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为移动电源使用的二次电池充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764982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9-28 15: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为移动电源使用的二次电池充电器,包括有,可充电电池BT;充放电转换模块,用于给可充电电池BT充电和使得可充电电池BT放电;降压输入模块,用于将市电电压降为符合可充电电池BT充电的充电电压;放电输出模块,用于将充电电池BT的放电输出电压调制为符合外部设备使用的输出电压;主控模块,用于控制充放电转换模块以及放电输出模块;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充放电转换模块,使得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充电器能够对二次电池进行充电,同时能够驱动二次电池给外部设备提供输出电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充电器
,具体涉及一种可为移动电源使用的二次电池充电器
技术介绍
常规的二次电池充电器只是简单的给二次电池充电,而二次电池不能够直接当做移动电源给外部设备充电,需要经过电压调制器才能够对外部设备进行充电,对用户造成一定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以上所述的缺点,提供了一种可为移动电源使用的二次电池充电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具体方案如下:一种可为移动电源使用的二次电池充电器,包括有,可充电电池BT;充放电转换模块,用于给可充电电池BT充电和使得可充电电池BT放电;降压输入模块,用于将市电电压降为符合可充电电池BT充电的充电电压;放电输出模块,用于将充电电池BT的放电输出电压调制为符合外部设备使用的输出电压;主控模块,用于控制充放电转换模块以及放电输出模块。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充放电转换模块包括有电池BT1、电池BT2、第一恒流电路、第二恒流电路、第一充电电路、第二充电电路以及放电电路;所述第一充电电路用于给电池BT1充电,第二充电电路用于给电池BT2充电;所述第一恒流电路、第一充电电路以及电池BT1所在的支路与第二恒流电路、第二充电电路以及电池BT2所在的支路并联。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充放电转换模块还包括有电池BT3、电池BT4、第三恒流电路、第四恒流电路、第三充电电路以及第四充电电路;所述第三充电电路用于给电池BT3充电,第四充电电路用于给电池BT4充电;所述第三恒流电路、第三充电电路以及电池BT3所在的支路与第四恒流电路、第四充电电路以及电池BT4所在的支路并联;所述第一恒流电路、第一充电电路以及电池BT1所在的支路与第三恒流电路、第三充电电路以及电池BT3所在的支路并联。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恒流电路包括有运放U4D;所述运放U4D的正输入端与基准电压连接;所述运放U4D的负输入端与电容C9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9的另一端接地;所述运放U4D的负输入端与电阻R7的一端连接;电阻R7的另一端通过电阻R3接地;所述运放U4D的输出端通过电阻R11与电阻R7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运放U4D的输出端与MOS管Q1A的栅极连接;所述MOS管Q1A的源极与电阻R7的另一端连接;所述MOS管Q1A的漏极与电池BT1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一充电电路包括有三极管Q5、电阻R33;所述三极管Q5的发射极与电池BT1的正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5的基极通过电阻R33与主控模块连接;所述三极管Q5的集电极与降压输入模块连接;所述第二恒流电路包括有运放U4C;所述运放U4C的正输入端与基准电压连接;所述运放U4C的负输入端与电容C10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10的另一端接地;所述运放U4C的负输入端与电阻R8的一端连接;电阻R8的另一端通过电阻R4接地;所述运放U4C的输出端通过电阻R12与电阻R8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运放U4C的输出端与MOS管Q1B的栅极连接;所述MOS管Q1B的源极与电阻R8的另一端连接;所述MOS管Q1B的漏极与电池BT2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二充电电路包括有三极管Q6、电阻R34;所述三极管Q6的发射极与电池BT2的正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6的基极通过电阻R34与主控模块连接;所述三极管Q6的集电极与降压输入模块连接;所述放电电路包括有MOS管Q3A以及用于控制MOS管Q3A开关的放电控制单元;所述MOS管Q3A的漏极与电池BT1的负极连接;所述MOS管Q3A的源极与电池BT2的正极连接;所述MOS管Q3A的栅极与放电控制单元连接。