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液晶显示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203733 阅读:1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5-12 11: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液晶显示器,后玻璃板衬底上分布着许多横竖排列并互相绝缘的格状透明金属薄膜导线,将后玻璃衬底分隔成多个微小的格子,每个格子中又有一片与周围导线绝缘的像素电极单元,每个格子上的像素电极单元构成像素电极层,所述TFT管的两端与两根纵横导线连接,形成矩阵结构,前玻璃板、后玻璃板靠向液晶层的那一面为有锯齿状的沟槽,在前玻璃板的衬底上,划分多个微小的格子,每个格子均与后玻璃板衬底的一个像素电极对应。前、后玻璃板靠近液晶的一面是锯齿状的沟槽,这个沟槽排列会使长棒状的液晶分子沿着沟槽排列,显示的才会整齐,而且不会出现漏光的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液晶显示技术,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新型液晶显示器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各种液晶显示屏已经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餐厅、酒店、候车亭、火车站等各种公共场所。现有技术中利用遮光双面胶的一面粘贴液晶显示面板,另一面粘贴胶框以及光学膜片。然而,在粘合时,液晶显示面板的软性电路板会弯折到液晶显示器底面,软性电路板的弯曲位置产生内应力,内应力会将光学膜片拉起,从而易于造成漏光等不良现象,进而影响显示品质。而且在液晶显示面板和光学膜片直接设有遮光双面胶会造成出光不均匀,从而影响显示质量。前、后玻璃板如果是光滑的平面,液晶分子的排列便会不整齐,造成光线的散射,形成漏光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了一种新型液晶显示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通过以下方案来实现:—种新型液晶显示器,它包括后板模块、液晶层、前板模块,所述液晶层置于后板模块与前板模块的中间,后板模块的背面是背光模块,所述后板模块包括依次层叠在一起的后偏光板、后玻璃板、像素电极层,所述液晶层上下表面设置有后定向膜、前定向膜,所述后定向膜另一面紧贴像素电极层,所述前板模块包括依次层叠在一起的公共电极层、彩色滤光片层、前玻璃板、前偏光板,所述像素电极层设置有栅极扫描线、源极列线、TFT管,所述栅极扫描线与源极列线垂直,所述后玻璃板衬底上分布着许多横竖排列并互相绝缘的格状透明金属薄膜导线,将后玻璃衬底分隔成多个微小的格子,每个格子中又有一片与周围导线绝缘的像素电极单元,每个格子上的像素电极单元构成像素电极层,所述TFT管的两端与两根纵横导线连接,形成矩阵结构,所述前玻璃板、后玻璃板靠向液晶层的那一面为有锯齿状的沟槽,在前玻璃板的衬底上,划分多个微小的格子,每个格子均与后玻璃板衬底的一个像素电极对应。进一步的,所述像素电极层的像素电极单元为透明的金属膜电极,在像素电极单元的一角,设置有一个在玻璃衬底上的TFT管。进一步的,所述TFT管为TFT薄膜场效应管。进一步的,所述TFT薄膜场效应管的栅极与横线连接,其源极与竖线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前玻璃板、后玻璃板设置沟槽的面上涂有一层PI膜。进一步的,所述PI膜为聚酰亚胺膜。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TFT作为开关管的作用,利用施加于TFT开关管的栅极电压,可控制TFT开关管的导通与截止。前、后玻璃板靠近液晶的一面是锯齿状的沟槽,这个沟槽排列会使长棒状的液晶分子沿着沟槽排列,显示的才会整齐,而且不会出现漏光的现象。【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液晶显示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液晶显不屏截面不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个像素电极单元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个像素电极单元等效电路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液晶显示器显示驱动阵列电路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请参照附图1?5,本技术的一种新型液晶显示器,它包括后板模块、液晶层51、