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曹燕红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无人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993865 阅读: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1-14 04: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无人机,包括本体、设置在本体上方的飞行机构、太阳能发电装置和设置在本体下方的缓冲机构,所述本体上设有若干指示灯,该基于物联网的智能无人机通过滑动机构带动滑动板移动,使滑动板上的第二通孔相对夹板上的第一通孔发生错位,从而改变各平衡单元的空气阻力,调节无人机使其能平稳安全降落,不仅如此,在超声波发射电路中,采用了常规的分立元器件,实现无线信号发射的同时还大大降低了电路的生产成本,提高了其实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无人机
技术介绍
随着自动控制领域的技术发展,近年来,无人机以其简单的结构、方便的操作以及自主的运行等特点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无人机在各行各业大显身手,逐渐进入普通消费者的日常生活、工作娱乐以及企业的生产管理中。无人机在飞行过程中,为了实现遥控功能,常需要发射超声波信号,通过超声波信号与遥控设备进行通讯,但是现有的超声波发射电路工艺结构相对复杂,生产成本较高,使其市场竞争力大大折扣,不仅如此,无人机的降落保护结构简单单一,特别是在降落过程中,无人机通常处于倾斜状态,导致其落地时与地面接触部分局部受力过大,从而造成无人机损坏,进一步降低了无人机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的基于物联网的智能无人机。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无人机,包括本体、设置在本体上方的飞行机构、太阳能发电装置和设置在本体下方的缓冲机构,所述本体上设有若干指示灯;所述缓冲机构包括若干缓冲组件,所述缓冲组件周向均匀分布在本体的外周,所述缓冲组件包括支撑架、距离传感器和两个缓冲单元,所述支撑架固定在本体的下方,所述距离传感器设置在支撑架的底端,所述缓冲单元设置在支撑架的底端且位于支撑架的两侧;所述缓冲单元包括第三驱动电机和两个平衡机构,所述第三驱动电机固定在支撑架上,所述平衡机构包括第三驱动轴和平衡单元,所述第三驱动电机通过第三驱动轴与平衡单元传动连接;所述平衡单元包括滑动板、滑动机构、两个夹板和两个支柱,所述支柱的两端固定在夹板上,所述第一夹板位于第二夹板的上方,所述滑动板和滑动机构均位于两块夹板之间,所述第一支柱固定在第三驱动轴上,所述滑动板和滑动机构均设置在第一支柱和第二支柱之间,所述夹板上设有若干第一通孔,所述滑动板上设有若干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数量与第二通孔的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所述滑动机构包括第四驱动电机、第四驱动轴和套管,所述第四驱动电机固定在第一支柱上,所述第四驱动电机与第四驱动轴传动连接,所述第四驱动轴套设在套管内,所述第四驱动轴的外周设有外螺纹,所述套管内设有内螺纹,所述第四驱动轴的外螺纹与套管的内螺纹相匹配,所述套管固定在滑动板上;所述本体内设有中央处理器和超声波发射模块,所述第三驱动电机和第四驱动电机均与中央处理器电连接,所述超声波发射模块内设有超声波发射电路,所述超声波发射电路包括超声波发生器、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开关、二极管和电容,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和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均接地,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与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二极管的阳极接地,所述二极管的阴极通过超声波发生器与、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第一电阻和开关组成的串联电路外接9V直流电压电源,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第二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第二电阻和开关组成的串联电路外接9V直流电压电源,所述电容的一端接地,所述电容的另一端通过开关外接9V直流电压电源。作为优选,为了保证飞行机构的飞行能力,所述飞行机构包括若干飞行单元,所述飞行单元周向均匀分布在本体的外周,所述飞行单元包括支架和飞行组件,所述支架的一端固定在本体上,所述支架的另一端与飞行组件固定,所述飞行组件包括第一驱动电机、竖向设置的第一驱动轴和若干桨叶,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固定在支架上,所述桨叶周向均匀分布在第一驱动轴的外周上,所述第一驱动电机通过第一驱动轴与各桨叶传动连接。