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光板及含其的照明灯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124768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09 12: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导光板及含其的照明灯具,导光板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入光侧,用于接收如灯条入射的光线;相对设置的一出光面及一反射面,且出光面与反射面两端分别与两个入光侧连接,出光面用于形成出光,反射面用于接收反射片反射回导光板内的光线;第一网点群布设于出光面且布设密度由两个入光侧朝中央呈渐减分布,使出光面的取光能力由两个入光侧朝中央渐减;第二网点群布设于反射面且布设密度由两个入光侧朝中央呈渐增分布,使反射面的取光能力由两个入光侧朝中央渐增,由此即可透过第一网点群及第二网点群有效控制进入导光板的光线出光方向,而在出光面出光时形成蝠翼型配光曲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与导光板领域相关,尤其是一种可呈现蝠翼型投射光型的导光板及运用该导光板成型的照明灯具。
技术介绍
按照明灯具的基本需求,为使被照物或人于相距该照明灯具不同位置时皆能感受大致相同的光照效果。所以,目前应用发光二极管(下称LED)作为光源的照明灯具的投射光型需求,要求尽量呈现出落于两侧光强度大于中央光强度的蝠翼型态样。为使LED灯具达蝠翼型配光曲线的照明效果,常用方式为针对每一LED分别设置对应的透镜,据此集结通过各透镜所射出的光线形成所需的光型。而此种方式须逐一针对LED设置透镜,其生产成本相对提高。故若采用单一透镜结合灯具座体反射组件来调整配光曲线态样,则无法有效地将投射光型保持在最佳状态。鉴于导光板的技术发展已渐趋成熟,因其优良的光线调整特性,近年来也常被使用于LED照明灯具中,而可利用导光板特性使投射的光型更完美。以侧入式光源的灯具而言,光线进入导光板后随即受导光板特性而形成面光源出光,受限于LED光学特性,一般会于远离入光侧处形成较多出光。因此,为了调整灯具的投射光型,可设置反射组件以配合导光板调整出光态样,例如,在灯具中配置多个反射组件并个别调整其位置与角度,以逐步形成蝠翼投射光型。但是,此种方式会增加灯具设计上与组合上的困难度,且光线受到反射组件进行折反射等传导,将造成能量损耗导致灯具光线强度不足等问题。因此,为了达到控制光线的目的,现有技术中的设计手段多针对导光板结构外观直接进行调整,例如为使灯具形成如前述的蝠翼光型,现有技术中的作法有将导光板设计为非等厚的态样如楔形的板体;或依据所需光型利用多片不同形状的导光板拼凑及调整光源设置位置。但是,此种方式需依据各种光型分别客制化设计导光板结构形状,因此在生产上衍生诸多限制条件,且一般导光板制程多采用射出成型制程,当需要生产不同形状的导光板时,须分别设计对应的模具,而无法符合快速大量生产的目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将导光板设计为非等厚的态样或依据所需光型利用多片不同形状的导光板拼凑及调整光源设置位置存在生产上受诸多条件限制和无法快速大量生产的缺陷,提供一种导光板及含其的照明灯具,其利用在导光板相对表面布设特定分布模式的网点,有效地控制出光方向,进而使整体出光呈蝠翼型配光曲线。本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种导光板,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两个入光侧,呈相对设置并用于接收光线;一出光面,两端分别与该两个入光侧连接,并用于出光;一反射面,相对该出光面设置且两端分别与该两个入光侧连接,并用于接收一反射片反射回该导光板内的光线;一第一网点群,布设于该出光面,该第一网点群的布设密度由该两个入光侧朝中央呈渐减分布,使该出光面的取光能力由该两个入光侧朝中央渐减;及一第二网点群,布设于该反射面,该第二网点群的布设密度由该两个入光侧朝中央呈渐增分布,使该反射面的取光能力由该两个入光侧朝中央渐增;其中,光线进入该导光板后,通过该第一网点群与该第二网点群而在该出光面出光时形成蝠翼型配光曲线。通过于出光面及反射面设置的第一网点群及第二网点群,可有效控制光线出光方向,以获得蝠翼型投射光型。较佳地,该第一网点群在对应该导光板中央区域的布设密度为0,该第二网点群在邻近该两个入光侧区域的布设密度为0。由此可更为精确地控制光线路径以及出光态样,以提高光线调配准确度。较佳地,该第一网点群及该第二网点群为光滑弧形凹槽。该光滑弧形凹槽有效地防止了第一网点群及第二网点群的表面平整度过低而造成光线无法按照预定路径出光。较佳地,该第二网点群依据一取光能力分布曲线布设于该反射面,且该取光能力分布曲线根据一初始取光能力分布曲线,降低该初始取光能力分布曲线邻近该两个入光侧区域的取光能力而形成的;其中该初始取光能力分布曲线由一第一分布曲线及一第二分布曲线接合而成;该第一分布曲线,使自其中之的一个该入光侧进入该导光板的光线可在该出光面对应该入光侧至该导光板中央的区域全部出光,且该第二分布曲线,使自另一个该入光侧进入该导光板的光线可在该出光面对应该入光侧至该导光板中央的区域全部出光。第二网点群依据降低初始取光能力分布曲线邻近两个入光侧区域的取光能力而形成的取光能力分布曲线布设于反射面,可有效防止光线于导光板同时受第一网点群及第二网点群影响而在出光面邻近两个入光侧区域形成过多出光,导致出光面中央区域出光强度减弱,而不符所需配光曲线。一种照明灯具,其包括:一导光板,包括:两个入光侧,呈相对设置;一出光面,两端分别与该两个入光侧连接,并用于出光;一反射面,相对该出光面设置且两端分别与该两个入光侧连接;一第一网点群,布设于该出光面,该第一网点群的布设密度由该两个入光侧朝中央呈渐减分布,使该出光面的取光能力由该两个入光侧朝中央渐减;及一第二网点群,布设于该反射面,该第二网点群的布设密度由该两个入光侧朝中央呈渐增分布,使该反射面的取光能力由该两个入光侧朝中央渐增;一反射片,对应该反射面设置,并用于将光线反射回该导光板中;及两个灯条,分别对应该两个入光侧设置,以提供光线给该导光板;其中,进入该导光板的光线通过该第一网点群及该第二网点群而在该出光面出光时呈蝠翼型配光曲线。