前板模块,所述液晶层51置于后板模块与前板模块的中间,后板模块的背面是背光模块11,所述后板模块包括依次层叠在一起的后偏光板1、后玻璃板2、像素电极层3,所述液晶层51上下表面设置有后定向膜41、前定向膜61,所述后定向膜41另一面紧贴像素电极层3,所述前板模块包括依次层叠在一起的公共电极层7、彩色滤光片层8、前玻璃板9、前偏光板10,所述像素电极层3设置有栅极扫描线5、源极列线6、TFT管4,所述栅极扫描线5与源极列线6垂直,所述后玻璃板2衬底上分布着许多横竖排列并互相绝缘的格状透明金属薄膜导线,将后玻璃衬底分隔成多个微小的格子,每个格子中又有一片与周围导线绝缘的像素电极单元,每个格子上的像素电极单元构成像素电极层3,所述TFT管4的两端与两根纵横导线连接,形成矩阵结构,所述前玻璃板9、后玻璃板2靠向液晶层51的那一面为有锯齿状的沟槽,在前玻璃板9的衬底上,划分多个微小的格子,每个格子均与后玻璃板衬底的一个像素电极对应。所述像素电极层3的像素电极单元为透明的金属膜电极,在像素电极单元的一角,设置有一个在玻璃衬底上的TFT管4,述TFT管4为TFT薄膜场效应管。所述TFT薄膜场效应管的栅极15与横线连接,其源极18与竖线连接,所述前玻璃板9、后玻璃板2设置沟槽的面上涂有一层PI膜,述PI膜为聚酰亚胺膜。TFT作为开关管的作用,利用施加于TFT开关管的栅极电压,可控制TFT开关管的导通与截止。前、后玻璃板靠近液晶的一面是锯齿状的沟槽,这个沟槽排列会使长棒状的液晶分子沿着沟槽排列,显示的才会整齐,而且不会出现漏光的现象。如图3?4所示,像素电极单元14和公共电极之间夹一层液晶,液晶层51可以等效为一个液晶电容Cl它的大小约为0.lpF,在实际应用中,这个电容无法将电压保持到下一次再更新画面数据的时刻,也就是说,当TFT管对这个电容Cl好电时,它无法将电压保持住,直到下一次TFT管再对此点充电的时刻,60HZ的画面更新频率,这样一来,电压有了变化,所显示的灰阶就会不正确,因此,再加一个储存电容C2,电容C2为0.5 pF,以便让充好电的电压能保持到下一次更新画面的时刻。这种方式也保证了画面不会出现卡顿的现象。如图5所示,图5为液晶显示器显示驱动阵列电路图,在电路中,源极驱动器20、栅极驱动器19分别连接在显示驱动阵列的一个直角夹角两边,本技术液晶显示器将所有的行电极作为扫描行连接到栅极驱动器19上,将所有列电极作为列信号端连接到源极驱动器20上,从而驱动阵列,使液晶显示器显示画面。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主权项】1.一种新型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后板模块、液晶层(51)、前板模块,所述液晶层(51)置于后板模块与前板模块的中间,后板模块的背面是背光模块(11),所述后板模块包括依次层叠在一起的后偏光板(I)、后玻璃板(2 )、像素电极层(3 ),所述液晶层(51)上下表面设置有后定向膜(41)、前定向膜(61),所述后定向膜(41)另一面紧贴像素电极层(3),所述前板模块包括依次层叠在一起的公共电极层(7)、彩色滤光片层(8)、前玻璃板(9)、前偏光板(10),所述像素电极层(3)设置有栅极扫描线(5)、源极列线(6)、TFT管(4),所述栅极扫描线(5)与源极列线(6)垂直,所述后玻璃板(2)衬底上分布着许多横竖排列并互相绝缘的格状透明金属薄膜导线,将后玻璃衬底分隔成多个微小的格子,每个格子中又有一片与周围导线绝缘的像素电极单元,每个格子上的像素电极单元构成像素电极层(3),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后板模块、液晶层(51)、前板模块,所述液晶层(51)置于后板模块与前板模块的中间,后板模块的背面是背光模块(11),所述后板模块包括依次层叠在一起的后偏光板(1)、后玻璃板(2)、像素电极层(3),所述液晶层(51)上下表面设置有后定向膜(41)、前定向膜(61),所述后定向膜(41)另一面紧贴像素电极层(3),所述前板模块包括依次层叠在一起的公共电极层(7)、彩色滤光片层(8)、前玻璃板(9)、前偏光板(10),所述像素电极层(3)设置有栅极扫描线(5)、源极列线(6)、TFT管(4),所述栅极扫描线(5)与源极列线(6)垂直,所述后玻璃板(2)衬底上分布着许多横竖排列并互相绝缘的格状透明金属薄膜导线,将后玻璃衬底分隔成多个微小的格子,每个格子中又有一片与周围导线绝缘的像素电极单元,每个格子上的像素电极单元构成像素电极层(3),所述TFT管(4)的两端与两根纵横导线连接,形成矩阵结构,所述前玻璃板(9)、后玻璃板(2)靠向液晶层(51)的那一面为有锯齿状的沟槽,在前玻璃板(9)的衬底上,划分多个微小的格子,每个格子均与后玻璃板衬底的一个像素电极对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杰郭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海菲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