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三恒流电路包括有运放U4B;所述运放U4B的正输入端与基准电压连接;所述运放U4B的负输入端与电容C11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9的另一端接地;所述运放U4B的负输入端与电阻R9的一端连接;电阻R9的另一端通过电阻R5接地;所述运放U4B的输出端通过电阻R13与电阻R9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运放U4B的输出端与MOS管Q2A的栅极连接;所述MOS管Q2A的源极与电阻R9的另一端连接;所述MOS管Q2A的漏极与电池BT3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三充电电路包括有三极管Q7、电阻R35;所述三极管Q7的发射极与电池BT3的正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7的基极通过电阻R35与主控模块连接;所述三极管Q7的集电极与降压输入模块连接;所述第四恒流电路包括有运放U4A;所述运放U4A的正输入端与基准电压连接;所述运放U4A的负输入端与电容C12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12的另一端接地;所述运放U4A的负输入端与电阻R10的一端连接;电阻R10的另一端通过电阻R6接地;所述运放U4A的输出端通过电阻R14与电阻R10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运放U4A的输出端与MOS管Q2B的栅极连接;所述MOS管Q2B的源极与电阻R10的另一端连接;所述MOS管Q2B的漏极与电池BT4的负极连接;所述第四充电电路包括有三极管Q8、电阻R36;所述三极管Q8的发射极与电池BT4的正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8的基极通过电阻R36与主控模块连接;所述三极管Q8的集电极与降压输入模块连接;所述放电电路还包括有MOS管Q3B、MOS管Q4A以及MOS管Q4B;所述放电控制单元用于控制MOS管Q3A、MOS管Q3B、MOS管Q4A以及MOS管Q4B的开关;所述MOS管Q3B的漏极与电池BT2的负极连接;所述MOS管Q3B的源极与电池BT3的正极连接;所述MOS管Q3B的栅极与放电控制单元连接;所述MOS管Q4A的漏极与电池BT3的负极连接;所述MOS管Q4A的源极与电池BT4的正极连接;所述MOS管Q4A的栅极与放电控制单元连接;所述MOS管Q4B的源极与电池BT4的负极连接;所述MOS管Q4B的漏极接地;所述MOS管Q4B的栅极与放电控制单元连接。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放电控制单元包括有芯片U5;所述芯片U5为ME2188-30;所述芯片U5的LX端与主控模块连接;所述芯片U5的LX端通过电容C22与电池BT1的负极连接;所述芯片U5的GND端与二极管D7的正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7的负极与电池BT1的负极连接;所述芯片U5的OUT端通过电容C23与电池BT1的负极连接;所述芯片U5的OUT端通过电阻R50接地;所述芯片U5的OUT端与MOS管Q3A的栅极、MOS管Q3B的栅极、MOS管Q4A的栅极以及MOS管Q4B的栅极连接。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降压输入模块包括有芯片U3,所述芯片U3为芯片SY8113B;所述芯片U3的IN端与电源连接;所述芯片U3的EN端与芯片U3的IN端连接;所述芯片U3的IN端通过电容C2接地;所述电容C1和电容C31均与电容C2并联;所述芯片U3的BS端通过电容C4与芯片U3的LX端连接;所述芯片U3的LX端通过磁珠FB1与电感L1的一端连接;所述电感的另一端通过电容C3接地;所述电容C30和电容C32均与电容C3并联;所述芯片U3的FB端通过电阻R1接地;所述芯片U3的FB端通过电阻R2与充放电转换模块连接。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放电输出模块包括有短路检测电路、限压输出电路以及升压电路;所述短路检测电路和限压输出电路与主控模块连接;所述升压电路与限压输出电路连接。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短路检测电路包括有电阻R43、电容C29、电阻R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为移动电源使用的二次电池充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可充电电池BT;充放电转换模块,用于给可充电电池BT充电和使得可充电电池BT放电;降压输入模块,用于将电压降为适用于可充电电池BT充电的充电电压;放电输出模块,用于将充电电池BT的放电输出电压调制为符合外部设备使用的输出电压;主控模块,用于控制充放电转换模块以及放电输出模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为移动电源使用的二次电池充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可充电电池BT;充放电转换模块,用于给可充电电池BT充电和使得可充电电池BT放电;降压输入模块,用于将电压降为适用于可充电电池BT充电的充电电压;放电输出模块,用于将充电电池BT的放电输出电压调制为符合外部设备使用的输出电压;主控模块,用于控制充放电转换模块以及放电输出模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为移动电源使用的二次电池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