透过导光板的第一网点群与第二网点群布设方式,即可有效地控制灯条入射至导光板的光线出光方向,进而获得蝠翼型投射光型。较佳地,该第一网点群在对应该导光板中央区域的布设密度为0,该第二网点群在邻近该两个入光侧区域的布设密度为0。由此可更为精确地控制光线路径以及出光态样,以提高光线调配准确度。较佳地,该第一网点群及该第二网点群为光滑弧形凹槽。该光滑弧形凹槽有效地防止第一网点群与第二网点群的表面平整度不佳而使细小微结构影响光线路径。较佳地,该第二网点群依据一取光能力分布曲线布设于该反射面,且该取光能力分布曲线根据一初始取光能力分布曲线,降低该初始取光能力分布曲线邻近该两个入光侧区域的取光能力而形成的;其中该初始取光能力分布曲线是由一第一分布曲线及一第二分布曲线接合而成;该第一分布曲线,使自其中之的一个该入光侧进入该导光板的光线可在该出光面对应该入光侧至该导光板中央的区域全部出光,且该第二分布曲线,使自另一个该入光侧进入该导光板的光线可在该出光面对应该入光侧至该导光板中央的区域全部出光。第二网点群依据取光能力分布曲线设置,可有效避免出光面于邻近两个入光侧区域形成过多出光,导致出光面中央区域出光量不足而无法形成蝠翼型投射光型。本技术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技术揭露的导光板及照明灯具通过在导光板的出光面及反射面分别布设的第一网点群及第二网点群,有效地控制出光方向进而获得符合蝠翼型配光曲线的出光。第一网点群使出光面的取光能力由两个入光侧朝中央处渐减,第二网点群使反射面的取光能力由两个光侧朝中央处渐增,以调整入射至导光板内的光线形成所需出光。此外,第一网点群及第二网点群也可设置为光滑弧形凹槽,以避免第一网点群及第二网点群的表面细小微结构影响导光路径。附图说明图1A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导光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图1B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导光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图2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照明灯具的结构侧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照明灯具的应用结构示意图。图4A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导光板及含其的照明灯具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导光板,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两个入光侧,呈相对设置并用于接收光线;一出光面,两端分别与该两个入光侧连接,并用于出光;一反射面,相对该出光面设置且两端分别与该两个入光侧连接,并用于接收一反射片反射回该导光板内的光线;一第一网点群,布设于该出光面,该第一网点群的布设密度由该两个入光侧朝中央呈渐减分布,使该出光面的取光能力由该两个入光侧朝中央渐减;及一第二网点群,布设于该反射面,该第二网点群的布设密度由该两个入光侧朝中央呈渐增分布,使该反射面的取光能力由该两个入光侧朝中央渐增;其中,光线进入该导光板后,通过该第一网点群与该第二网点群而在该出光面出光时形成蝠翼型配光曲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光板,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两个入光侧,呈相对设置并用于接收光线;一出光面,两端分别与该两个入光侧连接,并用于出光;一反射面,相对该出光面设置且两端分别与该两个入光侧连接,并用于接收一反射片反射回该导光板内的光线;一第一网点群,布设于该出光面,该第一网点群的布设密度由该两个入光侧朝中央呈渐减分布,使该出光面的取光能力由该两个入光侧朝中央渐减;及一第二网点群,布设于该反射面,该第二网点群的布设密度由该两个入光侧朝中央呈渐增分布,使该反射面的取光能力由该两个入光侧朝中央渐增;其中,光线进入该导光板后,通过该第一网点群与该第二网点群而在该出光面出光时形成蝠翼型配光曲线。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网点群在对应该导光板中央区域的布设密度为0,该第二网点群在邻近该两个入光侧区域的布设密度为0。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网点群及该第二网点群为光滑弧形凹槽。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二网点群依据一取光能力分布曲线布设于该反射面,且该取光能力分布曲线根据一初始取光能力分布曲线,降低该初始取光能力分布曲线邻近该两个入光侧区域的取光能力而形成的;其中该初始取光能力分布曲线由一第一分布曲线及一第二分布曲线接合而成;该第一分布曲线,使自其中的一个该入光侧进入该导光板的光线可在该出光面对应该入光侧至该导光板中央的区域全部出光,且该第二分布曲线,使自另一个该入光侧进入该导光板的光线可在该出光面对应该入光侧至该导光板中央的区域全部出光。5.一种照明灯具,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钧皓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向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