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加热管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475822 阅读:1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21 18: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磁加热管体,由内至外分别为电木绝缘棒(1)、沿径向缠绕电木绝缘棒(1)外侧的电磁线圈(2)、绝缘层(3)、管体(4)、保温层(5),所述的管体(4)为中空双层套筒,包括内管筒(4.1)和外管筒(4.2)以及由内管筒(4.1)和外管筒(4.2)围成的加热液体管道(4.3),管体管口(6)分别连接于加热液体管道(4.3)的上下两端,电木绝缘棒(1)、电磁线圈(2)、绝缘层(3)整体置于管体(4)的内管筒(4.1)内,管体(4)外包裹保温层(5)。可以有效地减小电磁泄露,极大地提高了电热转换效率,其结构简单、节能环保、使用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磁加热器
,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电磁加热器的低漏磁的高效电磁加热管体。
技术介绍
电磁加热器是一种利用电磁涡流效应将电能转换为热能的装置。交流市电通过电磁控制器整流变为直流电,再将直流电逆变成频率为10—20KHz的中频交流电,施加于电磁线圈,电磁线圈产生的中频交流磁场作用于金属材料电磁加热管体,使电磁加热管体产生电磁涡流效应进行加热,通过热传导加热液体。目前市场上的电磁加热管体虽然能够加热,但大多都存在电磁泄漏大、电磁利用率和电热转换效率不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低漏磁高效率的电磁加热管体,具有电磁场利用率高和电热转换效率高的特点。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电磁加热管体,由内至外分别为电木绝缘棒、沿径向缠绕电木绝缘棒外侧的电磁线圈、绝缘层、管体、保温层,所述的管体为中空双层套筒,包括内管筒和外管筒以及由内管筒和外管筒围成的加热液体管道,管体管口分别连接于加热液体管道的上下两端,电木绝缘棒、电磁线圈、绝缘层整体置于管体的内管筒内,管体外包裹保温层。所述的电磁线圈螺旋缠绕在电木绝缘棒的外侧。所述的电磁线圈接于中频交流电源。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本技术的电磁加热管体可以有效地减小电磁泄露,极大地提高了电热转换效率,其结构简单、节能环保、使用安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圆形电磁加热管体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圆形电磁加热管体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方形电磁加热管体的主视图。图4为本技术方形电磁加热管体的俯视图。图中标记:1-电木绝缘棒,2-电磁线圈,3-绝缘层,4-管体,5-保温层,6-管体管口,4.1-内管筒,4.2-外管筒,4.3-加热液体管道。具体实施方式现结合附图1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本技术的电磁加热管体,由内至外分别为电木绝缘棒1、沿径向螺旋缠绕电木绝缘棒1外侧的电磁线圈2、绝缘层3、管体4、保温层5,管体4为中空双层套筒,包括内管筒4.1和外管筒4.2以及由内管筒4.1和外管筒4.2围成的加热液体管道4.3,电磁加热液体充满加热液体管道4.3,电磁加热液体在双层套筒内部流通,外置感应体加热屏蔽磁通的泄露,降低电磁辐射。管体管口6分别连接于加热液体管道4.3的上下两端,电木绝缘棒1、电磁线圈2、绝缘层3整体置于管体4的内管筒4.1内,管体4外包裹保温层5。电磁线圈2接于中频交流电源。利用电磁场穿过管体壁而产生的电磁涡流效应给液体加热。见附图1至附图4,电磁加热管体的整体形状为圆形或者方形两种,即由内至外的部件结构形状相适配,电木绝缘棒1为圆形,相应的至外部的绝缘层3、管体4、保温层5均为圆形结构,同理,电木绝缘棒1为方形,相应的至外部的绝缘层3、管体4、保温层5均为方形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电磁加热管体,其特征在于:由内至外分别为电木绝缘棒(1)、沿径向缠绕电木绝缘棒(1)外侧的电磁线圈(2)、绝缘层(3)、管体(4)、保温层(5),所述的管体(4)为中空双层套筒,包括内管筒(4.1)和外管筒(4.2)以及由内管筒(4.1)和外管筒(4.2)围成的加热液体管道(4.3),管体管口(6)分别连接于加热液体管道(4.3)的上下两端,电木绝缘棒(1)、电磁线圈(2)、绝缘层(3)整体置于管体(4)的内管筒(4.1)内,管体(4)外包裹保温层(5)。

【技术特征摘要】
1.电磁加热管体,其特征在于:由内至外分别为电木绝缘棒(1)、沿径向缠绕电木绝缘棒(1)外侧的电磁线圈(2)、绝缘层(3)、管体(4)、保温层(5),所述的管体(4)为中空双层套筒,包括内管筒(4.1)和外管筒(4.2)以及由内管筒(4.1)和外管筒(4.2)围成的加热液体管道(4.3),管体管口(6)分别连接于加热液体管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振杰李洪珠于成赵冰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驰得热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