放电转换模块包括有电池BT1、电池BT2、第一恒流电路、第二恒流电路、第一充电电路、第二充电电路以及放电电路;所述第一充电电路用于给电池BT1充电,第二充电电路用于给电池BT2充电;所述第一恒流电路、第一充电电路以及电池BT1所在的支路与第二恒流电路、第二充电电路以及电池BT2所在的支路并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为移动电源使用的二次电池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放电转换模块还包括有电池BT3、电池BT4、第三恒流电路、第四恒流电路、第三充电电路以及第四充电电路;所述第三充电电路用于给电池BT3充电,第四充电电路用于给电池BT4充电;所述第三恒流电路、第三充电电路以及电池BT3所在的支路与第四恒流电路、第四充电电路以及电池BT4所在的支路并联;所述第一恒流电路、第一充电电路以及电池BT1所在的支路与第三恒流电路、第三充电电路以及电池BT3所在的支路并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为移动电源使用的二次电池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恒流电路包括有运放U4D;所述运放U4D的正输入端与基准电压连接;所述运放U4D的负输入端与电容C9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9的另一端接地;所述运放U4D的负输入端与电阻R7的一端连接;电阻R7的另一端通过电阻R3接地;所述运放U4D的输出端通过电阻R11与电阻R7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运放U4D的输出端与MOS管Q1A的栅极连接;所述MOS管Q1A的源极与电阻R7的另一端连接;所述MOS管Q1A的漏极与电池BT1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一充电电路包括有三极管Q5、电阻R33;所述三极管Q5的发射极与电池BT1的正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5的基极通过电阻R33与主控模块连接;所述三极管Q5的集电极与降压输入模块连接;所述第二恒流电路包括有运放U4C;所述运放U4C的正输入端与基准电压连接;所述运放U4C的负输入端与电容C10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10的另一端接地;所述运放U4C的负输入端与电阻R8的一端连接;电阻R8的另一端通过电阻R4接地;所述运放U4C的输出端通过电阻R12与电阻R8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运放U4C的输出端与MOS管Q1B的栅极连接;所述MOS管Q1B的源极与电阻R8的另一端连接;所述MOS管Q1B的漏极与电池BT2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二充电电路包括有三极管Q6、电阻R34;所述三极管Q6的发射极与电池BT2的正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6的基极通过电阻R34与主控模块连接;所述三极管Q6的集电极与降压输入模块连接;所述放电电路包括有MOS管Q3A以及用于控制MOS管Q3A开关的放电控制单元;所述MOS管Q3A的漏极与电池BT1的负极连接;所述MOS管Q3A的源极与电池BT2的正极连接;所述MOS管Q3A的栅极与放电控制单元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为移动电源使用的二次电池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恒流电路包括有运放U4B;所述运放U4B的正输入端与基准电压连接;所述运放U4B的负输入端与电容C11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9的另一端接地;所述运放U4B的负输入端与电阻R9的一端连接;电阻R9的另一端通过电阻R5接地;所述运放U4B的输出端通过电阻R13与电阻R9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运放U4B的输出端与MOS管Q2A的栅极连接;所述MOS管Q2A的源极与电阻R9的另一端连接;所述MOS管Q2A的漏极与电池BT3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三充电电路包括有三极管Q7、电阻R35;所述三极管Q7的发射极与电池BT3的正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7的基极通过电阻R35与主控模块连接;所述三极管Q7的集电极与降压输入模块连接;所述第四恒流电路包括有运放U4A;所述运放U4A的正输入端与基准电压连接;所述运放U4A的负输入端与电容C12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12的另一端接地;所述运放U4A的负输入端与电阻R10的一端连接;电阻R10的另一端通过电阻R6接地;所述运放U4A的输出端通过电阻R14与电阻R10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运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庆照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健达照明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