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动式光伏板排风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3616097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8-29 20: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被动式光伏板排风系统,包括有房屋本体,房屋本体的屋顶呈斜面,被动式光伏板排风系统还包括有光伏板,光伏板的下端连接于屋顶的下端,从屋顶的上端沿竖直方向向上延伸有一排风结构体,排风结构体的一端连接于光伏板的上端,光伏板、排风结构体和屋顶之间围绕形成一空腔,房屋本体中与屋顶的下端相连接的侧壁中设有第一进风口,屋顶中开设有开口,排风结构体的左右两端均设有出风口,第一进风口、房屋本体的内部、开口、空腔和出风口依次相连通并形成有一通风流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被动式光伏板排风系统,使得空气因为冷热不均沿从下往上流动,驱动力大,空气流速大,排风效果好;且具有非常好的隔热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排风系统,特别涉及一种被动式光伏板排风系统
技术介绍
在城市更新中,旧建筑改造经常遇到一些问题。旧建筑通风不畅;以及为了应对绿建标准,对旧建筑增加整合屋面的光伏板,光伏板转化光能时在屋面和光伏板之间的空气隔层形成大量热能;还有建筑屋面的隔热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房屋通风不畅,隔热非常差等缺陷,提供一种被动式光伏板排风系统。本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种被动式光伏板排风系统,包括有房屋本体,所述房屋本体的屋顶呈斜面,所述被动式光伏板排风系统还包括有光伏板,所述光伏板的下端连接于所述屋顶的下端,从所述屋顶的上端沿竖直方向向上延伸有一排风结构体,所述排风结构体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光伏板的上端,所述光伏板、所述排风结构体和所述屋顶之间围绕形成一空腔,所述房屋本体中与所述屋顶的下端相连接的侧壁中设有第一进风口,所述屋顶中开设有开口,所述排风结构体的左右两端均设有出风口,所述第一进风口、所述房屋本体的内部、所述开口、所述空腔和所述出风口依次相连通并形成有一通风流道。在本方案中,所述光伏板转化光能时产生较多的热能,所述内腔的空气因为冷热不均沿从下往上流动,进而产生空气流动的驱动力;同时,所述光伏板产生热量越多,被动式光伏板排风系统内驱动力越大,空气流速越大,排风效果越好。另外,所述空腔作为隔热层,具有非常好的隔热效果。较佳地,每一所述出风口内设有百叶和风压感应器,所述风压感应器用于检测所述房屋本体的外部的风的风速;所述被动式光伏板排风系统还包括控制装置和执行装置,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风压感应器、所述执行装置电连接;其中,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根据所述风压感应器检测到的风速信号控制所述执行装置,所述执行装置用于根据所述控制装置发出的控制信号对所述百叶进行开或关。在本方案中,在所述出风口设有风压感应器用来感知风速,当风速较大时,相对所述出风口中的所述百叶将自动关闭,使得所述被动式光伏板排风系统的风从另一所述出风口排出,保证排风效果。较佳地,每一所述出风口均位于所述光伏板的上端的上方。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热空气在排出后上升,上下空气产生负压进而加速空气的流动,提高排风效果。较佳地,所述排风结构体内部设有排风扇。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加快风速流动,提高排风效果。较佳地,所述光伏板的下端通过第一金属件密封连接于所述屋顶的下端,所述光伏板的上端通过第二金属件密封连接于所述排风结构体。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保证所述空腔的密封性,保证所述被动式光伏板排风系统的稳定性。较佳地,所述光伏板的下端固接于所述第一金属件,所述第一金属件通过膨胀螺栓固定连接于所述屋顶,所述光伏板的上端固接于所述第二金属件,所述第二金属件通过膨胀螺栓固定连接于所述排风结构体。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加强固定连接,保证所述被动式光伏板排风系统的稳定性。较佳地,所述房屋本体的内部设有排风管道,所述排风管道设有第二进风口,所述第二进风口位于所述房屋本体的房间内,所述排风管道的内部通过所述第二进风口与所述房屋本体的内部相连通,所述排风管道的上端连接
于所述开口且与所述空腔相连通。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可以根据需求,增设多个排风管道,加强空气的流动性,从而加强所述被动式光伏板排风系统的排风效果。较佳地,所述房屋本体具有地板,所述排风管道穿过于所述地板的隔层内。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防止所述排风管道因碰撞发生损坏,保护所述排风管道且不影响房屋的美观效果。在符合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上述各优选条件,可任意组合,即得本技术各较佳实例。本技术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技术的被动式光伏板排风系统,使得空气因为冷热不均沿从下往上流动,驱动力大,空气流速大,排风效果好;且具有非常好的隔热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被动式光伏板排风系统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房屋本体1,屋顶11,开口111,排风结构体12,出风口121,百叶122排风扇123,第一进风口13,房间14,地板15光伏板2,第一金属件21,第二金属件22排风管道3,第二进风口31空腔4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的方式并结合附图来更清楚完整地说明本技术,但并不因此将本技术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
