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高温阻燃吸油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157261 阅读:1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5-09 19: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耐高温阻燃吸油棉,其包括棉内层、包裹所述棉内层的亲油膜层、位于所述亲油膜层外围的阻燃层及涂覆于所述阻燃层外围的耐高温涂层,所述棉内层的厚度为20-40mm,所述亲油膜层的厚度为5-10mm,所述阻燃层的厚度为2-5mm,所述亲油膜层上分布有若干个微米级微孔,所述亲油膜层的孔隙率为60-85%,所述耐高温涂层上具有若干个纳米级吸油通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耐高温阻燃吸油棉,其不仅具有高效的吸油效果,而且具有很好的阻燃耐高温效果,可耐高达1000度的高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净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耐高温阻燃吸油棉
技术介绍
吸油棉是一类由惰性聚丙烯熔喷制成的纤维和无纺布经特殊处理后制成,有效吸附液体并将之留住。吸附产品都是包裹在以线缝制的经表面活化处理剂处理的聚丙烯纤维或无纺布中,外层布极其坚韧耐用,具有强大的毛细管吸收力带来的极强的吸附性,从而吸收泄漏液体流向吸油棉,有效阻止了泄漏的扩散,产品经绞、挤压后可重复使用,可以回收72%_90%的泄漏液。这种材质的优点还有阻燃、不产生粉尘、无贮藏限制时间等。无纺布,又称不织布,是由定向的或随机的纤维而构成,是新一代环保材料,具有拒水、透气、柔韧、不助燃、无毒无刺激性、容易分解、色彩丰富、可循环再用等特点。无纺布若置于室外经自然分解,其最长寿命只有90天,置于室内在5年内分解,燃烧时无毒、无味、且无任何遗留物质,从而不污染环境,宜于洗涤。它直接利用高聚物切片、短纤维或长丝通过各种纤网成形方法和固结技术形成的具有柔软、透气和平面结构的新型纤维制品。如多采用聚丙烯粒料为原料,经高温熔融、喷丝、铺纲、热压卷取连续一步法生产而成。吸油棉产品形式通常有吸油垫、吸油条、吸油卷、吸油枕、吸油围栏。吸油卷是一种吸油能力较强的吸油棉,通常应用于大型泄漏事故中。但是,目前吸油棉在的阻燃性能较差。特别是在漏油可燃区域如加油站,若发生汽油或石油泄露容易造成火灾,严重危害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目前的吸油棉耐高温性能差,不能适应各工况的温度需求,尤其是在加油站等易发生漏油爆燃的场所。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耐高温阻燃吸油棉,其不仅对油质吸附能力强,而且具有很高的阻燃、耐高温性能。本专利技术的耐高温阻燃吸油棉包括棉内层、包裹所述棉内层的亲油膜层、位于所述亲油膜层外围的阻燃层及涂覆于所述阻燃层外围的耐高温涂层,所述棉内层的厚度为20-40mm,所述亲油膜层的厚度为5-10mm,所述阻燃层的厚度为2-5mm,所述亲油膜层上分布有若干个微米级微孔,所述亲油膜层的孔隙率为60-85%,所述耐高温涂层上具有若干个纳米级吸油通道。进一步的,所述阻燃层的厚度为3mm。进一步的,所述耐高温涂层的厚度为l-5mm。 进一步的,所述吸油通道的孔径为5-100nm。进一步的,所述亲油膜层(17)的厚度为5mm。进一步的,所述棉内层(16)的厚度为30mm。进一步的,所述微孔的孔径为100-200微米。进一步的,所述微孔的孔径为150微米。进一步的,所述亲油膜层的孔隙率为7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耐高温阻燃吸油棉,其不仅具有高效的吸油效果,而且具有很好的耐高温阻燃效果,可耐高达1000度的高温。【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阻燃吸油棉的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阻燃吸油棉的在另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耐高温阻燃吸油棉的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丨一棉内层,2-亲油膜层,3-阻燃层,4-微孔,5-耐高温涂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的耐高温阻燃吸油棉包括棉内层1、包裹所述棉内层1的亲油膜层2及位于所述亲油膜层2外围的阻燃层3,所述棉内层1的厚度为20-40mm,所述亲油膜层2的厚度为5-10mm,所述阻燃层3的厚度为2-5mm。所述阻燃层3的厚度优选为3mm。本专利技术的阻燃层3能够有效阻止吸油棉燃烧。所述阻燃层3的材料是以无纺布为基材,添加重量百分比为40-50%的二氧化硅制得的。在该实施例中,所述阻燃层3添加的二氧化硅的重量百分比为45%。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阻燃层3添加的二氧化硅的重量百分比为40%。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阻燃层3添加的二氧化硅的重量百分比为50%。所述亲油膜层2的厚度为5mm。?0027] 所述棉内层1的厚度为30mm。