体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智能电缆系统中另一种电缆本体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电缆本体;11-芯片;12-集成纳米导体;2-监测终端;13-芯线;14-护套;15-绝缘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气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智能电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电缆系统,包括:电缆本体1,沿电缆本体1的长度方向电缆本体1内间隔设置有多个芯片11,且多个芯片11通过集成纳米导体12依次连接;监测终端2,监测终端2与集成纳米导体12之间信号连接,且监测终端2内记录有集成纳米导体12的长度、并能够通过接收和反馈信号对集成纳米导体12的长度进行监测。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智能电缆系统具有以下优势: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智能电缆系统中,如图1所示,包括:电缆本体1和监测终端2;沿电缆本体1的长度方向电缆本体2内间隔设置有多个芯片11,且多个芯片11通过集成纳米导体12依次连接;监测终端2与集成纳米导体12之间信号连接,且监测终端2内记录有集成纳米导体12的长度、并能够通过接收和反馈信号对集成纳米导体12的长度进行监测。由此分析可知,使用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智能电缆系统时,若电缆本体1发生损坏或被偷盗后,监测终端2能够通过集成纳米导体12监测到其的长度发生变异,即集成纳米导体12的现有长度与记录长度不符,并且借助芯片11同时能够通过接收和反馈信号确定损坏区域,从而避免了由起始端至终止端按区域段逐一进行排查,进而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智能电缆系统能够有效提高检修和维护效率。实际应用时,为了保证监测终端2能够与集成纳米导体12之间信号连接,上述集成纳米导体12可以带有可延续微量电源,从而通过可延续微量电源以便于监测终端2对集成纳米导体12进行有效监测,并实现有效监护。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智能电缆系统中电缆本体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其中,如图2所示,上述电缆本体1可以包括:芯线13和护套14;具体地,护套14设置在芯线13的外层;并且,集成纳米导体12可以为电缆本体1中的芯线13或某一根芯线13(当芯线13包括有多根时)。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智能电缆系统中另一种电缆本体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其中,如图3所示,上述电缆本体1可以包括:芯线13和护套14;具体地,护套14设置在芯线13的外层;并且,为了降低制造成本,集成纳米导体12可以为电缆本体1的护套14。实际生产制造时,可以将带有可延续微量电源的介质掺入集成有纳米材质的护套14的原材料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智能电缆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智能电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缆本体,沿所述电缆本体的长度方向所述电缆本体内间隔设置有多个芯片,且多个所述芯片通过集成纳米导体依次连接;监测终端,所述监测终端与所述集成纳米导体之间信号连接,且所述监测终端内记录有所述集成纳米导体的长度、并能够通过接收和反馈信号对所述集成纳米导体的长度进行监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电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缆本体,沿所述电缆本体的长度方向所述电缆本体内间隔设置有多个芯片,且多个所述芯片通过集成纳米导体依次连接;监测终端,所述监测终端与所述集成纳米导体之间信号连接,且所述监测终端内记录有所述集成纳米导体的长度、并能够通过接收和反馈信号对所述集成纳米导体的长度进行监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电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纳米导体带有可延续微量电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电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本体包括:芯线;护套,所述护套设置在所述芯线的外层;所述集成纳米导体为所述电缆本体中的所述芯线。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电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本体包括:芯线;护套,所述护套设置在所述芯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永福
申请(专利权)人:国昌线缆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