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散热LED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951694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3-02 12:02
一种高效散热LED灯,包括透明罩(1)、上壳体(2)、发光装置(3)、散热装置(4)、外壳体(5)及下壳体(6),透明罩(1)上设有透明板(11)及第一连接环(12),上壳体(2)内设有第二连接环(21)、第一通孔(22)、反射罩(23),发光装置(3)包括LED灯珠(31)、电路板(32),散热装置(4)包括支撑板(41)、第一斜杆(42)、绝缘块(43)、第一电机(44)、第一转轴(45)、第一扇叶(46)、第二支架(47),外壳体(5)上设有第二固定块(51)、水平板(52)、支撑块(53),下壳体(6)上设有第五通孔(61)、横板(62)、第二电机(63)、第二转轴(64)、第二扇叶(65),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将热量快速有效的散发出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说明】一种高效散热LED灯
本专利技术涉及LED
,尤其涉及一种高效散热LED灯。
技术介绍
目前使用的LED灯的散热翅片为长条状的长方体结构,不利于增加散热面积及雨水的排放,从而导致整个LED灯的散热效果不佳,使得热量散发不出去,进而影响整个LED的使用寿命。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有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高效散热LED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效散热LED灯,所述高效散热LED灯包括透明罩、位于所述透明罩下方的上壳体、位于所述上壳体内部的发光装置、位于所述发光装置下方的散热装置、位于所述上壳体下方的外壳体及位于所述外壳体下方的下壳体,所述透明罩上设有透明板及位于外部的第一连接环,所述上壳体内设有第二连接环、设置于侧面的第一通孔、位于所述第二连接环下方的反射罩,所述发光装置包括LED灯珠、位于所述LED灯珠下方的电路板、位于所述电路板下方的第一支架及位于所述第一支架上方的第一支撑杆,所述散热装置包括支撑板、位于所述支撑板上方的第一斜杆、位于所述第一斜杆上方的绝缘块、位于所述支撑板下方的第一电机、位于所述第一电机上方的第一转轴、设置于所述第一转轴上的第一扇叶、位于所述第一电机左右两侧的第二支架、位于所述第二支架下方的第一横杆及位于所述第一横杆下方的第一固定块,所述外壳体上设有位于上方的第二固定块、位于内部的水平板、位于所述水平板下方的支撑块、位于所述支撑块下方的电源模组及位于所述电源模组下方的第三固定块,所述下壳体上设有设置于侧面上的第五通孔、位于内部的横板、设置于所述横板上的第二电机、位于所述第二电机上方的第二转轴、设置于所述第二转轴上的第二扇叶、电缆、位于所述下壳体下方的连接柱、位于所述连接柱内的固定杆及插针。所述透明板呈圆柱体,所述透明板水平放置,所述透明板的侧面与所述透明罩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环呈环状,所述第一连接环的内表面与所述透明罩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环的外表面设有螺纹。所述第二连接环呈环状,所述第二连接环水平放置,所述第二连接环收容于所述上壳体内,所述第二连接环的外表面与所述上壳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环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二连接环的上表面接触,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上壳体的内部相通,所述反射罩呈空心的半球状。所述LED灯珠与所述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电路板呈长方体,所述电路板水平放置,所述反射罩的下端顶靠在所述电路板上,所述第一支架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左右两侧,所述第一支架呈L型,所述第一支架的一端与所述上壳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的另一端与所述电路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上设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一支撑杆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左右两侧,所述第一支撑杆竖直放置,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一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上端顶靠在所述反射罩的下表面上。所述支撑板呈圆柱体,所述支撑板水平放置,所述支撑板的侧面与所述上壳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上设有若干贯穿其上下表面的第三通孔,所述第一斜杆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左右两侧,所述第一斜杆呈倾斜状,所述第一斜杆的下端与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斜的上端与所述绝缘块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绝缘块呈倾斜状,所述绝缘块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一斜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绝缘块的上表面顶靠在所述电路板的下表面上,所述第一转轴呈圆柱体,所述第一转轴竖直放置,所述第一转轴的下端与所述第一电机连接,所述第一转轴贯穿所述支撑板的上下表面且与其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扇叶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转轴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扇叶与所述第一转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架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左右两侧,所述第二支架呈凹字形,所述第二支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机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架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横杆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左右两侧,所述第一横杆呈水平状,所述第一横杆的一端与所述上壳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横杆上设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的第四通孔,所述第二支架