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自动校正阻抗匹配的传输线驱动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192562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5-11 19:42
提出一种用于自动校正阻抗匹配的传输线驱动电路,包括:具有第一传输端与第二传输端的传输线驱动放大器;第一信号节点;第二信号节点;在第一传输端与第一信号节点间的第一可调电阻;在第二传输端与第二信号节点间的第二可调电阻;耦接于第一可调电阻两端的第一电压差值产生电路,用于产生第一电压差值;耦接于第二可调电阻的两端的第二电压差值产生电路,用于产生第二电压差值;第一采样与保持电路,用于根据第一电压差值产生第一采样信号;第二采样与保持电路,用于根据第二电压差值产生第二采样信号;比较电路,用于比较第一采样信号与第二采样信号;以及调整电路,用于根据比较电路的比较结果调整第一可调电阻和第二可调电阻的至少一个。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传输线驱动电路,尤其涉及一种可自动校正阻抗匹配的传输线驱动电路。
技术介绍
为了使信号和能量有效地传输,理想上输出端电路与输入端电路最好工作在阻抗匹配状态。也即,输出端电路的内阻应该等于输出端电路的输入阻抗,且输出端电路的输出阻抗应该等于输入端电路(一般也称为负载)的阻抗。当输出端电路与输入端电路两者的阻抗互相匹配时,将获得最大的功率传输。反之,当输出端电路与输入端电路两者的阻抗不匹配时,不但得不到最大的功率传输,还可能对电路产生损害。例如,当输出端电路与输入端电路两者的阻抗不匹配时,输出端电路的差动式输出电流会有不对称的情况发生,进而导致电磁干扰(EMI)的问题。另外,当输出端电路与输入端电路两者的阻抗不匹配时,系统的反射损耗(Return Loss)也会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此,如何有效减轻或消除输出端电路与输入端电路阻抗不匹配的情况,以降低电磁干扰和反射损耗的问题,为本领域有待解决的问题。本说明书提供一种用于自动校正阻抗匹配的传输线驱动电路的实施方式,其包括:传输线驱动放大器,具有用于提供一对差动式传输信号的第一传输端与第二传输端;第一信号节点,用于耦接等效负载电路的第一负载端信号节点;第二信号节点,用于耦接等效负载电路的第二负载端信号节点;第一可调电阻,位于第一传输端与第一信号节点之间的信号路径上;第二可调电阻,位于第二传输端与第二信号节点之间的信号路径上;第一电压差值产生电路,耦接于第一可调电阻的两端,设置成产生第一电压差值;第二电压差值产生电路,耦接于第二可调电阻的两端,设置成产生第二电压差值;第一采样与保持电路,耦接于第一电压差值产生电路,设置成对第一电压差值进行采样与保持操作,以产生第一采样信号;第二采样与保持电路,耦接于第二电压差值产生电路,设置成对第二电压差值进行采样与保持操作,以产生第二采样信号;比较电路,耦接于第一采样与保持电路与第二采样与保持电路,设置成比较第一采样信号与第二采样信号;以及调整电路,耦接于第一可调电阻、第二可调电阻、与比较电路,设置成根据比较电路的比较结果,调整第一可调电阻和第二可调电阻的至少其中一个的电阻值。上述实施方式的优点之一是传输线驱动电路可减轻或消除第一信号节点与第二信号节点之间的输出电流不对称的情况,进而降低电磁干扰和反射损耗的问题。上述实施方式的另一优点是传输线驱动电路可自动、有效地校正与等效负载电路之间的阻抗不匹配情况,且适用于各种输出端电路的结构中,因此,其应用范围相当广泛。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将借助以下的说明和附图进行更详细的解释。【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传输线驱动电路简化后的功能方块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配合相关附图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在附图中,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方法流程。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传输线驱动电路(transmiss1n line drivercircuit) 100简化后的功能方块图。如图1所示,传输线驱动电路100包括传输线驱动放大器(transmiss1n line driving amplifier) 110、第一信号节点(signal node) 122、第二信号节点124、第一可调电阻132、第二可调电阻134、第一电压差值产生电路(signaldifference generating circuit) 142、第二电压差值产生电路144、第一采样与保持电路152、第二采样与保持电路154、比较电路160以及调整电路170。传输线驱动放大器110具有用于提供一对差动式传输信号的第一传输端与第二传输端。