作为优选,为了提高太阳能发电装置的发电效率,所述太阳能发电装置包括第二驱动电机、第二驱动轴、连接块、连接轴与太阳能板,所述第二驱动电机和连接块均固定在本体上,所述第二驱动轴设置在第二驱动电机和连接块之间,所述第二驱动电机与第二驱动轴传动连接,所述连接轴的一端固定在第二驱动轴上,所述连接轴的另一端固定在太阳能板上。作为优选,为了加强平衡单元的缓冲能力,所述平衡单元的下方还设有二级缓冲机构,所述二级缓冲机构包括两个二级缓冲单元,所述二级缓冲单元设置在夹板的两侧,所述二级缓冲单元包括第二弹簧和缓冲块,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固定在第二夹板上,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缓冲块上。作为优选,为了保证缓冲块的缓冲能力,所述缓冲块的材质为橡胶块。作为优选,为了精确控制滑动板的滑动距离,所述滑动板远离第三驱动电机的一端设有第一弹簧和压力传感器,所述滑动板通过第一弹簧与压力传感器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固定在第二支柱上。作为优选,为了提高超声波发射电路对温度的抗干扰能力,所述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的温漂系数均为5%ppm。作为优选,所述超声波发生器的型号为T-40-1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基于物联网的智能无人机通过滑动机构带动滑动板移动,使滑动板上的第二通孔相对夹板上的第一通孔发生错位,从而改变各平衡单元的空气阻力,调节无人机使其能平稳安全降落,不仅如此,在超声波发射电路中,采用了常规的分立元器件,实现无线信号发射的同时还大大降低了电路的生产成本,提高了其实用价值。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基于物联网的智能无人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基于物联网的智能无人机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基于物联网的智能无人机的太阳能发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基于物联网的智能无人机的缓冲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基于物联网的智能无人机的平衡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基于物联网的智能无人机的超声波发射电路的电路原理图;图中:1.本体,2.指示灯,3.太阳能发电装置,4.支架,5.第一驱动电机,6.第一驱动轴,7.桨叶,8.支撑架,9.距离传感器,10.缓冲单元,11.太阳能板,12.连接轴,13.第二驱动电机,14.第二驱动轴,15.连接块,16.第三驱动电机,17.第三驱动轴,18.平衡单元,19.夹板,20.第一通孔,21.支柱,22.第二通孔,23.滑动板,24.第一弹簧,25.压力传感器,26.第四驱动电机,27.第四驱动轴,28.套管,29.第二弹簧,30.缓冲块,P1.超声波发射器,Q1.第一三极管,Q2.第二三极管,R1.第一电阻,R2.第二电阻,S1.开关,VD1.二极管,C1.电容。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专利技术有关的构成。如图1-图6所示,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无人机,包括本体1、设置在本体1上方的飞行机构、太阳能发电装置3和设置在本体1下方的缓冲机构,所述本体1上设有若干指示灯2;所述缓冲机构包括若干缓冲组件,所述缓冲组件周向均匀分布在本体1的外周,所述缓冲组件包括支撑架8、距离传感器9和两个缓冲单元10,所述支撑架8固定在本体1的下方,所述距离传感器9设置在支撑架8的底端,所述缓冲单元10设置在支撑架8的底端且位于支撑架8的两侧;所述缓冲单元10包括第三驱动电机16和两个平衡机构,所述第三驱动电机16固定在支撑架8上,所述平衡机构包括第三驱动轴17和平衡单元18,所述第三驱动电机16通过第三驱动轴17与平衡单元18传动连接;所述平衡单元18包括滑动板23、滑动机构、两个夹板19和两个支柱2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无人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1)、设置在本体(1)上方的飞行机构、太阳能发电装置(3)和设置在本体(1)下方的缓冲机构,所述本体(1)上设有若干指示灯(2);所述缓冲机构包括若干缓冲组件,所述缓冲组件周向均匀分布在本体(1)的外周,所述缓冲组件包括支撑架(8)、距离传感器(9)和两个缓冲单元(10),所述支撑架(8)固定在本体(1)的下方,所述距离传感器(9)设置在支撑架(8)的底端,所述缓冲单元(10)设置在支撑架(8)的底端且位于支撑架(8)的两侧;所述缓冲单元(10)包括第三驱动电机(16)和两个平衡机构,所述第三驱动电机(16)固定在支撑架(8)上,所述平衡机构包括第三驱动轴(17)和平衡单元(18),所述第三驱动电机(16)通过第三驱动轴(17)与平衡单元(18)传动连接;所述平衡单元(18)包括滑动板(23)、滑动机构、两个夹板(19)和两个支柱(21),所述支柱(21)的两端固定在夹板(19)上,所述第一夹板(19)位于第二夹板(19)的上方,所述滑动板(23)和滑动机构均位于两块夹板(19)之间,所述第一支柱(21)固定在第三