请参阅图2,其为本专利技术耐高温阻燃吸油棉的在另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在该实施例中,所述亲油膜层2上分布有若干个微米级微孔4,所述亲油膜层2的孔隙率为60-85%,所述亲油膜层2的孔隙率优选为70%。所述微孔4的孔径为100-200微米。优选为150微米。本专利技术通过在亲油膜层2上分布微孔4,在亲油膜层2外围设置阻燃层3,一方面可以有效防止吸油棉的燃烧,另一方面,增加吸油棉的吸附性能。请参阅图3,其为本专利技术耐高温阻燃吸油棉的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在阻燃层外围涂覆有耐高温涂层,所述耐高温涂层上具有若干个纳米级吸油通道(未图示)。所述吸油通道的孔径为5-100nm,该通道不仅能够高效的吸附油质,而且可耐高达1000度的高温。所示耐高温涂层的吸油通道的孔径小于所述阻燃层上的微孔孔径,可防止吸附的油质流出。本专利技术的耐高温阻燃吸油棉,其不仅具有高效的吸油效果,而且具有很好的耐高温阻燃效果,可耐高达1000度的高温。并且,本专利技术的吸油棉不燃不溶,可以使用在加油站等场所,使用此产品可以有效避免漏油爆燃。上述说明已经充分揭露了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需要指出的是,熟悉该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所做的任何改动均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相应地,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的范围也并不仅仅局限于前述【具体实施方式】。【主权项】1.一种耐高温阻燃吸油棉,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油棉包括棉内层(1)、包裹所述棉内层(1)的亲油膜层(2)、位于所述亲油膜层(2)外围的阻燃层(3)及涂覆于所述阻燃层外围的耐高温涂层(5),所述棉内层(1)的厚度为20-40mm,所述亲油膜层(2)的厚度为5-10mm,所述阻燃层(3)的厚度为2-5mm,所述亲油膜层(2)上分布有若干个微米级微孔(4),所述亲油膜层(2)的孔隙率为60-85%,所述耐高温涂层(5)上具有若干个纳米级吸油通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高温阻燃吸油棉,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燃层(3)的厚度为3mm ο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耐高温阻燃吸油棉,其特征在于:所述耐高温涂层(5)的厚度为1-5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高温阻燃吸油棉,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油通道的孔径为5-lOOn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高温阻燃吸油棉,其特征在于:所述亲油膜层(2)的厚度为5mm ο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高温阻燃吸油棉,其特征在于:所述棉内层(1)的厚度为30mm ο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高温阻燃吸油棉,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孔(4)的孔径为100-200微米。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耐高温阻燃吸油棉,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孔(4)的孔径为150微米。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高温阻燃吸油棉,其特征在于:所述亲油膜层(2)的孔隙率为 70%。【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耐高温阻燃吸油棉,其包括棉内层、包裹所述棉内层的亲油膜层、位于所述亲油膜层外围的阻燃层及涂覆于所述阻燃层外围的耐高温涂层,所述棉内层的厚度为20-40mm,所述亲油膜层的厚度为5-10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耐高温阻燃吸油棉,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油棉包括棉内层(1)、包裹所述棉内层(1)的亲油膜层(2)、位于所述亲油膜层(2)外围的阻燃层(3)及涂覆于所述阻燃层外围的耐高温涂层(5),所述棉内层(1)的厚度为20‑40mm,所述亲油膜层(2)的厚度为5‑10mm,所述阻燃层(3)的厚度为2‑5mm,所述亲油膜层(2)上分布有若干个微米级微孔(4),所述亲油膜层(2)的孔隙率为60‑85%,所述耐高温涂层(5)上具有若干个纳米级吸油通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金龙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贝多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