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一横杆的上表面接触,所述第一固定块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左右两侧,所述第一固定块的横截面呈三角形,所述第一固定块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一横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块的侧面与所述上壳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块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左右两侧,所述第二固定块的侧面与所述上壳体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块的下表面与所述外壳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水平板呈圆柱体,所述水平板水平放置,所述水平板的侧面与所述外壳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上壳体的下表面顶靠在所述水平板的上表面上,所述支撑块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左右两侧,所述支撑块呈圆柱体,所述支撑块竖直放置,所述支撑块的下端与所述电源模组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块的上端与所述水平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电源模组的侧面与所述外壳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固定块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左右两侧,所述第三固定块水平放置,所述第三固定块的侧面与所述外壳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固定块的上表面顶靠在所述电源模组的下表面上。所述第五通孔与所述下壳体的内部相通,所述横板呈水平状,所述横板的侧面与所述下壳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横板上设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的第六通孔,所述第二电机贯穿所述横板的上下表面且与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轴呈圆柱体,所述第二转轴竖直放置,所述第二转轴的下端与所述第二电机连接,所述第二扇叶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二转轴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二扇叶与所述第二转轴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柱呈空心的圆柱体,所述连接柱的上表面与所述下壳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呈圆柱体,所述固定杆水平放置,所述固定杆的侧面与所述连接柱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插针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左右两侧,所述插针贯穿所述连接柱的下表面延伸至所述连接柱的下方,所述电缆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左右两侧,所述电缆的上端与所述电源模组电性连接,所述电缆穿过第六通孔与所述插针电性连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本专利技术高效散热LED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将LED灯产生的热量快速有效的散发出去,散热效率高,并且快速,从而可以保证整个LED的正常工作温度,延长LED灯的使用寿命,从而可以大大降低整个LED灯的成本。【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高效散热LED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专利技术高效散热LED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高效散热LED灯包括透明罩1、位于所述透明罩1下方的上壳体2、位于所述上壳体2内部的发光装置3、位于所述发光装置3下方的散热装置4、位于所述上壳体2下方的外壳体5及位于所述外壳体5下方的下壳体6。如图1所示,所述透明罩1的上端呈空心的半球状,所述透明罩1的下端呈空心的圆柱体,所述透明罩1采用透明材料制成。所述透明罩1上设有透明板11及位于外部的第一连接环12,所述透明板11呈圆柱体,所述透明板11水平放置,所述透明板11的侧面与所述透明罩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从而不仅可以将光照射出去,还可以充分的保护透明罩1,并且防止透明罩1的温度过高。所述第一连接环12呈环状,所述第一连接环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效散热LED灯,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效散热LED灯包括透明罩(1)、位于所述透明罩(1)下方的上壳体(2)、位于所述上壳体(2)内部的发光装置(3)、位于所述发光装置(3)下方的散热装置(4)、位于所述上壳体(2)下方的外壳体(5)及位于所述外壳体(5)下方的下壳体(6),所述透明罩(1)上设有透明板(11)及位于外部的第一连接环(12),所述上壳体(2)内设有第二连接环(21)、设置于侧面的第一通孔(22)、位于所述第二连接环(21)下方的反射罩(23),所述发光装置(3)包括LED灯珠(31)、位于所述LED灯珠(31)下方的电路板(32)、位于所述电路板(32)下方的第一支架(33)及位于所述第一支架(33)上方的第一支撑杆(34),所述散热装置(4)包括支撑板(41)、位于所述支撑板(41)上方的第一斜杆(42)、位于所述第一斜杆(42)上方的绝缘块(43)、位于所述支撑板(41)下方的第一电机(44)、位于所述第一电机(44)上方的第一转轴(45)、设置于所述第一转轴(45)上的第一扇叶(46)、位于所述第一电机(44)左右两侧的第二支架(47)、位于所述第二支架(47)下方的第一横杆(48)及位于所述第一横杆(48)下方的第一固定块(491),所述外壳体(5)上设有位于上方的第二固定块(51)、位于内部的水平板(52)、位于所述水平板(52)下方的支撑块(53)、位于所述支撑块(53)下方的电源模组(54)及位于所述电源模组(54)下方的第三固定块(55),所述下壳体(6)上设有设置于侧面上的第五通孔(61)、位于内部的横板(62)、设置于所述横板(62)上的第二电机(63)、位于所述第二电机(63)上方的第二转轴(64)、设置于所述第二转轴(64)上的第二扇叶(65)、电缆(66)、位于所述下壳体(6)下方的连接柱(67)、位于所述连接柱(67)内的固定杆(69)及插针(68)。...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亚菲宋定洁黄映仪李文玉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南海区联合广东新光源产业创新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