驱动轴(17)上,所述滑动板(23)和滑动机构均设置在第一支柱(21)和第二支柱(21)之间,所述夹板(19)上设有若干第一通孔(20),所述滑动板(23)上设有若干第二通孔(22),所述第一通孔(20)的数量与第二通孔(22)的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所述滑动机构包括第四驱动电机(26)、第四驱动轴(27)和套管(28),所述第四驱动电机(26)固定在第一支柱(21)上,所述第四驱动电机(26)与第四驱动轴(27)传动连接,所述第四驱动轴(27)套设在套管(28)内,所述第四驱动轴(27)的外周设有外螺纹,所述套管(28)内设有内螺纹,所述第四驱动轴(27)的外螺纹与套管(28)的内螺纹相匹配,所述套管(28)固定在滑动板(23)上;所述本体(1)内设有中央处理器和超声波发射模块,所述第三驱动电机(16)和第四驱动电机(26)均与中央处理器电连接,所述超声波发射模块内设有超声波发射电路,所述超声波发射电路包括超声波发生器(P1)、第一三极管(Q1)、第二三极管(Q2)、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开关(S1)、二极管(VD1)和电容(C1),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和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均接地,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与二极管(VD1)的阴极连接,所述二极管(VD1)的阳极接地,所述二极管(VD1)的阴极通过超声波发生器(P1)与、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通过第一电阻(R1)和开关(S1)组成的串联电路外接9V直流电压电源,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通过第二电阻(R2)和开关(S1)组成的串联电路外接9V直流电压电源,所述电容(C1)的一端接地,所述电容(C1)的另一端通过开关(S1)外接9V直流电压电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无人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1)、设置在本体(1)上方的飞行机构、太阳能发电装置(3)和设置在本体(1)下方的缓冲机构,所述本体(1)上设有若干指示灯(2);所述缓冲机构包括若干缓冲组件,所述缓冲组件周向均匀分布在本体(1)的外周,所述缓冲组件包括支撑架(8)、距离传感器(9)和两个缓冲单元(10),所述支撑架(8)固定在本体(1)的下方,所述距离传感器(9)设置在支撑架(8)的底端,所述缓冲单元(10)设置在支撑架(8)的底端且位于支撑架(8)的两侧;所述缓冲单元(10)包括第三驱动电机(16)和两个平衡机构,所述第三驱动电机(16)固定在支撑架(8)上,所述平衡机构包括第三驱动轴(17)和平衡单元(18),所述第三驱动电机(16)通过第三驱动轴(17)与平衡单元(18)传动连接;所述平衡单元(18)包括滑动板(23)、滑动机构、两个夹板(19)和两个支柱(21),所述支柱(21)的两端固定在夹板(19)上,所述第一夹板(19)位于第二夹板(19)的上方,所述滑动板(23)和滑动机构均位于两块夹板(19)之间,所述第一支柱(21)固定在第三驱动轴(17)上,所述滑动板(23)和滑动机构均设置在第一支柱(21)和第二支柱(21)之间,所述夹板(19)上设有若干第一通孔(20),所述滑动板(23)上设有若干第二通孔(22),所述第一通孔(20)的数量与第二通孔(22)的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所述滑动机构包括第四驱动电机(26)、第四驱动轴(27)和套管(28),所述第四驱动电机(26)固定在第一支柱(21)上,所述第四驱动电机(26)与第四驱动轴(27)传动连接,所述第四驱动轴(27)套设在套管(28)内,所述第四驱动轴(27)的外周设有外螺纹,所述套管(28)内设有内螺纹,所述第四驱动轴(27)的外螺纹与套管(28)的内螺纹相匹配,所述套管(28)固定在滑动板(23)上;所述本体(1)内设有中央处理器和超声波发射模块,所述第三驱动电机(16)和第四驱动电机(26)均与中央处理器电连接,所述超声波发射模块内设有超声波发射电路,所述超声波发射电路包括超声波发生器(P1)、第一三极管(Q1)、第二三极管(Q2)、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开关(S1)、二极管(VD1)和电容(C1),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和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均接地,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与二极管(VD1)的阴极连接,所述二极管(VD1)的阳极接地,所述二极管(VD1)的阴极通过超声波发生器(P1)与、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Q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燕红
申请(专利权)人:曹燕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