“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被动式光伏板排风系统,其包括有房屋本体1、光伏板2,房屋本体1的屋顶11呈斜面,光伏板2的下端连接于屋顶11的下端,从屋顶11的上端沿竖直方向向上延伸有一排风结构体12,排风结构体12的一端连接于光伏板2的上端,光伏板2、排风结构体12和屋顶11之间围绕形成一空腔4,屋顶11中开设有开口111,排风结构体12的左右两端均设有出风口121,开口111、空腔4和出风口121依次相连通并形成通风流道。使得房屋本体1内部的空气通过该通风流道流出至屋外,同时,光伏板2转化光能时产生较多的热能,内腔4的空气因为冷热不均沿从下往上流动,进而产生空气流动的驱动力;光伏板2产生热量越多,被动式光伏板排风系统内驱动力越大,空气流速越大,排风效果越好。另外,空腔4作为隔热层,具有非常好的隔热效果。光伏板2的下端通过第一金属件21密封连接于屋顶11的下端,光伏板2的上端通过第二金属件22密封连接于排风结构体12。保证空腔4的密封性,使得被动式光伏板排风系统的稳定性。较佳地,光伏板2的下端固接于第一金属件21,第一金属件21通过膨胀螺栓固定连接于屋顶11,光伏板2的上端固接于第二金属件22,第二金属件22通过膨胀螺栓固定连接于排风结构体12。通过膨胀螺栓加强固定连接,进一步保证被动式光伏板排风系统的结构强度和稳定性。如图1所示,每一出风口121均位于光伏板2的上端的上方。使得热空气在排出后上升,上下空气产生负压进而加速空气的流动,提高排风效果。同时,每一出风口121内设有百叶122和风压感应器(图中未示出),风压感应器用于检测房屋本体1的外部的风的风速;被动式光伏板排风系统还包括控制装置和执行装置,控制装置与风压感应器、执行装置电连接,其中,
控制装置用于根据风压感应器检测到的风速信号控制执行装置,执行装置用于根据控制装置发出的控制信号对百叶122进行开或关。在屋外无强风情况时,出风口121的百叶122将打开,被动式光伏板排风系统将通过两个出风口121排出空气。若屋外遭遇强风情况时,迎风一侧的出风口121中风压感应器检测到的风速信号传递给到控制装置,控制装置根据传递来的信号给到执行装置发出控制信号,使得迎风一侧的出风口121中的百叶122将关闭,这样被动式光伏板排风系统将通过另一出风口121排出空气,保证排风效果。较佳地,排风结构体12内部设有排风扇123。加快被动式光伏板排风系统的风速流动,提高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被动式光伏板排风系统,包括有房屋本体,所述房屋本体的屋顶呈斜面,其特征在于,所述被动式光伏板排风系统还包括有光伏板,所述光伏板的下端连接于所述屋顶的下端,从所述屋顶的上端沿竖直方向向上延伸有一排风结构体,所述排风结构体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光伏板的上端,所述光伏板、所述排风结构体和所述屋顶之间围绕形成一空腔,所述房屋本体中与所述屋顶的下端相连接的侧壁中设有第一进风口,所述屋顶中开设有开口,所述排风结构体的左右两端均设有出风口,所述第一进风口、所述房屋本体的内部、所述开口、所述空腔和所述出风口依次相连通并形成有一通风流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被动式光伏板排风系统,包括有房屋本体,所述房屋本体的屋顶呈斜面,其特征在于,所述被动式光伏板排风系统还包括有光伏板,所述光伏板的下端连接于所述屋顶的下端,从所述屋顶的上端沿竖直方向向上延伸有一排风结构体,所述排风结构体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光伏板的上端,所述光伏板、所述排风结构体和所述屋顶之间围绕形成一空腔,所述房屋本体中与所述屋顶的下端相连接的侧壁中设有第一进风口,所述屋顶中开设有开口,所述排风结构体的左右两端均设有出风口,所述第一进风口、所述房屋本体的内部、所述开口、所述空腔和所述出风口依次相连通并形成有一通风流道。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被动式光伏板排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出风口内设有百叶和风压感应器,所述风压感应器用于检测所述房屋本体的外部的风的风速;所述被动式光伏板排风系统还包括控制装置和执行装置,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风压感应器、所述执行装置电连接;其中,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根据所述风压感应器检测到的风速信号控制所述执行装置,所述执行装置用于根据所述控制装置发出的控制信号对所述百叶进行开或关。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被动式光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强王英哲舒祯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地东建筑设计事务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