在本实施方式中,前述第一传输端是传输线驱动放大器110的正输出端,而前述第二传输端是传输线驱动放大器110的负输出端。第一信号节点122用于耦接等效负载电路(equivalent load circuit) 180 的第一负载端信号节点(load-end signal node) 181。第二信号节点124用于耦接等效负载电路180的第二负载端信号节点182。实际上,第一信号节点122与第二信号节点124可通过各种成对的信号线,分别耦接于第一负载端信号节点181与第二负载端信号节点182。在操作时,第一信号节点122与第二信号节点124会将传输线驱动放大器110产生的差动式传输信号,分别发送至等效负载电路180的第一负载端信号节点181与第二负载端信号节点182。在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所称的“等效负载电路”一词,在实际应用上可以是放大器、待测电路、天线,或者是接收机等的各种输入端电路。为方便说明起见,在图1中特别将等效负载电路180的功能方块进行简化。在等效负载电路180中,负载端等效电容183代表第一负载端信号节点181所在的信号路径上的等效电容,负载端等效阻抗185代表第一负载端信号节点181所在的信号路径上的等效阻抗。相似地,负载端等效电容184代表第二负载端信号节点182所在的信号路径上的等效电容,负载端等效阻抗186代表第二负载端信号节点182所在的信号路径上的等效阻抗。另外,前述第一信号节点122与第二信号节点124,在实际应用上可以是媒介相关接口(medium dependent interface,MDI)中的一对差动式信号节点,可以是跨接式媒介相关接口(medium dependent interface crossover, MDIX)中的一对差动式信号节点,也可以是其他信号传输接口中的一对差动式信号节点。同样地,前述第一负载端信号节点181与第二负载端信号节点182,在实际应用上可以是媒介相关接口中的一对差动式信号节点,可以是跨接式媒介相关接口中的一对差动式信号节点,也可以是其他信号传输接口中的一对差动式信号节点。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可调电阻132的第一端耦接于传输线驱动放大器110的第一传输端以及第一电压差值产生电路142的正输入端,且第一可调电阻132的第二端耦接于第一信号节点122以及第一电压差值产生电路142的负输入端。第二可调电阻134的第一端稱接于传输线驱动放大器110的第二传输端以及第二电压差值产生电路144的正输入端,且第二可调电阻134的第二端耦接于第二信号节点124以及第二电压差值产生电路144的负输入端。换言之,在传输线驱动电路100中,第一可调电阻132位于第一传输端与第一信号节点122之间的信号路径上,第二可调电阻134则位于第二传输端与第二信号节点124之间的信号路径上,第一电压差值产生电路142耦接于第一可调电阻132的两端,且第二电压差值产生电路144耦接于第二可调电阻134的两端。第一电压差值产生电路142设置成产生第一电压差值VPD,而第二电压差值产生电路144则设置成产生第二电压差值VND。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电压差值产生电路142可计算第一可调电阻132的第一端的电压VPO与第一可调电阻132的第二端的电压VPl之间的电压差,以产生第一电压差值VPD。第二电压差值产生电路144可计算第二可调电阻134的第一端的电压VNO与第二可调电阻134的第二端的电压VNl之间的电压差,以产生第二电压差值VND。因此,第一电压差值VH)代表第一可调电阻132两端的电压差,而第二电压差值VND则代表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自动校正阻抗匹配的传输线驱动电路,包括:传输线驱动放大器,具有用于提供一对差动式传输信号的第一传输端与第二传输端;第一信号节点,用于耦接等效负载电路的第一负载端信号节点;第二信号节点,用于耦接所述等效负载电路的第二负载端信号节点;第一可调电阻,位于所述第一传输端与所述第一信号节点之间的信号路径上;第二可调电阻,位于所述第二传输端与所述第二信号节点之间的信号路径上;第一电压差值产生电路,耦接于所述第一可调电阻的两端,设置成产生第一电压差值;第二电压差值产生电路,耦接于所述第二可调电阻的两端,设置成产生第二电压差值;第一采样与保持电路,耦接于所述第一电压差值产生电路,设置成对所述第一电压差值进行采样与保持操作,以产生第一采样信号;第二采样与保持电路,耦接于所述第二电压差值产生电路,设置成对所述第二电压差值进行采样与保持操作,以产生第二采样信号;比较电路,耦接于所述第一采样与保持电路与所述第二采样与保持电路,设置成比较所述第一采样信号与所述第二采样信号;以及调整电路,耦接于所述第一可调电阻、所述第二可调电阻、与所述比较电路,设置成根据所述比较电路的比较结果,调整所述第一可调电阻和所述第二可调电阻的至少其中一个的电阻值。...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朝政林见儒王士伟柯冠鸿
申请(专利权)人:瑞昱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